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大滑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大滑头-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滑引起恐慌,人们都以为内森。罗斯柴尔德知道了战争的结果,人们都认为是英国人输了——当然事实上是英国人赢了。

    在恐慌中,所有的人都加入了抛售英国公债的大军。几个小时之后,英国公债的价格仅剩5%,也就是原来一百块钱的公债,现在只值五块钱。

    在这个我们俗称的地板价上,内森。罗斯柴尔德的交易员们,却在用所有的钱去买进市场上能见到的每一张英国公债。

第243章 真真假假() 
两天之后的6月21日,战争结果的正式消息传到伦敦,那个消息就是:英国赢了。

    于是人们又疯狂地追逐英国公债,英国公债的价格迅速就恢复到它本来的价格。这意味着本来一百块钱的公债,跌到五块钱的时候,被内森。罗斯柴尔德买进,然后价格又迅速恢复到一百块钱,内森。罗斯柴尔德赚了20倍。请注意,这里不是20块钱,而是20倍。两天,赚了20倍。

    到此时此刻,伴随着热战的结束,金融战也在短短的两天之内完全结束——游戏终于结束了。

    这里要强调一下一个关键点,金融战的结果是,金融玩家赚到的金钱超过了热战交战双方在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财富的总和。

    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如果泉下有知,会怎样看待这样一个结果呢?

    发生在1815年滑铁卢战役背后的金融大战,我认为剖析这场金融大战,对我们当前的金融操作,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格局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我认为这些意义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关于准确真实的消息。要想正确操作金融标的,就必须知道关于金融标的的真实的准确的信息。在这一点上,200年前的金融玩家,是派人亲眼看着战场上的厮杀。这种方法获得的消息,不可为不准确,不可谓不真实,真可谓下了血本。那么,今天在金融市场上操作的我们,是否应该问一问自己,我们对于真实准确的消息的获得下了什么功夫?我们有能力获得真实准确的消息吗?我们获得的所谓小道消息,是真的真实和准确吗?

    第二点,还是关于真实准确的消息。在200年前的这场金融战中,金融玩家获得了真实准确的消息之后,他们是把真实准确的消息无私地奉献给大众了吗?没有!因为他们完全做了反向的操作,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在反向操作的同时,也一定会向社会有意无意地散发反向的消息,否则他们的反向操作就没办法操作。于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又来了:我们在市场上获得的所谓小道消息,是谁散发的?他是在正向地散发,还是在反向地散发?如果是正向地散法,散发的人的思想道德水准为什么如此之高?如果我们怀疑世界上有这么高的道德水准的人,那结论就只有一个:这些消息是反向散发的。有人可能会说,他们正向散发消息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要收取费用,可是问题来了:一个拥有如此珍贵的真实消息的人,他还会在乎这一点点的手续费吗?他为什么不去筹集一点资金,直接在市场上操作赚钱呢?

    第三点,是关于市场操作的方向。在这场金融战中,金融玩家明明是要买进金融标的,可是他最初的操作却是卖出,并导致价格下降。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伴随价格下降的过程中,一定有与之相呼应的消息,以及预测、分析、推理、判断,貌似都是合情合理。总而言之,最初的价格下降就是一个坑,就是一个陷阱。当我们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上,看到一个价格下降或者上升的现象时,我们是否有必要去判断一下,它是真实的价格趋势还是一个陷阱?我不是说所有的价格趋势都是假的,而是说这里面有真的,更有假的。事实上,如果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我们就会发现,当今金融市场,这种反向趋势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由于本人恪守不谈论具体标的和具体操作的原则,请原谅我在这里不具体举例。事实上,在金融市场上的任何操作之前,我们都必须进行深入的深刻的和独立的思考。任何把别人的结论拿过来直接使用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这里所说的所谓的“别人的结论”,也包括我的结论。对于我所说的上述结论,如果你没有在金融市场上找到相应的具体的例子,那么请千万不要相信它。

    第四点,是关于市场操作的角色定位问题。我们在这个市场上活着,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一个超级的玩家,还是市场上的一个跟随者。如果你确定你不是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超级玩家,那么你就只能是一个跟随者。那么我们必须非常慎重地思考一个问题,作为跟随者,你所听到的消息,你所看到的趋势,有几个是真的,几个是假的?几个是馅饼,几个是陷阱?这是个决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虽然我不是超级玩家,但是我仿佛是超级玩家的亲戚,因为我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可以跟超级玩家一起共进退。可是我们需要非常认真地想一想,你能够百分之百地确定,你真的是超级玩家的亲戚吗?你怎样百分之百地确定你真的没有被超级玩家玩弄于股掌之间?《孙子兵法》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果我们把金融比喻成一场战争,我们每个人就是战场上的将军,你的金钱就是你的士兵。那么我们所做的事是否也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是否也需要“不可不察也”一样的谨慎和深思。我前面说过,任何金融操作之前,必须要经过深刻的和独立的思考,也是因为我们每一次操作都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所以“不可不察也”

    第五点,是关于金融战的历史地位。金融玩家在两三天之内的收益,要超过万古留名的拿破仑及其对手威灵顿几十年战争所获得的财富的总和。我们常说,战争是决定政治、经济的最高形式。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一种比战争形式更高的形式,那就是金融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当中,是否还可以采取金融战的方式来决定乾坤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的猜想,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我们的对手是否会向我们发动金融战呢?我们是否可以猜想,其实航母有时候只是一个幌子,只是佯攻,或者只是担当助攻的角色,而真正的主攻方向是金融呢?而如果军舰和航母都可能只是佯攻或者助攻,那么,所谓科技战,所谓贸易战,是否也只是如此呢?而回想大约30年前,日本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签订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迎来了停滞的30年。现在大家普遍的看法就是,日本人之所以签订广场协议,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日本人傻,而在于美国在日本有驻军,日本人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我们至少有理由担心,对方的首选方案是用金融战把我们打败在地,如果金融战不能得逞,他们的军舰和航母才会真刀真枪地跟我们干呢?

第244章 汇率() 
构思过一个关于汇率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印大钱,诸葛亮印大钱,孙权印大钱。

    企图从曹魏的地盘,去抢劫。

    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

    想从这个地方入手,做空货币灭国的故事。

    可惜,没心思再编下去了。

    索性将素材贴出来。

    一个说,汇率问题很烧脑。比方说,一美元原来兑换8元人民币,现在兑换6元人民币。那人民币的汇率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呢?他说,他每次在面临这个问题时,都要在脑子里面转几个圈才能得出结果,而转圈的方式又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一种,就是自己默默在心里,把一美元对八元人民币换成一人民币兑0。125美元。然后再把一美元兑6元人民币换成一人民币兑0。167美元。然后再对比0。167和0。125,因为0。167大于0。125,于是得出升值的判断。但是这样一来,很费时间,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被这样一打岔,往往就没有再继续阅读的兴趣了,自己也觉得很烦。

    另外一个朋友就针对这个朋友的这个问题进行吐槽。他说,他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因为他最早接触汇率问题的时候,是因为想起了他小的时候买他们家楼下的油条的事。一想到买油条的事情,他就立刻豁然开朗了,没有那么多的圈子要兜。这个朋友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的油条很便宜,最早的时候是一毛五一根,但是买的多,就可以有优惠,最常见的优惠是一块钱可以买八根。他说她们家就经常这样买,次数多了,他已经不记得油条是多少钱一根,他只记得一块钱八根。后来油条涨价了,变成两毛钱一根,但是仍然有优惠,那就是一块钱六根。时间长了,他也忘记了一根油条多少钱。他只知道,后来涨价了,一块钱六根。

    这个故事倒是很有意思,相对于早先一块钱八根油条,后来一块钱六根油条的时候,油条肯定是涨价了。这是生活常识,不需要兜圈子就能明白,所以很好理解。于是他把这个现象放到汇率上来理解,就很容易了。

    其实这样的事情很多。比如你到地摊上扫货,第一天你一百块钱买了八样商品。第二天你一百块钱买了六样商品。那么毫无疑问,你第二天买的商品的平均价格肯定要高于前一天。

    其实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升华一下对汇率升降的一种理解。

    首先,要知道表达汇率的习惯。表达汇率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一美元等于6元人民币。等号前面是一种货币,等号的后面是一种货币。

    第二种表述角度,就是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6。还是一样,“对“字前面是一种货币,“对“字的后面是一种货币。

    总之,一言以蔽之,前面一种货币,后面一种货币。

    那么规律出来了。

    对前面一种货币的汇率的理解,按照常规思维理解,也就是说,数字上升,意味着汇率升值。数字下降,意味着贬值。

    对后面一种货币的汇率的理解,按照反向思维的理解,也就是说数字上升,意味着贬值,数字下降,意味升值。

    比如今年以来,美元兑欧元的汇率,年初是0。81左右,现在是0。86左右。所以对美元来讲,那就按常规理解,从0。81到0。86,数字上升,意味着升值。对欧元来说,那就反向理解,数字上升,意味着贬值。

    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如果再加上一句话,就会使问题变得更加简单。那就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的表达方法是:一美元等于多少其他货币,或者说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是多少。这样以来,绝大多数情况下,美元都在前面,其他货币都在后面。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对美元,你就正常理解,而对于美元以外的货币,你就反着理解。

    前面讲了一个关于汇率问题的烦恼。是说当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由8变成6的时候。美元是贬值还是升值了呢?非常好理解,那就是贬值了,因为从8到6数字下降,非常直观。可是在这种情况下,要判断出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了呢?就有点烧脑,就要绕圈子。有人可能就在想,如果改变一种表达方式,这事儿就不烧脑了,就不绕圈子了。比方说,改成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由原来的0。125变成0。167。那么人民币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呢?因为从0。125到0。167,数字上升了,所以肯定是升值了,这非常好判断,因为非常直观。

    可是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呢?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牵涉出两个关于货币的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货币理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换一种标价方法是完全可以的,也是非常常见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在货币的教科书上,都有堂而皇之的名称,实际中也经常使用。一美元兑八元人民币,对于人民币来说,这种说法叫直接标价法,也叫应付标价法,它背后的意思就是,你如果要想取得一美元,你应该付出八元人民币的代价,所以叫应付标价法。这个说法的立足点是,用自己的人民币去购买美元需要付出8元人民币。而另外一种标价方法,一元人民币兑0。125美元,对于人民币来说,这叫间接标价法,也叫应收标价法。它背后的意思是,别人要想从你这拿走一元人民币,你可以收取0。125美元。

    重复一下,应付标价法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你想取得美元,你应该付出多少人民币。应收标价法的基本逻辑是,如果别人想从你这取得人民币,你可以收到多少美元。

    说到这里,我们要讲的第二个关于货币的故事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那就是我们实际上主要的采取的是应付标价法,所以才有上一章节里面提到的烦恼。为什么我们主要要采取应付标价法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经常要拿人民币去换取美元。为什么我们要经常拿人民币去换取美元,而拿着美元的人很少需要用美元来换我们的人民币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元是世界货币,全世界的人都需要经常去获得美元。那为什么美元是世界货币,而人民币不是世界货币呢?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世界上跨国买东西,不管在哪个国家,都只认美元,不认别的货币。你拥有再多的人民币、卢布、欧元、日元,在国际市场上都很难买到东西。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买到东西,你必须要有美元。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了抢手货,国际上都习惯于想着我付出多少自己的货币能够获得美元,所以国际上都普遍采用应付标价法。不仅人民币是这样,欧元、日元、卢布等世界上所有的货币都是这个样子。

    美元这种居于世界货币的中心位置的一种状态,为它在世界贸易当中取得了极其有利的地位,并且谋取了很多额外的利益,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所谓美元霸权。

    美国人对所谓的美元霸权非常看重。大家普遍认为,当年美国人之所以打伊拉克,是因为萨达姆不想用美元结算石油贸易。美国人之所以要打利比亚,也是因为卡扎菲不想用美元结算石油贸易。而希腊等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大约也是因为,欧洲人萌发了用欧元而不是用美元结算石油贸易的冲动。

    目前我们的人民币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国际化,就是为了追求以后跨国买东西可以用人民币支付,这样就不会受美元的制约。人民币黄金期货的上市,人民币原油期货的上市,人民币铁矿石期货的上市,以及跟世界几十个国家进行货币互换,还有最近刚刚宣布的非洲十四个国家考虑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消息,都是为了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这样不受美元制约,也就可以逐步地逃离被美元掠夺的被动局面。然而这种做法,必须要有与之配套的军事、经济手段和政治运筹手段,要具备相应的军事能力、经济能力和政治能力,以免重蹈当年伊拉克、利比亚和欧盟的覆辙。

第245章 钱庄() 
2008年6月24日,央行宣布降准,幅度是0。5个百分点。

    降准这个词,是我们的老熟人。它隔三差五总要在我们面前表现一番。每次它出现,都会成为大家追捧的热点。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每次看到降准这个词。第一反应不是它经济学上的意义,而是他文字学上的有趣。因为它是一个高度浓缩的词。

    汉语的浓缩也是一种极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比如2016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我们中国人就把后面几个字给省了,简称里约奥运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