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明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宗明天下- 第5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爱卿,你等此战已经空前,至少在三百年内也会后无来者,后世的史家即使再吝惜笔墨,也会在史书中将此战浓墨重彩的描写一番,在座的将领,大多都可在史书中留名!”

    “陛下万岁!”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激动的高声叫喊。

    能够在古代的史书中留个名字可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因为历朝历代的史书都必有皇族亲王表与功臣表,使得所有的亲王和勋贵都能留名外,一般大臣若是没有掺和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即使当到了正三品的高官也未必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名字。

    而在史书上留名的人,绝大多数也就是一个名字加一行介绍而已。因为三国游戏而被许多人熟知的陈到陈叔至,作为统领刘备贴身护卫部队的指挥官,在《三国志》里只有二三十个字,还是附在《赵云传》后面的,而赵云本人也没有单独的传记,他的传记是和关张马黄合并为一的;历史上的徐晖祖,也只是在《明史徐达传》中附了一百多个字,而徐达身为大明十分重要的开国功臣,竟然也没有自己的传记,与常遇春合并一传。

    在史书上留下点儿痕迹如此困难,在场的众位将领听到能够在史书留名怎能不激动?

    允熥待他们激动完毕了,继续说道:“在出征之前朕就说过要举行庆功宴嘉赏立下大功的将士;而且因为此战如此顺利,诸位爱卿立下的功劳如此巨大,朕还要在原定的奖赏上再加,厚赏诸位爱卿!”

    众人顿时又呼喊了一阵“陛下万岁”。

    “但在正式开始庆功宴之前,朕希望在场的爱卿想一想那些为了大明血染疆场的将士,为了大明身体残疾或重伤垂死的将士。为他们默哀一炷香。”允熥忽然又开始默哀。

    好在这次在场众人虽然大多没有亲眼见过,但也都听说过安南庆功宴时的情形,忙模仿陛下的动作做起来。

    一炷香后,允熥抬起头,说道:“除了为他们哀悼,以及赐予一二等勋章外,朕还决定,此战所有阵亡之将士额外赏赐其后人牛一头;重伤残疾的将士,每人赏赐羊一头。”

    “陛下圣明!”众人又高喊。即使此时物价很低,一头牛也得几十贯钱,一头羊也不便宜,对于普通将士来说是很高的赏赐了。

    但对于允熥来说却又不算什么。他此战从撒马尔罕国的军队手里俘虏了四五十万头牛、五六十万头羊,此时有轨马车又已经铺设到了星星峡运送回中原比较方便,他花不了几个钱。

    过了好一会儿声音才停止,允熥和去年在河内一样,笑着说道:“朕已经对所有战死与重伤残疾的将士封赏过了,之后就是对诸位有功之臣的奖赏了。”

    允熥后退一步坐到椅子上,挥了挥手。一名侍卫上前一步,举起手里的圣旨高声喊道:“宋晟、秦森上前听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秦藩左相宋晟,带领将士守卫伊吾城,坚守一月未被撒马尔罕国攻下;其后又以副将衔带兵于伊吾盆地与撒马尔罕国之兵交战,……,功劳甚伟,加封伊吾侯,世袭罔替,赏赐黄金千两、上用绸缎百匹,钦此。”

    “……,永藩永明左卫指挥使秦森,带领所部将士守住营寨击退撒马尔罕国之兵,后又击破其兵阵势、全歼一部,功劳甚大,加封格达伯,世袭罔替,赏赐黄金千两,珍珠一斗,钦此。”

    “府军右卫指挥使宋瑄,阻拦撒马尔罕国之兵退路,……,加封流侯靖安侯,世袭指挥使,赏赐上用绸缎百匹,坐蟒袍一件;伊吾左卫指挥使宋琥,……,加封世袭指挥使,赏赐血珊瑚一株,飞鱼服一件。因此二人俱为秦藩左相宋晟之子,由宋晟代为领旨。”

    “臣谢陛下隆恩。”宋晟与秦森同时说道。

    宋晟跪在地上激动不已。他原本以为能够加封一个世袭的伯爵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能加封一个世袭的侯爵!而且他长子也得封侯爷,即使流侯也是侯爷,他们家一下子就有两个爵位,快要迈入大明顶级勋贵了。

    “臣谢陛下隆恩。”宋晟不由得又说了一遍。

    现场的气氛也变得非常热烈。这次的封赏确实非常厚重,宋家一下子可是得封两个侯!大家都激动起来,等着听对自己的封赏,幻想着自己也得到出乎预料的赏赐。

第1106章 伊吾庆功宴——皇族宗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加副将衔张辅,带兵追击西虏溃败之兵,……,加封瓜州伯,世袭罔替,钦此。”

    “……,通事舍人加参将衔杨峰,统领府军卫等五上直卫,击破西虏,……,加封安定伯,世袭罔替,钦此。”

    “……,百夷卫指挥使朱恒实,……,加封世袭指挥使,钦此。”

    ……

    允没有让众人失望,这次的封赏确实非常丰厚。仅仅世袭的爵位就封出去四个,若宋不是宋晟的儿子估计会封出去五个,大明立国三十多年,还从来没有因为一场战争加封过这么多侯伯。

    此外,除了加封世爵,其它的赏赐也极多。直接得赏金银的不多,但是大多数人都得到了许多上等的绸缎和其它一些珍稀之物,都是一般人平时见不到的。

    因此众人都十分兴奋,不时有人跪在地上大声呼喊:“臣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待所有封赏全部朗读完毕后,众人又全部跪下,齐声三呼万岁。

    “诸位爱卿都起来吧。”允笑着说道:“诸位爱卿都是我大明的有功之臣,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你等立下的功劳匹配得上赏赐。”

    又说道:“今日是给诸位有功之臣举行的庆功宴,既然封赏的圣旨都已经宣读完毕,也该开宴了。”随即给高翔使了一个眼色。

    高翔接到允的信号马上传令上菜。无数侍者重新出现,手里端着盖着盖子的盘子,走进来放到各张桌子上。不一会儿,会场内已全是饭菜的香味,引得人食指大动。

    允举起酒杯与众人共饮了一杯,随后夹菜开始吃饭。在场众人再也忍耐不住,大口吃了起来。

    允将此战亲自赶来西北的王爷都叫来坐在一处,举起手里的酒杯对他们说道:“十三叔,十四叔,十九叔,济兄长,尚炳兄弟,济烨兄弟,尚烈兄弟,此战能够如此顺利的击败西虏,多亏了诸位叔叔兄弟出力了。”

    “皇兄,这话应当做弟弟的来说才是。”尚炳笑道:“我等虽都是皇家宗室,但也都是皇兄的臣子,臣子听从皇上的命令岂不应该?倒是伊吾乃是臣弟的封地,诸位叔叔兄弟能够前来救援我,我应当感谢才是。”

    “多谢十三叔,十四叔,十九叔,济兄长,济烨兄弟,尚烈兄弟了!”尚炳说完这话,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尚炳,你这话说的客气了,都是一家人,谈什么谢不谢的!”“就是,一家人说谢生分了。”“大哥,我是大哥的弟弟,也家在伊吾,出力乃是本分,不敢当大哥的谢字。”众人纷纷说道。尚炳自然又是一套说辞。

    “你们就不必谦让来谦让去了。”允插言道:“此战既是为了大明,为了汉人百姓有更多的土地,也是为了咱们朱家的人能统治更大的地方。都是为了自家人,这么谦让来谦让去也没意思。”

    “皇兄说的是,”济笑道:“都是为了咱们自家人,没什么好谢的。干杯!”他举起手里的酒杯示意。其它几人也连忙举起酒杯喝酒,就连允也不例外。

    允放下自己手里装着黄酒的酒杯,随意同他们聊了几句,对济烨与尚烈说道:“济烨,尚烈,你们两个在八月初一的时候还在最前线打仗,济烨还与曹行、宋一起带兵中心开花,尚烈也与晖祖在一处指挥打仗,真是我皇族宗室的楷模!”

    “皇兄谬赞了!”济烨与尚烈马上站起来说道。

    “适才皇兄说一家人不该谢来谢去的,但你们这实打实的功劳不容抹杀,皇兄一定要对你们两个奖赏。说吧,你们两个想要什么奖赏?”允笑道。

    他们两个推脱几句,济烨先笑着说道:“既然皇兄如此说,臣弟就不客气了。”

    “皇兄有一匹宝马名叫超影,臣弟当年一见到就喜欢上了,但因皇兄好像也颇为喜欢,就没敢要。现在既然皇兄这样说,臣弟冒昧向皇兄要这匹马。”

    “超影?”允想了想才想起来这匹马。虽然他将自己的八匹好马分别用周穆王的八骏命名,但平日里骑乘的也只有一两匹,其它的用的不多。

    “既然你喜欢,皇兄就赐给你!”允大方的说道。

    “多谢皇兄。”济烨马上说道。

    赏赐了济烨,允又转过头看向尚烈。但尚烈却并未如同济烨一般马上说出自己想要什么,而是犹豫了许久最后说道:“皇兄,臣弟可否请求皇兄赐给臣弟一支皇兄携带的小巧火铳?臣弟对火铳颇感兴趣。”

    “这自然可以,只不过皇兄现在身旁只有这一支,这几日朕让人给你打一支。”这次西征允带来了部分造火铳的工匠。

    “谢皇兄。”尚烈也说道。

    但允听到这话却多看了他一眼。尚烈的语气实在不像是对这个赏赐很高兴的样子,他应当另有想要的东西。但为什么不说呢?

    现在人这么多允也不好问,只能装作没看出来与身旁的人聊天。他同代王朱桂说道:“十三叔这些年在大同主政,将大同治理的不错。”

    “嗨,大同的民生都是知府来操办,我嫌烦从来没有管过。我在大同只管带兵打仗之类的事情。”

    “大同离着蒙古草原可不远,每年都有少许蒙古人南下来劫掠,大同北面的卫所也没法建造连绵不断的城墙,每年都有人被抢。”

    “无法禁绝吗?”济烨问道:“将前来劫掠的人都处斩,人头挂出去!吓住他们。”

    “没多大用。”朱桂说道:“蒙古人太穷了,也没工匠,连铁锅自己都造不了,茶叶蒙古草原也不产,即使互市一些小部落也难以参加。虽然我极为讨厌他们,但也不得不说一句,要想彻底禁绝南下劫掠光靠现在的法子可不成。”

    “那十三叔以为应当如何应对?增加互市么?”允问道。

    “增加互市的用处也不大。大部族会阻拦小部族不让他们互市,即使来了也难以将东西带回去。”

    “依我看,还是得增加商队,让商人去蒙古草原做买卖,这样小部族也能买到中原的东西,不至于非要南下劫掠。但现在愿意去蒙古草原上做生意的商人太少,许多人都觉得在边关等着互市赚的就不少,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蒙古草原?”

    “所以这也急不得,慢慢来吧。反正现下来劫掠的都是小部族,也挺好对付。有时候慢慢来。”朱桂最后说道。

第1107章 伊吾庆功宴——头功臣桌() 
    允之后又与他聊了几句,觉得他虽然说自己并不负责政事,根据自己通过锦衣卫与镇司得到的消息他也确实不负责政事,但却对处理政事有自己的见解,而且大体不差。

    允的耳朵动了动,笑道:“十三叔又会打仗,又会处置政事,可算的上是全才了。”

    “我这算得上是什么全才,官家可不要随意夸赞我,要是我真的以为自己是全才,回到大同一通乱做为可就不好了。”朱桂马上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允也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随后他又与其它几人一一说了几句话,站起来笑道:“十三叔、十四叔、十九叔与几位兄弟,你们在这里吃着,我下去与这次立功的将领们说几句话。”

    他随即端着酒杯从台上走下来,首先走到了徐晖祖这一桌。这一桌坐着的都是此战的总兵、副将或立功巨大的人,原本周围围了一圈正恭敬与他们说话的人,见到允走下高台连忙退开。宋青书护送着允下来,见此情形转过头低声吩咐几名侍卫:“你们快去告知所有将领,不要离自己的桌子远了。”其它侍卫领命而去。

    “见过陛下。”徐晖祖等人一开始见到周围的人都退开了正有些惊讶,就见到允走了过来,忙站起来说道。

    “诸位爱卿免礼。今日是庆功之宴饮,朕与诸位爱卿同乐,不必拘礼。都坐下,不必站着。”允马上说道。说完这话,他也没在意徐晖祖等人的表情,随意坐在一把椅子上,又命侍卫端来一把椅子,又说了一遍:“都坐下,不必站着。”

    徐晖祖迟疑了一下,轻轻坐在了允旁边的椅子上,其它诸人也依照官位落座。

    “徐爱卿,蓝爱卿,你们二人这次的赏赐只有一些珍稀之物,并无官职的升迁或爵位的提升,可不是朕觉得你们二人的功劳小了。”

    允首先对徐晖祖和蓝珍说道:“你们两个可都已经是国公了,再往上升只能是加郡王衔了,先帝在位时并未于生前加过谁郡王,朕也不敢破例;此外,徐爱卿你的俸禄已是朝廷最高,朕也不好加,是以只加了蓝爱卿你的俸禄。朕绝非认为你们的功劳小。”

    “陛下所言真是令臣惶恐。此战乃是陛下坐镇中军指挥,臣等也并未领兵上前与西虏,撒马尔罕国的将士拼杀,岂敢居功?只不过有些苦劳罢了,不敢居功。”徐晖祖马上说道。私下里他和允说话还可以稍微承认一下自己的功劳,公开场合必须否定,将所有的功劳归于领导。

    何况允这话虽然是好意,他能明白皇上是来安抚他们二人的,但听到他耳朵里也很心惊肉跳。是以马上出言。蓝珍愣了一下,也模仿徐晖祖的话说道。

    允笑笑,又与他们二人说了几句,转过头对宋晟说道:“宋爱卿此战立下的功劳巨大,朕心甚慰;尤其是宋爱卿的两个儿子也都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若是将门虎子,真是诸将领的楷模。”

    “陛下谬赞了,臣只不过立下些微末之功。”宋晟说道:“至于臣的两个儿子,臣即为他们能为陛下效力而高兴,又担忧他们在战场上的安危,内心也是矛盾得很。”

    “做父母的都是如此,即盼望着孩子成才成栋梁,但又为孩子担忧。”允先附和一句,又道:“但做父母的没法一直看着自己的孩子,总要让他们单独闯一闯。宋与宋琥他们兄弟这不就闯出来了么?”

    “陛下说的也是。”宋晟只能说道。

    允与他又聊了几句,就要转过头去和其他人说话,忽然宋晟说道:“臣有一事想求陛下。”

    “何事?”

    “陛下,臣今年已经年过五旬知天命之年,年纪也大了,对于家人族人也越发关心,总想着臣的几个孩子都能承欢膝下。是以臣请求陛下允许臣与次子、三子回京任职,与长子团聚。”宋晟说道。

    他这话一石二鸟,即为了自己安心也为了皇上放心。但没想到允却没有按照他预想的套路出牌,而是说道:“既然爱卿想念宋,朕就让宋返回伊吾,于你承欢膝下。”

    听了这个回答,宋晟愣了愣。他表明了自己对朝廷忠诚,一般情况下皇上应该顺水推舟让他回京才是,为何要将宋派回来?他一时半会没想明白,只能十分糊涂的谢恩:“臣谢陛下恩典。”

    允脸上再次露出高深莫测的表情,又与他说了几句话,继续与下一个人说话。

    吴杰此战没立下多少功劳,又因为之前的那件事让允十分厌恶,允也就只是淡淡的和他说了几句,就又与下一人说话。

第1108章 伊吾庆功宴——军之脊梁() 
    之后就是耿璇。耿璇这次很郁闷。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足,没有徐晖祖或蓝珍用兵打仗的本事,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