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宁正色开口道:“目前它还没有名字,不过我准备叫它算盘。”
赛鲁班沉吟了一下,正色道:“小老儿从未制作过此物,还是请公子先讲解一番。”
“好”余长宁微笑颔首,指点着图纸开口道:“这算盘其形长方,周为木框,长为七寸宽为四寸,须得用上好的红木制作,其中内贯直柱九根,直柱可用木棍支撑,然后再是算珠,算珠弧圆中空,每柱七粒一共五十四粒。”
赛鲁班边听边点头:“这东西制作起来倒也简单,不知公子多久来取?”
“最好是明天,价钱方面不是问题。”余长宁微笑作答。
赛鲁班点了点头:“好,公子放心就是,小老儿现在就开始制作。”
商谈好价格后,余长宁与杜禹英离开了木匠店,缓步悠悠地一路行来,两人都没有交谈说话。
余长宁感觉气氛有些压抑,微笑开口道:“杜姑娘,不知昨天我教你那几个阿拉伯数字你可有记熟?”
杜禹英淡淡说道:“如此简单的数字,岂会没有记熟?而且昨晚我用乘除法计算了一番,的确很是容易记忆换算。”
余长宁止步笑道:“你莫非是用筹算计算的?”
杜禹英点了点头。
余长宁对着她笑嘻嘻地眨眼道:“现在前往国子监也是迟了,姑娘若是有兴趣,今日我不如再教你一种笔算加减乘除的方法,可以用笔写出算式进行计算。”
杜禹英现在已经对余长宁天赋异禀的算学才能佩服不已,听到他还有新的计算方式时,倒也没多少惊讶,颔首道:“好,就依照大人的意思。”
言罢两人来到宾满楼,余长宁吩咐陈若瑶取来宣纸,在上面写上了“+、-、x、÷”代表加减乘除的四个符号,由浅入深地替杜禹英详细讲解起来。
杜禹英聪慧过人,只听他讲解了一遍便已经大体明白,望着余长宁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双目,感觉到他的眼神柔和而又睿智,似一阵绚丽的阳光般招入了自己的心海,霎那间,杜禹英心头陡然一阵猛烈跳动,只觉时间仿佛一瞬间静止,怔怔地望着他不知不觉整个人竟恍惚了起来。
“杜姑娘,杜姑娘”余长宁见杜禹英失神发呆,不由轻轻地唤来几声道,“喂,你可有听我讲?”
杜禹英这才恍然回过神来,她垂下螓首不敢再去看余长宁的目光,只是低低的应了一声。
喜欢请与好友分享!
。。。
第972章 珠算妙用()
ct;余长宁笑了笑,长嘘一声道:“你说,这四种符号以及计算方法若是在算学院进行推广,情况会如何?”
杜禹英知道余长宁是因为自己长期担任算学院博士,对算学也算了解,斟酌了一番正色道:“大人所发明的阿拉伯数字以及计算符号,的确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禹英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东西若能推广开来,必定会带来算学的革新,其意义丝毫不会亚于声名赫赫的九章算术。'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
听杜禹英如此回答,余长宁终于放下了心来,笑道:“如此说来,推广使用阿拉伯数字和计算符号已是迫在眉睫,待到明天算盘制好,我们再一起前去算学院找庆和、陈长青两博士商讨。”
杜禹英告辞离去之后,余长宁终于等到了与陈若瑶独处的时间,搂着她盈手可握的腰肢笑道:“若瑶,现在我们终于也算修成了正果,等瑶瑶来到长安之事,我便将你娶入家门。”
陈若瑶轻轻地偎依在他的怀中,梦呓般地喃喃道:”余郎,我真不敢相信公主竟允许我们的事情,要知道以前公主可是恨我入骨。”
“哈哈,怎会有恨你入骨这般严重?公主最多也只说过你是勾引我的狐狸精而已。 ”余长宁怜爱地一刮她的鼻头,吐了一口气轻叹道,“其实我也很奇怪为何公主这段时间仿佛是变了一个人一般,总之从昭陵回来之后,公主对于我纳妾的态度便有了很大的转变。”
陈若瑶拍了拍余长宁的手笑道:“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对了,你与玉珠的事情准备多久告诉公主?”
余长宁颇为烦恼的挠了挠后脑勺,苦笑道:“公主那里我倒不是太担心,唯一可虑的是玉珠的父亲房玄龄大人,我与房大人也算忘年之交,若是他知道我竟背着他与玉珠暗定鸳盟,一定气得非杀了我不可reads;。”
陈若瑶听得倏然一惊,有些担心地说道:“若是如此,那可如何是好?”
余长宁轻叹一声,皱了皱眉头俊脸显出坚定之色:“不管如何,我都不会放弃玉珠,待到哪天我去和房大人谈谈,即便他打我骂我,我也认了。”
“余郎若能如此,也不枉费玉珠一片痴心。”陈若瑶展颜一笑,从怀中掏出了一张信笺,“来,这是玉珠给你的。”
余长宁恍然接过信纸还未开口询问,陈若瑶已是笑着解释道:“中秋节之后玉珠便要带领关内道的才子参加在河北道举行的全国诗词大会,这一走只怕须得两月之久,为解离别之苦,她让我将这封信交给你,约你三日之后在天渊诗社一见。”
余长宁心头一热,展开信笺细细端详了半刻,愕然惊声道:“什么,约定的时间竟是亥时?这么晚,玉珠难道不回家么?”
亥时乃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在早睡早期的大唐,时间的确是太晚了,亥时前去余长宁倒是无所谓,不过房玉珠作为云英未嫁的女子,却还是非常不妥,若是被房玄龄发现她这么晚还不归家,必定会大发雷霆。
陈若瑶悠然笑道:“那天晚上玉珠将前往天渊诗社收拾要带走的典籍,由于诗社所有人都在,所以房大人不会起疑,亥时之前玉珠会把诗社的人员打发离开,到时候你再前去便可。”
余长宁这才笑着点了点头,将带有余香的信笺叠入了怀中,与陈若瑶闲聊了几句之后方才离去。
翌日一早,余长宁前来东市赛鲁班之处取来算盘,坐上马车朝着国子监飞驰而去。
刚在政事房内坐定,他立即吩咐吏员知会杜禹英,以及庆和、陈长青两博士前来商议算学院改革之事。
片刻之后,杜禹英首先到来,见到余长宁便笑吟吟地问道,“你的算盘莫非已经制作好了?”
余长宁颔首一笑,打开桌面上的长方形木匣,拿起算盘笑道:“来,你不妨好好点端详一番,看看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杜禹英颔首接过,只见这算盘长约七寸,宽为四寸,用上好的红木制成,一颗颗饱满的算珠穿在九根直柱里面,看上去颇为轻巧。
杜禹英将算盘翻来覆去地研究了片刻,有些不确定地开口道:“这个东西也能计数?”
“当然。”余长宁肯定地点了点头,正欲开口,庆和和陈长青亦是禀报而入,当看见杜禹英手中的算盘时,都止不住的惊奇之色。
余长宁笑着解释道:“各位,这算盘形状为长方形,里面有九根直柱,直柱中横以梁,梁上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庆和拨打算盘研究了一番,好奇发问道:“看上去的确比筹算简单了不少,但是不知要如何计算?”
余长宁起身拿过算盘,平置在掌心说道:“计算的方法也很简单,而且还有一套非常容易记忆的珠算口诀,具体为:一归如一进,见一进成十,二一添作五,逢二进成十,四进二十,六进三十,八进四十”
余长宁边说边用手指拨打算盘,房内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算珠相击之声,直看得杜禹英三人移不开眼来,及至将珠算口诀从头到尾背诵了一片,他才抬头笑问道:“不知你们看明白没有?”
杜禹英摇头如实回答道:“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不过我却一点也看不懂。”
“禀告大人,下官同样如此。”庆和也是一头雾水。
陈长青亢声道:“祭酒大人,我们看不懂的原因毕竟是因为从未接触过这名为算盘的计算工具,若你能仔细解说一番,那就再好不过。”
“那好,我便慢慢道来。”余长宁颔首一笑,坐在案前将算盘的使用方法一字一句地讲解了起来,喁喁的声音久久回荡在房内。
杜禹英聪慧过人,待到余长宁仔细解说了之后,已经似懂非懂,再拿起算盘演练计算了一番,嘴角勾出了一丝动容的笑意:“果然计算得又快捷又准确,余大人,你制作的这算盘当真是一件妙物,比筹算方便多了,而且更便于携带。”
喜欢请与好友分享!
。。。
第973章 改革方向()
ct;余长宁笑道:“当然,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算盘使用方法非常的简单,而且还有珠算口诀,即便是从未接触数学的常人,将珠算口诀背熟牢记之后也能进行计算。( )
庆和激动不已地开口道:“如此说来,以后这算盘就能替代我们现在惯用的筹算了?”
杜禹英思忖了一下,肯定地点头道:“算盘既然比筹算便捷,弃陈用新自然势不可挡,庆博士,看来这算盘一定会给算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陈长青亦是一脸振奋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按照眼前这个算盘多制造一些算盘出来,每个学子人手一个,先在算学院内进行推广,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理应如此。”余长宁笑着点了点头,“另外这几天我还教给国子丞一套数学符号,也可以一并在算学院进行推广,国子丞,这几日就麻烦你暂时到算学院讲解,不知你意下如何?”
杜禹英正色点头道:“大人放心,杜禹英一定幸不辱命。”
杜禹英等人离开之后,余长宁的思路又落在了其余学院的改革之上。
之所以要进行改革,除了想推广后世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理念外,余长宁更是想凭借改革树立自己在国子监里面的权威,让官吏博士学子们心服口服,认可自己的才能。
后世好的教学方法以及学术理念虽然很多,然而余长宁却不能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因为当前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并不成熟,比如在君权天授的大唐,就不能叫嚣推行共产主义或者资本主义,甚至连君主立宪都是不行。小说75/
从周公确定礼制以来,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通过法律的惩罚维护礼法的绝对权威,从而树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而在封建制度下,三纲五常成为了一种伦理观念,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用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汉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每个朝代都遵循这套礼法制度,并运用在了实际的治国理念中,通过规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法,来维护一个稳定的社会统治秩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可以说,礼法教条就是当世人为之遵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封建王朝的骨髓之中,也是封建王朝统治的基础,余长宁若想改变这一切,就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颠覆世人的价值体系,那无异于蚍蜉撼树,以卵击石,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对于国子学、四门学、太学院以教授儒家为主的学院,余长宁根本不会进行改革,所以目光只能放在剩下的书院以及律院上面。
余长宁本是律师出身,对于古今法律也算精通,当前大唐律法的根基为贞观律,乃是太宗李世民令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参酌隋律以“宽简”、“平允”和“画一”为原则,对武德律加以修订,于贞观十一年正月颁行的。
但就实而论,贞观律还是有着很多不足之处,所以后世唐高宗、武周则天皇帝、唐中宗、唐玄宗都对律法进行了一定改革,使之能够更加合情合理,这也是唐律疏议的由来,可以说后世的封建王朝,几乎都是以唐律疏议为蓝本厘定的律法,可见唐律疏议的重要性。
如今,自己既然已经就任国子监祭酒教书育人,何不将唐律疏议默写下来献给朝廷,那一定会引起极大的轰动。
心念及此,余长宁顿时一阵激动,也明白了对律学院改革的方向。
再看书学院,主要是培育书法人才,目前行世的书法有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楷书体五种,而书学院也是以教授这五种字体为主,当初余长宁参加朝廷选驸马之时,一手后世才有的燕体就让当世书法名家褚遂良敬佩不已,若他再将瘦金体、仿宋、宋体等等字体发明书写出来,必定也会带来书法的革新。
心念及此,余长宁大感振奋,接下来两天,他都早出晚归将自己关在政事房内默写唐律疏议,即便回到府中也是默写不停。
长乐公主见他如此认真奉公,不禁大觉高兴,每天夜晚都吩咐婉平替余长宁熬制补品,当看见余长宁所写的底稿堆满了桌案之后,长乐公主终于忍不住好奇了,蹙眉问道:“驸马,你究竟在忙活何事?”
余长宁头也不抬笔也不停的回答道:“哦,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准备制定一套律法献于朝廷,马上就要完工了。”
“什么,你写的竟是律法?”长乐公主惊讶得美目陡然瞪圆了,她不能置信地上前拿起一张纸笺,轻声地读了起来:“议曰: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其数甚恶者,事类有十,故称‘十恶’十恶者一曰谋反,议曰:案公羊传云:“君亲无将,将而必诛。”谓将有逆心,而害於君父者,则必诛之。左传云:“天反时为灾,人反德为乱。”然王者居宸极之至尊,奉上天之宝命,同二仪之覆载,作兆庶之父母。为子为臣,惟忠惟孝。乃敢包藏凶慝,将起逆心,规反天常,悖逆人理,故曰“谋反”。”
读着读着,长乐公主的表情更是震惊,当初父皇即位之时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二十余人在武德律的基础上修订新的法典,经前后十年的时间,才在贞观十一年完成贞观律的制定,而且制定之后也多有弊端疏漏,没想到自己的驸马竟独自一人用两天时间制定修订了一套律法,除了天赋异禀、才华绝世,长乐公主再也找不到其他词来形容此刻对余长宁的感觉。
喜欢请与好友分享!
。。。
第974章 《唐律疏议》()
ct;正在长乐公主震惊恍惚之际,余长宁已是搁下了手中的毛笔,展了展身子长吁一声道:“终于搞定完工,明日正好要朝参,要不我将这套律法当殿献给陛下,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长乐公主这才回过神来,点头笑道:“若能如此,父皇必定龙颜大悦,驸马,你可真厉害。'热门remenxs,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复制本地址浏览http:%77%77%77%2e%62%69%71%69%2e%6d%65”
“呵呵,本驸马还有一项事物更是厉害,公主可愿意一试?”余长宁对着她调皮地眨了眨眼睛。
长乐公主正在蹙眉疑惑间,余长宁霍然站起大步走来搂住了长乐公主的柳腰,长乐公主惊叫了一声,帐帘微微一动,两人已是倒在了象牙床上,片刻之后,嗯嗯哼哼之声轻轻地响了起来。
翌日朝参,余长宁语惊四座:“陛下,臣这些年多加揣摩大唐现行的贞观律,觉得该律还是有很多不完备之处,法律乃国家骨骼框架,更是世人赖以遵守的制度规定,若有明显瑕疵,难保不会造成一定影响,故此,臣利用了两个夜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