百济王宫正殿,百济王扶余毗正被五花大绑地捆在殿中,四周布满了手持刀剑的唐军将士,当余长宁走来之时,这位满脸污垢的君王并没有露出一丝害怕之色,冷冰冰地问道:“你就是大唐元帅余长宁?”
余长宁点头道:“不错,正是本帅reads;。”
扶余毗长声一叹道:“想我扶余毗纵横三韩英雄了得,却五番败在了你余长宁的手中,一败倭国援军;二败金城之下;三败大耶城外;四败黄山脚下;这第五败便成了阶下囚”
余长宁见他面上充满了说不出的绝望,轻叹一声安慰道:“王上毕竟乃一国之主,即便是身为阶下之囚,按我大唐宽以待人之风,以后也不失国公之爵。”
扶余毗悲声大笑道:“哈哈哈哈,从一国之主变成阶下囚,我扶余毗如何对得起百济历代先王?你们不如杀了我算了。”
“王上的死活必须由大唐天子决定。”余长宁淡淡一笑,招手道,“程总管,将王上请到深宫歇息,没有本帅的命令任何人不得与王上接触,他若出了问题,你自己提头来见!”
程知节拱手应命道:“末将遵命。”
是夜,余长宁便在新罗王宫就寝歇息,按照军队惯例,一般攻破敌人王都,主帅和将领们都会尽情享用敌国的妃嫔宫女,不过余长宁倒也洁身自好孤枕而眠,没有出现昔日侯君集攻破高昌,所干下的那些卑劣之事。
翌日打扫战场清点伤亡,余长宁请杜禹英代拟了一封报捷战报,飞送正在辽东御驾亲征的李世民处,与此同时,大唐新罗联军开始了对百济余下城池的攻伐。
在这一点上面,余长宁已经与金德曼作好了约定,百济领土双方各占一半,分化极为的平均,出现谁也不会吃亏的局面,尽管新罗不少将领对此颇有意见,然女王一意孤行,倒也没人敢来说三道四。
余长宁所领的平壤军战事进展顺利,灭掉高句丽的左膀右臂百济国,然而李世民御驾亲征所带领的辽东军,却遭遇到了高句丽的拼死抵抗,出现了举步维艰之态。
贞观十九年春,在决定攻打高句丽讨伐渊盖苏文后,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尉迟敬德、刘弘基、阎立德等大臣,前往辽东大营。
。。。
第1163章 难得悠闲()
ct;与此同时,先期到达的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绩和副总管李道宗已经越过辽河,并攻下高句丽的盖牟城(今辽宁抚顺)。( )
攻下盖牟之后,辽东军又将隋炀帝曾久攻不下的辽东(今辽宁辽阳)包围,并在李世民到来时拿下了辽东,白岩城城主孙代音请降,唐军取得了与高句丽第一战的胜利。
随后,李世民开始向安市城(今辽宁鞍山)进军,高句丽大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兵十五万救援安市,辽东军在驻骅山大破高句丽军队,高延寿、高惠真率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
此役之后,形势对唐军十分有利,李世民打算先攻打较为容易的建安城(今辽宁营口),因为只要拿下安市城南边的建安城,安市城也就不攻而破。
然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李绩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如果先攻建安城,安市城就会切断唐军从辽东的供给线,使全军陷入被动,于是李世民决定还是先围攻安市城。
当辽东军到达安市城后,安市城的守军见到大唐天子的旗帜后就在城墙上大声漫骂,李世民大怒,李绩于是请求拿下安市城后坑杀全城百姓,消息传出,更使得安市城的守军奋力抵抗唐军,加之守军将领杨万春利用安市城易守难攻之势拼死抵抗,于是,战局就在安市城下僵持了下来。
正在辽东大军对安市城一筹莫展的时候,余长宁报捷的战报抵达了天子行辕,摆在李世民的案头。
及时看完,李世民忍不住拊掌大笑道:“果然是朕之帝婿,竟不会吹灰之力灭亡了百济国,实在了不得,了不得啊!”
李绩捋须笑道:“余驸马五战五胜,一举扭转了百济新罗的局势,的确乃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目前平壤军灭亡百济,等同于断掉高句丽之手臂,假以时日平壤军挥师北上,与我南北夹击高句丽,高句丽必定可以平定。”
“爱卿说得不错。”李世民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语气沉稳而有舒缓,“不过当务之急,首在平定百济全境,将之化为我大唐国土,待到百济故土安定后,再行征伐之事,爱卿以为如何?”
李绩正色拱手道:“圣上英明,然微臣觉得,如果由我大唐独吞百济,只怕新罗会为之不服啊!”
李世民淡淡笑道:“爱卿宽心,余驸马与金德曼已经在百济划分了两国各自势力范围,应该不会产生冲突,平定高句丽还需要新罗继续出力,可不要轻易将之得罪了。”
说完这一句,李世民一双剑眉微微地皱了起来,轻叹一声道:“眼下已快进入冬日,辽东苦寒冰封千里,我们须得尽快拿下安市城,否者只有退兵的结果。”
李绩微微颔首,心里面的忧虑却是更深了。
秋霜白露,轻轻掠过的秋风卷下了梧桐树上的落叶,使得百济皇宫倍显萧瑟孤冷之感。
这十余天来,攻占百济全境的方略正在有条不絮地实行当中,四万唐军由平壤道行军副总管柴秀云带领,渡过熊津江,攻掠百济西北领土,而新罗方面则由新罗大将军金庾信带领,南下攻占百济南面故土。
由于百济国祚已亡,除了一些零零星星的抵抗,两路大军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兵不血刃,报捷的战报也是频频地送回位于泗沘城的联军幕府。
这段时间,余长宁和金德曼都在百济王宫居住,这日午后闲来无事,两人漫步在王宫花园之内。
眼见池水中锦鲤游窜,来回追逐嬉戏,金德曼心里面不由腾升出了一股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特别旁边还有意中人相伴,实在乃不可多得的良辰美景,只觉时间能够停在这一刻才好。
平壤军军务交给杜禹英处理,而征战则由柴秀云负责,身为主帅的余长宁倒是显得清闲了下来,他接过宫女捧来的糯米团子,一点点地丢入池水中看那锦鲤聚在一起争抢,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玩乐了片刻,他用丝巾拭了拭黏糊糊的手指,对着金德曼笑道:“没想到这百济国王也挺会享受,竟修建了如此庞大的御花园,虽然远远没有我大唐皇宫磅礴大气,然而贵在小家碧玉品味非凡,倒也是不可多得。”
金德曼认同点头,笑道:“听闻天可汗封赏诏令已至,平壤道总管以下人人都是官升一级,另外元帅你也加封上柱国、特进,实乃可喜可贺啊!”
上柱国自春秋起便是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秦汉时废除,北魏、西魏时设“柱国大将军、上柱国大将军”等,如皇室先祖李虎,便是西魏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到了隋代有“上柱国”、“柱国”以封勋臣。唐朝实行府兵制度,兵权归中央机构,“上柱国”逐渐成为封赏功臣的荣誉称号。
至于特进,则是文官序列中的等级封号,余长宁以前尽管是正二品的开国郡公,不过依照官场惯例,开国郡公乃是爵位,而并非官身,所以在职官序列,余长宁所能享受的依旧是国子监祭酒从三品的地位,如今加封特进之后,余长宁便可正式享受正二品官员的待遇。
听到金德曼恭贺之言,余长宁摇手笑了笑,仰望着西方天际悠悠飘过的云朵,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妻妾们的影子,喟叹出声道:“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功名利禄可为锦上添花之用,余长宁所求的,只是能够与家人们开开心心的在一起啊。”
金德曼见他神情似乎有些孤寂,不由轻声问道:“元帅是否是响起你的妻子了?”
余长宁也不否认,点头笑了笑:“也不知她们现在如何了?可惜道路漫长,一封家书竟是这么久了也未寄来。”
金德曼洁白如玉的贝齿轻轻地咬了咬朱唇,在那上面留下了一道齿痕,犹豫半响,她突然展颜笑道:“元帅,德曼有一请求,请元帅你务必答应。”
余长宁转过头来笑道:“王上但说无妨。”
。。。
第1164章 倾城之美()
ct;金德曼美目怔怔地望着他,眼眸有一丝爱恋,也有一丝不舍,轻轻说道:“在金城之时,德曼见元帅画工了得,画中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美艳得不可方物,不知元帅能否也替德曼作画一幅,以作日后念物?”
余长宁知道这位美艳动人的女王对自己深深的爱慕之情,想也不想便点头笑道:“这有何难,好,那我现在就开始为王上作画。' '”
言罢,吩咐宫人寻来画板笔墨,余长宁从容端坐在凉亭中的石案前,一望斜坐依靠在凉亭红柱旁的金德曼,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
宫娥已经替余长宁磨好了一汪油亮的墨汁,余长宁衣袖一抖提起细长的毛笔,将笔尖狼毫在墨汁中游走一圈,然后屏息定气,裹着饱满墨汁的笔尖立即在洁白的宣纸上游走了起来。
金德曼的美是动人心魄的,发似云堆高高盘起,淡淡的娥眉如同一轮弯月,眼橫秋水,春桃拂面,两颗樱桃分素口,一枝杨柳斗纤腰,意态幽花未艳,肌肤嫩玉生光,未领略遍体温香,早已沉醉在那深深的风情之中。
余长宁手中的毛笔舞动不停,或挥毫而画,或笔端轻描,过得大半个时辰,那绝色佳人已经出现在了画卷之上。
待到搁下毛笔,余长宁额头已经冒出了微微细汗,对着金德曼展颜笑道:“大功告成,王上看看如何?”
金德曼轻步走来细细一看,唇角溢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问道:“元帅觉得比起你在我新罗王宫所做的那几幅画来,又是如何?”
余长宁闻言一怔,却生出了不好回答之感,毕竟那些画是为自己的妻子们所做,实在不方便与这幅画来进行比较,心念闪烁之际,他转移话题笑道:“有画无词岂不美中不足,王上,在下为画中人儿赋词一首,请你指点。'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
金德曼自然是求之不得,点头笑道:“好,德曼就洗耳恭听了。”
余长宁微微一笑,拿起毛笔略一思忖,几个大字出现在了画中人儿右侧,却是写得“一剪梅倾城之美”。
金德曼知道这一剪梅必定是教坊词牌名,不由凝神观望,眼眸中露出了期待之感。
余长宁一笔一字地继续写道:
“风姿绰约小天仙。
美目流盼,灵秀天成。
红妆浅笑人未识。
孤芳自赏,对镜垂怜。
惊鸿一暼清流溪。
一抹华云,一曲清柔。
明媚娇艳众人怜。
芙蓉花开,紫气东来。
冰肌玉骨魂牵萦,盈盈如仙裙。
淡妆多态流艳,初相见,娇无奈。
乱花过,掩红泪,媚如昔。
过往依稀,欲笑还颦,飞花入浩。”
写完之后,余长宁长吁一声放下手中毛笔,转头笑望金德曼,静待她的评价。
看着那幅绝美的图画,绝妙的词曲,金德曼眼眸中渐渐弥漫起了一丝淡淡的水雾,她一脸坚定严肃地开口道:“余元帅,德曼一定会如爱惜自己的性命一般,爱惜这幅画卷,谢谢你留给了一世的相思。”
回到居住的寝宫时,天色已近黄昏,余长宁绕过那道绘满山水的红木屏风,突然见到一抹熟悉的人影在寝宫内一闪极逝,消失在拽地的层层叠叠轻纱之内。
“清姐姐。”余长宁立即认出了那女子的身份,顿时露出了无比惊喜之色,疾步冲入轻纱内慌乱寻找,然而哪里还有秦清的影子。
正在他又是奇怪又是失望的时候,却见旁边红柱上贴着一张小小的纸笺,上面娟秀的字迹隐隐可见。
余长宁愣了愣,行至柱前摘下信笺细细一看,上面写着“盼君明日午时,前来城东城隍庙一叙。秦清。”
“这的确是清姐姐的字迹。”余长宁默默地念叨了一句,心里面腾升出了极其复杂的感情。
他与秦清尽管从来没有私定终身,然而在漠南在薛延陀时候,两颗心儿早就紧紧地贴在了一起,秋狩兵变若非秦清相助搭救,只怕自己早就已经变成了一具尸骨,而在进攻魔教的时候,余长宁最担心的也是秦清,毕竟余长宁根本就忍不下心来伤害于她。
攻破魔教之后,秦清下落不明,余长宁也常常为之忧心不已,如今在这异国他乡的百济,竟能看到秦清的身影,以及她的书信,如何不令余长宁大是高兴。
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余长宁便决定明日偷偷前去赴约,之所以要偷偷,乃是因为苏紫若现在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他,这样做自然担心他又遇到刺客的袭击,不过余长宁相信秦清对自己一定不会有什么恶意,因为昔日的她,即便是牺牲她自己的性命,也要护卫他的周全。
城隍是中原汉族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也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根据传说,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县令。
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到了隋唐之时,城隍庙几乎在中原的每个城市都能见到,而这百济王都,效法中原城市建设,在城东也建有一间城隍庙,供国人祭拜。
偷偷瞒过了苏紫若,余长宁独自一人溜出王宫,摇着折扇安步当车,朝着城东而去。
今日他头戴纱罗幞头,身着一领黄白色的圆领斓袍,脚蹬一双高颈皂靴,面容英俊嘴角含笑,气度潇洒风流倜傥,走在长街上顿时吸引了不少怀春少女少妇的灼热目光。
占领百济国都已经二十来天,城内的生活秩序基本都已经恢复正常,沿街店面重新开张兜售物品,长街之上车马辚辚行人如织,一派繁华锦绣的模样。
余长宁边走边看,待到行至城隍庙前,时间还未到达约定的午时。
百济这座城隍庙完全是仿制中原城隍庙格局所建,肃穆森严的殿阁巍巍然矗立,前殿正门上悬“城隍庙”匾额,进入殿中,供奉的是汉代博陆侯霍光大将军坐像,在大将军坐像两侧,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次为日巡与夜查,日巡、夜查以下为八皂隶,与长安城隍庙倒一般无二。
。。。
第1165章 大意被擒()
ct;绕过前殿,余长宁眼见时辰尚早,每个殿都去转悠了一番,最后步入了正殿——城隍殿之内。',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
城隍殿内仿照县衙公堂陈设,仪仗森严肃穆威武,城隍殿中供奉城隍神红脸木雕像,两侧悬有“祸福分明此地难通线索,善恶立判须知天道无私”对联赞扬城隍神公正无私,上悬匾额“威灵显赫”。
余长宁四顾一看,却没有发现秦清的身影,百般无聊下,行至殿中对着城隍神作礼叩拜,祈求保佑家人子女的平安。
叩拜结束后,余长宁刚站起身,突然感觉到一个人影硬生生地挤了过来,差点将他撞倒在地。
余长宁正欲扭头斥责,突又感觉到肋下一阵剧痛,头脑一阵眩晕,竟是身子一软晕倒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余长宁才朦朦胧胧地醒了过来,感觉自己正处在一个特别狭小的黑色空间中,耳畔只闻轻轻的车轮声。
察觉到自己似乎遭到了挟持,余长宁大吃一惊,想要出言呼救,却发现嘴中塞着一团厚厚的布帛,而双手也被人反绑在背后,根本挣扎不脱。(
当此之时,余长宁压下心头的慌乱,反倒是镇定了下来,他凝神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