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兵把高珣拘捕起来。在加上他们家族在吴郡的实力,一定可以让官府把高珣给光明正大的给杀了。
虽然这其中要死一个许贡,而且这许贡还是他们吴郡士族中的一员,并且他的家族还是一个,仅次于他们吴县四大家族的一个大家族。但是如果能够以死一个许贡换来高珣的性命,也是值得的。
何况他们对许贡也只是利用而已。最多事后,给娄县许家送去一点利益,足够安抚许家人了。
可是他等到的结果是,高珣虽然拔刀见了血,但是,也只是去两楼许贡一只手而已。这前后的落差,很是让顾启失望。
高珣来到正在地上打滚的许贡面前,像还不解气似的,一脚猛的踩到许贡胸膛上。
“咔嚓!”
在许贡肋骨断裂声以及他的凄厉的惨叫声中,高珣刀尖抵着许贡的脸寒声道:“说!谁让你许贡这么做的?”
高珣在吴郡这么多年,对这个在吴郡有点名气,同时也是历史上被孙策斩杀的人物,还是知道的。同时,自打许家子弟进入郡兵军营时,他就已经留了心。
从各方面反应过来的情况,这许家已经是与吴县四家勾连在了一起。以许家这个明显要比四大家族低一个档次的家族,突然间,与四大家族子弟平等的身份出现军营,一定是这吴县四大家族让许家付出什么代价,才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宴会开始后,高珣也特意暗中查看形势,这许贡借着与顾启敬酒的机会,在一起低估了一段时间,于是这让高珣提起的警惕心。
果然,在蔡邕刚宣布完婚讯,这许贡就迫不及待的窜了出来。高珣顿时明了,这四大家族是让许贡来做出头鸟。只是让高珣没有想到的是,这许贡把第一时间把矛头对向了蔡邕。
显然,这四大家族见蔡邕如此旗帜分明的站在他一边,是想连蔡邕也一起弄下来。最起码也要打击一下蔡邕的名望。而蔡邕与他联姻,正是一个正好的时机。
而高珣见许贡如此侮辱蔡邕,即使知道这是四大家族与许贡之间的阴谋,也不得不站出来维护。
在这个以儒家礼仪为传统的大汉,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也就是天地君亲师中。老师的地位仅次于亲人。
如果高珣在有人侮辱蔡邕,而他不管不顾,那么等待他的,就是全大汉人士在伦理道德的谴责,特别是在今日宴会上,还有许多的外来士子在场的情况下,那高珣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名望,会一夜间化为乌有。
甚至他以后也不用再想要进入官场。这也是他能理解这个时期,那夏侯惇为什么要杀侮辱他老师的人。
可是高珣也清楚,在顾府中,如果他杀了许贡,那他也犯了杀人罪。等待他的,定是顾家的私兵,对他的缉拿。想来,这顾家一定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所以,高珣在扑向许贡的时候,明知道能杀掉他,却只卸了他一条胳膊的缘由。同时,高珣也是发狠,既然顾家要置他于死地。
那他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直接在大庭广众下,把顾家等家族的阴谋逼问出来,把这些家族的名声先弄臭。
“哼,蔡伯喈与这种寒门竖子通婚,本来就是我等士族的耻辱,他身为士族之人,却罔顾士族礼仪,让我深感为耻。”许贡疼痛难忍,却又咬着牙,不经意的瞟了眼主位上的顾启一眼。
许贡当然不会把他在与四大家族相互密谋时,四大家族让他出头来针对高珣的事,说出来,一旦他说出来,把四大家族的密谋曝光,那等待他的,就是四大家族对他许家无穷无尽的打压。
本来他许家就在这四大家族面前就低了一个档次,如今还不容易,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让许家加入到吴郡顶级家族中来,怎么可能会乱说。
“你不说是吧。我看你嘴硬到什么程度。“高珣说完,战刀一挥,在许贡的惊恐与惨叫中,他的另一只手也被斩断。
”在给你一次机会,如果再不说出你背后主使之人,那我就让你永远也说不出话来。“高珣的刀尖放在了许贡的嘴上,阴森的道。
”你这寒门竖子,即敢如此对我士族之人,我大汉士族不会放过你的。大汉百姓也不会放过你这竖子。“许贡看着高珣严重带着凶狠的光芒,顿时害怕的惊叫起来。
这几年,以他对高珣的了解,也知道,这高珣是说得出做得到的狠人。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以后即使活下来,也是成为了一个无手,又不能说话的废人。
”我去你娘的士族,你这种趴在百姓身上喝血吸髓的士人,也敢代替天下士族。正是你们这些士族肆无忌惮的兼并百姓土地,使得他们无立锥之地,也逼的他们不得不落草为寇。他们正恨不得吃你们的肉,喝你们的血,以为他们会为你出头?现在我先把你给废了,也好为民除害。“
高珣举起刀,往许贡嘴中刺去。
”够了,高兵曹。“刑松听到高珣这吸引士族仇恨的话,顿时站了起来,快速的来到高珣身边阻止。
邢松敏捷的夺走高珣的战刀,低声训斥道:“注意你的言行,你想与天下士族为敌吗?即使是事实,在无力改变前,要学会把他藏在心里。成大事者,要学会坚忍。忍,懂吗?”
高珣心中顿时一震,环顾四周,见被他的话给弄的有愤怒,有沉思,有戏谑的在场士子。高珣顿时知道他一时把控不住,说了不该说的话。
也正如刑松所说的,即使是事实,但是没有必要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如果一旦传扬出去,他高珣一定不会被士族待见,甚至敌视与声讨。
因为从高珣的语气中,已经听到了他对士族的不屑。何况他还把使得百姓为寇的事安插在士族的头上。
高珣瞟了眼顾启以及其他三家吴郡士族,见他们经过短暂的愤怒后,又不断落出欣喜。他就知道,这些人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想来从明日开始,在士林中,他高珣的名声一定是臭了,同时也会对他一片声讨。以这些士族的能力,即使他身后有蔡邕,刑松。也抵挡不住这些士族的讨伐。
高珣无奈的苦笑下,把身上的兵曹掾史印拿了出来,递到刑松面前道:“珣让府君失望了。这掾史印归还给府君,还请府君另辟召贤明。”
刑松也知道,事已至此,不可挽回,叹息一声,接过高珣的印。
(本章完)
第106章 游学之士()
高珣看着刑松把兵曹掾史收入怀中,心中有点不舍。他通过半年多的时间才把郡兵整合起来,刚操练成一支可战之兵。可是一回到吴县,就中了吴郡士族的计,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如果他还待在这个兵曹掾史上的话,一定会被吴郡士族通过舆论,让士子对他口诛笔伐。甚至向刑松施压,免去他的职务。与其这样被免官,还不如他先辞官,先暂避一下风头。
只是可惜了这支队伍,只要他一离开这兵曹掾史职位,以吴郡士族的本性,一定会尽办法把吴郡这唯一的一支可战郡兵操控在手中。
同时,以如今的情况来看,他想要到吴郡出仕已经是不可能了。而现在已经是光和六年七月,距离太平教造反已经只有五个来月。
本来他还想通过这一支队伍,在太平教造反中,来为他建立功勋。现在看来,此路已经对他堵塞,如果还想有一番作为的话,只能通过高家私兵了。
在主位上的顾启,看着高珣交出了兵曹掾史印,也是心中暂时舒缓了一口气。虽然他的本意是要把高珣彻底的弄的身败名裂,最好是把高珣击杀。
但是,高珣身边有蔡邕护航,甚至还有刑松,想要把高珣名望弄下来,已经很难。不过如今把高珣弄出了吴县,这对他们家族来说,也是一件在好不过的事,最起码,那悬挂在他们头上的剑已经被抽掉了。而且,还可以乘机去掌控郡兵。
不过这唯一的障碍是刑松,以刑松的老辣,他们士族已经在吴郡官场上,已经有了庞大的实力,一定不会放任他们士族在去掌控兵权。看来需要举荐一个与他们家族关系密切的人,最好是他们家族中不为人知的家将。正好他家就有一个。
同时,也不能放松对高珣的监视,如今他们士族已经与高珣的矛盾公开化,高珣在他们手上吃了这么大的亏,以此儿的本性,一定会把吃下的亏向他们还回来。
从今日宴会上高珣对许贡的手段上来看,此儿心狠手辣,不,应该是凶残。又是无所顾忌,明知许贡是吴郡名士,也敢下毒手,把许贡折磨的生不如死。可见士族的威望对他一点也没有用。
蔡邕此时已经从被许贡激起的愤怒中,平息了下来。他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什么风浪没有见过。不过对吴县士族逼迫高珣的事,他心中也很是不满。
高珣如今不仅是他的弟子,也是他的未来女婿,这些人如此不顾情面,为了家族利益,手段无所不用,也难怪高珣对士族不屑。
蔡邕站了起来,向在座的士子拱手后,带着高珣出了顾府。
高珣把驾车之事交给了手下后,与蔡邕跪坐在轺车中。见蔡邕脸色不太好,还以为是在生他的气,于是愧疚道:“老师,弟子让恁受牵连了。恐怕今晚过后,恁的名声会受损。”
蔡邕佛了一下衣袖,看着高珣道:”什么牵连不牵连的。为师答应道陵把琰儿许给你时,就想过这事。为师年纪也这么大了,名望受点损也无所谓。只是云轩你如今辞了官,今后有何打算?“
高珣苦笑一下道:“弟子一介寒门,即使想有所打算,为朝廷,为百姓出点力,也因为这都是士族把持地方举荐之道,有心无力啊。”
蔡邕顿时点了点头道:”恩,能为朝廷为百姓着想就好。至于举荐之事,你不用担心,为师虽然已经远离朝廷,但在朝廷的人脉还是有的。如今你在宴会上,得罪了许多士族,他们一定会对你有所针对。
等经过这阵风波以后,为师为你去向好友举荐一番。不过,今日宴会上的事,不准在发生。要等的隐忍,明白吗?“
高珣见蔡邕的谆谆告诫,连忙点头应允,他也知道蔡邕是为他好。他也知道他的隐忍还没有修炼到家。
”对了老师,如今,顾家已经不给你情面,恁待在顾家别院也不妥,不如去弟子家中吧。“高珣带着希望看着蔡邕,如能把蔡邕请到他家中,顺便能让在他高氏学堂教导一下的话,那对学堂中的学子的学业一定会有很大增进。
”也好。“蔡邕也不再推脱,他已经与顾家定家族有了隔阂,确实是不适在待在顾家别院。
第二日,黄忠,高江,卓宾,邓当等人,在得知高珣辞官后,也紧跟着离开了军营。
而高珣则帮着蔡邕清理好家当后,一起返回了海盐县。
而在吴县的游学士子,本来是奔着蔡邕来的,见蔡邕去了海盐高家,也陆陆续续的来到高家拜访蔡邕,或者讨论学问。
而这些从豫州,徐州而来的学子中,高珣也认识了几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其中有豫州汝南郡西平人和洽,和阳士;
陈郡阳夏人何夔,何叔龙;扬州寿春人仓慈,仓孝仁;徐州广陵郡人徐宣,徐宝坚;广陵郡东阳县人陈矫,陈季弼。
其中除了何夔是士族外,其余的都是寒门出生。也正因为这样,何夔虽然来到高家拜访蔡邕,但是对高珣的刻意结交,有点不待见,甚至还冷言冷语。
反而是和洽,仓慈等人,因为出生寒门,对高珣所说的士族是毒瘤,深有同感,只是不好说而已。对高珣的刻意结交,他们也不会拒人千里之外。
对高珣不经意流落出来的才华,以及高家在吴郡南部对百姓的仁义,感到敬佩。几人与高珣也开始朝着好友方向发展。
高珣对这些历史人物,如今还只是游学士子,为了学问不惜千里而来,也感到敬佩。
他知道东汉游学之风源于春秋战国及先秦时期的游士之风。
春秋战国游士即从事游说,也游学求知,广交师友。《齐语》言桓公为游士八十人,都奉以车马衣裘,多其资币,使周游四方,以号召天下贤士,而战国的国君以士为轻重,文者为儒,武者为侠。
游士不但游说各国,宣传自己主张,以求各诸侯国王的青睐,谋取荣华富贵;也拜师求学,广交师友,从而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或者踏入仕途。
孔子游齐、宋、卫、陈、蔡等中原诸国,晚年修订六经《诗经》、《尚书》、《士礼》、《乐经》、《易经》、《春秋》;
荀子、邹衍、尹文、慎到、田骈等曾游学齐国都城临淄稷下;孟子游学孔子孙子思,游历宋国、滕国、魏国、齐国等地;墨子四处奔走;惠施游魏、楚、宋等国;公孙龙游说燕昭王、赵惠王、赵国平原君赵胜;韩非和李斯从荀子游学;子夏从孔子游学;李悝从子夏游学;吴起从曾子游学。
而先秦游学以利禄和教育发展的游学条件,也是汉代的游学条件。所不同的是,先秦官吏选拔制度还不完善,需要游士直接游说国君,以便进入仕途。
可是自从汉代武帝时期确立察举征辟制度,经过推荐入仕后。汉代已经没有先秦游说的职能,只有游学求知和谋取仕途。
汉代文人士子远游异地从师求学,一方面学习知识,扩大学术视野,他们通过游学,师从经学大师,有的精通儒经,成为鸿儒博士,有的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习得不少自然科学知识,为他们发展学术文化勘实了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是加强社会联系,不脱离社会,提高社会声誉,从而求取官职或谋取学术成就。
因为汉代以利禄诱导文人士子读经义,但是读经还不能获取名利,精通经典经义只是让文士具备了踏入仕途的条件,还须有人推荐。
所以想要有人推荐,就必须广交师友。把他们的名声传播出去。游学文士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利用师友关系,提高了知名度后,他们或被征聘或被辟为僚属,或被举荐为孝廉、明经、从而踏入仕途,或成为当世名儒。
梅福游学长安,回家后被征辟为郡文学从事,又补南昌尉。彭宣拜张禹为师学《易》,被举为博士,而张禹为皇帝师,又荐宣为右扶风郡守,官至大司空。张禹通经,任博士,教太子《论语》,官至丞相。翟方进到京师游学,精通《左氏春秋》,“诸儒称之”,射策甲科为郎,任博士,官至丞相。
据《汉书?儒林传》载,不少游学之士成为通经硕儒,官至丞相和三公的。贡禹,儿宽为御史大夫,孔光,韦玄成、公孙弘,蔡谊为丞相,严彭祖为太傅。正是因为这游学之风,改变了汉代的学术风气,使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
这些徐州,豫州,扬州三州的文人士子,不远千里来到他高家,都是冲着蔡邕来的,蔡邕是闻名大汉的大儒,如果能够与蔡邕相交,即对他们的学业有精进,也对他们的仕途也是一大推进。
和洽,仓慈等人,在高家,一待就是四个月。十一月末,因为只有一个月,快要到年节,才告辞高珣,返回家乡。
(本章完)
第107章 谋划进行()
刚进入十二月的江东,北风冷冽,万木萧条。在靠近大江的丹阳郡石城县,在夜风的吹佛下,整个县城显得异常的寒冷。可是在县城外的一处庄园中,虽然在庄园四周小心翼翼戒备的人,顶着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