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婿- 第5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得片刻,原本神色肃穆威严的雕像眼眸一红,一滴滴的血泪又是从眼眶中滚了下来,在面颊上奔涌坠落。

    见异象又生,院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不过因为事先有所心理准备,所以大家并没有当初那般惊慌,更多的则是疑惑不解,通通将目光投向了余长宁,静待答案。

    余长宁自然也很清楚大臣们的疑窦,他微笑说道:“让雕像泣血的手段其实很简单,大家既然好奇,不妨跟随本官一道入内看看,如何啊?”

    话音落点,不少大臣已是轻轻点头,跟随余长宁走入了大殿之内。

    来到后稷雕像前,余长宁丝毫不理会众人惊异的目光,在众目睽睽中翻上了长案,站在等人高的雕像前正色道:“各位请先看后稷雕像,雕像眼眶内雕刻得略有深度,故此,有人事先将裹了鲜血的红腊偷偷涂抹在眼眶周围,在晋王率领大家祭拜后稷之时,由于殿内香火焚烧致使气温升高,而偷藏于眼眶内的红腊也是为之融化分解,变作蜡油从眼眶中滚落而下,造成泣血的假象,所以这一切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异象,而是有人在其中偷偷捣鬼。”

    听完余长宁的一番讲解,大臣们通通恍然大悟,诸遂良捋须正色道:“敢问余大人,你是如何发现雕像泣血的秘密的?”

    余长宁微笑作答道:“说来也巧,昨天本官在正殿内苦思雕像泣血的奥妙,到了掌灯时分,仆役并未使用油灯替大殿照明,而是用了一根红烛,当时本官就坐在那根红烛前冥思苦想,当看到红烛的蜡油因为高温燃烧,一滴一滴的下落之时,便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诸遂良感叹道:“余大人见微知著,一举看破雕像泣血的古怪,实在非常了的,下官佩服。”言罢,竟是深深一躬。

    余长宁扶起诸遂良笑道:“诸大人客气了,因为雕像泣血之事,各位同僚心生惶恐之心,偷偷议论之下谣言四起,若是传入庶民们的耳朵里,只怕会引起不小的波澜,所以李尚书才下令封锁大营,禁止大家外出,目前既然已经弄明了真相,本官相信谣言也会止于智者,还望大家回去之后,对不明真相的人讲明今日看到的一切,再也不要胡作议论。”

    大臣们纷纷出言允诺,连日来的不安和惶恐也是为之烟消云散。

    李恪站在群臣中间,脸色隐隐有些铁青,心里也是又苦又悲,他实在没有想到余长宁竟能看破如此绝妙的计策,这余长宁若是不除,只怕以后还会给自己增添不少麻烦。

    心念及此,李恪心里杀机顿起,寻思回去之后一定要请阴先生思得妙计,除去余长宁。

    正在此时,余长宁的视线不经意地掠过了李恪,在他身上微微停留了一下后,余长宁嘴角掠过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视线又轻飘飘地转移开去。

    后稷雕像无故泣血的原因真相大白后,大营内的谣言立即为之熄灭,毕竟在事实面前,任何未经证实的猜测都是没有依据的,况且国子监祭酒余长宁当众为众臣演示了雕像泣血的过程,再有人为之怀疑,那就说不出过去了。

    别院内,李治吩咐仆役备置了一桌丰富的酒菜,亲自作陪感谢余长宁。

    虽是不擅长饮酒,然今日李治感激零涕,还是替自己满满地倒了一杯,一脸真诚地开口道:“这次若没有姐夫相助,只怕我难逃父皇责罚,这一杯酒,权当感谢姐夫,姐夫请,李治先干为敬!”言罢仰头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余长宁陪着他喝了一杯,把玩着手中白玉酒杯意味深长地正色道:“殿下,这一次我们尽管平安度过了危机,但下一次,不见得会有这么幸运啊!”

    李治闻言一怔,正在倒酒的举动也僵了下来,疑惑不解地问道:“姐夫此言何意?难道下一次我还会有危险么?”

    见李治一副傻乎乎的模样,余长宁为之气结,拼命压抑住了想要在他头上重重敲一下的举动,吐了一口长长的浊气说道:“殿下认为此事是偶然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当然是有人故意为之!”说到此点,李治愤愤然地皱起了剑眉,一拍座案怒声道,“若是让本王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非给他好看不可。”

    。。。

第1103章 点拨李治() 
ct;余长宁笑道:“呵呵,殿下此言真合我意!长宁也很想教训那作恶之人一顿,但苦于没有证据,也是拿他无可奈何。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听姐夫之意,莫非是知道是谁在其中捣鬼?”李治眨了眨眼睛,神情很是疑惑。

    “我有一席猜测之话,殿下姑且听之。”余长宁端起酒杯重重呷了一口,这才沉声道:“这次雕像泣血,很明显是有人故意针对殿下,若是我们没能看破雕像泣血的真正因由,那么殿下你在朝廷乡野的声望必定会一落千丈,说不定更会失去角逐太子之位的资格,殿下说说,这对谁最是有利?”

    李治尽管有些木讷,然并不呆傻,默默思忖了一下,顿时猜测到了一个可能,脸色不禁有些惨白,呆呆问道:“姐夫的意思,莫非是吴王想要害我?”

    余长宁沉重一叹道:“微臣也很希望是自己猜错了,然从目前形势来看,吴王的嫌疑的确是最大。”

    “不可能吧,我与吴王关系虽然不是很熟,但也算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为何要害我?”

    “哼哼,陛下与隐太子李建成还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为何李建成却一直针对陛下誓死不休?皇位争夺时,哪有兄弟情义可言?殿下身在帝王家,难道连这样粗浅的道理也不明白?”

    一席铿锵有力的话语落点,李治心内顿时一阵发紧,一股凉飕飕的寒意霎时掠过了全身,俊脸也是雪白一片。

    在李治原本的天地中,一直都是父慈母爱谦恭仁孝,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虽然为了太子之位暗地里争斗不休,但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李治会对自己产生威胁,所以对这个最小的弟弟都是非常疼爱,尽管在前不久的秋狩叛变中领悟了一番兄弟相残的血腥场景,然而李治也是认为当时李承乾是昏了头,才作出这般大逆不道的举动。

    如今,命运将李治推到了政治逐鹿的前台,余长宁的一席话无疑击中了李治心目中最薄弱的环节,让他想起了史书中皇室兄弟操戈中的血腥记载,也使他意识到了自己正步入了这样的境地,难道这次真是吴王想要除去自己,而使出的手段?

    心念及此,李治原本就很苍白的脸膛此际更加雪白了,颤声询问道:“姐夫,若真是吴王所为,那我要怎么做才好?”

    余长宁正色问道:“在回答殿下这个问题之前,长宁有一句话想要率先询问,晋王殿下你可有皇帝之志?”

    李治浑身一震,眼眸中射出了一丝激动的火焰,犹豫半响,有些扭捏地回答道:“本王想又能如何?这一切还得听从父皇的安排。”

    余长宁一阵呲之以鼻,冷冷道:“权势这东西,完全是要靠自己去争夺,那会出现天上掉馅饼之事?如果殿下你抱有这般态度,微臣敢断言,我们必败无疑!”

    李治皱着眉头思忖良久,断然摇头道:“可是要我玩弄权术去争夺皇位,那又有什么意思?”

    余长宁苦笑道:”我的殿下啊,这并非有没有意思,而是我们是否能够活命!我记得陛下前不久曾给我说过,发动玄武门之变并非是他想要当皇帝,而是不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死的那个人便是陛下自己,身在其位,很多时候都是情非所愿!“

    “难道兄弟之间,非要争得个你死我活吗?”李治语气听起来说不出的悲凉。

    余长宁默然半响,只得沉重一叹道:“何苦身在帝王家啊!余长宁目前忝为晋王府长史,政治命运和全家人的性命几乎都悬在了殿下你的手上,若你在争夺太子中失败,我相信吴王一定不会放过我的。”

    “同样,只怕他也不会放过我。”李治苦笑了一声,端起酒爵一饮而尽。

    余长宁陡然正色道:“事已至此,我与晋王你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死是活完全在此一搏,如果晋王有王者之志,余长宁愿意孝犬马之劳为晋王谋划大事,成就大业,反之,那么我就只能辞官不做,早早归隐田野,免得遭受无妄之灾,余长宁言尽于此,如何选择,请晋王三思而后行!”

    李治沉着脸思忖了半响,突然扬起拳头重重砸在了长案上,眉头一耸坚定开口道:“既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本王自然没有后退之理,李治愿意与姐夫一道共甘共苦,共谋大业reads;!”

    余长宁没想到经过雕像泣血之事,竟将自己的命运前途与唐高宗联系在了一起,一时之间不禁有些振奋,起身对着李治肃然一个大拜,肃然道:“殿下宽心,臣一定尽兴尽力辅佐殿下,开创万世大业!”

    李治慌忙起身扶住余长宁,握着他的手哽咽道:“有姐夫相助,本王就放心了。”说罢以手指天,正色道:“本王在次立誓,如果大业得成,本王终其一生都不会亏待你余氏一族,余氏子弟,将与大唐皇族共享荣华富贵。”

    郎朗的声音在房内绕梁盘旋,两双坚强有力的手已是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从此以后,两人的命运紧紧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试问天下,谁会成为最后的王者?

    两天之后,晋王李治率领群臣离开稷山,向位于东方百里之遥的长安城缓缓慢行。

    未及长安城门,余长宁便听见禀报说,李世民的銮驾已于昨天回到长安,吩咐李治到了长安城,立即赶去皇宫面圣。

    余长宁将天子口谕告诉李治后,李治默默无语地思忖半响,问道:“姐夫认为见了父皇,我应该怎么禀告雕像泣血之事?”

    余长宁笑道:“微臣已经将事情经过禀告陛下知晓,想必陛下现在也是想了解一下具体缘由,若是陛下问及,殿下你不妨惭愧请罪,说是因自己疏忽大意,致使别有用心之人乘虚而入,在雕像上作了手脚,将雕像泣血的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便是。”

    闻言,李治眉头悄悄地皱了起来,疑惑不解地问道:“这样回答,不知是否妥当?若是父皇因此怪罪,本王又如何是好?”

    余长宁笃定地说道:“这件事摆明有人在暗中陷害晋王,以陛下的慧眼如炬,岂会不明白?如今殿下肯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敢于承担责任才是成熟之人的表现,相信一定能够让陛下刮目相看。”

    李治手掌很有节奏地击打着膝盖,半响之后点头笑道:“好,本王就依照姐夫之言行事。”

    。。。

第1104章 和谐美满() 
ct;车驾进入长安城,李治一行径直前去皇宫觐见李世民,余长宁则吩咐车夫掉头向东进入尚商坊,悠哉悠哉地回府去了。( ’)

    返回公主府,见到了长乐、瑶瑶、房玉珠、陈若瑶,四女自然是欣喜不已,围着余长宁嘘寒问暖,问东问西,让余长宁生出了皇帝一般群妃在侧的感觉。

    望着长乐公主愈来愈大的肚子,余长宁笑嘻嘻地开口道:“长乐,本驸马走得这几天,我们的儿子可有调皮啊?若是他敢调皮欺负你,以后我一定替你好好收拾他。”

    长乐公主白了他一眼道:“你这坏家伙总是想欺负我的儿子,我可不会让你得逞。”

    陈若瑶笑道:“还有我们这些当姨娘的,也不会让相公教训孩子,瑶瑶,你说对么?”

    “对,我们是姐妹同心其利断金,以后襄国郡公府,可是由咱们女人做主!”瑶瑶击掌一笑,笑罢还不枉挑衅地看了余长宁一眼,模样好不俏皮。

    没想到自己离开没多久,她们已经结成了统一的战线,余长宁揉了揉鼻头,不禁报以苦笑,说道:“瞧你们三人这般狼狈为奸,我就知道自己以后没有好日子过了,不过幸好玉珠特别疼我,却没有与你们同流合污。”

    眼见三女全都虎视眈眈地望着自己,等着自己表态,房玉珠立即笑呵呵地说道:“在我们家中可是阴盛阳衰公主掌权,即便玉珠心中偏袒相公,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相公如此作想,只怕是要失望了。( ”

    余长宁哈哈笑道:“原本以为是自己娶妾侍,没想到却是再给公主找帮手,本驸马真是作法自毙啊!竟被你们欺负到头上了。”

    听他说得有趣,四女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一时间,满屋皆是银铃般动听的笑声。

    望着娇妻美妾们明艳动人的俏脸,余长宁大觉惬意,有妻有妾如此共度此生,实在夫复何求!

    傍晚时分,余长宁等人来到余府用膳,罗凝早就吩咐侍女准备好了晚膳,家人们一并坐在大厅说笑闲谈,倒也热闹非凡。

    余长致新娶之妻名为王慕青,此刻她羞答答地出来拜见了余长宁以及两位公主后,便吩咐侍女端来酒菜,承担起了余家主妇的责任。

    望着大哥一副幸福喜悦的模样,余长宁用胳膊暗暗撞了撞他身上的肥肉,促狭笑道:“大哥,新婚燕尔感觉如何?”

    余长致低声笑道:“二弟你还好意思笑话我,你一娶就是两个,大哥哪有你来得威风。”

    “呵呵,这位大嫂看起来人品端庄,操持家务也井井有条,想必以后一定能够将大哥你伺候得舒舒服服,现在总算是苦尽甘来啊!”

    余长致默默点头,正欲说话,突然听见罗凝责怪道:“你们两兄弟在那里嘀嘀咕咕地说什么悄悄话呢?难道还有什么话是我们听不得的?”

    余长宁笑嘻嘻地说道:“罗姨,我这不是在恭贺大哥新婚么?你瞧他这段时间是否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余长静眼珠子转得一转,掩嘴轻笑道:“二哥说得不错,这几天大哥走起路来都是大摇大摆的。”

    余长远笑着补充道:“而且大哥也不会如以前那般留恋官衙,每天都早早回家,实在难得,看来除了我们之外,家中更有让他为之思恋的人啊。”

    面对家人们的调笑,余长致不禁面红耳赤,而旁边的王慕青更是羞得连耳根子都红了,垂下头犹如一只害羞的天鹅。

    说笑了一阵,余长宁突然想起了一事,问道:“对了长远,前不久你说你要去应征勋卫,不知情况如何了?”

    余长远微笑回答道:“我已经顺利通过了一系列的考核,只待陛下同意,便可以前去皇宫当值。”

    余长静击掌笑道:“呀,现在我的三个哥哥都已经当官了,实在了不得。”

    罗凝除了喜悦之外,却还是有些担心,关切叮嘱道:“长远,在皇宫可不比得在家里面,有什么事情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答应罗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谨慎从事,万不可鲁莽冲动reads;。”

    余长远正色点头,沉声道:“罗姨放心,你说的话我会记在心中的。”

    罗凝满意地点点头,长吁一口气道:“眼下已经开春,我也准备等几天前往幽州祭拜先祖,我走了以后,你们可不要随意闯祸,知道么?”

    罗凝早就对余家兄妹提及过此事,所以众人也并未觉得突然,余长宁有些担忧道:“此去幽州遥遥千里,姨娘只要画眉一人护佑,不知是否安全?”

    罗凝毫不在意地笑道:“现在大唐境内国泰民安,官道更是旅客甚多,哪里会碰到什么危险?你们放心便是。”

    听罗凝执意如此,余长宁也不能勉强,他本想请罗瑜陪伴罗凝一并前去,但想到罗瑜马上要前来晋王府担任典军一职,眼下实在分身乏术,所以也只得作罢。

    夜晚,余长宁躺在榻上搂着长乐公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