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铁门关修城?”秦霜脸色一变。他早就知道乌鲁木齐被攻陷的事情了。以此类推,恐怕铁门关也已经沦陷。‘莫非我爹已经……’他顿时担忧起来。
“秦霜你放心,铁门关与乌鲁木齐不同,即使城池守不住,与附近的亦里巴力人一起南逃还容易,孤也不会追究他未能守住城池的责任。”尚炳马上说道。
“多谢殿下吉言。”秦霜虽然十分担心的父亲,但也只能暂且放下。
第1034章 祭奠与论功()
第二日,尚炳举行了盛大的悼念阵亡将士的仪式和庆功宴。
这一日一早,所有在伊吾守城战中幸存的人,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卫所将士,不管是老人还是女子,都从家中涌出来,来到举行悼念阵亡将士仪式的地方。
其中许多人手里还端着一个,或者数个牌位,睁着红肿的眼睛等在这里。
辰时初,尚炳登上临时搭建起来的高台,看到底下站着的身上缠着月白色纱布的受伤将士,看到一个个被女子或老人抱在怀里的牌位,禁不住湿了眼眶,过了一会儿才好些,用略带着悲戚的声音回顾了一番这些日子守御伊吾之事,多次提到这段时间阵亡的将士,声音哽咽不能成语。
台下站着的众人也早就泣不成声,哭号一片。从由吴杰带领提前赶来的卫所自然每个总旗甚至小旗都有人阵亡,甚至有的百户全部为国尽忠而死,卫所将士之间又大多有亲,听到尚炳的话顿时想起了自己阵亡的亲人、朋友和袍泽,忍不住哭出了声;本地的卫所将士和普通百姓更是死伤狼藉,哭的不能自己,甚至有人哭晕了过去。
就是在周围负责维持秩序的中原卫所将士听到尚炳的话语,见到周围哭成一片的人,也禁不住唏嘘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尚炳才断断续续的将事情回顾完毕,大声说道:“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的将士,阵亡者一律赐予一等勋章一枚,受伤及残疾受伤及残疾者一律授予二等勋章一枚。”
“孤再每人加赏白银十两,赏赐牛一头。”
听到这话,在一旁旁观的济熺抬起头来:好阔绰的手笔!七万将士,其中战死的有五万人,剩下的也各个带伤,等于说一次赏赐出近七十万两白银,七万头牛!白银还罢了,他现在手里哪来这么多牛?
尚炳当然不会停下解释他的牛从哪来,继续说道:“伊吾城的将士,俱是孤的子民,凡是家中有人战死的,除赏赐勋章、白银十两、牛一头之外,均官升一级,赏赐绸缎三丈。”
“伊吾城的百姓,每家赏赐良田五十亩,五年不必缴纳税赋。”
说过了抚恤,他最后说道:“但是孤知晓,再多的赏赐,也难以弥补将士们亲人、族人、朋友、袍泽离世之痛。”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西虏帖木儿带兵东征的缘故。是他下令攻城,使得将士们离世的。看到我大明的将士们一个个死在西虏的刀下,孤心如刀绞,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
“孤在此发誓,一定要打败西虏,生擒帖木儿,为战死的大明将士报仇!”
“报仇!”在场的人被他煽动起来,许多人红着眼睛大声喊道。甚至有来维持秩序的中原卫所将士一起大声呼喊。长期以来大明朝廷和各级官府对天方教的抹黑性宣传,加上这段时日他们的家仇,使得众人对撒马尔罕国已经恨到了骨子里。
又煽动了一会儿众人对撒马尔罕国的仇恨,尚炳宣布正式开始祭奠亡魂。
尚炳从高台上下来,带领侍卫穿过人群,直奔城池的北门。
不一会儿,他走出北门,走到北门外五里一座十几丈高的小山下,与宋晟等人一起举起一块石碑,慢慢安放在地上已经安置好的底座上。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万安公墓。
之后响起了凝聚着愁思的哀乐,但没有锣鼓吹打,也没有和尚道士嗡嗡的经咒,在场的所有人仿佛被这气氛感染了一般,全部都凝神屏气,看着前方。
忽然,天空中响起了如泣如诉的号叫声,随着这声音响起,原本正在鸣奏的哀乐也停了下来。秦王府的侍卫排成整齐的队列,以四人为一组抬着一口棺材,由两名鼓手引路走进墓地内。将士们的靴子敲打着刚刚铺上石板的路,和着缓慢的鼓声缓慢向前走着。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浓烈的哀悼与悲切,气氛强烈的几乎让人窒息。
待这些人走到一处已经挖好的坟地前,轻轻将棺材放下,放到墓穴里。
“举铳,放!”随着这一声令下,站在公墓最边缘的数百名火铳兵同时举起手里的火铳对空击发,清脆的响声袅绕在山坡上,四周一片寂静。在寂静中,哀乐重新缓缓吹响,和着哀乐尚炳与秦藩的诸位大臣走到墓穴前,拿起铁锹开始覆土。
“在死去的那一刻,他们的魂魄已经升入西方极乐世界。”伊吾千佛寺的主持方生大师一脸肃穆的说道:“佛祖正在极乐世界欢迎他们。我们在这里向他的身体告别,他们的魂魄在天上看着我们……”
现场无数人感动的哭了出来。有亲人在此战中阵亡的人更是激动的涕泗横流。即使来自中原卫所旁观的将士能够意识到这是在收买人心,也被打动了心,忍不住抹抹眼角。
甚至听不懂汉话的蒙古人、西番人和女真人也被这气氛所感染,原本一脸不在意的表情早就收敛起来,摘下头顶的帽子肃穆的看着这一切。
随即由早就安排好的中原卫所将士抬着其余的棺木走进公墓安葬。这些人被挑选出来做这件事的时候还是满腹牢骚,许多人叫嚷着到时候一定装作脚滑让棺材掉在地上,但此时也都紧绷着脸和着声乐向前走着。
很多人艳羡的看着正在被尚炳亲手覆土的棺材。这可是一位亲王,亲自为他们这些小兵覆土,就是做梦都不敢做这样的梦。
“这,不合礼制啊!”随同来担任粮草官的艾素忍不住说道。
“不合礼制又如何?”他身旁的思澄堂艳羡的说道:“要是我死的时候能有这么一出,有一位亲王殿下为我埋棺材,死而无憾。”
连同战死的征发的民伕,一共有八万多人战死,这些人全部都要埋葬在公墓中,饶是调集了数千名将士,一次抬近公墓中上千个棺材,公祭兼安葬仪式也进行了半日多,一直到下午申时才结束。
仪式结束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十分疲惫,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是因为这段日子撑着他们的那股气被放了出来,感觉全身心的疲惫。同时将士百姓们心中的悲伤之情也淡了些,互相搀扶着返回内城。
尚炳也十分疲惫。他刚才连续给三百多个棺材覆土,虽然有人分担,但自己也不停的挥舞手上的铁锹,此时两条胳膊都疼了起来。
但他现在还不能休息。举行过了公祭,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尚炳放下手里的铁锹,一边活动胳膊一边对侍卫说道:“叫所有百户以上的武将和这段时日立下巨大功劳的将士去孤的王府。”
侍卫领命而下。尚炳又活动了一会儿胳膊,也坐上马车。
不一会儿,他返回自己的王府,走进正厅,正在里面互相议论的将领顿时停住话头对他躬身说道:“臣见过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位爱卿都免礼。”尚炳说道:“你们都是守住伊吾城的大功臣,是孤要对你们行礼才对,岂能还让你们对孤行礼?”
“坚守伊吾城,本就是臣等之责,岂能当殿下如此话语?”众人的声音并不整齐,但说出了几乎相同的话语。
他们和刚才那些普通将士百姓不一样,都是在官场上混的人,虽然在伊吾城最危急的时刻的想法和普通人是一样的,但现在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面对殿下当然不能居功。
尚炳无声的笑了笑。他刚才话说的太多,现在是能少说话就少说话。所以他之后言简意赅的说道:“不论如何,你们都为守住伊吾城立下大功,孤一向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岂能不赏赐你们?”随即略微提高音量道:“宋晟上前听赏。”
宋晟上前一步,就听一个太监张开一份王令说道:“秦藩左相宋晟,此次指挥将士坚守伊吾城,功勋卓著,赏赐上用的绸缎十匹,珍珠一斜,骏马十匹。今后,只要宋相在秦藩为相一日,食一品禄。”
又道:“殿下还赏赐给宋相手书一副,上写四字:忠勇双全。殿下还说,他没权封宋相爵位,但已经向陛下请求加封宋相世袭的侯爵。不过殿下有权加封世袭的官职,加赐宋相一个世袭指挥使。”
“多谢殿下隆恩。”宋晟马上跪下说道。
之后又陆陆续续赏赐其它立功的将领。其中宋琥又得到了一个世袭指挥使的官职,引得众人十分羡慕。即使宋晟不能得封侯爵,他们家也会有三个世袭的指挥使,比一个爵位也差不了多少。更何况皇上十有八九会同意封爵,宋家这次可赚大了。
待对众人都封赏完毕,尚炳最后说道:“这只不过是对诸位将士这次守住伊吾城的奖赏,待击败西虏之兵后,孤还会论功行赏。望诸将士再接再厉,立下大功。”
“若是有人能够生擒或杀死帖木儿,孤保他一个公爵!”
“是,殿下。”众人齐声应诺。
第1035章 铁门关()
在尚炳主持公祭兼安葬仪式的时候,帖木儿就站在自家的营地内,双手拿着千里眼看着。
沙哈鲁站在他身后,也拿着千里眼在看。他见尚炳在公墓内鼓鼓捣捣的,忽然感觉身上升起一股寒意,不由得对帖木儿说道:“大汗,现在应当马上派人去袭扰,不让他们顺利进行这个仪式。我觉得,这个仪式之后,这些明军必定更加难以攻打。”
“即使现在派人去捣乱使得他们不能顺利完成仪式,这些明军也更难攻打了。你知道他们举行的是什么仪式吗?”帖木儿问沙哈鲁。
沙哈鲁摇了摇头。他在帖木儿正式决定出兵东征前一直镇守西方,要么是阿什哈巴德要么是拉伊(德黑兰),还曾经驻守过巴士拉和霍尔木兹岛,从未想过自己会来到东方,所以对于大明所知甚少。
“他们正在举行公祭仪式,也就是纪念这二十多天被咋们打死的人。”
“东方的契丹人是一个非常在乎过世的人的民族,历史上在东方,其中一方在战争中杀了另外一方的人,举行一个公开的祭奠仪式就能消除另外一方剩下的人的仇怨,被屠杀除外。”
“所以他们对这个仪式非常重视,即使是那些和被祭奠的人毫无关系的人。如果我们出兵打扰,会让刚刚来到哈密城下和咱们还没有仇怨的明国援兵对咱们生出仇怨,在之后同咱们的战争中更加努力的打仗。”
“而且明国人也一直在防备我们。他们的骑兵从今天一早开始就在营地外活动,城内的五、六万驻兵也丝毫没动根本不可能一个突袭占领哈密城。同时咱们的营地距离公墓所在足足有明国的三十里,即使派出最精锐的骑兵也不可能在尚炳退入城中前拦住他。”
“所以现在如果派兵袭扰不让他们顺利完成公祭,即无法攻下哈密城,也不可能打败明军大部,同时朱尚炳也抓不住,只能杀几个参加公祭的人,而这些人大多是老弱病残,杀了也没多少好处,反而会给明军击破我军的机会。”
“所以不能出兵袭扰他们。”帖木儿最后总结。
听了帖木儿的话,沙哈鲁虽然还不太能理解,但也知道了缘故,嘀咕道:“可是就这么看着他们耀武扬威,心里总觉得不高兴。”
“既然不高兴,就不要再看了。”帖木儿放下了手里的千里眼,不再看面前的公祭,转身返回自己的帐篷。沙哈鲁连忙跟上。
他刚刚回到帐篷,就见到耶斯布匆匆走进来,面对他行礼。
帖木儿见他脸色不是太好看,说过“愿真主赐安宁于你”后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2?让你的脸色这么难看?”
“大汗,我接到了两件事情,一好一坏。其中好的事情是,从国内征召的第二批辅兵已经出发,其中大约有十万人会在十天内赶到这里。”
“而坏的事情是,伯尔木率领的南下攻打铁门关的军队,仍然尚未攻陷铁门关。”
“为什么?铁门关城只不过有大约一千契丹人士兵,伯尔木率领着近一万士兵,还有少量攻城器械,怎么可能打不下铁门关城?”他忽然想到一种可能:“难道是附近东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帮助了他?”
“大汗,确实有蒙古人帮助了他,但人数很少,只有几百人,并不是导致铁门关至今没有被攻下的缘故。而是守城的契丹人采用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方法来守城。”
“什么匪夷所思的方法?”
……
……
十多天以前,大明历六月初一。
“千户大人,撒马尔罕国之兵约万人,已经抵达城池北面二十里之外,今晚之前就能赶到城下。”铺兵躬身说道。
“城外的蒙古人怎么说?”
“大人,城外的蒙古人说这万人应是撒马尔罕国大军的前队,即使击败了这一万兵马,也挡不住跟随在后面的大军,所以他们决定继续南撤。不过为了帮助我军守备铁门关,决定留下十数万头牛羊。”
“他们还想往哪撤?”
“他们说这个季节塔里木河还有水,勉强够用。”
“哼!他们这哪里是为了帮助我军守备铁门关留下十数万头牛羊,不过是因为塔里木河的水不够牛羊喝而已。”有人忍不住说道。
不过正在询问的人却并未搭理这句话,而是又问了几句,挥手让这铺兵下去了。
等铺兵走下去,刚才为首那人环视一圈:“兄弟们,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们觉得应当如何处置?”
上面这段对话发生在一座小小的院落中一间不大的房屋内。屋子里没有太多装饰,只有两张桌子、十多把椅子,其中一张桌子放在正当中坐北朝南的位置,两旁各安放这一把椅子。从这张桌子向南,左右各摆放着六七把椅子。
此时正中的桌子旁其中一把椅子上坐着一个年约四十余岁、留着一把络腮胡子的人。这人身穿正五品千户的军服,正是驻守铁门关城的千户秦守业。此时他扫视着两旁椅子上坐着的身穿从五品到七品军服的人。
“还有什么要商量处置的?撒马尔罕国之兵气势汹汹而来,自然要抵挡他们,难道还不战而逃不成?这样的事情反正我王程做不出来。”一个百户迅速说道。
听到这话,有两个人顿时脸色变得不难么好看了。其中一个身穿副千户军服的人说道:“王程,话不能这么说。其一,我军当初派过来是督促修建铁门关城的,同时防备附近图谋不轨的蒙古人,殿下可并未下令让我们坚守铁门关城。”
“其二,我军现下只有一个千户,算上派过来的民也不到两千人,如何防得住一万多人的撒马尔罕国之兵?尤其是现下城池只能说草草建好,防不住大炮轰击。”
“所以依属下看来,”这人转向秦守业:“我军应当与蒙古人一道暂且撤退,在附近与撒马尔罕国人周旋,即保全了将士们的性命,也并未违背殿下当初的命令。”
第1036章 决心()
秦守业听了这话,好似有些意动一般脸色有所变化,顿了顿又道:“其它兄弟是如何想的?”
王程见他脸色变化,大约也是不想坚守还没有建成的城池,顿时大怒,正要说话,却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