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明天下-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已经是午时了,御膳房的大厨也在给自己和我们做饭,正好陛下您的旨意来了,我们赶忙把已经切好的蔬菜啥的,按照陛下您的吩咐炒菜然后送过来。”

    他知道允熥不像是老朱那样对下人‘严苛’的,所以敢说这样的话。

    允熥果然没有说什么,就招呼着叔叔们吃饭。

    允熥一向是很平易近人的,但是对于宦官、宫女这些年他也知道不能太平易近人了。未必能起正面作用,所以没有说话。

    按照规定的服丧礼节,在服丧期间是不能喝酒吃肉、不能嫁娶、不能行房事、不能听歌舞、不能走亲访友的。

    但是皇家自由度要大得多,最后严格得到执行的主要是不能嫁娶。至于其他的,那就是初期比较严格,然后就自由了。

    不过允熥还不至于到每餐必须吃肉的地步,所以今日是全素菜。

    朱柍他们几个这些日子也都是素菜,所以也没有不适。

    吃完了饭,允熥带着他们来到乾清宫的一处挂有大明全图的偏殿,然后几人先后坐下。

    然后,允熥用一种比较随意的语气说道:“几位王叔,想真正的裂土封藩吗?”

    他话虽然说的随意,但是对于朱柍他们几个来说,不啻于在耳边响起了炸雷!

    允熥当年以‘扩地足食、仿周封国’让大家认识到了他的存在,在老朱死了以后,所有的皇族、贵族、在京的官员都猜测允熥到底是当年只是虚晃一枪,还是真的这样想的。

    或者,允熥当年是这样想的,现在有没有什么改变呢?所有人都在关注着,以皇族为最。现在,结果终于出来了。

    朱楩强压住激动地心情,说道:“为何是我们几个?”允熥不可能叫了他们几个来宣布,然后另找人封王吧?

    允熥说道:“因为你们的封地位置。我思考了半天,觉得最好是依据皇爷爷加封的位置,按照‘就近原则’来封国。”

    朱柍他们虽然没有听过就近原则这几个字,但是也能理解是啥意思。

    允熥站起来,朱柍他们几个也忙站起来。允熥指着地图,对朱柍、朱楩、朱松说道:“十四叔,你的封地是哈密卫。十八叔,你的封国是雲南的缅甸宣慰使司。二十叔,你的封国就是开原城。”

    “你们的封地,皆称之为国,不过不一定以你们现在的封号为国号,可能会有变化。”

    称国!朱楩心下激动,自从魏武代汉以来,就算是在地方上封王,也没有称为一国的道理,权力也受到了极大地限制。但是他们竟然要封国了!

    然后允熥对他们三个说道:“并且,你们的封地与不属于我大明管辖的土地,你们尽可以去征服,打下来的土地都是你们的封地。”

    “十四叔,西北的别失八里,久不朝贡,也不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尽可以去扩张。”

    “十八叔,缅甸宣慰使司再往南、往西的蛮夷,并未向我大明朝贡,也不是我大明的藩属国,尽可以去扩张。”

    “二十叔,开原城往北,就是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的各世袭的土官,只要你能让哪个土官愿意服从你的命令,愿意习我大明的礼仪,那这个土官的土地就是你的封地。”8

感谢() 


第193章 初议分封——西域现状() 
朱楩和朱松心中更加激动,这代表他们不仅是能裂土封疆,还可以拥有极大地权力,自由扩大国土。

    朱楩喃喃的说道:“这以后修大明史了,我也能上,而不只是列传了吧。”

    本纪、世家、列传是司马迁明的,三种身份的人的传记的称呼方式,本纪指皇帝,世家指世袭的封国国君,列传包括其他所有人。自从汉武帝以后,基本上世家就是一个摆设,除了写的时候用到了,其他的史书基本上没有‘世家’这一项了。

    允熥说道:“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一般情况下朝代亡了,才会有下一个朝代为前一个朝代修史,所以允熥才会说他说不吉利的话。

    但是肃王朱柍却与朱楩的表情完全不同,似乎一脸的不情愿,行礼说道:“陛下,臣有话说。”

    允熥这才注意到他的表情,觉得很纳闷,说道:“你有何事?”

    朱柍说道:“陛下,臣在甘州,三秦行都司兵变较多,地方又复杂,臣难以驾驭,还请陛下另择皇亲,沙州封国。臣愿让贤。”

    允熥既不解,又感觉很失望。他没有去过西北,并且近期也不可能去西北,不知道西北的局势如何,但是朱柍可是老朱生前就赞许过的人,允熥对他也给予了很大的希望。

    并且允熥也知道西北贫瘠,离京城又远,已经打算给予三王之中最大的支持了。并且允熥不会让他独自去的。耿炳文现在就驻守在西北,允熥打算让耿炳文辅佐他。

    但是允熥见他推辞,也不勉强。说道:“既然你不愿意,那朕也不勉强。”

    朱柍见他同意了,说道:“陛下,臣在西北难以驾驭当地,请內迁。”

    允熥这次可是生气了。你不愿意当国王也就罢了,反正想当国王的多了。西北虽然贫瘠,但是到了哈密,还有更西的亦力把里都是好地方,天山南北可是肥沃的土地,前期在中央的支持下占领哈密以后,就是一片坦途了。

    允熥因此略微的带一点儿威胁的口吻说道:“不许!甘州地处沙州到兰州的中间位置,及其重要,不许內迁!”

    朱柍顿时不敢说话了。

    允熥顿时开始想,到底要让谁来当这个以后统治西域的国王了。庆王朱栴?不行,前几天他还说想回京不想在寕夏那个地方待着了,让他去沙州估计更不愿意。

    允熥想:‘要不让朱棣来当这个西域地方的统治者?朱棣本事大,估计让他平靖地方没问题,并且西域到中原万里之遥,等他实力壮大了也不担心他会造反。

    并且现在朱棣是诸王伯长,让他当也有合适的理由。

    允熥已经大概确定了,于是说道:“你们觉得四叔为王的本事如何?”

    朱楩说道:“四哥的本事,我们都是佩服的。怎么,陛下想让四哥来当这个西域地方的统治者?”

    允熥说道:“再议。”

    又对朱柍说道:“十四叔,你既然说西北不宁,到底是怎样一个情况?”

    朱柍说道:“甘州等地素来贫瘠,……,所以地方不安靖。并且哈密的安可帖木儿也不时骚扰三秦行都司。哈密的蒙古人众多,多是凶残之辈,难以相处。”

    允熥问道:“哈密的蒙古人很多吗?”

    朱柍答道:“禀陛下,很多,比畏兀儿人要多。”

    允熥顿时一惊!大声说道:“哈密的蒙古人比畏兀儿人要多?”

    朱柍奇怪允熥这么大的反应,说道:“是的,陛下。”

    允熥知道哈密的统治者安可帖木儿是蒙古人,还是察合台的后代,但是他从来不知道哈密的蒙古人比畏兀儿人要多。

    允熥又问道:“那更西边的亦力把里呢?”

    朱柍说道:“亦力把里又名别失样,都是由成吉思汗的子孙为王。”

    “亦力把里是西域大国,东至吐鲁番,西至葱岭,北至也儿的石河,南至昆仑山,这中间都是亦力把里的土地。其国君名叫黑的儿火者。据传也是察合台的子孙。”

    “洪武三十年,礼部主事宽彻的还,对臣言到:亦力把里蒙古人有数十万,畏兀儿人不过数万。”

    允熥问道:“怎么蒙古人比畏兀儿人还多?”

    朱柍说道:“盖因当年蒙古人平定西域杀人无算,百姓十去其九,所以蒙古人较畏兀儿人为多。”

    允熥说道:“当地的蒙古人是信奉真神,还是喇嘛教?”

    朱柍说道:“亦力把里人与瓦剌类同,信喇嘛教。不过多数人并不信教。”

    允熥在宫殿内走来走去。既然蒙古人比畏兀儿人要多,那对于西域的政策必须大改,以温和的手段对待。

    以前允熥为了西域的永远安靖,想通过战争大量消耗当地人,但是现在不行了,绝不能像满清联合畏兀儿人消灭准噶尔汗国一样,那是遗祸无穷的。

    这样就不能让朱棣来当这个西域地方的统治者了,从没有见过类似情况的人是想不到宗教的事情是多么麻烦的,朱棣自持有本事也多半不会听允熥的话。西域又远离中土,等到以后有事了鞭长莫及,必须选一个有耐心、有本事的人来当这个西域地方的统治者。

    说到这里,允熥就得感谢老朱很有先见之明了。洪武二十七年撒马尔罕国来朝贡,因为撒马尔罕是真神教的国家,老朱下令信仰真神的人可以去供奉真神的国家。

    苷肃有很多的真神信徒去了撒马尔罕,这样苷肃的汉人才占了多数,并且剩下的也大多数都不是那么虔诚的信徒。

    当然,允熥现在并不知道,现在的撒马尔罕国就是帖木儿帝国。

    朱柍也正好说道:“臣此次前来京城,正好有撒马尔罕国的番使来朝贡。撒马尔罕国之民多是信奉真神教。当年四年以前撒马尔罕国番使进贡的时候,父皇曾经让苷肃之真神教信徒去其国。”

    允熥不知道撒马尔罕就是帖木儿帝国,但是他想起了撒马尔罕有关的一件事情:“洪武二十八年之时,皇爷爷让礼科给事中傅安去其国,今尚未还。这次他回来了吗?”

    朱柍说道:“并未见到。陛下可使礼部官员问之。”

    顿了顿,朱柍又说道:“传闻撒马尔罕为西域大国,也有数万里之地。并且似乎亦力把里也甚是惧怕其国。其国主为北元驸马,名叫特穆尓。”

    好吧,要是这个时候的翻译和后世一样,没准允熥能想起来赫赫有名的帖木儿帝国,但是这个时候操蛋的翻译让允熥完全不知道这是谁。

    允熥虽然心里提高了对于撒马尔罕的重视,但是还是轻了。

    允熥说道:“算了,先放下西域的事情,我来和你们两个说一下我对于封国官制的设想。”8

第194章 初议分封——官制和朱赞仪() 
允熥说道:“算了,先放下西域的事情,我来和你们两个说一下我对于封国官制的章程。? ”

    朱楩说道:“要不要把四哥也叫来一起议论?”

    允熥说道:“啊,四王叔虽然英勇善战,但是我听十四王叔说了西域的事情后,觉得四叔并不适合为西域地方的统治者,我要另选叔叔或者兄弟为西域地方的统治者。但是现在并未想好,所以暂时不说。”

    允熥等说完了这段话,又怕传出去以后让朱棣瞎想,说道:“四叔为当今诸王伯长,将来是一定要实封一个封国的,只不过我想着四王叔并不适合为西域地方的统治者而已。”

    这时朱柍说道:“既然陛下要与诸位王弟议论封国的官制,那臣就告退了。”

    允熥不在乎他退不退的,既然他自己不愿意在这里待着,允熥就说道:“那十四叔你就回去吧。”

    朱柍行礼告退。

    然后允熥对朱楩和朱松说道:“我的章程,仿汉初例,封国的亲王重置左右王相府,左右王相有京城任命,品级从二品,左王相为武将,右王相为文臣。其余官职由国君任命。”

    “仿照京师设立六部。但是不叫六部,而是称之为六厅,主官称之为仆射,从三品;副官称之为谒者仆射,从四品。”

    “厅下设司,官称之为典令,正六品;副官称之为典丞,从六品。”

    “地方之官,皆同现大明之官职,从府州起设。”

    允熥设计了一个系统的模仿现在大明中央制度的制度,除了左右王相府以外。注意,是王相府,不是王相。

    单独恢复王相的官位毫无意义,因为国君可以轻易的绕过这两个职位。必须恢复王相府,让王相拥有可以自己任命的属官,才能够与国君相抗衡,才算是有独立的相权,才能够起到允熥希望的制衡作用。

    为什么大明的内阁大学士不能与真正的丞相相提并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独立的相权,所有的权力都从属于皇帝。之所以大学士看着牛逼主要是因为皇帝太懒又不够聪明,碰到嘉靖这样的皇帝大学士就没有多大权力了。

    西汉时候,丞相的权力很大,可以选任、废黜、刑赏大臣,可以不必经过皇帝的同意。

    也因此,允熥读之后就认为刘备并不是十分信任诸葛亮,因为刘备称帝以后没有允许诸葛亮开府,而是到白帝城托孤时才允许他开府的。而不开府的丞相诸葛亮,未必有司隶校尉张飞的实际权力大。

    六厅和六司官员的名称允熥是翻遍了、、、、翻出来的古称,以显示我这是复古,不是创新。

    允熥说完了,问道:“二位王叔可对官制有疑问?”

    朱楩即欣喜又忧虑地说道:“陛下,你一下子许给我们这许多官职,我们从哪里找这许多人为官?”

    允熥说道:“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如果看上了那个现在朝廷的官,和我说,我可能会放人。但是我不会放太多的人的。”

    “至于其他的官员,你们自己来找。不管你们是自己在民间寻访贤才,还是出台什么,让贤才主动去找你们,你们自己来办。要是什么都是我给你们安排,那我封你们为王干嘛!”允熥最后的话带有玩笑的性质。

    然后允熥又正经的说道:“不过虽然我许出去你们这许多任命的官员,但是你们所封的都是边地,还有很多是当地的土官的地方,一开始应该不需要这许多的官员,除了左右王相府,先把六厅的架子搭起来,下边的司未必需要。”

    “另外,以后你们正式封国了,就和现在当亲王不一样了。以后你们就是一国之君,国内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你们来负责,可不是现在想管就管,不想管就不管的。”

    “如果你们处置不当,酿成封国内的大祸,那朕,是会找别的王叔代替你们的。那样的话,你们不仅会丢掉封国,朕也会有别的处罚。”

    允熥又专门盯着朱楩说道:“十八王叔,特别是你所在的缅甸宣慰使司,那里的人忌讳多,稍不注意就犯了忌,一定要注意。对于不服王化的当然要打击,但是也不要无谓的徒毫军力。”

    “二十叔所封的东北地方,那里的人忌讳还少一点。”

    当然,允熥之所以特意叮嘱朱楩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历史上朱楩是最早被拿下的四个王之一,就算是允炆有所夸大,但是说明朱楩也不是那么干净,要不然全国那么多藩王,为啥拿他开刀?他又不是朱棣的同胞兄弟。

    要不是朱楩还算是有些本事,又恰好封到了雲南,允熥才不会让他当这个王的。

    允熥又说道:“现在我想到的就是这一点了,还有什么事情吗?”

    朱楩说道:“缅甸宣慰使司太偏僻了,并且当地和东北的土官一样,连流放过去的人,和派过去的郎中都没有,平日里是一个汉人也无,欲震滇西,非有大理府不可!”

    朱松也说道:“陛下,一个开原城管什么事?不如把整个辽东封给我。”

    允熥先对朱松说道:“不可!王叔的封国只是开原城,和以北的地方,辽东不可封给王叔。不过辽东诸卫可以暂归王叔使用。”

    笑话,允熥怎么可能把整个东北都封给朱松?他还打算在东北最少再封一个王的,所以辽东不可能封给他。

    允熥又转过身对朱楩说道:“是我考虑欠妥了,不能只给你缅甸宣慰使司。但是要是把大理给了王叔,大理西边儿的孟养宣慰使司,麓川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