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问题,大皇帝郝瀚没少浪费脑细胞。
当初,汉国与苏国建交,对方一毛不拔,让郝瀚心中很不爽。
不爽归不爽,汉国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国家,与苏国这个庞然大物没有可比性,你能咋样?
尼玛,这一次无论如何一定要狠狠地大捞一把!
可光发狠没有半点用处,得想法子啊。
这段时间汉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外交手段,郝瀚大发政府首脑王屏山周游列国。
苏国要不要去,当初大家也讨论过了,这样一个大国应该搞好关系的,能不能用上是另一回事。
这个问题突然让郝瀚来了灵感,对啊,从政府层面下手。
要知道,汉国想要按照常规的方式打苏国的主意恐怕有点难度。这场盛宴是米国人的主场,想要学着米国人的手法效果肯定不会太好。
人家盘中的菜,凭什么让你汉国分享,显然有些做梦的节奏。
再说了,即便能插手进去,汉国能捞多少财富啊?
米国人布置了也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早就有周密的策划。
走政府的路子就不一样了,汉国按照正常的贷款路数走,即便将来赚大发了,这也是汉国运气使然。
大家谁都没有前后眼,明天的事情没人知道,还贷款的时候按照兑换比率就这么点钱,这事情你能咋样?
即便是将来新政权上台也无话可说,贷款可是你愿意我愿意的事情,可不是汉国单方面就能决定的事。
郝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集团一些经济层面的专家,差一点让这些人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妙的好主意。
经过专家的一番策划,此事才算确定下来。
而政府首脑王屏山是最好的牌子,这一趟苏国之行,政治层面其实就是个幌子,主要还是落实贷款事宜。
此时,王屏山看到戈巴乔夫的表情,知道大事可成。
“按照汉国将要发行本国货币的需求,根据第一阶段需要购买黄金的数量,汉国政府大概需要向贵国贷款三百亿卢布,主席先生以为如何?”
尼玛,才三百亿卢布啊!
戈巴乔夫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三百亿卢布对于一个小国家或许不少,可放在庞大的苏国经济体当中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经济改革陷入窘境让戈巴乔夫非常沮丧,如今突然出现一个汉国这个外力让戈巴乔夫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改革的突破口。
但是,才三百亿卢布,杯水车薪啊。
戈巴乔夫不想放弃汉国这一个意外出现的助力,为了苏国的经济改革,一定要想办法说服汉国增加贷款。
如果汉国胆量放开点,步子迈的大一些,所起到的作用就会越大。
比如说,汉国向苏国贷款三千亿甚至五千亿的卢布,或许对苏国的经济是一个不小的拉动。
地图男转动着手中的笔,眼珠子也在转动,心里想了很多。
戈巴乔夫终于做出了决定,必须让汉国大手笔贷款。
“咳咳,三百亿是不是少了一些?汉国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国家,我知道汉国肯定会在各方面都需要资金。
苏国毕竟是一个大国,有义务、有能力给予汉国更多的贷款,三五千亿不成问题。”
好嘛,这位倒是敢开口,一下子就是三五千亿卢布。
尼玛,狮子大开口啊!
不过,人家这是往外放款,不是往里面划拉,可这个数目的确有些庞大啊!
汉国总理王屏山被惊了一下子,嘴巴张着老大,表情呆滞了好一会儿。对方这种表情让戈巴乔夫很满意,小国就是小国,这点钱用得着吃惊吗?
平静下来的汉国总理王屏山思考了一会儿,表情有些为难。
其实,这家伙心里乐开了花。
既然对方开口了,王屏山刚好顺杆子往上爬。
“三五千亿是不是有些多啊?毕竟贷款的数目还要看汉国能不能消化,还要先确定有没有可投资的目标。
我看这样吧,第一笔贷款就改成一千卢布,最多两千亿卢布贷款。
嗯,这是汉国的第一笔贷款,主要用于购买贵国的黄金,以便作为汉国银行的储备。
其他贷款可以考虑购买贵国的石油或者其它矿产资源,当然,这是一种长期订货方式,毕竟汉国一下子用不了太多的石油。
汉国可以按照在目前的市场价基础上加价百分之五,订购苏国八到十年的石油产
另外,汉国还可以用这笔资金在贵国投资,比如设立银行、企业,积极参与贵国的经济建设,主席先生,你觉着这些方案是否可行。”
嗯,这才对嘛,很给力!王屏山这个回答让戈巴乔夫心情大好,贷款分几次不要紧,关键是能够帮助拉动苏国的经济,改善眼前的窘境。
“贵国第一次出访就来到苏国,可见两国关系十分友好。
苏国很愿意帮助汉国,毕竟贵国初立,方方面面的一切都需要外界的支持。
苏国是一个大国,苏国有所作为。
同时,苏国非常愿意汉国投资者来苏国投资。
在这里我可以给你们承诺,一定会给予最优惠的待遇,保障汉国的投资有足够的的收益。”
戈巴乔夫很满意王屏山的方案,脸上的表情也爽朗起来。
两个国家的首脑人物将双方合作的大框架已经定制完毕,剩下的交给专业人士,大概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谈判才能最终决定。
走到这一步,王屏山的一颗心才放下来。
说实话,来之前心中可真没有谱,这玩意有点儿大话西游,扯得有些没边了。
问题是竟然谈成了,王屏山心中不得不承认,自家的皇帝脑子就是大,不是一般的大,像个西瓜。
王屏山的莫斯卡一行取得了辉煌成果,开门大吉,也算在西方资本淘金苏国行动中插入一脚。
;
第一百零七章图154()
戈巴乔夫经过了解,汉国总理所言不虚,他们的确在北大陆投入大笔资金开展电子领域投资,除此之外还在米国等西方国家也有相应的投资,便认同汉国总理王屏山所说的话绝无虚妄。
也就是说,汉国并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国家,他们的确有一定的技术储备,是一个相当有潜力的国家。
再说了,汉国是一个小国,又占据浩瀚无际海峡这个会生蛋的母鸡,苏国有什么怕的啊?
汉国若没有能力还款,完全可以把浩瀚无际海峡质押给苏国。
所以,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最关键的是苏国面临困境,需要外界的强力刺激,让强大的苏国恢复经济活力。
戈巴乔夫够疯狂的,在他的主导下,力排众议竟然力主给予汉国贷款三到五千亿卢布的巨额资金。当然,这贷款是分几批进行的。
汉国原先指定的贷款购买苏国五百吨黄金,被心情急迫的戈巴乔夫修改成了一千五百吨。
采矿场肯定一下子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黄金,他们没有这样的生产能力。
这都不要紧,苏国的黄金储备有的是,在戈巴乔夫上台前的苏国有1500吨黄金储备。
戈巴乔夫的建议是先从苏国的储备中拿出黄金500吨卖给汉国,而后再从企业今后的生产中按比例慢慢归还国库。
这样一来,采矿企业不仅要归还苏国政府的黄金储备,还要在每年继续出售一部分黄金给汉国。
这个方案最大的好处是企业有活干了,职工也不会担心没有薪水和福利了,当然,国家税收也会相应递增加。
鉴于戈巴乔夫的迫切,汉国也没有让他失望,同意将第一批贷款一下子涨到二千亿,余下的分批次进行。
即便是这样,戈巴乔夫还有一种让汉国继续扩大贷款的冲动。
而汉国也没有把话说死,表示有可能继续增加贷款。
“鉴于双方的友谊,苏国也有能力大力支持汉国的建设与发展,完全可以增加贷款数额嘛。”
戈巴乔夫简直是有些裸,第一笔贷款都二千亿贷款了,还想增加数额。泥煤,一口要吃个胖子不成?
王屏山这个汉国总理也不是白给的,他才不怕苏国多贷款,贷款越多越好。尼玛,全都是钱,差不多跟白捡一样。
不过,表现出来的面目表情却有一点为难,王屏山把话题转移到汉国的航空业。
“汉国却是需要贵国的大力支持,今后还要发展航空事业,这方面贵国是有优势的。
可汉国现在一无所有,目前整个国家连一架飞机都没有,实在是有些汗颜。”
尼玛,谈贷款的事情怎么说到航空事业上了。
哦,明白了,汉国这是有所指。
对于这样的大金主,戈巴乔夫非常重视,不就是一家客机嘛,这才到哪里去啊?
“呵呵,与贵国建交之时苏国也没有送上见面礼,好像其他国家都有所表示。
当时有些忽视了此问题,现在双方建立了友好关系,完全可以补上这个礼物嘛。
汉国若是打算购买一架图154型客机,苏国再赠送一架同型号的飞机。
另外,为了支持贵国的航空业发展,图纸也会一并赠送给汉国。”
图154是和波音737、空中客车320同一档次的大型飞机,相比而言它的价钱是非常便宜的。
图154飞机的价格大约是1500瑞士法郎,而波音737、空中客车320报价是4000万米元左右。
图154是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用以取代图-104、伊尔-18的三发中程客机,它是前苏联和前华沙条约组织的标准客运飞机,也是产量最多的俄民用运输机之一。
该机于1966年春开始设计,1968年初在莫斯卡附近的儒科夫斯基工厂进行地面滑行试验,1968年10月14日首次试飞。
苏国共有六架原型机和预生产型机用于试飞,从第七架开始交付给前苏联民航局使用,并于1972年8月全面投入各航线运营。
图154基本数据:翼展:37。55米机长:47。90米机高:11。40米货舱容积:38立方米全经济座舱布局:180人空机重量:55。3吨最大载荷:18吨最大燃油量:39。75吨最大起飞总重:100吨最大油量航程:6600公里最大巡航速度:950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高度:11900米动力装置:三台涡扇发动机发动机型号:索洛维耶夫d-30k推力:23380磅
总地说来图-154结构稳固,推进力-重量比推重比较好,起飞表现良好,能从凹凸不平的跑道上起飞,拥有14个大型低压轮胎使其能于积雪而未平整的跑道上降落。
至于图154客机的一些缺点,图154的空中停车率是每千飞行小时0。03次,而波音737的是每千飞行小时0。002次。
另外,油耗太高、维修成本高、舒适度之类完全可以改进,汉国会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改进而制造出当代新型号的客机。
这是一条捷径,有了苏国的图154客机已经图纸,再加上汉国从北大陆移民过来的那些制造飞机的大批专业人员以及技术工人,彻底弥补上汉国的短板。
最快的莫过于现阶段采购一批急需的设备,项目马上就可以上马。比起先制造设备最上马项目,这种方式快捷多了。
有这样的好事王屏山自然不会放过,也接受了继续增加贷款的建议。至于石油,这好办啊,汉国要在临近亚华国边界的地方征地建立大型化工企业。
接下来谈判相当顺利,汉国要在苏国投资,戈巴乔夫当然欢迎,为汉国投资大开绿灯。
汉国主要是想在苏国开办银行业务,为的就是便于招揽苏国居民的存款。
这又是一种捞金的手段,汉国可以用比官方银行较高一点的利息招揽存款,也可以采取米元还款的手段,吸引苏国居民存款。
当然,这种存款不是短期存款,而是定期存款。包括贷款,所有的还款都是用米元计价。
当然,汉国也要拿出诚意,用浩瀚无际海峡的使用权作抵押,至于是多少年,那要看汉国的欠债情况。
到时候真要还不上款项,按照浩瀚无际海峡的年收入换算,折算出多少年的使用权。
汉国会还不上贷款吗?
简直是笑话!
;
第一百零八章疯狂打劫()
汉国会还不上贷款吗?简直是笑话!
苏国今后的变革将会走向何方,这世界上也只有汉国的领先集团最清楚。戈巴乔夫不会知道,尽管米国是策划者,可他们心中也没有绝对的把握。
戈巴乔夫之后就是叶钦上台,一场资本盛宴大戏拉开序幕。
而在这场盛宴,汉国却站在最有利的位置上介入其中。
而且,盛宴还没有开始,汉国已经从苏国那里得到了千吨的黄金以及数千亿的卢布贷款。
甚至,汉国所采取的途径恐怕要比米国投资家高明得多,利润嘛,恐怕也比投机家们高得多。
不是汉国比米国资本家们聪明多少,而是他们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关键是知道最后的归宿。
在前苏国解体后的几年中,米国金融巨头与前苏国内部的势力里应外合,大肆洗劫了前苏国的国家财富。
在米国提出的所谓金融援助下,情况一度荒唐到米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直接帮叶钦修改总统令,米国律师乔纳森?海参与制定了无数俄罗斯法律条文和政府规定,米国财政部的萨默斯在给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的信中甚至详细指导如何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
俄罗斯经济的病情在众多“美国专家”的“悉心关照”之下,情况可想而知。苏国愿意接受老对头米国的帮助,这事情本身就灰常的可笑,俄罗斯怀着美好的愿望迎来最严酷的寒冬。
1991年的冬天对俄罗斯人民来说是异常严酷的,俄罗斯经济体业已严重失血的身躯,在国际金融家开动的超级通货膨胀这部“财富绞肉机”碾过之后,大批前苏国社会主流人士的毕生积蓄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大学教授、医生、军官、工程师纷纷走上严寒的街头,去兜售各种价格低廉的小商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不得不乞讨。
戈巴乔夫参加1991年11月马德里的西亚和平讨论会时,甚至不得不偷偷提前离开会场,因为他的俄罗斯代表团付不起宾馆住宿费。
米国政府和中央情报局都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介入俄罗斯的改革,为俄罗斯量身订制所谓“五百天计划”,推荐大量改革药方。
国际货币基金通过提供贷款的附加条件,规定俄罗斯的“休克疗法”改革方向,并委派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前往指导等等。
而“五百天计划”是把前苏国全部实体经济转换为相应的有价债券分发给人们,把不能流通的资产转变为可流通的资产,从而一举进入所谓“发达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阶段。
所以人们毫无疑问地接受了那些有价债券,数目是每人一万至两万卢布不等。
这对于每位前苏国的公民来说无疑是一笔意外财富:自己依然在工厂工作,又凭空成了企业的股东,成了企业的主人。
金融不设防的莫斯卡,在毫无准备和监管的情况下开始金融自由化。自由也就意味着灾难的降临,几乎无可控制。
米国金融家通过独资和合资,在前苏国境内设立了大量投资银行、商业银行。
包括索罗斯在内,通过各种灰色手段,以相对高一点的利息吸收卢布储蓄和向前苏国国有银行取得卢布贷款。
当然,这一世汉国也要参加其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