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和曹行当然早已在牧场东面的大门前等着了,见到允熥一行人来到马上跪下行礼。允熥当然也下马扶起他们两个。并且说道:“朕和你们两个说过多次了,并且今日朕是微服出巡,你们两个快起来。”
杨峰与曹行经过这些日子也意识到允熥这样的动作并非是给别人看的面子情,而是确实是对他们两个略有优待,也就顺势站了起来,杨峰笑道:“臣等未曾料到官家今日是微服出巡,既然如此,返回城里的时候臣等就像对勋贵人家的贵公子一般。可此处乃是皇家牧场,并无平民百姓在,臣等岂能不遵循礼仪?”
允熥又说了几句,见他们执意如此也就罢了,携手要走进牧场。可就在此时,忽然从不远处传来一声女子的轻笑声,杨峰与曹行马上转过头去,就见到在许多侍卫不近不远的护卫下,一个虽然用帽子挡住了大半张脸,但仍旧可以从苗条的身段看出是女子的人。
“臣曹行(杨峰)见过殿下。”他们两个虽然心中诧异,但一点没有因为惊讶耽误时间,甚至在没有断定面前这人到底是公主还是皇妃的情形下,就当做这是一位公主跪下说道。即使判断错误也没事,起码表现出了自己的恭敬。
昀芷没想到自己只是轻笑了一声使得他们两个都跪下了,赶忙转过头看向允熥,允熥对她笑了笑,示意她自己处置;昀芷于是也跳下马说道:“今日是吾与皇兄微服出宫,既然皇兄都说不受你们的礼,吾如何敢受?都平身吧。”
杨峰因为从前当过侍卫的缘故,听出这是昀芷的声音,马上说道:“臣谢淮南长公主殿下恩典。”又磕了个头站了起来;曹行听到他如此说话也马上效仿。
待昀芷答礼完毕,他们再次启程走进牧场。不过这次曹行二人却不敢想刚才那样与允熥亲近,而是故意让出了地方,跟在他们身后走进牧场,上马骑了起来。本来他们还想借着骑马的机会多与允熥交流,但现在公主殿下就在陛下身边,即使皇上叫他们过去他们也不敢过去,生怕听到什么不该听的事情。
不过杨峰还是觉得不太对劲:‘为何公主殿下常常回过头来看向我这里?我身后既没有人也没有什么东西,殿下到底在看什么?’想不到昀芷有关注他的理由的杨峰想着。
与此同时,昀芷回头过来,对允熥说道:“杨峰现在看起来比三年前更好了,倒不是长相好看了,而是,嗯,是,对了,就是皇兄你所说过的什么气质,气质与从前不一样了。看起来更加沉稳,如果说三年前像一柄出窍的剑,现在这柄剑的锋芒已经被剑鞘遮掩起来了,若是不注意恐怕会看不到,但若是注意到了,恐怕会被他的气势所摄。”
“我觉得他比三年前更加适合二姐姐,二姐姐表面上性子绵软,但外柔内刚,心思极其坚定,不会改自己的想法;当时杨峰却也锋芒毕露,不会轻易让步,在一起过日子恐怕过不好。现在杨峰的孟莽已经内敛,恐怕会好得多。”
其实允熥也是如此想的,经过在副总兵位置上的历练,杨峰比从前沉稳了许多,对许多事情也不再固执,更适合在一起过日子。不过他还是开玩笑道:“四妹妹,你才十四岁,这么大点儿就好像阅人无数一般点评杨峰。”
“哎呀三哥,妹妹和你说正经话,你却又打趣妹妹。”昀芷不依的说道。
允熥又调笑她几句,见脸皮不厚的昀芷有泛红的趋势,马上止住自己的话笑道:“兄长不逗你了,咱们比试骑马,”说着,他指向远处的一棵大树。“就以这棵树为目的,谁先到了谁赢。”
“好。”昀芷也不再说刚才的话题,兴致勃勃的说道:“别看妹妹已经两年未曾出宫了,但骑术可没撂下,兄长未必能赢。”
“好,那就让兄长看看你的骑术。”允熥笑道。
他们二人随即让一名侍卫作为裁判,选定出发的位置,调过马头准备起来。允熥还对杨峰与曹行说道:“你们两个也来试一试,让朕看看骑术如何。”他们二人也只能答应。
很快,随着一声哨响,四匹马同时从一处跑了起来,跑向前方的大树。不过仔细看过去,马上就能看出其中两位骑手是在放水,杨峰他们两个可不敢和皇上比,即使勉强比了,也不敢放开来跑。
其实昀芷也是一样。她故意和允熥说他未必能赢,就是要激起他好胜之心,这样在自己输给他的时候他才会更加高兴:她虽然年轻,但也明白这点。
但昀芷不能像杨峰他们一样放水,一开始两匹马还是齐头并进,互不相让。一直到离着大树只有三五十丈的时候,昀芷看着自己的马竟然还稍微领先一点儿,就要轻轻拉一下缰绳,让马稍微慢一点,之后再追上,这样就能不着痕迹的输给允熥。允熥现在正奋力骑马,不会注意她的动作,后面跟着的侍卫即使看出来了也不会说的。
可意外发生了。昀芷毕竟两年没有在宫外骑马了,马术其实比不得允熥,与马的配合也不成,只是身轻加运气好才稍稍领先,此时一拉缰绳,座下的扶翼身子略微摆动了一下,昀芷一时没有抓好,身子向左边一侧,顿时就要掉下来。
跟在后面的侍卫马上喊道:“殿下。”然后加快马速冲过来要救她,即使他们明白此时赶过去也没什么用了,但仍旧奋力追过去。
允熥听到身后传来的呼喊声,顿知不妙,一把拉住缰绳,转过头去,就见到昀芷的身子已经歪了,好像马上要掉下来似的。他也迅速拨转马头要救她。
危急时刻,昀芷平日里习练武艺起了作用。她左手紧握缰绳不动,右手一把抓住马鞍,右脚勾住将马鞍系在马身上的绳索,将身形稳住,总算没有从马背上掉下来。待马匹停下后她慢慢松开双手双脚,从马身上跳了下来。站在地上不住地喘气。
第930章 组建一支骑兵()
允熥也赶忙从马上跳下来,跑到她身旁拉住她的手问道:“感觉如何?身上可受了伤?”
昀芷浑身颤抖,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兄长,妹妹没事,没有受伤。”
她也是后怕不已。刚才若是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少不得会受些皮外伤,若是磕到哪里碰到哪里都有伤筋动骨的危险;这还罢了,若是再被马蹄踩到,那后果不堪设想。
允熥听了她的话,也顾不得在场还有许多男子,让随行的侍女检查了一下她的身子。确定身子没有大碍后,后怕不已的允熥马上又怒斥起来:“说你骑术不成你还不听,刚才差点出事!真要是出了事情,兄长如何向你的母妃交待!……”斥责了许多话。
昀芷也不反驳,只是由两个侍女扶着站在原地。还是杨峰见允熥说的太多,硬着头皮上前说道:“陛下,淮南长公主殿下刚才受了惊吓,身子都木了,还是让下人带着殿下去屋子里面坐一会儿休息。并且牧监这里也有委派而来的郎中,还是请郎中给殿下看一看得好。”
允熥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宫里,还有许多外人看着呢,即使是训斥自己的妹妹也不好,遂听杨峰的话带着她来到牧监的屋子,将郎中叫来诊脉,确定没有受外伤。
允熥随即将郎中遣出去,待屋里只剩下服侍昀芷的两个侍女后,对她说道:“四妹,兄长刚才斥责你也是为了你好。见到你差点儿从马上掉下来,兄长不知有多担心,心都快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
“兄长只有你们四个妹妹,你是最小的一个,看着你从小小的一团长到这么大,虽然咱们名为兄妹,但兄长就好像对待女儿似的对你,你若是出个事情,兄长也不好受。”
允熥这话是实话。昀芷比他小十二岁,他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昀芷才三岁,允熥一点一点看着她长到现在,与自己养女儿也差不多。四个妹妹他虽然都宠着,但感情最好的还是昀芷。其他几人虽然和他也都是相处了十一年,但因为不是从这么小的时候开始的,总差了一点。
昀芷拿出手帕让侍女擦了擦脸,对允熥笑道:“兄长的心思妹妹也知道,是刚才一时心切所以那样说,兄长是除了母妃最关心妹妹的,妹妹岂会生兄长的气。”
“这样就好。”允熥坐到她身边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问道:“虽然郎中诊脉没有内伤,侍女查看过了也没什么外伤,但还是赶快回宫吧,让太医再看看。”
“兄长,妹妹现下不想回去。”昀芷说道:“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妹妹想多玩一会儿,就算不比试了,在这草场上多转转也是好的,这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场,看着就舒服。”
“这,罢了,兄长就许你再在牧场中转一转,只是不能再跑马了。”允熥又对两个侍女说道:“你们两个紧紧地看着公主,若是再有差池,朕一定不会轻纵了你们!”
她们两个马上吓得跪下答应,还是昀芷让她们两个站起来。
昀芷又换了一身衣服,将身上的灰抖落下来,与允熥又出了屋子,在侍女的严防下骑上牧监说的最老实的一匹马,又在牧场中转悠起来。
杨峰与曹行本以为允熥会就此回宫,至少会让几个侍卫护送昀芷回宫,但却见到昀芷竟然又上了马,而允熥也骑上马在牧场中奔驰起来,他们两个对视一眼,赶忙也上马追了过去。
不一会儿,允熥来到这个牧场养马的地方。这个牧场虽然主要功能是供皇家子弟骑马游玩,但也承担着一小部分牧场的本职工作,养着一千多匹马,并且都是地方上的牧场送过来的育种良马,蒙古马都少,大多是河曲马或者从西域一带进贡过来的宝马。
允熥看着面前这一小群正在马夫的看守下悠闲的站在草场上吃草的马,待杨峰与曹行过来后说道:“你们看这些良马,真是高大雄壮,可惜就是太少了。若大明的骑兵骑得都是这样的马,还有谁能对付得了!”
杨峰与曹行陪着说了几句,允熥又将牧监叫来夸赞几句,嘱咐他一定要将这些马匹都照看好了千万不能出纰漏。牧监激动地一一答应。
允熥看着时候也不早了,让牧监退下就要回去:他还想回去的时候顺路在城中看看体察民情,所以回去的早了些。
但他忽然想到什么,又指着这些良马对曹行说道:“曹行,你也是善用骑兵的人,朕忽然想到一个运用骑兵的法子,你听听如何。”
“挑选最为优良的马匹与最精锐的骑兵组成一军,人与马都着甲,组成方阵,如何?”
“陛下所说可是重甲骑兵?”曹行说道:“陛下,这重甲骑兵确实比一般骑兵要厉害些,但供养一只重甲骑兵的花费比一般的骑兵要多得多,况且即使再好的马载了重甲也跑不过轻甲的蒙古马,用处实在不大。”
中国古代也不是没有人使用过重甲骑兵,但中国与欧洲或天方地区最大的区别就是战争的规模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达到了百万级别,一支重甲骑兵再厉害,在这种规模的战争中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再加上战场也远远大于西方,不能跑太远重甲骑兵用处更小,所以在中国就被淘汰了。
允熥对于这些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此时说道:“你说的这些朕也知晓,所以朕要建的这支骑兵虽然着甲,但并非是重甲,只比皮甲要好上一点。朕只是想将大多数良马集中在一起,打造一支最精锐的骑兵。”
曹行与杨峰对视一眼。他们觉得这样一支跑得过一般的蒙古骑兵的精锐骑兵意义也不大,毕竟再精锐的骑兵也对付不了数倍的敌人。
不过这总比重甲骑兵要有用,他们也就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允熥见他们都没有反对,又将牧监叫来吩咐道:“从今日起,这里所有的马匹没有朕的允许都不能动,即使亲王来要也不能给!”
又对曹行说道:“朕决定将上直卫中的一卫挑选出来当这样的骑兵。曹行,朕将此事就交给你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将他们训练成为天下最精锐的骑兵。”
第931章 客栈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看过现在大明最优良的种马,定下曹行的差事,允一行人离开牧场,返回城里。
等入了城绕道城南,允正要看繁华的商业街,就听曹行与杨峰说道:“陛下,现在天色已晚,臣等告退。”他们总不能跟着一起回宫,现在允要视察民情他们也不好跟在身边,所以现在就请求告退。
“杨峰,曹行,既然天已经不早了,你们两个回家吧。曹行,记得过两日入宫来见朕,朕亲自安排你带兵之事。”允说道。
曹行答应一声,与杨峰一道退下。
允回过头,从马上下来,与昀芷一起走着,看繁华的街景。
这里就是现在京城,甚至整个大明最为繁华的地方了。现在又将近酉时,正是热闹的时候,只见道路上摩肩接踵,一个个带着一张或沧桑、或风雅、或童稚、或世故脸庞的人行走着。
不远处传来商贩颇具中华传统乐器穿透性的吆喝声,偶尔还有一声马嘶长鸣,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就好像一出交响乐一般使得人不禁沉浸在其中。
允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禁露出高兴的神采。现在这个国家是自己的,看到治下的百姓生活富足安康,就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昀芷此时也已经从下午差点儿坠马的事情缓了过来,不时停下脚步拉着允走进一家店铺,买些东西。
走着走栈,昀芷就拉着允的手说道:“兄长,妹妹还没去过客栈呢,咱们进去瞧瞧吧。”
“客栈也没什么好瞧的。”
“妹妹也知道没什么好瞧的,但毕竟没见过,想进去看看。陪妹妹看看嘛,兄长。”昀芷撒娇道。
允对于自己妹妹或女儿的撒娇没什么抵抗能力,听到她这样说也就答应道:“那就进去看看。”
他们一行人随即走进客栈,找了一个靠边的位置坐下,允与昀芷和她的一个侍女,以及陈立杰、宋青书两个侍卫坐在一桌,另有四个侍卫坐在旁边的一张桌子。
客栈的伙计那都是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的,一眼看出来他们定然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又注意到昀芷转着溜溜的大眼睛十分好奇的看向四周,料定这是京城的大户人家的公子陪着妹妹出来逛街,待他们选定桌子坐下,马上凑过去恭敬地说道:“见过公子,小姐,几位客官。不知公子想吃什么?本店的大厨是从四川来的,善做一手川菜。几位客官都是京城的人吧,我们四川虽然比不得京城繁华,但菜品也别具一格。”
“宋代的时候大诗人陆游在四川为官,对我们四川的菜品可是赞不绝口,还写了好几首诗来纪念呢。其中有一首《饭罢戏作》中写到:“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可见我们四川的菜品绝对不差。”
“你这伙计不错,还能记下来陆放翁的诗。”允笑道:“看你说的这么热闹,本公子也饿了,你说说你们的大厨善做哪些菜。”
“公子,我们店里的招牌菜有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杂煎事件、生熟烧饭,川饭分茶等十几样,都是被陆游大诗人在诗中写过的。”伙计说道。
“你说的这十几样招牌菜每样都来一份。”允听着这些菜品与自己从前听说过的都不一样,与宫里大厨做的也不一样,不禁好奇起来,每样都要尝一尝。
伙计马上满脸带笑说道:“好勒,客官稍等。”他随即走向柜台,与掌柜的说了几句话,又端着一碗汤过来,说道:“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