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是河北豪强出身、通晓一些诗书的蒋义渠,看到麹义的残兵被自己围困在小丘上的时候,不由想起了诗经中对牧野之战的记载,随后发出了一连串的大笑。

    乌合蝼蚁,既然还想负隅顽抗,那接下来,自己就要效仿奉天伐罪的尚父,驱使奋勇争先的士卒,斩杀敌酋,立下赫赫大功了。

    古战场上,前后合围的蒋义渠、韩猛、赵叡指挥着士卒列阵前往,往麹义残兵所在的小山丘涌来。

    而站在小山丘上,扮演着用兵如神、至死方休的“军神”角色的麹义,则在带着麹家部曲多逃离近两百里地后,真正陷入到了无路可走的绝境之中。

    当看到前方出现韩猛、赵叡的军旗时,麹英、麴光等人已经濒临绝望,但状若疯魔的麹义却是仰首大笑,宣称自己已经提前联络三河阎行出兵相助,二三子可随我依托山丘列阵,坚守等待三河的援军抵达战场。

    麹家残部心灰意冷,但却不得不默默跟着麹义依托山丘列阵以待。

    面前的袁军有一两万人之多,他们人数不足千人,全数剿灭的首级尚且不够分,袁军将领蒋义渠、韩猛、赵叡等也懒得对他们招降纳叛,径直就准备将他们一举扑灭。

    “二三子,列阵坚守,三河的援军已经抵达战场,麹演已经带着援军来救援我等了!”

    这是登临山丘后,发号施令的麹义不知道喊了几遍的口号,但是精疲力尽、兵甲皆无的麹家部曲却无法再像往日那样踊跃地回应他们的将军,他们个个垂头丧气,有的甚至浑身战栗,恐惧不安地等待着末日的到来。

    “伯父疯了!”

    看到披头散发、持剑指挥的麹义还在大声呼喊,麴光收回了目光,转头看向眼窝深陷、嘴唇干裂的麹英,喃喃说了这么一句。

    如果是以往,听到麴光这个小辈敢在自己面前说麹家子弟奉若神明的自家父亲,麹英肯定立马上去对他报以一顿老拳,但是今日力气好像被抽光的他只是冷冷一笑,就没有再吐出一个字来。

    他相信麴光心里一定有对一意孤行的麹义的埋怨,埋怨用兵如神的他最终带领麹家部曲走向了灭亡。

    但是他恰好也忘了,一意孤行的最初,就是他们这些年轻子弟大力怂恿麹家起兵掀翻袁绍统治的。

    只是,死在临头,都是首级被砍下绑在一起的人了,争论这些又还有什么用呢。

    “援军到了,援军到了,二三子,援军到了!”

    麹义嘶哑的吼声还在继续,麹英苦笑一声,撇下麴光,转身手脚并用往自家父亲所在的最高点爬去。

    谎言一用再用就不济事了,就如同父亲的兵法诡道一样。

    他想要制止第三次失态的麹义,但到了山丘顶端,他却被披头散发的麹义拉着,看到了牧野古战场上,斜阳霞光照耀下的最美妙的一幕。

    无数的金光散在了远方有些昏暗的地平线上,它们零落消散,却又不断地重复决绝,以至于它们明明是摇曳的,却让人感觉到它们的笔直,它们是前仆后继的,却让人感觉到它们是不凋不败,不可阻挡的。

    生来璀璨,妖冶如火!

    这就是父亲生命最后尽头姗姗来迟的援军么。

    麹英有点明悟父亲欢欣的叫喊了,他自己也拼命擦了擦眼睛,想要将这人生中最美妙的,也是最后的一幕收入眼底。

    只是,当他擦完眼睛,远方的地平线重新映入眼帘的时候,他却完全看到了另外一幕。

    冲天的狼烟下,无数的黑点从地平线上汹涌而来,麹演拼命地扩大瞳孔,想要努力地看清它们。

    那是许多面高高扬起的旗帜,那是奔腾如飞的战马,那是一群衣甲鲜明的骑士······

    这分明就是一支从西边杀过来的骑兵!

    “大人,是的,是的,是叔父的援军到了!”

    喜极而泣的麹英转身抓着自家父亲的肩膀,大声地朝麹义,朝山丘下的麹家部曲喊道。

    战场上,蒋义渠看到了地平线上不断出现的骑兵,心中大急,顿时对此刻并不在身边的韩猛、赵叡破口大骂。

    为了抢功劳,连共县、汲县一线的城邑、烽燧都不守了么,竟然就这样被三河的骑兵长驱直入,而且还让他们一路杀到了背后。

    而韩猛、赵叡此时也心中大惊,他们惊慌失措地指挥麾下士卒调转方向,将军阵面向背后的骑兵,并紧急地下令士卒向蒋义渠的兵马靠拢。

    他们不知道,在他们抽调兵马赶来牧野之后,他们看似毫无动静的河内兵马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此战由已抵达河内的阎行亲自指挥,结合河内、邺城校事的情报,阎行已经获知麹义的残兵正在往三河方向逃来,而蒋义渠、韩猛、赵叡等河北将校,并没有调度兵马封锁道路,堵截麹义的残兵,而是聚集兵马,按兵不动。

    这明显是要关门打狗、首尾夹击,一举歼灭闯入河内的麹义残兵的谋划。

    因此,在获知共县、汲县都有兵马调离后,阎行下令河内的徐晃、马蔺、马玩等将立即发起进攻。

    徐晃率两万河内士卒首先扑向汲县,围住了城邑、摧毁了沿途的烽燧,马蔺、马玩则分兵牵制共县的兵马。与其同时,阎行亲率三千精骑兵快速通过清水,长驱直入,直奔韩猛、赵叡的后背而来。

    当三河骑士直插韩猛、赵叡军阵后背的时候,立即就引起了韩猛、赵叡麾下士卒的极度恐慌,沿途的狼烟没有及时地提前预警,临时变阵的队形更是混乱,地势平坦的古战场上也找不到明显克制骑兵的地利。

    甚至连野外列阵对抗骑兵的辎车、强弩、蒺藜、拒马等物,韩猛、赵叡、蒋义渠麾下的士卒也没有携带,他们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人数上的优势,一两万的士卒聚集到一起结成大阵,几千骑兵贸然进攻,是冲不动他们的阵型的。

    这边韩猛、赵叡在聚揽兵马往蒋义渠的军阵靠拢,那边麹义也带着麹家的残兵,冲出流失横飞但已经漏洞百出的战场,往接应他们的三河骑士方向狂奔而来。

    在麹义策马跑近三河骑士的同时,韩猛、赵叡也慌慌张张拍马来到了蒋义渠的身边。

    “该死,你们的城邑是怎么守的,怎么将三河的骑兵也放进来了?”

    蒋义渠一看到韩猛、赵叡二人,他立即劈头呵斥,韩猛、赵叡两人处境堪忧,也不敢反驳,只能够唉声叹气地说道:

    “蒋校尉,这麹义分明就是暗通三河,提前勾结在一起了。所以河东的阎行才会毫无征兆就发动大军来攻,不是我等没有守好城邑,才为敌所趁。只怕是几万三河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以众击寡,攻陷了共县、汲县两地了。”

    说着话,赵叡已经伸手指向了远处三河骑兵亮出的“阎”字大纛,不无忌惮地说道:

    “蒋校尉,你看看,连阎行都亲自赶来救援麹义了,只怕此番三河必定是想要趁虚而入,大举攻打河北,我等应当速速急报邺城,固守朝歌待援啊!”

    蒋义渠对赵叡的话置若无闻,他看着接应完麹义残兵的三河骑士耀武扬威,驰骋于两军阵前,颇有挑衅诱敌的意思,考虑了许久,犹豫不决的他终于也放弃进攻这支三河骑兵的想法了。

    这边三名河北将校合起来的兵马有近两万,结阵死守,区区几千三河骑兵,短时间内也奈何不了他们,只是他们这边的军队以步卒居多,也留不下这些来去如风的三河骑兵。

    麹义既然已经被三河骑士接应,那再想要杀死他就不容易了。而若真如韩猛、赵叡所说的,共县、汲县已经不保,三河兵马接下来还会趁虚而入,大举进攻河北,那眼下的自己确实应该担心,要如何守住首当其冲的朝歌城了。

    蒋义渠结阵自保,不敢轻举妄动,阎行这边救援麹义的目的已经达成,也不打算和这一两万河北步卒纠缠,随着天色渐渐黯淡下来,三河骑兵率先撤退,牧野的古战场上,一时间此起彼伏地响起了撤军的号角声。

    而等到率领骑兵、激励士卒的张郃入夜赶到牧野时,不仅麹义已经远遁,抢功的蒋义渠、韩猛、赵叡等将领也如丧考妣,满脸愁容地告诉张郃一个噩耗。

    阎行亲率大军进攻,接走了麹义的残兵,蒋义渠等将校在牧野城西列阵以待,也只是吓退了还想要继续深入的三河骑兵而已。

    但实力悬殊、寡不敌众,只怕沦为孤城的共县、汲县已经不保,早被阎行亲率的三河大军攻陷了。

    张郃听闻此事,心中暗恨蒋义渠、韩猛、赵叡等将抢功心切,反而阴差阳错,眼睁睁放走了麹义这员知悉河北虚实的叛将。

    可是军情如火、大敌当前,河北军中不能再生出任何内讧,他只能够和蒋义渠等人率军退保朝歌,并再次紧急向邺城发出羽檄军报。

    skbshge

第547章 声东击西兵家计(完)() 
24、口衔天威讨不臣(1)

    就在阎行率军返回,指挥大军逐一攻陷汲县、共县的时候,从朝歌发出的羽檄急报也抵达了邺城。

    邺城,大将军府大堂。

    袁绍看完急报,脸色凝重。他伸手示意身边的书佐近前,将自己放到案上的急报传示堂上诸位文武,自己则安坐在席位上,尽量控制着内心的情绪。

    阎行竖子,竟然敢进犯共县、汲县等城,张郃、蒋义渠等人都是酒囊饭坑不成,坐拥大军,还能让麹义一支残兵逃向了三河。

    尽管内心焦躁,但袁绍还是耐心等到堂上的文武都看完之后,才缓缓开声说道:

    “诸君,阎行趁乱出兵,犯我边境,侵我城邑,诸将退守朝歌,遣使告急,麹义残兵亦得阎行庇护,逃奔三河了。”

    “麹义久为河北大将,深知军中虚实,投敌必为大患,故不可不除。朝歌乃河内重邑,若失朝歌,则黎阳、荡阴、邶城危矣,故不可不救。”

    “孤有意,令高览回师邺城,再聚吕翔、吕旷、张顗、马延、牵招之兵,汇合朝歌各城兵马,共计歩骑六万有余,西征河内,外令并州调集兵马南攻河东,一举荡平三河,诸位以为如何?”

    袁绍的话音刚落,座中的文武众人无不变色。

    上一次袁绍亲征,还是兴平二年,率军征讨据城反叛的臧洪,为忙于平定州中叛乱的曹操壮壮声威吧。

    眼下很快就要进入四月份,在这个月份,大举召集兵马,再西征三河,不仅会影响到接下来冀幽大地的夏种,而且入夏用兵,也很容易诱发军中人马的各种疾病,再加上北边近来折腾不休的公孙瓒也还没解决······

    从各个方面来考虑,袁绍这个出兵意图,实在提得不是时候。

    堂上最先的劝阻,仍然是别驾田丰提出的。

    “明公,此时西征三河,万万不可啊。北边的公孙瓒还未平定,麹义之乱在巨鹿、魏郡造成的破坏也还未恢复,三河兵马骁锐,更有关西秦胡兵为爪牙,贸然讨伐,恐怕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够平定的······”

    田丰不管何时何地,总是能够絮絮叨叨地列出了一连串此时不宜大举用兵的理由来劝阻自己,袁绍虽然没有打断田丰的劝阻,但他藏在袖中的手却紧紧握着,显然内心也正在忍耐着田丰喋喋不休的谏言。

    等到田丰进谏一通,意犹未尽地退回席位后,袁绍才再次开声问道:

    “田别驾之意,孤已知晓,其余诸君,可还有何异议?”

    “评有异议!”

    堂上又有一人出列,众人定眼一看,乃是颍川辛评。

    辛评相貌堂堂,他慨然说道:

    “评以为,此时不可以大军讨伐三河,但朝歌不可不救,麹义不可不除,大将军身负匡扶汉室重任,乃千金之躯,不宜轻动。宜择选良将,付以锐卒,赶赴朝歌,统帅诸将,收复共县、汲县等失地,兵临河内,迫使阎行交出叛将麹义!”

    他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

    “想那河东阎行,近岁与关西诸将征战不休,方才夺得三辅之地,尚需驻兵留守。崤函以东,三河之地仅得自保,哪里还能够派出多少兵马进犯邻境。”

    “共县、汲县失守,一来是麹义之乱,搅扰腹心所致,二来是守城诸将争功玩忽,方才为敌所趁,这并非三河之兵强于河北,亦非战之罪也。”

    “知己知彼,可知三河之兵乃虚张声势,明公只需派遣精兵良将,附以一二使者,恩威兼施,阎行必然退兵,为了不得罪河北,日后自取祸端,自然也会将麹义的人头奉上。”

    辛评的判断相对乐观,不像田丰那样絮絮叨叨、忧心忡忡,而是简单判断三河自保有余、进取不足,邺城不是不能大举用兵,而是无需大动刀兵,只需派出一支精兵强将,再加上一二个能言善道的使者,软硬兼施之下,就能够轻易达到己方的目的。

    “元图,你以为呢?”

    袁绍似乎对辛评的建议也不大满意,转首看向堂上一旁安坐的逢纪,他是跟随自己已久的南阳老人,也是自己麾下出众的谋臣之一,此时沮授、许攸、郭图等人皆不在身边,袁绍就想听听他的意见。

    逢纪作为袁绍身边的老人,他很清楚袁绍也不是不知道“因怒而兴兵”的糟糕后果,只是作为雄踞河北的霸主,在内乱迟迟没有平定的情况下,外部突然还有人放肆地挑战自己的权威,这才是袁绍最不可容忍的事情。

    上一次,这么做的是据城反叛的臧洪,如今他坟头的草木已经郁郁葱葱了。

    眼下,自己当然不能够力排众议,独自一人怂恿袁绍不顾内情,召集大军就浩浩荡荡地杀向三河,但是,要是说不出一个契合袁绍心意的新辞来,那他这位久随麾下的南阳老人就要在袁绍心中丢失分量了。

    逢纪恭敬地起身离座,出列说道:

    “明公英明神武,阎行不过是癣疥之患,征讨三河,当可一战而定。不过,在此之前,窃以为,明公还需要做一桩事情!”

    “什么事情?”

    “上表朝廷,谴责阎行忝为骠骑将军,不仅骄横跋扈、御下无方,而且还收纳叛逆、侵犯邻邑。先让朝廷派遣谒者呵斥阎行,使得对方处于天下人的声讨之中,然后明公再请命伐罪,一举荡平三河,名正而言顺,岂不快哉!”

    袁绍听了逢纪的话,想了想,就伸手捋了捋自己浓须。

    之前他本有机会可以吞并三河,结果被将作大匠孔融和朝廷的呵斥逼得进退两难,不得不草草收兵,并且上表自称,这才化解了一场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眼下是阎行主动挑起战端,还接纳了己方叛逃的大将,理亏在先,正好上表朝廷,由许都朝廷遣使呵斥三河的阎行,让他也尝一尝这舆论汹涌、危及声名的困境。

    看到袁绍的动作,逢纪立马明白自己正好挠中了袁绍心中的痒处,他又紧接着补充说道:

    “况且,明公这样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可以借机试探一下曹孟德的态度。”

    之前作为敲打曹操的手段,袁绍拒不接受许都朝廷的封赏,还上表言事,针砭朝政,逼得曹操不得不将大将军之位拱手相让,退居司空之位。

    曹操在私底下,也向袁绍派出的使者许攸一再保证,自己和袁绍乃是多年的好友,一直都是同一条心的,唇齿相依,自己虽然奉迎天子,但绝不会背叛了袁绍这位号令州郡的关东盟主的。

    但是,袁绍在心底下,隐隐也对这位拥有兖、豫二州后,开始并不安分的昔日旧友心生忌惮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