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际上,未雨绸缪、提前备战的姑臧城中储蓄了足够多的粮食,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断粮之忧。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要诱导城外的联军相信姑臧储粮已经不多、难以为继的消息,然后继续保持这种围城消耗的状态,而不是像一开始那样,围着姑臧城强攻猛打。
惨烈的攻城战,联军士卒死伤惨重,守城的郡兵同样也不好受。
高墙深壑、人心不齐姑臧城就像是一块内部出现裂缝的礁石,虽然它看似抗住了多番风浪,依旧屹立不倒,但谁都不能保证,下一刻,他会不会因为内部的裂缝而瞬间崩坏,在新的来袭风浪面前四碎倒塌。
若能够围城消耗下去,那对姑臧城而言,是再好不过了。
但休整过后的联军,依旧还会继续攻城,除非有人能够让他们相信,比攻城代价小太多的围城,一样能够在不久后攻陷姑臧。
韦康等人一定会询问从城中出来的庞淯,而庞淯是个实诚人,他肯定会将自己让他看到的,自己跟他说的有关姑臧城内情全盘托出,而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老弱妇孺,就是再好不过的证明了。
只要韦康等人一中计,自己的机会就又来了。
等到城外围城的联军再次反应过来,围着姑臧城又是一顿猛攻的时候,他们所做的一切就都迟了,阎行的关中大军,已经杀入了雍凉,奔着凉地的各家人马而来。
虽然阎行在得到自己的求援信后,没有第一时间出兵来救援自己,但张猛相信,阎行一定会发兵进入雍凉的。
这当然不是因为盲目相信阎行回信中要求自己坚守所作出的承诺,而是因为张猛知道,阎行能够按捺野心再等这么久,他就一定不会放过,这一次能够对凉州各家人马一网打尽的机会。
skbshge
第556章 虎啸返山雍凉惊(6)()
时间进入九月份,雍凉之地的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围困一个多月的姑臧城,既不见张猛肉袒出降,也不见守卒面有菜色,围城多时的韦康,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中了反间计,他也耗尽了所有耐心,于是再次指挥休整许久的联军士卒对城池发起猛烈进攻。
坚守姑臧城的张猛面对城外敌军的猛攻,也不得不亲自上阵,指挥城中的军民在城头上拼死抵抗,不惜一切代价阻挡联军的士卒登城。
在这种激烈攻防战中,张猛带兵打退了联军士卒的多轮攻城。他一有闲暇,也常常登城远眺,眺望着他盼望多时、久久未至的关中援军。
难道阎行真的会坐视不管、见死不救,等到姑臧城中军民的血流干之后,才姗姗来迟?
就在张猛坚毅的内心也开始动摇之际,关中终于出兵了!
只不过,援军的目的地却不是亟需救援的姑臧城,而是凉州刺史的驻所重镇——冀县。
为了一举平定雍凉,阎行派出了甘陵、贾诩、杨丰、赵鸿、张辽、裴辑、庞德等一批战将谋臣,集合了关中、三河等地的三万人马,以甘陵为主将,贾诩为军师,裴辑为监军,兵分两路,从陇关道、萧关道分别进军雍凉。
陇关一路,张辽率领宋宪、侯成等将,带着五千步卒大张声势,进攻陇坻关口,吸引凉州州兵的注意力。
萧关一路,甘陵带着一万主力歩骑,率领军中文武,进入安定郡,顺利会合了早就暗中投诚的杨秋、梁宽等人的几千兵马,大军一路严明军纪、秋毫无犯,以杨秋、梁宽等人兵马为前导,沿着萧关道攻入了汉阳郡。
至于剩下的一万五千人马,则是和从关中征发的民伕一同保障两路兵马后方粮道的畅通和安全,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粮草、辎重。
阎行的这番用兵,出兵神速,确实打了韦端的兵马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陇坻一带的凉州州兵扼守隘口,凭借地利,一开始死死将张辽的步卒挡在陇关之外,但甘陵的主力歩骑却一路势如破竹,多次击败不及防备的凉州州兵。
大军进入汉阳郡后,一连攻陷略阳、显亲、陇县等多座城邑,最后甘陵兵临城下,率兵包围冀县,并派杨丰带兵和张辽部前后夹击,攻破了陇坻隘口。
坐困冀县的凉州牧韦端,没有想到关中的兵马来得这么快,他留在陇关、略阳、显亲等地的兵马被打得丢盔卸甲、大败而逃,处境窘迫的他只能够遣使出城,服软求和,请求甘陵先撤围退兵,他这个凉州牧愿意传令郡县,奉上大量牲畜、金帛,犒劳王师的将士们。
可惜,甘陵此次带兵,就是奉命攻取雍凉之地,哪里可能会因为韦端的卑辞、重利就轻易退兵,他当场就拒绝了韦端的求和,并限定时日,要求韦端出城投降,否则大军攻破城池之后,就不是投降和不投降的问题了。
无奈之下,韦端只能够将希望转移到了在外的州兵上。
他麾下的兵马,除了投降、战死之外,还有韦康的一万州兵,以及分散在各个还未沦陷的城邑中的郡县兵,若再算上凉地武宗豪强的部曲、羌胡部落的歩骑,临时凑出个两三万的大军救援冀县,完全不成问题。
于是,韦端又紧急遣使,急召韦端的州兵和分散在各城的郡县兵救援冀县。
···
羽檄连道,急于星火。
姑臧城下,凉州州兵大营。
当韦康得知关中兵马兵临冀县城下的时候,他顿时大惊失色,差一点就要在帐中失足摔倒。
之前他还从冀县父亲的信中得知,关中兵马进军凉地,被早有防备的陇坻守卒死死挡住了陇关之外,可没想到过了不到十日,局势就突然发生了剧变,州治所在的冀县竟然给关中兵马给围困了。
眼下冀县危如累卵,韦康心急如焚,连忙派人召集军中的杨阜、赵昂、庞淯等人前来帐中,商议火速退兵之事。
当军中文武齐聚帐中后,心乱如麻的韦康公布了冀县被关中兵马围困的羽檄急报。骤闻此噩耗,帐中人人变色,他们很多人的家眷老小都在冀县城中,要是冀县不保,那他们这些人就都变成丧家之犬了。
撤兵,已经成了每一个人心里都在想的事情。
但如何主持撤军,也需要有一个可行的章程。
姑臧城下,可不止有他们这支州兵,城中有张猛的敌军,城外的军营还有李骈等人的前叛军人马、以及颜俊、和鸾等人的部曲、羌胡部落的兵马。
州从事杨阜获知军报的内容后,已经在脑海中分析了形势,他开始和韦康等人说道:
“从军报上看,关中的兵马是因为杨秋投降,畅通无阻走了萧关道,才能攻入汉阳郡的。萧关道路途较远,道路不靖,再加上凉地贫瘠,供应不了太多军队的粮草,注重兵贵神速的关中兵马,攻入凉地后用来围困冀县的兵力,最多不会超过两万人。”
“冀县乃是凉地的重镇,高墙深壑,易守难攻。使君既然已经有了防备,那围城的敌军也不可能仓促攻下,短期之内冀县无陷落之忧。诸君暂且安心,还是先想一想,如何安然撤军,并召集各城兵马去解冀县之围吧。”
杨阜这一番安定人心的话,说得有理有据,帐中的文武纷纷点头,惶惶的人心也稍稍平稳下来,他们开始定下心神,一起商议退兵的章程。
军中领兵的赵昂说道:
“将军,姑臧城久攻不下,州兵又不可再虚耗下去,必须火速撤军。若要撤军,需得封锁消息,避免军情泄露,然后才能连夜拔营离开,事前不能让其他人马知道,待州兵撤出了三十里外,再遣使告知李骈、颜俊等人。”
韦康听了他的话,犹豫了一下,问道:
“各路人马共推我为将军,指挥联军攻取姑臧。如今冀县告急,姑臧未下,我临时连夜撤军,已经是权宜之计,可要是还不告知其他人马,那岂不是失信于凉地的豪杰,日后州府又如何号令统御雍凉各家?”
赵昂见到韦康顾虑声名威信,犹豫不决,心知这是攸关撤军成败安危的事情,连忙劝谏说道:
“此事将军万万不可犹豫。李骈乃是枭黠薄情之人,颜俊、和鸾、张进更是见利忘义之徒,这些人若得知州兵后方告急,不仅不会引军援助,反而可能会趁虚出兵,在途中偷袭和围攻撤退的州兵。”
“况且一旦告知李骈、和鸾等人,这冀县危急的军情就瞒不住了,一传十,十传百,成千上万,军心大乱,那不仅张猛可能会趁机派兵出城追击,而且兵无战心之下,若是撤退到半途遭遇上敌军,不需交战,吓也会把军中的士卒吓跑了。”
听到领兵的赵昂把后果说得这么严重,韦康只好放弃了自己的顾虑,虚心听从了赵昂的劝谏,对于后续赵昂等人提出的撤军章程,他也从善如流,都接受了下来。
商议到末尾,韦康转首瞥见了全程寡言少语的庞淯,想到就是他给自己说了姑臧城中粮草不足的情报,害得自己选择继续带兵围困,白白错过了攻下姑臧城的机会,最后也闹得要仓皇撤退、无功而返,心中不由冒起了一股火气。
“庞君!”
韦康喊了庞淯一声,反应过来的庞淯连忙出声回应。
“将军有何军令?”
“你的腿伤,我看也好得差不多了。那大军撤退之后,就要有劳你走一趟,替本将向其他各家人马说明州兵撤军的缘由了。”
听到韦康冷淡的话语,庞淯脸上微微抽搐,他也猜到了韦康是在将没有攻下姑臧城、无功而返的窝囊气撒到了自己的身上。
这向各家人马说明撤军缘由,可是一桩没有功劳的苦差事,一不小心,还会被那些以为被韦康卖了的羌胡大人派兵拉出去砍了脑袋的。
但韦康这个时候,正恨不得找一个罪名来治自己,庞淯又怎敢当众推脱,只能够心中泛苦,咬着牙、硬着头皮接过了韦康的军令。
部署既定,帐中文武也各领军令,回到军中紧急准备今夜的撤兵事宜。
···
身在武威的韦康想要撤兵回救冀县,包围冀县的甘陵也在筹备接下来的战事。
关中这一次出兵迅速,一路势如破竹,打得猝不及防的韦端兵马丢盔卸甲。但是,仍然抱着一丝希望的韦端还是不肯投降,想要依靠坚城和援军和关中兵马周旋到底。
现在,摆在甘陵面前的,有两个办法。
一个是在韦端的援军到来之前,全军强攻并攻陷冀县、俘虏凉州牧韦端。
另一个则是歼灭韦端寄以厚望的援军,让冀县沦为外无援军的孤城,迫使再无希望的韦端肉袒出降。
攻坚的代价和风险太大,甘陵和贾诩、杨丰等人商议过后,就决定了采取“围城打援”的打法。
skbshge
周末请假外出()
周末两天,小新想要跟各位读者大大请个假,抽空回一趟家。更新会在后面补上,还有感谢书友湖湘天下的万赏,后面会冠名感谢加更。谢谢大家的支持!
skbshge
第557章 虎啸返山雍凉惊(7)()
方略已定,兵分三部。
一部主力由甘陵统帅,继续围困冀县、防备汉阳、南安各城援军;一部分卒由张辽统领,负责守住攻取的城邑和陇坻的山道隘口;最后一部,则是杨丰引军六千,向西北方的大河上游赶去,拦截可能已经在回援路上的韦康州兵。
从冀县越祖厉,抵达大河,与从姑臧返回鸇阴,前往大河,这两条道路的距离相差不远,杨丰军提前出兵,花了七天的时间,抢先一步赶到了大河渡口。
驻守渡口的州兵不堪一击,纷纷投降了汹汹来袭的杨丰军,只是河津附近的船只都被征集到了对岸渡口,杨丰军无法趁机摧毁州兵的过河船只,将州兵阻隔在大河彼岸。
一旦韦康的州兵返回,拥有舟楫之便的他们就拥有更大的主动权,他们可以沿河搜寻其他渡口摆渡过河,而统兵拦截冀县援军的杨丰,如果采取沿河布防、拦截的保守方略,则需要修建烽燧、营垒等大量工事,并且在拦截过程中也难免会陷入耗费时日僵持不下、被动防守捉襟见肘等困境。
主动截击韦康的州兵,则不存在这方面的困境。
但杨丰军却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毕竟兵法有云,“穷寇莫追但、归师勿遏”,面对人数众多、归家心切的凉州州兵,以劣势兵力悍然截击,难以避免会陷入一番苦战,而这种苦战不下的巨大风险,也是杨丰诸将不愿意贸然尝试的。
眼下唯一值得一试的,就是杨丰佯装放弃占据的河津渡口,实则暗中埋伏兵马在渡口附近。待到韦康率领的回援州兵半渡之际,再一声令下,鼓噪杀出,将首尾不能相顾的凉州州兵杀得落花流水、片甲不留。
这既契合“半渡而击”的兵法之道,又符合大军围城打援、速战速决的用兵思想,作为主将的杨丰思索过后,当即决定采取此计,并火速派出骑兵在东岸搜寻适合兵马埋伏的隐秘之处。
马超、麹英、麹义,这一批凉人出身的少壮派军将,俨然也在其中。
···
大河东岸,带着一队骑兵搜寻地点的马超与返回的麹家兄弟碰头了。
当得知马超同样一无所获的时候,麴光不禁揶揄一笑,自顾自地说道:
“我们找遍了这一段大河,找到了好几处适合斥候埋伏眺望的地方,但适合用来隐蔽大军的地方却寥寥无几,要么就是距离太远,要么就是太容易被敌军的斥候发现。”
说到这里,麴光就忍住不看了马超一眼,继续说道:
“我等兄弟是长处河北,对于凉地的地理知之甚少。可马君不是久居凉地、熟知边情么,怎么也会找不到合适大军埋伏的隐秘之地呢?”
“光弟。”经历起事诸仗剧烈变故之后,整个人发生蜕变的麹英察觉到了麴光话里的异样,他狠狠瞪了惹是生非的麴光一眼,制止他再去挑衅马超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
马超是不受其他将领的待见,但是他们麹家子弟初来乍到,又岂是能够处处惹事的主。
马超倒是没有立即动怒,他瞥了一眼麹英,冷峻的脸上突然浮现一丝笑意。
“地方我是找到了,就怕你们不敢去罢了!”
“呵,我等有何不敢去的?”麴光见到马超面露不屑,他哼一声,也不甘示弱地回应道。
马超见状,冷然一笑,当着麹家兄弟的面,他手举马鞭,指着一水相隔的对岸说道:
“在那里有一段废弃的河堤,堤下适合埋伏大股人马,而且地势较低,刚好被山丘挡住,不仅在这里看不到一丝痕迹,站在对岸河津的敌将,也一样看不到伏兵的动静。对岸那里的堤下,才是最好的大军藏伏之地。”
“荒唐,我等只听过、在河津附近埋伏、等到敌军半渡再出兵袭击之,还没听说自己是先跑去对岸伏击敌军的,一旦大军暴露了行踪,那不是自寻死路。”
麴光听到马超的话,不以为然,当即反驳说道。
马超却懒得理会他,继续说道:
“在东岸设伏,就算恰好有合适的地方又能如何?敌军渡河的斥候又不是瞎子,指望敌军仓促回援、不探明前路来取得‘半渡而击’的胜利,还不如自己悄悄渡河,迂回绕后,跑到渡河敌军的背后发起突袭!”
“那这么多兵马,缺少船只,如何暗中渡河过去对岸?”
麹英倒是眼前一亮,没有像麴光那样不屑一顾,而是紧接着追问马超渡河的细节。
马超也不藏私,又说道:
“对岸的少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