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帆-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帆笑笑道:“若信不过先生,我何必找先生前来?只是,先生既入了蔡太师的幕府,为何却在他最鼎盛的时候急流勇退?”

    段智摇摇头苦笑:“道不同不足与谋,我是因为与蔡太师政见不和,故而退出了蔡府,免得伤了多年的主仆之情。”

    “噢?原来这样啊!”

    段智叹口气道:“我年轻之时科举屡试不中,无奈之下做起了幕僚的营生。后来得到蔡太师青睐,进入了蔡府。哈哈……蔡太师几起几落,段某一路陪伴。只可惜他宰执天下之后,一些作为实在为段某所腹诽,故而主动离开,在别人看来是功成身退,其实不过是想眼不见为净、免得忍不住得罪太师罢了。”

    “那先生觉得我怎么样?”

    “哈哈!”段智笑笑道,“段某不敢欺骗大人,我投入到杨府之时,实是蔡太师差人说动的!”

    杨帆心下一惊,却又觉得不可思议:既然你要来杨府做蔡京的耳目,却怎么这么轻易地说出来?

    段智沉吟一下,道:“大人莫要误会,蔡太师之所以说动段某投入杨府,却是他看中大人之才的原因。尤其是大人在财计方面的天赋,让他觉得你应该在这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而段某恰恰是因为在财计方面的建数,才让蔡太师一步步走上巅峰。他说动我重新出山,也是有让我将你辅佐成他的接班人的意思。”

    “喔!”杨帆不置可否。

    “当初我投到蔡太师府上,也是看中了太师他作为新党那种锐意进取的意气,尤其是在财计方面,新党革除旧弊,让天下百姓轻徭薄赋,这正是我的理想。不过后来看到蔡太师他完全将这方面的用途,花在了讨好皇上身上,在下便渐生去意。而三年前,蔡太师又派人跟我说,有一个财计天才,需要我去辅佐,我本来冷下来的心,却又鬼使神差般地热起来,于是便进京投到了大人府上。”

    “那你觉得我能实现你的理想?”杨帆问道。

    “大人的确是财计方面的天才,这点在下也甘拜下风。至于大人会不会为天下百姓做点事情,这点目前来看是做到了,我想大人以后应该也不会像蔡太师那样将这方面的天赋用于歧途吧?”

    杨帆盯着这段智看了片刻,沉声道:“先生以后便是我的幕僚了,接下来杨府的事情,拜托先生了!”

    首席幕僚便定为这段智。

    杨帆觉得能够一路辅佐蔡京走上权力巅峰的家伙,其能力与人脉肯定没有问题。至于他与蔡府的关系,现下蔡京辞官在野,与自己目前的政敌王黼同样不睦,杨帆也不虞他向蔡京那里传递一些消息。

    如此,以段智为首,另外调来东平府的杜百川,加上鲁智深,杨帆组建了一个简单的幕僚班子。这其中,段智主要负责政治方面的事务,杜百川负责商业方面的工作,而鲁智深则负责保卫、侦察等打打杀杀的事情。

    组建这个幕僚班子的同时,杨帆亦飞鸽传令梁山那边,让梁山训练班第一期的全体学员立即出发,到应天府与自己会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杨帆要建立枢密院军事调查统计局的江南站,负责战时情报的收集与传送。

    第三项主要的准备工作却是神机营人员的分配。此次出征,面对被方腊攻陷的城池,官兵方面的攻城战是不可避免的。在枢密院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中,杨帆提出的利用火药攻城的策略被普遍采用,因此三路大军皆需配备部分神机营的兵士。

    如今的神机营已扩编到了一千余人,这其中有六百炮兵,四百步兵。本次出征,由于童贯力求速战速决,故而搁置了出动炮兵的计划,改为炮步兵携带火药包,以备爆破城门、城墙所用。

    杨帆根据计划,抽调神机营三百人,分作三个小队,配备给三路大军。此次随军实战的神机营人数不多,不过神机营这把刀,杨帆也不愿过早地暴露于天下人面前,故而杨帆也没有刻意去争取让神机营立功的机会。

    十一月二十六,童贯、杨帆率领京畿禁军一万余人,从开封出发。他们首先要到应天府,与从太原出发的西军会合,然后兵分三路向江南进发。作为赵佶任命的两湖制置使,杨帆介时将与西军统领刘延庆共率西路军,收复宣州、睦州、翕州等地。

    而南方,方腊在攻取翕州的同时,东路军则马不停蹄一连攻下桐庐、富阳等地,兵锋直指杭州。方腊的势力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的扩大,义军便如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到六十万人。

    十二月初,方腊大军十万余人攻向杭州。

    此时杭州城内守军不过五千余人,由统兵制置使陈建率领。这五千人马显然很难守得住杭州。杭州城内除了陈建之外,还有两个主要的官员,一个是杭州知府赵霆,一个是代皇帝侦伺各地情况的谦访使赵约。此时,他们已经惊慌失措,做着出逃的准备。

    自方腊欲攻取杭州的消息传来,赵霆等官员便开始秘密地将自己的家产向北方转移。

    十二月初十,方腊义军大兵压进。这天,赵霆借着巡视城防的名义,只带了几个随从,悄悄地溜出城去,逃向北方。

    这日里商议守城方略的会议,赵约见赵霆迟迟不到,便派人去杭州府衙催促,结果自然是不见赵霆的人影。此后一日仍是如此,众人明白赵霆已然弃城而逃。众人此时各怀心思,虽然很多人对赵霆的做法心怀不愤,却也只是低声的斥责几句,而大多人心里恐怕已经在考虑:是该想办法出城避难了。

    不过,也就在此时,京城快马送到的一纸圣令,让这些人逃跑的想法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凡弃城而逃之官员,非但本人一律斩首,而且其家人男子充军,女子入奴。圣令之上,还列举了朝庭对梁世达、张徽言等一串前例的处置结果,以儆效尤。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那些想逃跑的官员不得不暂时安下心来,真正努力地备防。当然,这其中有些在京城有关系的便拼着家产,差人去京中打点关系,希望能弄一纸调往北方的调令,完全不顾当时同样花了大价钱托人调到了这人间的天堂。

    十二月十八,杭州城下烟尘滚滚,方腊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

    苏州。

    进入十一月以来,城西的刑场之上较平时忙碌了很多。这块以往每年都用不了几次的地方,现在几乎是每隔几天,便有几十人在这儿被砍了脑袋,而他们的罪名只有一个:明教叛逆。

    这是东南王朱勔发向明教的怒火。

    朱勔的儿子朱汝贤奉其之命攻取明教总坛,然而刚刚入冬之时朱汝贤所率的五千昭武军战败撤退。听得这个消息,朱勔立即差人前去军中传令朱汝贤马上回府,以备咨询。

    可是传令之人到了军中,得到的消息却是朱公子两个月前便外出征粮,一直未归,否则大军也不会因粮草不足而败退。

    这个消息不会出错,朱勔一听之下,禁不住心中一惊。他立即发动府上的高手、私军进行调查,很快发现朱汝贤前段时间曾回府一次。据府上的管家所说,那次回府朱公子差人从府库取了大量的金银财帛,听意思是看上了某家的小姐,要向其提亲……

    循着这条线索,朱府很快将目标锁定在了太姥山东麓的潋城村。可赶到此村之时,朱汝贤提亲的对象杨府一家已经举家搬迁。找到几个被遣散的杨家下人,问得杨家已经迁入了京城。朱勔自然不会罢休,差人找到京城,得到的消息却是:朱汝贤确实前去潋城村提过亲,杨家没有答应,几天后的晚上,便有两股不明身份之人,在杨家府上厮杀了大半夜。杨家上下那夜无人敢出门,所以不知外面情况,等天亮之后,便发现府内府外打杀的痕迹已被清洗,夜里究竟是什么人自然也无从知晓。此夜过后,杨家怕这些不明身份之人前来报复,便躲到京城来避难。

    这种说法自然无法让人相信,若按朱勔以前的做法,定是要将杨家上下抓了下狱,然后一个个的拷问。不过此时,他却无法这样去做。原因非但是那杨家家长杨博远之子乃是京官,而且朱汝贤当时求亲的对象杨心兰杨小姐,据说已经被康王赵构相中,欲选为王妃,不日便要被迎入康王府。

第一六七章 兵锋将至,大战伊始() 
碍于皇家的威严,京中的杨家之人无法逼问,但远在福建的那些杨家下人却没有这种待遇。杨帆当日歼灭朱汝贤等人之时,因为本来就是用的假名,也不虞朱勔查到,故而对当日杨家遣散的下人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朱勔很轻松的便通过这些人,将造成儿子失踪的嫌疑犯锁定到“吴忌”这个名字上。

    很快,一幅满脸胡须,浑似“虬髯客”的画像放到了朱勔的面前。当然,这画像毫无半点杨帆的样子。莫说是凭着当日几个杨家下人的描述,便是杨帆蓄起胡子,让人来画,以现在的画像水平,又能像到哪里去?

    不过关于这个“吴忌”的身份,朱勔也没有费太大的劲便查到了明教的头上。一为他在明教之中有不少的暗探,二来他也想不出目前江南之地除了明教之外,还有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之后的两天,朱勔派出大量的人手在潋城村的附近搜索当日厮杀的痕迹,果不其然,在村西不远处的一处山沟之内,他的人搜出了一百多具尸体,虽然这些人身穿黑衣,但根据朱汝贤以往强抢民女的手段以及这些身死之人身上遗留的物件,朱勔不难判断出这些死尸便是朱汝贤等人。

    而凶手无疑便是这个新任明教教主吴忌所率的明教教徒!

    “说不定这个突然冒出的‘吴忌’便是凭了这一仗这功劳,登上了这明教教主的位子。”朱勔甚至这样想着。

    “吴忌!明教!”朱勔怒火中烧,“老子让你们血债血偿!”。

    ……

    应天府作为朝庭的陪都,亦是一座兵城。

    十一月二十八,杨帆等人赶到这儿。他首先与归来之时留在这儿的“神龙突击队”会合,将他们编为自己护卫队,安排在身边。首次下江南的遭遇,让他充分认识到有一批高手在身边的重要性,有了那由卢进义、花荣、孙立、岳飞等人带领的神龙突击队,外加一百神机营火枪手守卫在自己身边,自己的安全几乎是万无一失,更何况自己也今非昔比,已是高手高手高高手。当然,这点能不让外人知道,就不让外人知道,本次出征,自己的武功能不显露就不显露。

    又过了两天,梁山那边第一期间谍培训班的学员也赶到此地。杨帆秘密地将他们分成行动组,建立起交通线,撒往了江南各地。这些学员由潘镇学习班的几个学员统领,总部设在苏州。至此,枢密院军事调查统计局的江南站正式成立,第一任站长由军统元老、潘训班班长梁栋担任。

    之后三天,十五万西军陆续抵达。分配任务、选定路线之后,大军正式开拔已是十二月初十。此时杭州、湖州、苏州等地传来军情,方腊大军压进,请朝庭军队速速救援。

    童贯召集各路大军将领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急商救援之策。然而,近二十万的军队南下,需要带着大量的粮草物资,却绝非之日之内便能赶到江南。东南几个重镇看情形已危在旦夕,恐怕等不到大军驰援便会失守。情急之下,童贯决定,原先兵分三路,改为兵分六路。其中三路轻装疾进,驰援江南未失守的城镇。

    杨帆的任务也做了改动,他将与王禀一起,率三万兵马急速向苏州、湖州、杭州一带进发,力争保住这几个大宋最繁华、最富有的城镇。鉴于江南之地追随方腊造反的势力此起彼伏,童贯亦将赵佶废除花石纲、罢免朱勔父子的圣旨交与杨帆,令他第一时间赶到苏州,向朱勔宣旨并广告江南百姓。

    杨帆自然乐得这个差事,得令之后他便与王禀即刻起程,率领三万骑步兵,轻装出发,沿运河向苏州驰去。照这样的行军速度,杨帆估计十几日的时间便可抵达江南一带。

    只是,此时的江南形势愈加严峻起来。

    十二月十八,杭州。

    残阳如血,一片凄凉。杭州城门已经封闭起来,城墙之上,一列列的宋兵手执刀弓紧张地望着远处渐渐靠近的烟尘。

    自从朝庭严令各州府官员不得弃城而逃之后,杭州城内的绝大数官员不得不沉下心来认真备战。这次他们倒是真心的卖力,毕竟杭州城的安危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命运。从之前破城的情况来看,他们这些官员的下场可谓惨不忍睹,便如衢州破城之后,知州彭汝方被杀后,头颅悬于城上,尸体被砍成二三十块丢于路上;而且这些农民久遭官府、大户的压榨,平时的怒火此刻爆发出来,他们见到稍有身份的人便杀、见到稍微好的房屋便烧,见到稍微漂亮的妇女便**。

    有了这些破城之后悲惨传闻,杭州城内的官员倒是被逼出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气势来。他们不但勤奋地每日到城墙之上检查城防的修整及武器的装备,还将自家的私兵派出来组成一支后备的军力。原来杭州城内兵力不过五千余人,而此时,加上这些私兵,还有临时征招的士兵,城内的守军数量已达到一万余人。

    傍晚时分,方腊二十万大军已将杭州包围起来。不过马上就要天黑,他们不会立即进攻,而是在城下搭起营寨,打造攻城的器械,准备来日攻城。

    而城内的守军本来就少,面对这二十万之众的敌人,他们亦不敢出城迎战。如此两军相峙着,各自积蓄着力量,便如慢慢拉开的弓箭,只待弦满箭发。

    ……

    而此时,杨帆、王禀的先头部队刚刚抵达扬州,而且接下来过江也要费上一些工夫。

    这些天来,这三万先头部队星夜兼程,一路疾驰。不过毕竟有大部的步兵,在杨帆看来,此次行军的速度远不如自己初入江南之时所带的那支纯粹的轻骑兵。当然这样的行军速度已让统制王禀十分满意。

    十二月二十五日清晨,阳光驱散薄雾,照在长长的江面之上,江水一泻千里,仿若一条披着金鳞的巨龙。

    江面之上,朝庭水师的战舰正在成批成批地将杨帆、王禀所率的三万人马运抵对岸。

    “终于过江了,照之前的行军速度,再有七天便能抵达杭州吧!”旗舰之上,王禀望着江面之上百帆竞渡的场面,得意地朝杨帆道。

    “或许吧,只是恐怕杭州撑不到咱们救援了,唉!要是早建起铁规路来的话,咱们恐怕早就抵达那儿了!”杨帆对于这样的行军速度仍有些不满,前方传来的消息显示,杭州城告急,那儿的官兵坚持不了几天了。

    “哈哈!杨大人不要求全责备了。咱们已经拼了命了,你不是知道,我手下那帮兔崽子已经怨气充天,他们可从未进行过如此长远的急行军,这些天算是把他们折腾的够戗,若是不许了他们剿寇之中可多捞些好处,估计早就有人撂摊子了。”杨帆无奈地笑笑,的确,这支西军战力不错,可在西夏作战的过程中却也形成一种毛病,便是无利不起早,攻下一处城池之后,习惯于将所掠财物据为己有。而这种行为却也是王禀等诸多西军将领默许的,毕竟这样的极大地提高士气。之前他们面对的是西夏异族,这种做法最多算作是以牙还牙罢了,反正辽夏金这种民族如此。可是接下来的战斗是剿寇,面对的是自己的族人,这些西军居然也要也对大宋的百姓烧杀抢掠一番,杨帆禁不住对这些军队的军纪腹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