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珣与文修在平舆县发放粮食的消息,顿时间在平舆县附近几县迅速传播,这既为高珣与文修两人在百姓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名声与声望。
也同时,让平舆县附近身手娥贼祸害的百姓,带着家人蜂拥的赶往平舆县。这既能躲避战事,也能得到救命粮食。所以,在定颍县的百姓得知消息后,那么刚刚从各乡亭赶来定颍县避难的百姓,又一次的赶往平舆县。
“阎君的意思是从粮食上着手?”袁平也不笨,见阎象无缘无故的说起粮食,显然是想从粮食上卡住高珣的脖子,让高珣乖乖就范,
阎象点了点头,虽然对刚把他从召陵县解救出来的高珣这么做,有点不道义,但是,为了他的前途,他也只能忍着内心的不安,硬着头皮来实行,毕竟用粮食来掌控高珣是最直接有效的计策。
于是解析道:“既然高兵曹要用他所得来的粮食在汝南郡施展他的仁义。那么,我等就让他做的彻底一些,帮他这种好事宣传一番,让更多的百姓知道这事。
虽然这能为高兵曹带来一些名望,但是,也会让更多的战乱百姓涌入平舆县。这样就会迫使他把更多的粮食拿出来给百姓。等到他的粮食消耗一空时,就是我等出手之际。
如今各地官仓中,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储备,如果高兵曹还想在汝南郡继续作战的话,就必须要从各县的士族手中得粮食,到那时,以袁家在汝南郡的威望,想要这些士族不给粮食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何况,高兵曹在召陵县就我等的时候,还把那些逃难的士族也给得罪了。以他们在汝南郡错综复杂的势力,一定能给高兵曹带来惊喜的。“
“善!”袁平顿时抚掌赞叹,同时,又是满脸傲气的道:“不要说袁家在汝南郡的威望一时无两,就是在大汉也一样。只要我发句话,不给高家小儿粮食,一定会让汝南郡的士族言听计从。即使有赵彦信帮着他,也无济于事。”
袁平说着说着,又突然皱起眉头道:“阎君,假如那小儿在得知从我等士族手中得不到粮食后,他率众从百姓中取粮怎么办?”
袁平知道,在如今的大汉个郡县,有些郡兵,县兵祸害起百姓来,比如今的娥贼还要厉害几分,一不小心就能让百姓家破人亡,他也担心高珣会一时做起这样的事。
“高兵曹不会做这样的事。“阎象顿时摇头道,见袁平不解,又解析道:”既然高兵曹能把粮食发给百姓,就说明他本人就有一颗爱民之心。同时,他如今在汝南郡的百姓中,仁义之名已经传开来,岂能在去做自毁他名声的事?“
袁平顿时愣了愣,笑道:“这倒也是,看来是我多虑了。”
“象还听闻这高兵曹如今还在平舆县召集兵卒?”阎象看向袁平道。
“恩,因为这小儿发放粮食,使得他的名声一时无二,又加上他接连大胜,使得那些活不下去的青壮百姓蜂拥加入他的军队。我从平舆县过来之时,他所要召集的兵卒快要招满。怎么阎郡还想在这方面上做点事情?”
袁平立即欣喜的看着阎象道。只要能给高珣找点麻烦,他就乐意做。
“恩,这高兵曹如今的人马虽然只有几千人,但是,象观察得知,这是一支精锐之师。如果在让他把在汝南郡召集的士卒给操练出来,那就不好控制了。”
“难道这样不好吗?如果这小儿能得到更多的人马,就能更快的把汝南郡的娥贼平定,也好让汝南郡不至于一直乱下去。”袁平很是不解的问道。
同时,因为他袁家在汝南郡的门生故吏也是最多的,如果一直让娥贼祸害下去,这对他袁家的那些门生没有什么好处,毕竟如果朝廷要追起责任来,他们就逃不掉。
“如果让高兵曹的兵马增多,一旦他击败了即将要来攻打定颍县的娥贼。那他有可能会直接率兵北上,直往彭贼的老巢西华县扑去,那就麻烦了。要知道,如今攻打汝阳县的娥贼已经有了好几万人。
毕竟汝阳到西华有好长的一段路程,一旦,攻打汝阳的娥贼没有得知高兵曹兵马的动静,继续攻打,汝阳县还能支撑多久?而我等卡住高兵曹的粮食,就是要让他直接出兵汝阳。“
“那该如何是好?”袁平一时间就慌乱了起来。
“简单,借用袁家的威望足以。”阎象顿时笑道。
“怎么个借用法。”
“给各士族通消息,让他们以徒附民的方式,把那些要加入高兵曹的汝南青壮拉过来。他们有了土地耕种,还会提着脑袋上战场?”阎象道。
“大善。我这就让人去通知,同时我袁家还承诺,只要他们这些士族能把加入高家小儿的人拉入到他们的庄园中。我袁家一定会给他们补偿。”袁平立即起身道。
“这样就更好了。”
“咚!咚!咚!”急促的鼓声突然在阎象与袁平耳边响起。
阎象脸色突然一变,猛的站了起来,看着鼓声传来的方向,惊声道:“娥贼来了!”
(本章完)
第155章 意外情况()
五月初的季节,正是烈阳炙烤大地之时。涌起的热浪,笼罩着定颍县城,让所有的人呼吸急促,喘不过气来。
震天的战鼓,在定颍县城楼,沉闷而急促的响起,成队成队的士卒,在队率,军候的率领下,沿着城梯急速而上。招募而来的民壮,扛着早就准备好的滚木,正络绎不绝的往城墙上搬运。
城外,人头涌动的黄色浪潮,如同秋收时节的风刮起的麦浪,正缓缓的朝着定颍县城拥挤了过来。距离定颍县城几里远处的一段汝水河上,像被截流般,黑压压的人头,布满了整个河段。
参差不齐的黄色旗帜,遮盖了远方的整个天际。
虽然东倒西歪,全无一点精锐之师的气势,可因数量太多。让站立在东城城楼上的赵谦,梁纲一众人等,呼吸顿时间急促了几分。即使他们对铺天盖地围拢过来的黄巾军,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看到这么多的黄巾军围城,心中依旧免不了一阵颤栗。
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在赵谦等人身边响起,几人转头一看,见高珣一身戎装,手按环首刀,率着黄忠等一众将士,正昂首拓步的朝他走了过来。赵谦也不知道为何,看到高珣出现后,他那颗本已经开始悬起的心,顿时间就平稳了下来。好像高珣对他来说,就有一种能安抚人心的药剂一般。
高珣疾走疾步,来到赵谦身边,还为等高珣开口,赵谦率先道:“高兵曹,娥贼的一众兵马已经抵达,现在该如何是好?”
高珣伸手遮住眼帘,把刺眼的阳光挡住,凝神注视不断靠近的黄巾军。
因汝河绕着定颍县北门,东门几里外流过,给定颍县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此时的黄巾军正密集的拥挤在河面上,还有上万的人马已经过河,抵达了定颍县城这边,并且,这些过河的黄巾军,已经绝大部分列阵完毕。
高珣一看到这,眉头微微的皱起,同时,眼神也不由的瞟向了梁纲,心中道:这位历史上的名人也不够如此。本来,这城防的事,一直是他手下的人在负责。
可自梁纲率着剩余的郡兵抵达定颍县后,也不知道抽了什么疯,非要向他讨来这个城防的差事。他见这梁纲是历史上的名人,而且还是袁术手下的大将,以为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军事能力吧。
在加上他的手下刚刚从召陵县的战事中下来,已经身心疲惫,正需要休整的时候。于是,他也没有多想,直接把定颍县的城防让给了梁纲。而他则带着手下住进城内军营歇息。
可是,才一日不到,这梁纲就让黄巾军直接过了河,而且还人数也不少。这让高珣对这个历史名人,顿时大失所望。不过,这也怪他,他也没有想到黄巾军会来的这么快。
于是满脸带着遗憾自语道:“可惜了。“
“为何可惜?”赵谦道。
高珣指着正在过河的黄巾军道:“因有汝河从这流过,就把定颍县与北方完全隔离了开来。这河就城了定颍县最天然的屏障。娥贼想要来攻打定颍,就必须先解决过河问题。
如果能在娥贼刚刚过河,立足未稳之际,直接出兵攻打,即使不能把这向定颍县围过来的娥贼击溃,但也能在这些过了河的娥贼中有所斩获。当然,如果能有几艘战舰,那就更加的完美。这战舰不需太多,只需几艘,就能把这正在过河的娥贼,送到河神那报道去。“
立在一边的梁纲顿时间满脸通红,虽然高珣没有指名道姓的说他,但是,话语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何况,在场之人,都知道他梁纲从高珣手中接过了城防,如今,出现了娥贼兵临城下的事,他作为都尉,没有趁机攻打立足未稳的娥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他也对高珣暗恨不已,同是扬州人,不给他遮脸也就罢了,反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他难堪。甚至可以说是指责,指责他这个都尉名副其实,连最起码的战事形态也不能把握。
这让他很难堪。难道他真不懂半渡而击吗?他懂,他也知道娥贼过河后,刚抵达岸边时,正是防御力最低的时候。可是他不敢冒险。一旦他率兵出城,把娥贼击败了还好,那他可以名利双收。万一要是他失败呢?那他可就损失惨重了。
虽然他手中受他节制的兵力已经勉强有了三千余人,但是,其中还有一半的郡兵,都是这几场战事下来,收拢起来的残兵败将。他们有多少战力,他还不得而知。但是,娥贼的战力他还是知道的。
虽然他打心底里瞧不上这些贱民出身的贼军,但是,他也不得不佩服他们那种悍不畏死的敢死之志。一旦他战败,虽然他如今有袁家这颗大树给他支撑,不至于让他丢掉官职,但是,一定会让他在袁家人面前低了一等。
所以,在娥贼来到定颍县城时,他想的不是击败这些出现在城下的贼军,而是把到手的郡兵整合完,使他们成为他手中助力,以便他在袁家人心中有一席之地。
“那现在出击还来的及吗?”赵谦心中一阵叹息,如果郡兵出击,不管斩杀多少娥贼,最起码也能提升一下士气。同时,对梁纲很是失望。这人自从上任汝南都尉后,就一直与袁家牵连不断。
如今,还需用的着他,只要等汝南战事一了,就必须向朝廷上书,把这人从汝南郡调离。不能让袁家在汝南郡官方的军事力量。
高珣顿时摇头道:“如今娥贼已经抵达这边的人数有了上万人之多,已经失去战机了。”
同时,高珣指着远处高高竖起的黄巾大旗道:“府君,可对这次率众前来的娥贼首领有所了解?“
这也是高珣纳闷的地方,他开始还以为是彭脱已经率众来了,但是,看这高高竖起的“劉”字大旗,显然不是彭脱本部。
赵谦仔细的看了看道:“彭贼手下的姓刘的贼匪头目不多,只有一个叫刘辟的贼匪。看着旗帜,一定是刘辟来了。”赵谦在召陵县与彭脱打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彭脱手下的将领很是清楚。
高珣双眼微微眯起,又出名人了。在演义中此人在率众投靠刘备后,为救刘备被高览所杀,虽然没有多少本领,但也是个忠义之人。也不知能不能为他所用。
还未等高珣接话,这已经过了河的黄巾军,出现了异动。这一万多人马中,突然分出了两三千人,直往定颍县的南面扑去。这黄巾军的突然分兵,让高珣等人疑惑不已。
脚步声响起,一个士卒气喘吁吁的跑到了赵谦的身前,大声禀报道:“秉府君,南门外有一队辎重人马想要入城,他们自报是高兵曹的人马!”
高珣不等赵谦回答,立即率着黄忠等人,拔腿就往南门方向跑去。
赵谦等人见状,也立即跟了过去。
(本章完)
第156章 冲突()
定颍县南门,城楼上的郡兵矛戟紧握,弓已上弦,在军候急促的呼喊中,全部满脸戒备的看着城外。因战事即将在这上演,本来就已经处于紧张状态的郡兵,对这突然出现在城外的状况,让郡兵那悬着的心,又紧凑了几分。
一时间,这南门城楼上像突然与外界隔离了一般,寂静无声,只留下一些郡兵咽口水的咕噜声。
而此时的城门外,上千匹驽马驼运的平板车上,堆积了如同小丘般的物资,这庞大的车队,尽然有序的摆在城门外两旁。
在这些车队外,还有人数超过三千以上的青壮民夫,在他们每人的脚旁,还有一副沉重的担子。可能是因为突然响起的战鼓声,此时的民壮,他们着急与害怕的神情已经布满了脸上。并开始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喧哗。
嗡嗡的声响,伴随着鼓声的落下,使得这南门口嘈杂不断,与城门上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不是在这些民壮外围,有上千人的兵卒,提着兵器围城一个巨圈,把他们包围在里面,单就这让人压抑的气氛,这些民壮恐怕早就逃逸无影了。
作为此次运送辎重的主事人卓宾,也正满脸怒火与郁闷的看着紧闭的城门。无论他摆明了身份好说、歹说,城楼上的郡兵就是不肯把城门打开。如果不是他的家主在这城里,他早就率人离开了,哪里还轮到在这城门下受气。
如今,因他率领的辎重队伍,来的不是时候,正是处于娥贼率众来攻定颍县之际。如果这些郡兵再不把城门打开,放他们进去。
一旦娥贼率众来到南门,那么,这些已经开始骚乱的民壮会逃遁不说,还会把这些他好不容易从平舆县运送过来的武器与粮食,白白丢给了娥贼。而这些辎重也正是他的家主继续的物资,容不得出差错。
一阵马蹄声在卓宾耳边响起,他转头一看,见是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骑士正向他急速飞奔而来,他看着这青年骑士略带慌乱的神色,心中顿时一沉。
他虽然与这骑士接触的时日不多,但是,也知道此人是一个少年老成之人,性格沉稳干练,做起事来稳重有序,又加上此人在操练兵马上有独特的见解与老练,把他手下五十人的兵马,在短短的几日内,操练的初具规模。
于是他卓宾见猎欣喜,也没有经过高珣的同意,直接把这青年从队率提拔到他的副手,帮着他一起操练新兵。
如今,见青年脸上带着慌乱之色,定是因为青年去打探娥贼消息时,得到了什么对他们这行队伍不利的事。
卓宾待青年来到身前,也不等青年县开口,直接问道:“叔至,可是娥贼来袭?“
陈到此时的脸色已经平稳了下来,见卓宾已经知道了答案,也没有隐瞒,点头道:“正如司马所言,刚过河的娥贼,已经发现我等人马,并分出三千来人马,沿着城墙,直往这南门而来,如今,这些娥贼与这相隔不到一里路程,为了安全,还请司马率着辎重离开南门!“
卓宾立即摇头道:“既然娥贼已经发现我等,那以从东门道南门的距离,用不了多久,这娥贼就会抵达这。而我等辎重太多,想要马上避开娥贼锋芒是不可能。
一旦我等队伍启程离开,正好给了娥贼的趁机攻打我等的好机会。因为有这些民壮在,我等又不能不管他们,所以,弄不好还会把我等打的全军覆没。何况,我等这次运送过来的武器,正是家主急需的,不能有失。不然这些武器落入娥贼手中,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会对家主产生重大的影响。“
“那该如何是好?”陈到顿时着急了起来,他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