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婿-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长宁知道李世民询问的是自己可否劝得公主改变和离之心,当下对着李世民轻轻地点了点头,并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李世民心头一松,不禁大觉高兴,笑问道:“长乐,这次前往昭陵陪伴你的母后,你可有什么收获啊?”

    长乐公主笑盈盈地回答道:“启禀父皇,儿臣每日素衣素食,前往祭奠堂缅怀回忆母后音容,感触颇多,特别是当玄宫出口被地动封堵了之后,儿臣与驸马更是进入玄宫里面,前去立政殿陪伴母后左右,幸得母后保佑才得以平安归来。”

    李世民轻轻颔首,喟叹一声道:昔日皇后崩逝,朕伤感难以自禁,为了缓解思忆之苦,便在宫中建起了层观,终日眺望皇后的陵墓,后来却因为魏征劝谏,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拆除层观,虽是如此,但是朕经常梦见皇后音容,实在想念不已啊!”

    一席话听得余长宁和长乐公主良久默然,也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相敬如宾的深深眷恋而佩服不已。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长乐公主心头一直记着余长致的事情,见父皇今日心情特别高兴,立即笑着说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相求,请你务必允诺reads;。”

    李世民淡淡一笑,慨然点头道:“皇儿有事但说无妨。”

    “父皇,驸马之兄余长致目前忝为襄城县子,昔日受驸马叛国投靠突厥之事被关押大牢,期间妻子梁彩萍贪生怕死与余长致和离,如今多年已过,余长致依旧没有娶妻,眼下儿臣严姑替他物色了一户官宦人家的姑娘,但担心余长致乃是商人身份,与之不能门当户对,现在特请父皇恩赐余长致职官之身,成其好事。”

    闻言,李世民朗声笑道:“此事何难?余卿,不知你那兄长有何特长?”

    余长宁思忖了一下,笑道:“大哥长期负责宾满楼管理事务,一来精通烧菜做饭,二来经营理帐也是不错。”

    李世民沉吟了一番,点头道:“那好,朕就敕授他为正八品上的两市署丞,协助长安市令管理东市与西市。”

    余长宁和长乐公主顿时大喜过望,叩拜谢恩道:“多谢陛下(父皇)恩典。”

    出了两仪殿,余长宁正欲举步朝着皇宫车马场而去,谁料长乐公主突然吩咐道:“驸马,不必急着回去,我们得进宫拜会杨妃娘娘。”

    余长宁闻言止步,笑道:“公主,你与杨妃见面,不外乎都是聊的一些女儿家的话题,本驸马跟着你去岂不憋闷?”

    长乐公主轻轻摇头道:“宫廷之中派系复杂,山头众多,你我身为皇亲国戚,岂能独善其身置若罔闻?现在韦贵妃在后宫之中权势滔天说一不二,本宫甚觉如芒刺背,所以无奈之下,才须得寻找一个有力的同伴抵抗韦贵妃灼灼逼人的气焰,杨妃娘娘正是不二之选。”

    余长宁恍然点点头,皱眉说道:“但是公主的目的太过明显,难道不怕杨妃娘娘看穿后会生气?”

    长乐公主淡淡笑道:“人与人之间真心诚意的少,相互利用的多,宫闱之中更是如此,杨妃身为仅次于韦贵妃的妃嫔,眼见韦贵妃现在如此得势,只怕心里也很是憋闷,本宫乃是大唐嫡长公主,深受父皇宠爱,想其示好正是正中她的下怀,我们合则两利共抗韦贵妃,何乐而不为呢?”

    喜欢请与好友分享!

    。。。

第947章 汉宫秋月() 
ct;余长宁知道浸淫在宫廷中的女子都是不折不扣的权术阴谋家,此际听了长乐公主一席话,顿时了解地点了点头,沉吟半响突然提醒道:“不过我们就这样空手前去似乎有些不妥,不如出去给杨妃买点礼物如何?”

    “区区小事还须你提醒?”长乐公主微微一笑,”婉平早就抱着礼物在内宫门前等我们了,这礼物是一件能够化雪于三尺之外的貂裘,乃是驸马你在漠南之时亲自猎到了,特来献给杨妃娘娘reads;。比奇中文网首发”

    “啊,本驸马哪有”余长宁一言未了,突然醒悟了过来,双目一闪赞叹出声道,“果然还是公主高明,本驸马佩服佩服。”

    穿过波光粼粼的大湖,两人带着婉平来到了杨妃所居住的栾庆殿,一问殿门口侍立的宫人,才知杨妃娘娘到湖畔沉香亭游玩去了,长乐公主也不迟疑,又朝着沉香亭走去。

    沉香亭位于大湖东北湖畔,绿瓦红柱,飞檐斗拱,足足有两层之高,红木凭栏矗立湖面,两旁杨柳依依,花圃中种植着娇艳的牡丹花,一到春夏之交牡丹盛开,沉香亭就成了纳凉赏花的好去处。

    刚踏上木制走廊,余长宁便听见亭内传来一片琴弦之声,抬眼张望,只见一个头梳高鬓的宫装妇人正端坐亭内与旁人说笑,正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杨妃娘娘。

    走进亭子台阶之下,内侍请长乐公主稍等,自己一溜碎步地前去禀告。

    长乐公主与余长宁等待没多久,杨妃娘娘一脸惊喜地亲自出亭迎接,人还未走来,清朗的笑声已是飞入了耳中:“原来是长乐和余驸马来了,快请快请。( )”

    长乐公主屈膝一礼,笑道:“长乐拜见杨妃娘娘,今日进宫觐见父皇无事,特来宫内看望问后娘娘,没想到娘娘却来到亭内游玩,真是打扰了。”

    “长乐哪里的话?”杨妃执着长乐公主的手一笑,“今日起床闲闷,所以本宫才到这亭内游玩听曲,武才人的琴技真是不错,两曲高山流水竟听得本宫不觉沉醉其中。”

    余长宁惊讶笑问道:“娘娘,原来武才人也在么?”

    上次余长宁替杨妃化解了尴尬,杨妃对他一直颇有好感,闻言立即笑答道:“对,余驸马如果有兴趣,不妨进亭听才人弹琴奏曲。”

    余长宁拱手笑道:“自然求之不得。”

    言罢,三人缓步进亭,刚进入亭中,余长宁便看见武媚正站立在琴案前俏脸含笑,一见长乐公主和余长宁进来,她立即绕过琴案盈盈一礼道:“武媚拜见长乐公主殿下、余驸马。”

    “武才人不必多礼。”长乐公主云袖一摆虚手相扶,笑道,“时才还未走入亭中,便听见亭内琴音阵阵绕梁不绝,后来才知是才人在此抚琴,才人琴声宇扬顿挫,一曲流水泛音清澈,节奏活泼,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微沤。实乃妙不可言。”

    长乐公主一番说辞,不懂音律的余长宁自然听得是一头雾水,然而武媚却是美目一亮,带着钦佩的笑容说道:“公主乃琴技大家,刚才武媚实在班门弄斧了,不知公主能否抚琴一曲,让武媚见识学习一番?”

    长乐公主尚在沉吟,杨妃已是笑吟吟地开口道:“武媚说得不错,长乐啊,你的琴技可是连陛下都赞叹不绝,不知能否让本宫开开眼界了?”

    长乐公主点头笑道:“那好,长乐今日就献丑一番。”言罢,她又对着余长宁说道:“驸马,本宫一人抚琴岂不孤单寂寞?不如请驸马凭着琴声当即作画一幅,不知然否?”

    “作画?”余长宁不解地望着长乐公主,显然不明白她的意思。

    长乐公主浅浅笑道:“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琴声是在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叹‘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遂引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不知驸马能否根据本宫的琴音作画,与本宫做一对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呢?”

    没想到长乐公主竟突然考校自己,余长宁顿觉头皮一阵发麻,然而望着长乐公主盈盈的眼神,却也不好拒绝,当下只得点头道:“好,那本驸马就当即作画一幅,请大家评点一二。”

    眼见久负盛名的余驸马当即作画,杨妃顿时不甚欢喜,立即吩咐宫人取来笔墨纸砚,自己则端坐案前饶有兴趣地观看两人的表演reads;。

    长乐公主莲步款款地走到琴案边,带着羞赧的笑容两袖合拢胸前,对着余长宁屈膝低头一拜,然后一抖云袖肃然落座,玉葱般的手指已是放在了琴弦之上。

    凝气深思,公主纤手陡然一拨琴弦,琴声顿时在殿上响起,琴声委婉却又刚毅,似高山流水汩汩韵味,舒缓深沉绵绵不断。

    余长宁正在愁眉不展不知该如何作画,与长乐公主做那高山流水的知音时,突闻绵绵琴声,不禁露出了惊愕的表情,心里也是涌上了一阵狂喜,无声呐喊道:擦!公主弹的这不是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汉宫秋月么?怎会如此简单?

    然而他仔细聆听了片刻,又觉得此曲与自己在后世听过的汉宫秋月还是略有不同,不禁又踌躇了起来。

    余长宁不知道的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汉宫秋月成曲甚晚,在唐朝之时根本还没有此曲曲谱,长乐公主现在所弹的曲子,乃是她在一部古筝集中无意学到,而碰巧的是,这首曲子正是汉宫秋月前身,虽然略有不同,但大致音调还是相仿。

    余长宁犹豫了一阵,终于决定还是以自己熟悉的汉宫秋月为题,提笔挥毫酣畅淋漓地画了起来。

    渐渐,长乐公主的琴声缠绵悲切,如泉水叮咚,或如走马摇铃,又好似孤鸿飞过长空时的几声清啼,而此刻余长宁作画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快,整个人都陷入了美妙的琴音之中,脑海中只有画中人物美丽的身影。

    此时,长乐公主食指用力一勾琴弦,琴音陡的一个高拔,俨然一声长长的吟哦,铿锵飞溅,高亢惊绝,恰似秋月苍凉旷远,悲怆激越直使人心弦震颤。

    紧接着,琴音慵懒舒缓,渐渐地残月如钩,关山隐隐,边城漠漠,戛然而止却又余音袅袅。

    琴音落点之际,余长宁也是刚好落笔,他抬头望了一眼公主,笑嘻嘻地开口道:“中状元,救岳母,时间刚刚好。”

    长乐公主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显然不懂他在说什么,起身对着杨妃一礼道:“娘娘,长乐献丑了。”

    杨妃这才从美妙的琴声中回过神来,轻轻一拍长案感叹道:“长乐之琴声,实在妙绝如天籁之音,本宫从来还没听过如此动人的琴声reads;。”

    武媚笑着附合道:“娘娘说得不错,公主的的琴声堪比东汉才女蔡琰,光此一曲,武媚已是受益匪浅。”

    长乐公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美目睃了余长宁一眼,却见那厮正在对着自己的画不断点头,看样子竟是大是满意。

    见状,长乐公主秀眉轻蹙,随即笑吟吟地开口道:“驸马,不知你作的画可有完成,不如拿过来让我们鉴赏一番如何?”

    余长宁点点头,吩咐一旁侍立的内侍将画卷提起,走过来笑容满面地开口道:“请各位欣赏本驸马所作的汉宫秋月图。”言罢侧身一让,内侍手中提着的画卷立即展现在了众人眼前。

    长乐公主定眼望去,画卷上关城隐隐,黄沙大漠,一轮圆月挂在长城之巅,一个怀抱琵琶的绝色女子正神情哀怨地回首南顾,然而身下的骏马却迈着步子缓缓前行,将绝色女子依依不舍的心境衬托得淋漓精致。

    霎那间,长乐公主只觉一股无以言说的欣喜弥漫了芳心,她不能置信地望着余长宁,实在不敢相信刚才余长宁真的已经听懂了她的琴音,并创造出了这幅画来。

    “余驸马,莫非画中之人乃是王昭君?”杨妃转过视线,有些不确定地问了余长宁一句。

    余长宁点头笑道:“杨妃娘娘说得不错,本驸马画的的确是出塞的王昭君,时才聆听公主琴声,不知为何脑海中竟突然飘忽出王昭君的身影来,所以就以此作画,和公主的琴声,也不知对否?”

    望着他笑吟吟的神情,长乐公主又是高兴又是感动又是惊奇,她万般没想到寻遍天下苦苦求不得的知音,却一直就在自己身边。

    心念电闪间,长乐公主强自压抑心头的感动喜悦,淡淡一笑道:“不错,时才那首曲谱的确讲述的是昭君出塞,相传乃昭君所作,是本宫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学来的。”

    杨妃娘娘笑着点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长乐和余驸马这样般配,即是夫妻又是知音,实在羡煞旁人矣!”

    喜欢请与好友分享!

    。。。

第948章 刁蛮公主(上)() 
ct;“呀,上面还有题诗,余驸马,这是你作的么?”一旁的武媚突然惊声问了一句,表情甚是惊讶。( )

    余长宁微笑点头,杨妃和长乐公主已是上前端详察看。

    画卷上所题的乃是一首五律诗,上书: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好诗!”刚刚看得一眼,杨妃已是忍不住击掌叫绝,笑吟吟地说道:“余驸马不愧是天下诗词大会的头名,如此绝妙的诗句将昭君出塞的离愁倾述得入木三分。”

    听杨妃如此赞扬余长宁,长乐公主大觉有面子,心里虽然是不甚欢喜,俏脸上却淡淡笑道:“杨妃娘娘谬赞了,驸马他虽然略通诗文,但却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实在当不得你的赞誉,对了,驸马在漠南调运军粮之时,曾猎到一只黑貂,特意制成貂裘前来献给娘娘,还望娘娘笑纳。婉平,将貂裘拿来。”

    一直矗立在亭边的婉平轻轻应了一声,捧着一副长盒快步上前。

    长乐公主打开匣盖,一领黑亮的貂裘静静地躺在红锦之上,泛动着油亮的光泽。

    杨妃脸上笑容更胜,笑颜如花地说道:“余驸马实在太客气了,此乃你幸苦狩猎而得,也应该送给公主,而非送给本宫。”

    余长宁笑嘻嘻地说道:“常言道宝剑赠英雄,貂裘送佳人,貂裘多不甚数,但佳人却芳踪难寻,那天本驸马猎到这只黑貂之时,脑海中第一个想起的人便是杨妃娘娘,这黑貂衬托娘娘白如凝脂的肌肤,一定十分地般配,所以冒昧送来,还请娘娘笑纳。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长乐公主听见余长宁回答得如此漂亮,不禁暗暗称赞他的机灵,微笑道:“娘娘,此乃驸马的一片心意,你就却之不恭收下吧reads;。”

    “也罢,那就多谢余驸马的一片好意。”杨妃颔首一笑,亲自将貂裘取出欣赏了一番,啧啧称奇道,“通体漆黑,更无一根杂毛,果然是妙物,武才人,你也来欣赏评点一二。”

    武媚微笑应命,上前细细地端详了一番,突然惊叹道:“呀,娘娘,更难得可贵的是这件貂裘浑身上下都无箭簇的痕迹,所以皮毛没有丝毫损坏,我曾听闻高明的猎手射貂,都是百步穿杨射中它的眼珠,余驸马,难道你猎到这只黑貂的时候,也是如此?”

    余长宁不通箭术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要他百步之外一箭射中貂眼,说出去一定没人相信,长乐公主不禁大觉尴尬。

    余长宁也暗叹一声这个牛皮吹大了,眼睛一亮已是计上心来,笑盈盈地说道:“武才人说得不错,高明的猎手的确是百步穿杨射中貂眼取貂,但还有最高明的猎手,不战而屈人之兵,本驸马策马扬鞭追赶这只黑貂时,它慌不择路之下一头撞在树干上晕死了过去,正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武媚听得掩嘴一笑:“原来余驸马竟有这等运气,连貂儿也是自投罗网。”

    余长宁含笑点头,拿起自己刚才作的那幅汉宫秋夜图,说道:“黑貂送给杨妃娘娘,而这幅汉宫秋夜图就送给才人娘娘,请娘娘笑纳。”

    长乐公主微笑道:“驸马说得不错,理应如此。”

    杨妃笑道:“余驸马真是有心人,武媚啊,还不谢谢余驸马的好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