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阎行和徐荣交恶,想要脱离徐荣的麾下,虽然可以借助李儒在董营中的势力,但最可靠的,还是自己本身的实力。

    只有本身的实力够强硬,自己所部才能够有脱离徐荣麾下的资本。

    那自身实力如何体现呢,要点就在军功上。

    只有足够显赫和耀眼的军功,才能够让雒阳的董卓、李儒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自己才能够大胆地和徐荣撕破脸面,真正得到独领一军、外任一方的机会。

    因此这一次,徐荣派自己独自进军,想要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殊不知,这也是自己立下显赫军功的机会。

    至于如何立,阎行淡淡一笑,他才不会按照徐荣的设下的套路,去收服那些鸡肋一般的失地,他要的是耀眼的军功,是独领一军、外任一方的资本。

    想到这里,阎行将眼光投向了地图上,那一座自己用丹砂特意标注出来的城池。

    skbshge

第259章 真情假意() 
阎行看中的地方,就是酸枣。

    说起来,发动讨董战事的关东州郡中,就要数酸枣的声势最大,人马最众。

    但诸位带兵的刺史、太守却也是毫无作为的。

    时下,酸枣联军中唯一敢战的曹操、鲍信两人已经在汴水之畔大败而归,麾下的兵马损失殆尽。

    剩下的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虽然都是在士林大有声名的人物,但却无领兵作战的经验,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酸枣剩下的那近十万大军,其实就是徒有其表而已。

    讨董的关东州郡中,也就剩下这么一颗软柿子可以拿捏了。

    比起已经和南阳袁术合流的豫州孙坚,或者有袁绍、王匡、张扬、韩馥部将等兵马云集的河内,酸枣是最容易攻取的,也是阎行谋求声望、大功的首选地方。

    想着这些事情,阎行又将眼光向帐外望去,帐门的帷幕并没放下,他已经看到了马蔺、周良、徐晃、阎兴等人的到来了。

    他们当中有的人,也多多少少知道一点阎行的计划,因此阎行并没有赘言,等他们都入座之后,就开始环视众人说道:

    “本都尉刚刚接到徐中郎将的军令,令我等率所部兵马,进军收复河南尹东境的失地。”

    “啊——这?”

    马蔺听到要他们领本部兵马去收复失地,顿时环眼圆睁,有些气愤地大叫出声。

    这道军令,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要把阎行架在火上烤的节奏。

    虽然董卓迁徙了雒阳城方圆二百里内的黔首百姓,但河南尹境内靠近关东州郡这边的诸多县城却是纷纷反叛,拒绝西迁到三辅之地,原来朝廷任命的县令有的挂印辞官,有的则直接跟随关东讨董联军举起了叛旗,而不少城中的豪强大姓也纷纷聚集宾客、族人,割据县城,坐观董卓和讨董联军的成败。

    其中,新郑、密县、苑陵邻近豫州,中牟、开封、原武、阳武四城是背靠兖州,卷县一地则比邻河内,虽然阎行所部兵马,借着汴水大胜之威,或许可以趁势进攻,拿下几座县城。

    但是,麻烦也就在拿下之后。

    谁去守城,怎么守城。

    若是徐荣愿意派遣大军进驻,这些自然不是问题,可眼下单凭阎行所部这千余人马,能够守住中牟一城,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谈何去收复其他失地,就算侥幸能多收复了几座县城,阎行兵力不够,也无法分兵守城,这些县城最终还是要重新反叛的。

    得而复失,这根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更何况,那些反叛的县城,虽然因为曹操等人的讨董联军在汴水大败之后,再不敢明目张胆投靠关东州郡,公开反抗朝廷,但是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城中那些豪强大姓,一旦被逼到绝境,决意反抗,动员数千宾客、家奴、民众青壮上城防守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以阎行他们这点兵力去收复失地,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徐晃、阎兴等人听到徐荣的军令后,同样也是面露凝重,他们跟马蔺所想到的也差不多,他们这样带领所部士卒去收复失地,无疑就是在自寻死路。

    阎行微微一笑,没有说话,而是伸出单手摇动,招呼示意马蔺、徐晃等人近前。

    等到马蔺、徐晃等人都凑到案几前面的时候,阎行才伸手点了点,他在帛画地图中用丹砂标记出来的酸枣一地,阎兴看清阎行所指的地方之后,有些吃惊,出声问道:

    “都尉的意思是,我们不去管那些摇摆不定的东境县城,直接出兵进攻酸枣的兖州叛军?”

    徐晃同样注视着阎行标注的酸枣,他开口说道:

    “虽然兖州叛军新败,士气沮丧,但终究兵马众多,号称有十万之众,若是徐中郎将亲领大军,或许还有几分胜算,但仅仅依靠我等所部,贸然进击,只怕风险也不比去收复河南尹的那些县城小。”

    阎行听到徐晃的话,又笑了一笑,徐晃说的很对,酸枣的讨董联军虽然新败,但依旧人马众多,确实不是他用千余兵马,就可以击败的。

    他转而将眼光投向了同样站在一旁的周良,周良正好也从帛画上移动目光,两人目光交接,各自淡然一笑,周良这才轻声说道:

    “诸君,其实都尉运筹帷幄,已经早有先见,虽然酸枣兵马众多,但是用兵讲究避实击虚,我等要打败兖州叛军,也是这个道理,酸枣的兵马多,那我们就避开它,转而攻打叛军的薄弱地带。”

    听到周良的话,马蔺、徐晃、阎兴等人纷纷将眼光投向了阎行,既然阎行已经有所谋划,那想必也就已经想好了要进攻叛军的哪一处薄弱点了。

    阎行感受着马蔺、徐晃等人征询的眼光,他收敛脸上的微笑,却洋溢出成竹在胸的自信,轻轻说道:

    “没错,这一次,我们就要避开叛军所有重兵驻扎的地方打,而且打蛇打七寸,既然要打,就要挑对方最薄弱,最紧要的地方打,兵马不动则已,一动,就要直取兖州叛军的要害······”

    为了军情机密,阎行最终没有当场说出,这一次进攻的目标所在,只是下令马蔺、徐晃各部,挑选出最精锐的兵马先行待命。同时传令全营,明日,他所部全体人马都要东进,去收复河南尹的东境失地。

    马蔺、徐晃等人心知事关重大,领命之后,就相继退下,而阎行原本也打算再抽些时间来完善一下自家这个计划的,可是在马蔺、徐晃等人走后没多久,守护在帐外的大牛就入帐禀报,徐司马来访了。

    ···

    很快,徐琨就进入到了阎行的军帐之中。

    “彦明,我入营的时候,看到你所部的人马都在收拾行装,莫非你明日就要带兵东进,去收复失地了?”

    徐琨风风火火地快步走入帐中,看到阎行后,他劈头第一句话,就是询问他入营时看到的兵马动静。

    阎行闻言叹了一口气,苦笑一声说道:

    “军情如火,河南尹东境的那些县城,既然敢扯旗反叛朝廷,自然都是有几分实力的,原本我所部兵马就少,若不趁着汴水大捷的势头,加紧进攻,只怕让那些首鼠两端的地方豪强缓过气来,这些河南尹的失地,就更难收复了?”

    徐琨听到阎行的话,瞬间停住了近前的脚步,紧盯着阎行看,声音中带着几分质疑。

    “你此话当真?”

    “眼下的形势都摆在你我眼前,我还能造假?”

    “不对,你话中有诈!”

    徐琨的声音顿时拔高了几分,他眼睛死死盯着阎行,仿佛想要看穿他真实的内心,口中紧接着说道:

    “你也是熟读兵法、久经战阵之人,怎么会看不出,以你所部的兵力,不说能不能收复那些失地,就算侥幸让你收复几座县城了,以你那点兵力,哪里守得过来。你明知东进乃是徒劳无功之事,却依旧要领兵东进,定然是藏了别的心思!”

    面对徐琨诛心的质问,阎行一下子止住了脸上的笑容,他也是紧绷着脸,瞪着徐琨,瞬间大声回应道。

    “军令如山,违者化为化为齑粉,徐司马,应该比我更清楚,这道军令背后的深意,我不东进避祸,难道还别有出路不成?”

    听到阎行加紧进军,是为了避祸,躲开王方的反击,还有自家舅父的威迫,徐琨眼中顿时迸发出了更加凌厉的光芒,他逼视着阎行,阎行也毫不避让地和徐琨对视,身上的气势不减分毫。

    最后,还是徐琨率先挪开了目光。

    他先叹了一口气,悠悠说道:

    “何至于此,彦明,今日之事,你终究是不应该站出来的,奋发进取也好,别有打算也罢,我舅父他戎马多年,又岂会看不清眼下这豫州、兖州,哪一处的叛军更为棘手,你执意进军,落得如此地步,也怪不了他人。”

    说到这里,徐琨又看了一下阎行的脸色,只见他依旧绷着脸,没有说话,他只好又接着说道:

    “只是如此也好,你率所部东进收复失地,也能够腾出时间来,好好想想。王方也好,我舅父也罢,终究不是刻意针对你的,如今国难未已,我辈自当同心戮力,平定乱事,博个封妻荫子。而私斗算计,也终究不是大丈夫所为。”

    阎行还是没有开口,徐琨也沉默了一会,最后只好长叹一声,转身说道:

    “罢了,今日之事,就算你怪我舅父偏袒王方,排挤于你,或是怪我先前没在军议上替你求情,也是人之常情。”

    “我只是可惜了,去岁在河东与你并肩杀贼,战意正酣,这雒阳军市中的美酒,我等也还没有喝个尽兴,今日相见,却落得这般貌合神离的下场,世间事,当真是变幻难料,走了,走了!”

    徐琨说完,抬步就要离开。

    “子玉且慢!”

    徐琨闻声适时停住了脚步,但却没有转身。

    “你我相识,源于牛尾聚,势若水火尚且还能够惺惺相惜,今日之事,如你所言,何至于此。”

    阎行口中说着话,脸上重新露出一丝笑容,他缓缓说道:

    “你在牛尾聚救过我一命,此等恩情,艳没齿难忘,不管世事变幻如何,此心此情,终究不变。此次东进收复失地,困难重重,我所部兵马稀少,想要守住城池,就得就地征集民役,可是我部堪用的军吏寥寥无几,为防不测,我还想要跟你借几个人。”

    徐琨这时终于重新转回身来,他看着阎行不似作伪的表情,料想到的话语也缓缓脱口而出。

    “曹伯翼、魏弘器、孟子超。”

    skbshge

第260章 按兵不动另有因() 
阎行的行军速度很快,拔营后,用一天的时间就赶到了中牟,不过当下的中牟却几乎是一座空城了,任峻等一干地方豪强旗帜鲜明地依附了讨董联军的曹操,结果曹操等人在汴水兵败,这些附从的大姓也就树倒猢狲散,各谋出路了。

    任峻倒是依旧死心追随曹操,跟随曹操退回酸枣。而其他大姓害怕董军的报复,有的东逃,有的渡河去河北避难,有的逃入山林的坞堡之中。

    这些地方豪强大姓的宾客私属、奴仆佃户众多,迁徙的队伍声势不小,不少中牟民众也担心西凉兵追杀过来之后,殃及池鱼,也匆匆忙忙跟随这些大姓逃难,或者拖家带口,向更东边的其他郡县迁徙。

    留下来,多是一些不想走或者走不了的普通黔首。

    而在这场由汴水大败、集体恐慌,引发的大规模逃难潮过后,中牟城也就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阎行所部一经赶到,就兵不血刃拿下了一座城池,但看着空荡荡的城中街道,为了防止留下来的城中居民发生更大的恐慌,阎行最终没有将军队入驻城中,而是选择在城外扎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一开始,看到西凉兵又收复了中牟城,河南尹东境其他骑墙观望的豪强大姓,也确实连带引发了恐慌,不少人打着“远迎王师”、“犒劳将士”的幌子,派族中子弟箪食壶浆,送来粮草酒肉,想要和这一支西凉兵先拉近关系,打好招呼,顺带着也摸清楚西凉兵东进的目的,未雨绸缪,免得兵祸骤起,殃及了他们这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可是,这一支西凉兵虽然对礼单上的财货礼物照收不误,但对于出兵目的却是含糊其辞、讳莫如深,驻扎在中牟的兵马也没有攻城略地的行动。

    这让摸不到头绪的豪强大姓,最初好一阵惊慌。

    他们以为这其中必定是有重大的、隐秘的军事行动的,可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那颗一直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感情这西凉兵也只是虚张声势,后面根本就没有其他援军主力来到,驻扎在中牟的那支西凉兵,就那么一点兵力,用来攻打他们据守的县城,还嫌太少,就别提其他的军事行动了。

    东境各城放下了戒心,而荥阳那边,虽然陆续派快马送来了两道催促进军、收复失地的军令,但是脱离了徐荣掌控之下的阎行,也就借机阳奉阴违,放慢了修建攻城器械的速度,将那两道催促进军的军令在无形中压了下去。

    ···

    驻扎在中牟的董军中,曹鸢、魏铉、孟突赫然也在其中,徐琨最终还是将他们三人调拨给了阎行,并且还让三人领了他们所部的一曲士卒前来相助。

    至于其中有没有暗中安插徐荣的眼线,阎行倒是不介意,也不担心。兵马到了自己的手里,军令如山,不从乃披,主动权就在自己的手上,些许宵小之辈除了能够传递一些阎行故意想要让其他人看到的情报之外,也没有其他太大的作用了。

    因为河东征讨白波有功,曹鸢升任为军候,领着这一曲的士兵,而魏铉担任副手,就连孟突,也升了军职,混上了一个百人将的头衔,领了百名轻骑。

    但对于孟突而言,来到中牟后,这种不明就里、糊糊涂涂的日子却是最难受的。

    这一日,他带着所部的骑兵,巡视完辖区内的边境线之后,又是一无所获。

    东西对峙,边境线上却不仅连个敌方的斥候都没有撞上,而且就连在中牟辖区内,一个活物也没能够让他碰上,普通黔首民众眼看兵灾连绵,躲的躲,逃的逃,剩下的人远远一看到恶名昭彰的西凉兵,更是忙不及迭地钻入草丛中藏匿起来。

    这让想着打仗建功的孟突,内心着实感到郁闷。

    带兵回到自家营中,孟突把坐骑交给麾下其他骑兵照料,自己就先小跑着,想要去军帐之中,寻找曹鸢、魏铉两人,他们两人,自从跟着阎行来到了中牟之后,对于这种天天没战事的日子,但是过得格外坦然,一点也不着急。

    每天就是操练士卒不休,丝毫没有去担心眼下军中这种与时局格格不入的安宁气氛。

    结果,孟突在军帐中没有找到曹鸢两人,他只好回头问了帐外的士卒,得知了曹鸢两人都在校场上操练士卒了,于是风风火火地又赶去校场。

    跑到校场边上,孟突张眼一看,虽然士卒操练已经结束,各依伍什成列退去。但是曹鸢和魏铉还留在场上,正蹲在无人的角落里,不知道在商量些甚么。

    来回跑的孟突已经是一身臭汗,不过看了曹鸢、魏铉两人,他顿时喜形于色,就大步走了过去,人还没有近前,就已经嚷嚷着说道:

    “两位兄长,我可找你们找得好苦啊,这是在作甚,合伙捏泥人么?”

    面对年少不正经的孟突,曹鸢眼尾微合,嘴边露出一丝微笑,而魏铉已经伸手做出嘘声的动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