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往北不久,西边的陆地就没有了。之后继续北行,也记不清过了多久,又遇到了一片陆地,并且是从东向西横亘而过。”
“叔父曾经进入过杭州,从一户蒙古万户的家中搜出一本航海的书籍。所以此时叔父测量了那里的纬度,通过对比蒙古人的记载,发现西边的同纬度地区也是蒙古草原的一部分,所以断定西边没有海路了,想要向东去试试。”
“但是那个地方已经非常冷了,船员们纷纷谣传说如果真的到达的极北之地,会迅速冻成冰坨子,就永远的待在及北之地了。”
“所以船员们都不想继续前行了。叔父也没有办法,只能返航了。”
允熥听了方鸣谦的话,心下思索:‘看到的西边的陆地应该是奴儿干都司的地方,那条大河应该就是黑龙江了。至于继续向北,那是进入了鄂霍茨克海了。至于最后遇到的陆地,应该是后世俄国的马加丹州一带。’
‘原来东方也有这样的用于探索的人。我就说嘛,东方人也不是安土重迁的,也是有勇士的。’
‘至于船员们的谣传,哈哈,原来东西方是一样的。差不多也在这一时代的西方葡萄牙菲利普王子组织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的时候,船员们也纷纷谣传,过了西非之角再往南就会瞬间变成黑人,再也白不回来了。’
允熥对于东方也有这样的勇于探索之人感到非常的高兴,差点笑出声来。然后马上收敛。
允熥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选了一个向北探索的统帅,这个人就正好去过鄂霍茨克海,真是天助我也。
允熥忍住笑,说道:“方爱卿去过的地方还真多。并且还去过这么北的地方,真是难得。”
方鸣谦说道:“陛下过奖了。”
允熥随即话风一转,说道:“正好,朕有个想法,就是派出船队向北探索,看看与蒙古草原同纬度的地方的海上都有什么,也探探十一区附近的海域。”
“本来朕还在犹豫,到底是以谁为统帅。但是刚才听到方爱卿去过那边,那就以方爱卿为统帅吧。”
方鸣谦听了允熥的话,恨不得抽自己一顿嘴巴,自己真嘴贱!他可不愿意去,放下娇妻美妾干这苦力。
但是既然陛下已经点名了,拒绝的后果方鸣谦是一点也不想知道的。所以他躬身说道:“臣谨遵圣命。”
虽然方鸣谦掩饰的很好,不过允熥还是猜到了他恐怕是不愿意的。于是允熥说道:“虽然这次任务并非是打仗,但是靠北地方的严寒对于兵丁的威胁却是不亚于海上的海盗。”
“并且海上的海域也是大明的疆域,无数的海民以海为食,其对于海民的价值不次于陆地上森林对于山民的价值。”
“当年汉武帝派出张骞出使西域,后来加封博望侯。你要好好探索,朕不吝惜一个侯爵之位!”
方鸣谦马上震惊了。大明的爵位非常珍贵,即使是不世袭的爵位也是很难得的,允熥竟然这就许出来一个侯爵?不会是在蒙我吧。
但是方鸣谦回想,允熥这几年好像还没有出尔反尔的事情发生,当然也可能是自己不知道。不过允熥的信誉还不错。
方鸣谦决定选择认为允熥的话是实话。反正自己是没有选择余地的,有了希望总比没有希望感觉好过一点。
所以方鸣谦高兴的说道:“臣谢主隆恩。”
允熥也心情很好,所以笑着说道:“方爱卿免礼。”
允熥接下来说道:“那你马上回去准备吧。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夏天也不远了。夏天的时候那边还暖和一些,所以尽快出发去探索。”
方鸣谦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答应道:“是,陛下。”
允熥又想了想,说道:“既然只是探路,也用不着太多的人,从浙茳的卫所之中抽调两个千户的船去北方探索就可以了。”
方鸣谦继续答道:“是,陛下。”
不过虽然对于大明来说两个千户的船算不上什么,但是在此时满剌加以东的地方,两个千户的船也是一股大势力了,一般的国家都打不过,造船技术差的太远了。
允熥又交待道:“一定要每一寸海域都探查到,并且事无巨细全部都记录下来。重点是十一区的东边的海域,沿着北上试试。”允熥想起了从北海道沿着千岛群岛可以一直到勘察加半岛,所以特意嘱咐一下。
之后允熥又交待了几句,然后让方鸣谦退下了。
第325章 两个皇帝的心思()
允熥看着方鸣谦退下的背影,一时之间没有坐回去。
这次允熥让方鸣谦带领水师去探索北方的海域,除了为探索美洲铺路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要不是这个其他原因,允熥其实没有必要火急火燎的就让方鸣谦进京,然后让他马上出发。
之所以如此着急,与朝鲜国的使臣团队又一次来了有关。
话说自从正月来大明庆贺的新年的正使郑易从大明回来,告诉国内的人大明的皇帝同意他们追溯祖先之后,整个朝鲜的世家大族都沸腾了!
之前因为闵氏有人当了朝鲜的王后,所以大明的皇帝承认她是闵损之后还可能是特例,可能是因为大明的皇帝要加恩朝鲜,所以特意承认。但是这回郑易去请求都得到了同意,可见大明的皇帝对于这种事情是不禁止的。
这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满足了生存需求之后就想着其它的事情了。朝鲜的世家大族都是出于这种情况,大家都想往自己的脸上贴金,所以都想派人去大明出使,然后请求允许追溯祖先。
朝鲜不是没有聪明人,不是没有人怀疑允熥是另有所图。但是这跟大家有什么关系呢?就算大明的皇帝另有所图,倒霉的也是国君一家,波及不到他们这些世家,历史上就是如此嘛。
所以大家争抢再次出使大明的机会,不要说正使了,就是副使,也是好多人再争。不过至于之下的位置就没有人争了,低于副使连面见允熥的机会都没有,也没有什么用处。
朱芳远自然是不愿意他们这么追着赶着去大明认祖宗的,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就是朱成桂的时候对于这些世家也只能又打又拉,对于世家们共同的核心利益点也是不敢碰的,更不必提朱芳远了。
朱芳远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只有自己有权力任命正副使,与世家们换取利益。最终,有两个家族因为愿意付出的最多,所以分别得到了正副使的位置。
这两个家族也是着急,要朱芳远马上派他们出使大明。朱芳远也觉得抻着也没意思,所以就同意了。
但是这次允熥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允熥在朝鲜的使臣团队到了大明知道了正副使的名字之后,就研究他们各自背后的家族,最终在今日早些时候正式接见朝鲜使臣的时候同意了副使家族的认祖请求,驳回了正使家族的认祖请求。估计正使回去以后会被自己的家族喷到死的,不过这和允熥就没什么关系了。
本来这件事情与允熥是不是着急派出人去探索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朝鲜使臣带来的一个消息。
朝鲜使臣在三月十五日就到了京城,然后被安置在礼部的藩馆。朝鲜使臣到了京城之后首先要做的几个事情之一就是提交礼单。
大明的杨本此时还当着主客司郎中,见到礼单上有不少的毛皮,就随口问了一句:“今年的毛皮不少啊。”
谁知朝鲜正使就说道:“今年正月我国大王就亲自统兵冒着大雪进攻东北部的女真人部落,因为下雪女真人毫无准备,我国一下子生擒数千女真人,击杀数百,缴获了大量的毛皮,所以进贡给上国。”
这个时候女真人是野蛮人,驱逐进攻女真人也是正常的,所以这个正使就毫不在意的说出来了。
杨本却通过与允熥的接触觉得允熥好像很重视这样的事情,所以进宫禀报允熥。
允熥顿时着急起来,万一让朝鲜人越过了图们江就不太好了。所以允熥这才紧急决定了北上探索的统帅人选,让马上出兵北上探索。
允熥此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一张自己手绘的地图来。虽然允熥没有学过绘图,但是得益于前世对于大东北地区的熟悉,如果是曾经探索过那里的人,应该能够看得出来这是一张西日本海沿岸的地图。
允熥的手指沿着海岸线从北向南滑过去,最后定在一个地方,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个地方是整个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东最有价值的地方,一定要在这里封一个王,以保住这个地方!”
=============================================================
从嘉峪关向西九千六百里地,就是当时与大明的京城、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并称的全世界三大城市之一的撒马尔罕城。此时这座城市附近也有人口近百万,是当时全世界唯一能与大明相提并论的大国,帖木儿帝国。
此时在这座城市的豪华宫殿之中,一个身材并不高大,但是非常魁梧的男子坐在一个豪华的座位上听着下边站着的人介绍着什么。这个人虽然长得并不好看,但是却有一股非同常人的气势。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的一条腿有些问题。
这人就是此时从小亚细亚到西域之地,从哈萨克草原到阿拉伯海北岸的广大地方的统治者,坡子帖木儿。
他听着面前的已经出使大明返回的使臣满拉哈说道:“……大汗,明国的新皇帝在我从明国返回的时候。已经完全接管了全国的政权,镇守各地的藩王与领兵大将毫无独立或者反叛的意思。”
帖木儿说道:“噢,明国的新皇帝今年才二十一岁吧,去年才二十岁,就完全接管了国家,各地的藩王没有人反叛?”
满拉哈说道:“是的。”
帖木儿一时间没有再说什么,好像是在想着什么。他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说话,所以一时之间殿内毫无声音,静谧的好像是空无一人一般。
满拉哈猜测帖木儿正在思考东方国家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的传承,但是既然帖木儿没有说话,他也不可能贸然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
过了一会儿,帖木儿缓过神来,说道:“其他的就不要提了,上次你出使明国的时候就已经汇报过了。就说说你对于明国的新任皇帝,叫做‘朱允熥’的人你觉得怎么样吧。”‘朱允熥’这三个字他是使用华语说出来的。
满拉哈也是早有准备,听到帖木儿话之后马上说道:“据我观察,这个新任的明国皇帝还是很聪明的。东方国家与我国不同,没有地方上的封建领主阶层,而是有一个庞大的官僚阶层。官僚阶层即无军权,更无独立的行政权,所以无法与皇帝相抗衡,皇帝如果愿意,可以将他的命令传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
“但是官僚阶层也是有自己的集体利益的,如果皇帝碰触了他们的集体利益,官僚阶层可以用怠工的方式来进行对抗。明国的前任皇帝曾经采用对官僚阶层屠杀的方式进行清洗,但是效果也不明显、”
“我之所以觉得新任皇帝聪明,是因为他显然是要对官僚阶层进行改革,但是却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进行,每一步都没有碰触官僚阶层的底线,但是却一步一步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还有,之前明国皇帝在三年以前曾经带兵与蒙古人打过仗。”
“噢,”帖木儿一下子来了精神,问道:“怎么回事?”
满拉哈说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是很知道前因后果,毕竟不能直白的打听。不过根据得到的消息来看,应该是一场预料之外的战争。现在的明国皇帝当年去北巡,巡行至距离他们的北部边界线还有百里之上的时候遭到了蒙古人的突袭,损失惨重。”
“现在的明国皇帝侥幸逃脱,随即马上组织军队进行反击,蒙古人一路逃跑,但是最后也没能甩开,在斡难河畔的一个地方被全歼,部族的青壮年全部被杀,活下来的妇女与小孩流放到了一个岛屿上。”
“全部被杀,”帖木儿沉吟着,“明国的皇帝不是一向是对于外族宽容吗,这次好狠那呐。”
满拉哈笑道:“大汗,宽容那都是自己没有经历,不能感同身受的。这自己经历了,身边的亲卫死了百分之**十,谁还宽容的起来?”
帖木儿说道:“那倒也是,就是脾气再好的人,被欺负上门来了也要发飙的。”
然后帖木儿又问了满拉哈关于这一仗的许多问题。满拉哈当然知道帖木儿一定会非常关注这一仗,所以也是尽可能的搜集信息。
帖木儿又说道:“看来那场仗多半不是明国皇帝亲自指挥的,是命令一员大将指挥的。这很难得,在那样生气的时候还保有理智,是个做大事的人。你接着说,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满拉哈说道:“另外,在我面见明国皇帝的时候,我觉得明国皇帝是很有自信的,对于自己的一切办法都是觉得是正确的。因为我对于东方国家的政体不是很明白,所以不敢妄下定论他到底是不是能够改革成功,但是自信的人都是不好对付的。”
帖木儿听完了满拉哈的话,沉吟道:“一个自信、做事的时候小心翼翼,但是在关键时刻还能保证理智的皇帝,再加上明国的体制。东进攻打明国,胜算不大啊。”
一旁的非思说道:“天下谁能挡住大汗率领的军队!”
帖木儿却没理这个马屁,说道:“还有东察合台汗国与蒙古草原的蒙古人,我身为非成吉思汗的后代却贸然称蒙古大汗,他们一定不希望我再征服明国,那样他们蒙古本部就无翻身的余地了。所以他们也是敌非友。”
不过帖木儿显然是一个很有雄心壮志的大汗,又豪情万丈的说道:“不管东征是胜是败,胜算几何,我都要与明国较量一番!等到西征再次打败了奥斯曼帝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就发兵东征!”
第326章 现行的制度()
几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转眼之间就已经到了四月份。 因为允熥催的很急,所以方鸣谦以极快的度返回了杭州,又很快的组织了两个千户的水师,然后在四月初就出了。
被选中的两个千户当然是不愿意的。两个千户也不是没有靠山,就想拒绝。
但是方鸣谦这次胆子很大,在没有得到允熥授权的情况下,就擅自与两个千户的千户、副千户等官员说道:“陛下对于向北探索的事情非常重视,说虽然不必打仗,但是北方的严寒对于兵丁的威胁还在海盗之上。”
“并且陛下也与我说了,不吝惜一个侯爵的位置。要是我能得到一个侯爵,你们的前程能小的了嘛!就是底下的兵丁估计也是个个大大有赏。”
当时一个千户就说道:“你可是说的是实话?”一听就是动心了。
方鸣谦听了他的话就知道他肯定已经是有些相信了,所以趁热打铁说道:“怎么不真?我平日里为人怎么样,你们都是知道的。并且我这次要是说假话,那么可是假传圣旨,是要掉脑袋的。我一向是谨小慎微,你们也是知道的,怎么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
两个千户与几个副千户想了想也是,方鸣谦一向信用不错,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他说谎话。并且他一向是为人谨慎,也不至于敢随便说话。
于是大家都被方鸣谦糊弄过去了。谁能想到一辈子谨慎的方鸣谦这次胆子这么大呢。
在京城的允熥知道方鸣谦率领着水师出之后松了口气。
之后四月初二。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