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三国之最强张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三国之最强张飞-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虽然生气,但是也知道自己这北边还在整顿当众,根本没有太多的兵力进攻。而刘备小胜一场,气势正旺,实在不适合立马进攻。

    人多了,影响自己在北方的整顿。人少了,那就是去送菜的。就在他为难间,他手下最毒的谋士之一站了出来:主公,我有一计!

第3章 烧了卧龙的茅庐() 
这人便是毒士贾诩,只见此人慢慢从角落走出,抬起头来,眼中不带生气,尽是冷意,仿佛把世间的所有人都当成了猎物。

    讲真的,曹操不喜欢贾诩,曹操自诩是一个真小人,做事为达目的,不惜手段,但是想到眼前这个人的做事风格,他是真的有点接受不了,假如这个人不是归入自己麾下,曹操保证自己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先杀了这个人。

    这个人很可怕,可怕的不是他的计谋有多精彩,而是他对于人心的把握,行事风格与一般人有极大不同。

    曹操耐着自己的不适感,勉强露出一个笑容说道:“文和有主意,速速道来!”

    贾诩没有在意曹操的态度,也没有在意在场人的态度,因为他心里对这些人怎么想的很清楚,他对自己的定位同样很清楚,他只是想活着而已,所有的东西只不过是他求生的手段而已。

    “主公,刘备还是那个被主公打的无家可归的刘备,关张也还是那个关张,主公所虑者无非就是那突然冒出来的徐庶而已!”

    此言一出,曹操之前那点不适感似乎一下子就没了,他连忙追问道:“你的意思是?”他隐隐约约猜到一些东西,但是还没有想的很透彻。

    果然,贾诩还是那个毒士,他一出声,在场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听闻徐庶有一老母,徐庶又是孝子一个,抓了他母亲,把徐庶引到许昌来,刘备不还是任凭主公拿捏!”

    罪不及家人,贾诩出的主意真的很没有底线!

    曹操沉吟了一下,虽然贾诩的话不讨喜,但是不可否认,绝对是当前代价最小的办法了。

    他想了一会,最后终于开口了:“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贾诩领命而出,不过很显然,贾诩失败了。

    后来贾诩向曹操复命的时候,曹操听完也就算了,贾诩问过徐家旁边的一些人之后,却在心中嘀咕:还有谁能想到我的前面去?

    …

    事实证明,徐庶在军事指挥上确实十分有造诣,在接下来近半年的时间里,徐庶成功指挥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击溃了曹军又一次报复性的军事进攻。

    这一次,张飞的功力恢复,他用系统看了看自己的武力值,已经恢复到106,比关羽的105和赵云的104都要强!

    他在心中窃喜,一直的苦练没有白费。只不过在对战过程中,他发现那多出的一点和两点武力值,在和关羽、赵云的比试中,完全体现不出来。

    每次和这两人交手,都是一场根本就停不下的战斗。

    就这样,又过了快半年太平日子,一阵大战前的气氛又在不知不觉之间围绕着新野。

    原来,从北方传来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袁绍死后,袁家势力被曹操各个击破,最多半年,曹操就会举兵南下!

    

    此刻的张飞没有在操练兵马,反而是跟着自己的大哥二哥去往隆中寻找一位大贤,此人号称卧龙,名声在荆州一带流传甚广,也让刘备十分渴望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让他心动,自从在徐庶身上尝到人才给他带来好处,给自己势力带来的实际变化,刘备这才意识到一个好的谋士的重要性。

    士兵是一场战争的基础,是身体;粮草是血;武将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犹如臂膀,胳膊大腿;那么谋士仿佛就是调配这一切的大脑。

    一个势力的君主应该是负责对外发生的面目和口鼻,众人需要遵从他的意志,但是各司其事,指挥军队真的要找一个专业的人,比如此刻在刘备军中的徐庶。

    但是刘备知道,一个徐庶远远不够,自己这个势力想要壮大,就需要更多的贤才。

    而卧龙这个名字,已经有水镜先生和徐庶两个人向他推荐,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君择臣,臣亦择君,诸葛亮两次不见刘备。一次,刘备还能当做巧合,第二次的时候,刘备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皇叔称号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用。

    这个时候,他觉得徐庶已经够优秀,如果得不到诸葛亮,影响也不到,只不过,张飞后来也在他面前说起过诸葛亮,并且直言自己这个势力人才很少,趁着有时间,真的需要去访贤。

    这个时候,本来最近顺风顺水,有些自满的刘备仿佛被一盆冷水浇醒一般,对着张飞深深鞠了一躬。张飞赶紧躲开,笑着说道:“哥哥,弟弟我可受不起!”

    刘备听了张飞的样子,仿佛被打败一般,无奈道:“你这莽汉!”

    虽然张飞最近仿佛变得成熟了,但是刘备还是私下喜欢称呼张飞莽汉。张飞也计较,笑笑就过去了。

    刘备准备了礼物,带着关张二人第三次去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这一次,不出张飞所料,诸葛亮果然在,但是却在睡觉。

    刘备为了表示诚意,要等诸葛亮醒来,本来张飞也没有意见,那就等呗。

    谁能想到,这一等就是整整三个时辰,不说关羽张飞,就是刘备都觉得有问题了,正常人午睡能睡上三个时辰?这明摆着就是刁难,或者说实验。

    张飞眼睛一转,想起了书上的典故,他悄悄转身离开。

    没多久,茅庐的草堂一侧竟然传来了浓浓的黑烟!这个时候,诸葛亮的大兄和一个书童都赶紧跑了出来,刘备怕诸葛亮一介书生出意外,赶紧进入了草堂。

    这个时候,张飞也刚刚好从一侧出来,他对着关羽眨眨眼睛,关羽立马明白,肯定是张飞做了什么手脚。刘备也顾不上责怪张飞,只是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也真是个奇人,正常人遇到着火了,肯定赶紧往外面跑,他却慢慢悠悠,怡然自得的睡在那里,别的不说,心理素质那是真的不错。

    张飞感应过,诸葛亮确实一点内劲都没有,是个不会武功的普通人。

    不过张飞这一把火也是让诸葛亮装不下去了,只见他像是刚刚睡醒一般从塌上起身,口中大声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书童赶紧上前和诸葛亮禀报刘备等人来了,诸葛亮装作刚刚知道的样子,赶紧起身收拾,然后对着刘备等人施礼。张飞在一旁不由得嘀咕:“是不是戏过了一点?”

第4章 诸葛亮出山() 
孔明听了张飞的话,嘴角似乎抖动了一下,但是很快又恢复如初,如果不是一直盯着他看,根本看不出什么变化。

    刘备转过来,瞪了张飞一眼,接着便走到诸葛亮面前下拜道:“汉室末胄,涿郡愚夫刘备见过先生,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两次见而不得,今日总算一睹先生风采了!”

    孔明的笑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他虽然第一次见刘备,但是对于刘备他可是观察了许久,收集了许久的资料,刘备知道孔明,也只有很短的时间,但是诸葛亮观察刘备时间却不是那么短。

    纵观天下诸侯,能够让诸葛亮投靠,并且发挥自己价值的诸侯并不是很多。北方的曹操意气风发,谋士根本不缺。江东孙权,有江东四大世家和迁移到南方的各大士族的人才支撑,对于人才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

    而诸如马腾韩遂不过大一点的地方豪强而已,根本就没有潜力。本来刘表是个极好的人选,可以刘表年纪大了,没有了年轻一点时候的雄心壮志了。

    同样的益州刘璋也是同样的情况,这种情况之下,诸葛亮把目光放在了现在只能寄居在新野的刘备身上。

    刘备,屡败屡战,是为数不多从黄巾起义,天下动乱开始的苗头的时候就有的人物。对于这个人,天下人的观点分成两个极端,一类人觉得刘备不过一个空有皇叔之名,但是没有什么影响力的人。

    而另外一类人看来,刘备屡战屡败,还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跟随着他,身上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气质。

    诸葛亮看了看刘备,又看了看,他身旁的两个相貌不凡的高大汉子,想来就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了。

    诸葛亮笑着和刘关张等人施礼,而张飞则是目不转睛的看向诸葛亮,眼神中满是惊奇。诸葛亮还有点奇怪,看了一眼自己的装束,确定没有异常,这才看向张飞。

    张飞经过一旁的关羽提醒,这才回过神来,对着诸葛亮施了一礼,说道:“先生莫怪,只因为我大哥求贤若渴,我方才出此下策,请先生不要见怪!”

    说完,还朝着诸葛亮使了一个眼色。任凭诸葛亮何其聪明,也没有想到,张飞的种种举动。

    不过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他果断掌控住了局面,开门见山的直接对于刘备说道:“不知将军到此有何贵干?”

    。。。。。。

    如果张飞记忆没有出现差错,屏退左右,刘备和诸葛亮在草堂之中谈论的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隆中对,天下三分自此始。

    不过张飞很好奇,在这个他亲身经历的世界中,武力似乎影响力更大,甚至占了决定性的比重,每个诸侯都将武将看的很重,投入的资源也最多,在这样的世界之中,一个掌舵的人,很重要。

    刘备可以做鼓舞士气的人,但是亲自指挥,他的指挥水平真的一般。而处理内政方面,如果刘备对势力中大大小小的事物都事必躬亲,那他真的要累死。

    张飞是挺希望刘备早点发现自己的势力中缺少有战略眼光的人的,而诸葛亮貌似拥有这样的眼光,可以帮助现在的刘备势力。

    但是张飞不傻,有的话能说,有的话却不能说,这是一种比较难以掌控的一个度,这一次他看出来诸葛亮其实是想要出山的,也很积极的配合刘备,将三顾茅庐演的十分生动。

    他可以保证的说,假如以后他们真的得了天下,那么这一段佳话肯定会流传千古。

    当刘备拉着诸葛亮的手,笑着从草堂走出,等在草堂外面的关张二人对视一眼,知道,这事成了,诸葛亮被成功“拿下”。

    诸葛亮也很干脆,收拾行装,第二日便和刘关张一起返回了新野。

    诸葛亮来了之后,给刘备势力带来的变化很大,第一个变化就是,刘备不再经常和张飞关羽等厮混在练武场,而是和诸葛亮徐庶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各种事情,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种日子很平静,张飞心中的不安却与日俱增。

    因为他知道,赵云扬名天下的日子不远,他扬名天下的日子也不远了,只是扬名天下的原因却让人很无奈。

    那就是曹操终于决心南下了,这一次曹操没有遮遮掩掩,也没有试探的出动小股人马,而是在聚集各路兵马。

    如果说,张飞和关羽赵云是三头猛虎,那么曹操手下将领之多,可谓是群狼。曹操手下的许褚张辽都是可以和张飞等人匹敌的高手,真的斗将起来,刘备没有优势。

    最关键的一点,当数量到达一定的地步,就会使得事情产生质变。一些绝世猛将经常被称作万人敌,意思是极为强悍,战力非常,但是面对一万人的对军,再强的高手也要暂避锋芒。

    而这一次,凭着刘备手下的几千残兵和几个大将,想要单独对付几十万曹军,上千员战将。如果没有合理的安排,张飞想也想得到自己这些人的结果。

    不要说自己这些人没有楚霸王的本领,就算有,楚霸王都无颜见江东父老,被逼自刎,自己这些人也会被逼得走投无路吧!

    每每想到此处,张飞就会拼命的练功。每天很是自觉,要说曹操要来了,张飞拼命练功倒是可以说到过去,但是这样疯狂的修炼,也不喝酒,也不鞭打士兵,只是修炼,这就让众人感觉张飞可能真的是变了,一心沉溺于修炼武功中。

    张飞拼命练功,感受最深的人大概就是关羽和赵云了。

    以往练功,张飞虽然用功,但是也没有像现在这么夸张。不过武者天生就是要有斗志存在,因为张飞的存在,关羽和赵云练武的积极性倒是提高了很多。

    三人经常两两对战,互相切磋武艺,彼此之间相互印证武学感悟,都有所提升。张飞则苦练基本功,每天重复着简单的直刺和削斩等动作。

    但越是如此,关羽和赵云越觉得张飞的武学造诣日渐精深,化简为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5章 没有断的当阳桥() 
最为简单的招式,能够发挥出的威力不必那些天马行空的招式威力差到哪里去。关羽的武功比较重气势,赵云的风格则是精妙灵巧。

    而之前的张飞兼顾两者,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猛字。之前的张飞被称作猛张飞,是因为他的战斗风格,偏向于兼顾了力量和速度。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飞似乎永远不知疲倦一般,战斗起来,仿佛脱缰的野马,根本停不下来。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已经达到罡气境界的一流高手,在对战过程中,都不敢肆无忌惮的使用自己的罡气,只能合理运用。

    平常的时候根本就不会轻易使用,因为一旦用空,这些一流武将能和一般壮士对战的资本就只剩下了招式和武器,最后还是需要靠着自己的武艺才能拼出一条路。

    武功不止是武艺,也不仅仅是内功,而是两者的结合。而真正的强者无一不是通过实战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

    一晃,张飞已经到了当阳桥上,他来到了他应该待的地方,这个时候,经过日夜苦练积累,张飞已经储存了相当一部分真气,虽然还比不上关羽和赵云,但是也已经和之前不能同日而语。

    要说张飞特别有底气,那是骗人的,现在的张飞和之前的张飞最大的一点不同,就是他会比之前想的要多,而想得多,人就会迟疑,变得没有那么的果断。

    换句话讲,张飞变得谨慎了,这会产生许多变故,在有些时候,对张飞来说,变得谨慎,让他少了许多风险,但是有的时候,在需要勇气和胆魄的时候,这注定会变成阻碍。

    庆幸的是张飞那股胆气还在,并且心中的远大理想还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他:战斗即是吾命!

    成名的武将诸如关羽,曹操麾下的曹仁和张辽张郃等人,都是拥有着自己绝招的。

    张飞有一次在无意间发现,赵云和关羽似乎都有绝招没有在切磋中用过。

    关羽的还好,根据之前的记忆,关羽的绝招和演义之中所说的拖刀计没有差别,原理大概是蓄力,以气势压人。

    而张飞和赵云混熟之后,也曾经用九层功力进攻赵云,只是还是没有逼赵云用出过绝招。

    张飞有点气馁,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也有绝招没用呢,不说狮吼功,就说他以丈八蛇矛用出的力破千军!

    招式如其名,以力击破千军。张飞试过全力运转罡气催动这一招,所造成的杀伤就是洞穿了三层制式盔甲。

    以点破面不外乎如是,张飞这一招其实说的简单也很简单就是骑兵之中最经常用的借助马匹的速度加强矛的力量,达到刺穿一切的目的,而张飞这招正是最基本的招式直刺的变招。

    看似只是简单的刺杀,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仅仅是直刺,而是蕴藏着众多后招的一记杀招!

    “这些人现在只是暂时退却,不管我断不断桥,恐怕都不会影响这些人再次杀过来,恶战在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