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可后军的蒋中郎将才刚刚派快马前来,叮嘱将军不可轻敌冒进,以免中了敌将麹义的埋伏。”

    一名军吏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

    “呵呵,这蒋义渠还真是磨人,明明就是不想本将破敌立功,还说什么怕中了敌将的埋伏,这话在本将攻取汲、共等城邑的时候他就说了一次,打下获嘉、修武的时候他又派人来说了一次,前前后后聒噪了多少遍。”

    “派人回去后军告诉他,如何用兵的方略不用他多言,他这个戴罪立功的罪将就安分守己给本将守好城邑、粮道。如若有失,哼,就不要怪本将翻脸无情,立行军法了!”

    “诺。”

    听出颜良话语里隐隐透露出来的杀意,那名刚刚开口的军吏战战兢兢,连忙领命拨马离去。

    乜视着军吏策马离开,颜良冷哼了一声,才重新戴上了兜鍪。

    不管袁阎交恶如何,河内东北一角仍然牢牢控制在袁绍的手中,这也是河北大军防范敌军、入侵河内的前线。

    而负责河内战线的河北将领却已经连续换了好几拨人,从麹义到淳于琼,再到张郃、蒋义渠,鉴于蒋义渠上次用兵河内,被麹义在共县以寡敌众击败一事,袁绍虽然还允许蒋义渠在战事当前戴罪立功,但却免去了他军中主将的职位,该由大将颜良担任主将。

    作为走马上任、积极进取的新任主将,颜良对于碍手碍脚的蒋义渠早已心生厌恶,在朝歌出兵之后,直接一纸军令就将他调为后军看守粮道,对于原本依附蒋义渠的军中将校也多有打压,改由自己带来的心腹军吏主持大小军务。

    眼下袁绍亲率大军围攻晋阳城,河北兵马也攻入上党,颜良不甘人后,早就想着抢先攻取河内郡,以巩固自己在军中位居河北众将之首的位置。

    在他看来,袁、曹联军沿着大河南北同时进攻,夺取三河是势在必得的事情,阎行以寡敌众,能够凭借崤函、大河天险,保住剩下的关中郡县,就已经是万幸了,哪里还有什么反击之力。

    更何况,他前些日子已经接到军报,关中的阎行誓师东出,正往河南地进军,准备救援洛阳城,迎战入侵的曹军。

    至于麹义,听说他麾下只有几千兵卒,骑兵寥寥无几,颜良自视甚高,此次带领两万步骑前来,才不会将避战退缩的他放在眼里。

    “报——”

    颜良骑着高头大马,顾盼自雄之际,一名前军的军吏拍马赶来。

    “将军,前方发现敌军人马。”

    “不是说射犬聚的敌军已经撤走了吗?”

    颜良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军吏见状连忙解释说道:

    “是,,是野外遭遇的敌军人马,敌营只是空营,敌军人马的确已经撤走。”

    “有多少人马?”

    “两三百步卒,打着敌将的旗号。”

    “前军追击,派出骑兵包抄,务必全歼敌军,别让他们跑了。”

    “诺。”

    那名前军的军吏连忙领命离去,其他军吏眼见着他离开,其中心存谨慎的不免又开口向颜良说道:

    “将军,会不会是麹义的诱敌之计?”

    “哈哈,这不过是麹义老儿的疑兵之计罢了,前番他在共县、修武等地就故布疑阵,想要滞延我军的进军,如今又要故技重施,看本将这次如何先擒他兵卒,再破他城池。”

    “况且此地是河内,不是并州,一眼过去,皆是坦途,麹义何处能够伏兵趁我,本将怕的就是他不来,他若敢来,也不过是前来送死罢了,哈哈哈!”

    颜良三言两语教训了持不同意见的军吏,得意地发出大笑。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河内境内水网密布,沁水、泫水的支流错综复杂,就在颜良派出的骑兵快马加鞭,即将追上敌军步卒的时候,却发现匆匆撤退的敌军步卒过河拆桥,掉头就将小河上木桥的那一头拆毁了。

    追击的骑兵短时间内找不到另外过河的途径,只好派出斥候试了试河水的深浅,确认人马都能够涉水过河后,连忙驱马从低岸踏入河水之中,准备涉水而过,继续追击。

    可人马刚刚趟到中流的时候,原本已经逃远的敌军兵卒又折回头,身后还多了几百兵卒,他们很多人都背着弓弩,站在岸上瞄着涉水的河北骑兵,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发射起来。

    “该死的,冲上岸去!”

    进退不得的河北骑兵遭受着对岸箭矢的袭击,没有有效的反制手段,只能够相互激励着,冒着头上的箭矢,加快马速想要冲上岸去。

    可随着距离越来越靠近,岸上敌军步卒的箭矢也愈发密集。不一会儿,小河的水流也被河北骑兵的人马鲜血染红了,偶有骁勇的骑士策马冲上岸去,也被成排的长矛刺死,后面的河北骑兵损失惨重,又被重新赶到了河水之中。

    “撤退,撤退。”

    这个时候,进攻受挫的河北骑兵也意识到了不妙,对岸的弓弩手不少,己方的骑士受制于河水和河岸,根本就无法发挥骑兵冲锋的优势,再继续进攻,也只会徒然增加伤亡,于是他们只能够垂头丧气、骂骂咧咧地顶着箭雨,争先恐后又逃回岸上去。

    湿淋淋的人马逃上岸后,前军两条腿追击的步卒也终于赶到,他们眼见着对岸的敌军兵卒只有七八百人,又没有骑兵,轻敌之意腾起,在军吏的号令声中,两三千前军步卒卷起衣甲,手持盾牌,像被刚下河的鸭子一样齐齐地跳入河中,准备展开阵型,涉水强攻上岸。

    skbshge

第637章 晋阳() 
派出前军、骑兵追击的颜良并没有被敌军的游兵散勇打乱进军计划,他率军继续沿着官道向前,对于己方步骑追击、歼灭几百敌军兵卒的战事他信心满满,毫不担忧。

    但很快,他就接到禀报,前军的步卒和追击的骑兵被敌军的兵卒阻隔在一条小河的对岸,几次趟河强攻上岸,都失败告终,不仅被重新赶下了河,还折损了不少人马。

    麾下步骑这种糟糕的表现顿时让颜良大发雷霆,但随后前军军吏慌慌张张地解释,也让颜良生萌生了其他心思。

    据前军来报,据岸阻击的敌军兵卒人数虽然不多,却异常凶悍,兵甲精良,还打着敌军将旗,只怕是麹义的先登精兵。

    这让有心在攻城之前,先挫伤守军士气的颜良精神一振,当即下令,大军转向,加速赶往小河方向。

    他倒是想看看,这支能够以寡敌众的敌军精锐,能不能挡得住自己麾下两万步骑的强攻。

    很快,率着大军赶到小河的颜良就接到禀报,对岸的敌军兵卒见到烟尘滚滚,知道是大军步骑前来,已经在且战且退,撤离河岸了,而前军军吏可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走,已经步骑齐发,涉水追击,准备追上他们,一举歼灭了。

    已经抵达河岸的颜良没有闲着,他在众多军吏、亲兵的簇拥下,策马在军前眺望对岸的战况,只见那支不足千人的敌军兵卒十分精锐凶悍,且战且退,断后被追上的兵卒顽抗斗死、无一投降,而还在撤退的兵卒则退而不乱、继续发矢,己方许多冲上岸的步骑都接连被他们手中的强弩射杀。

    看上去,前军人马想要全歼这支敌军,还要付出不少代价。

    “哼,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击鼓,全军渡河进攻!”

    颜良见到这恼人的一幕,火冒三丈,弃鞭于地,大声叫着下令。

    身边又有军吏见状,又劝阻他说道:

    “将军,这些敌军兵卒甚是精锐,不会无故阻河在此,你看远处又有不少敌军的旌旗,说不定是敌军的兵马在埋伏——”

    这名谨慎的军吏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愤怒的颜良像抓一个婴儿一手提了起来,奋力扔入了河水之中。

    “懦弱如鸡,都被麹义一路的疑兵吓破胆了,我束发从军以来,攻城略地,战无不克,又岂会惧怕区区一个麹义的伏兵,难道还要让本将站在对岸,眼睁睁看着这些嚣张的敌军兵卒逃走不成。”

    见到颜良发火,其他军吏哪里还敢再多说一句话,连忙俯首遵命,不一刻,两万大军就前后响起了进军的战鼓,大股河北兵马在颜良的亲自带领下,趟河涉水,接连不断地奋勇向前,攀登上岸。

    也在这个时候,那些追击的前军人马突然发现,远处那些旗帜有了不一样的变化,跟之前一动不动的各色旌旗、草人疑兵完全不同。

    这一次,那些原本竖立的旌旗、人影都会变化和移动,而且远方扬起的烟尘越来越大,他们甚至听到了敌军步骑进击的号角声在不断传来。

    “有敌军,有敌军!”

    前军的军吏惊惶之下张目大喊,沙哑的声音响彻当场。

    ···

    太原,晋阳城下。

    河北大军的营地里刁斗森严、篝火分明,披着大氅出帐巡营的袁绍在守值文武的拱卫下,仔细巡视了大半个营地,最后来到了一处营门附近,缓步登上最近的一座望楼。

    夜色苍茫,四野如墨。

    望着远处在夜色中屹然耸立的晋阳城,它犹如一只巨大的怪兽正和围攻它的袁军连营对峙,城墙上那点点的火光,仿佛它无数只眼睛,正恶狠狠地怒视着袁绍。

    身处高处的袁绍呼出一口长气,心潮起伏。

    尽管河北之前一度面临着阎、曹夹击的窘境,先是丢失了并州这块重地,后来邺城更险些被曹军偷袭,各地前后折损兵马六七万,投降、战死的将校有数十人之多,其中甚至还包括了自己器重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干。

    但自己最终还是成功扳回了劣势。

    在自己和田丰、许攸、逢纪等人的谋划下,邺城多管齐下,利用徐州的博弈换来了曹操的反正,策反敌军将领马超引起了关西内乱,而在伐交、用间等手段的辅助下,关东的军事行动和预想的一样顺利发动,袁绍调度十二万兵马,征集二十万民伕,号称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多路并进,进攻并州、河内两地。

    其中三万兵马由大将颜良率领,进攻河内;两万兵马由大将文丑率领,进攻上党;袁绍则亲率六万步卒、一万骑兵进攻太原,余下兵卒、民伕交由坐镇后方的沮授、淳于琼等人调度,输送供应大军粮草辎重,防范隐匿山林的黑山贼的骚扰袭击。

    眼下,各路兵马如期攻入太原、上党、河内境内,并且捷报频传,大军的胜利指日可待。

    比如太原一路,袁绍的大军就已经将敌将曹鸢牢牢围困在了晋阳城中,困守城中的敌军将士插翅难逃,尽管他们在曹鸢的率领下,拒绝投降、负隅顽抗,可袁绍有绝对的自信,自己能够率军将晋阳这座坚城攻陷下来。

    毕竟,连易京那样棘手的楼橹、营垒,都被河北大军前仆后继地踏平了。

    “听!你们有没有听到隐隐约约的笛声。”

    心事如潮的袁绍突然听到从远处随风传来了一阵断断续续的笛声,他乍听之下,原以为是山风呼啸的变换,可倾耳听了一会,觉得是笛声无疑,这才转首看向身边跟随上楼的逢纪等人。

    逢纪早在袁绍之前就听到了这远处敌墙方向的笛声,他趁着袁绍登楼沉思的空隙,已经先问过其他守值的军吏了,当下立即答道:

    “明公,在下也听到了,是笛声,而且是城墙上传来的。”

    “哦,是晋阳城上的笛声?”

    “是的,听军吏禀报,这两日来,一到夜里这个时辰,敌墙上就有笛声传来,时而激昂,时而低沉,夜探的斥候回报,说是城墙上有一个文士带着敌军士卒,吹起了笛、埙。”

    “那看来是城中的守将担心晋阳久困之下,人心思变,这才想出了这夜间吹笛的计策,用以鼓舞士气、安抚人心。”

    袁绍也是统帅大军的将帅,他当然知道身处沉闷枯燥、军法严苛的兵营之中,时间一长,离家日久、饱受征战劳动的底层的士卒们身上就会产生种种戾气,这些戾气既会伤人,也会伤己,擅长带兵打仗的将领,都必须及时化解士卒身上多余的戾气,而这除了在战阵上用胜利和军功激励他们外,还需要通过其他许多途径来安抚、慰藉他们。

    营妓、犒赏、剽掠、屠城,都是诸多途径之一,当然,歌谣也是。

    歌谣,有的时候会是瓦解军心的楚歌,但更多时候,都是以激励士气、安抚人心的面目出现的。

    袁绍举目远眺,伴随着隐隐约约的笛声,他似乎看到了在城墙上枕戈负甲的敌军士卒面带笑容、安然入睡,也不知道自己营中的士卒,又有多少夜里也会听着这余音袅袅的笛声入眠的。

    想到这里,袁绍叹了一口气,皱着眉头说道:

    “你说,这会不会又是那个徐庶想出来的计策?”

    河北大军进军并州以来,原本就是治下的士民前来投奔袁绍的络绎不绝,如宗帅商曜、士人王凌,他们除了控诉西凉军的种种暴行之外,还带来了不少有关敌军的情报。

    据他们说,敌将曹鸢原本打算依托山险,在太行山阻击河北大军的深入,但有一个徐庶的幕僚献策,告诉曹鸢说太原境内的民心向袁,大军在外,郡中迟早生变,到时候曹鸢进退两难、难逃兵败,还不如坚壁清野,聚敛粮食辎重,毁坏庄稼谷物,驱逐老弱,扣押丁壮、质子,保存实力据守晋阳坚城与袁绍的河北大军抗衡。

    这确实是一条毒计,也确实收到了一些效果。至少一路所向披靡的袁绍虽然顺利攻入太原,可却没有机会在野外消灭曹鸢麾下的大股兵马,并且袁军就地筹集粮草也十分困难,只能够通过后方的民伕辗转太行东西,艰苦跋涉,转运输送大军的粮草辎重。

    “很有可能。”

    对于这个号称是颍川士人、游学荆襄的敌将幕僚徐庶,南阳人的逢纪知之甚少,甚至连同为颍川人的郭图乍听此人名字,沉思良久,也是不断摇头,表示自己与颍川故人多有书信往来,却从来没有听说过郡中有这个人物。

    “待攻下晋阳,孤倒是要见一见,这徐庶到底是个什么人。”

    袁绍心怀恨意,面带煞气地说道。

    过了一会,重新舒展眉头的袁绍想到一事,又看着逢纪说道:

    “昨日,张儁乂言称晋阳高墙深壑,敌军有死守之志,纵然大军强攻围困,急切之间也难攻拔,提议孤不如只留一裨将率军在此围困,然后率大军取道南下,他愿为前锋,全力攻取河东等地。”

    skbshge

第638章 孤城() 
“张中郎将让明公南攻河东?”

    “嗯。不过,公则持相反意见。他说百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眼下应该是大军留在太原攻拔晋阳城,只派遣一偏师南下攻略河东郡,如果放弃步步为营的稳胜之道,贪功冒进,只怕大军会遭受败绩。”

    袁绍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逢纪和他在望楼上轻声交谈。

    当时张、郭两人的争吵不可谓不激烈,张郃说要避实击虚,郭图则反驳他贪功冒进,郭图说河东郡乃阎行的创业根基,人心归附、城池坚固,当年郭汜也是率大军趁虚而入,结果折戟城下,如今河北大军千里馈粮,又要百里争利,只怕与关西的强兵草草作战,会有不测的后果出现。

    但张郃也立即反唇相讥,说河东殷富,大军可以就粮于敌,人心虽然归附阎行,但士民之中难道就没有忠勇之士是心向明公的,况且阎行的大军已经赶往河南救援洛阳,短期内肯定无法与曹军分出胜负,大军正要趁此机会夺取三河之地。

    袁绍虽然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