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孺子帝-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潘三郎命令她喝酒,那是很大的一杯酒,她没办法一饮而尽,潘三郎已经喝多了,比平时更加蛮横无礼,一手抓住她的发髻,令她仰头张嘴,另一手倾杯倒酒。

    豪杰们哄然叫好,栾铁翁没有参与,他并不同情女子,只是单纯地厌恶潘三郎。

    以栾铁翁的身材,自然也很醒目,他的冷漠引来了潘三郎的注意与不满。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两个喝多的人发生了争执,很快就各自抡起拳头,栾铁翁一拳将潘三郎打倒,潘三郎的头撞在桌角上,再也没起来。

    潘三郎是武大侠的外甥。

    五

    这与罗独君之前听说的事迹不太一样,显然更加真实,“武大侠没杀你,反而将你送出怀陵县?”

    “嗯,武大侠命人杀死了那名劝酒女子,但是放过了我,因为我是豪杰,而女人只是女人。”栾铁翁的语气显出几分轻佻,很快又变得严肃,“潘家人还是想杀我,于是我越躲越远,终于结交到一批真正的豪杰。”

    真正的豪杰做的是杀人越货、夺地占城的买卖。

    “就在我打死潘三郎,准备逃亡的那段日子里,发生了孙家人的事情,孙季英在衙门口被人一刀捅死,当时是傍晚,没人看见杀人者是谁,结果就有人算在了我头上,以为我为了报恩,替武大侠杀人。你还没有听说相关的传闻,是因为你还没有见到怀陵县的豪杰。”

    “可杀人的不是你?”

    “当然不是,我已经说过了。”栾铁翁抬高声音,震得罗独君耳朵发麻,“你以为我不敢承认吗?”

    罗独君摇摇头,心中恢复镇定,退后半步,抬头看着栾铁翁,“非常感谢大王的坦诚,真凶若是大王,事情反而难办了。”

    “嗯,你明白其中的关键?”栾铁翁的语气柔和了一些。

    “大王名动天下,如果当初是大王杀死孙季英,武大侠反而难辞其咎。”

    栾铁翁大笑,“老子是强盗,不服皇帝管束,要是让人知道武大侠与我有交往,只会要了他的命。”栾铁翁收起笑声,“现在你知道我和武大侠是朋友了。”

    “我只想救人。”

    栾铁翁轻轻扭动长剑,剑鞘摩擦地面,发出吱吱的刺耳声音,五名喽啰立刻离去,屋子里只剩下强盗与书生两个人。

    “十步之内,我从未遇到过敌手。”

    “大王剑未动,势已夺人,十步之内确是无敌。”

    “真正需要拼命的时候,我很少用剑。”栾铁翁停止转动长剑,他甚至不记得有多久没拔出过这柄剑了,“百步之内,我能以一敌百,无人能挡,两军对阵,我敢独闯敌阵,取上将首级,可这些并不能使我成为关东豪帅。十步之外,长剑莫及,至于千里之外,栾铁翁三个字只是用来吓唬小孩子的传说。”

    听完这几句话,罗独君对这位关东大匪立刻刮目相看,深施一礼,“大王高见。”

    “我在走过许多弯路之后才明白一件事,名声比刀剑更有力量,再锋利的刀剑也只能解决身边的困境,名声的威力却远达千万里以外。武大侠被困,天下骚动,连我也要从千里之外奔袭而来,生怕晚别人一步。”栾铁翁上前一步,伸手握住书生的手臂,冷冷地说:“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嗯。”罗独君觉得自己的左臂快要骨折了,神情反而更加镇定,仰头迎视栾铁翁的目光,“天下人皆以为大王是杀死孙家人的真凶,大王若不挺身而出力证武大侠的清白,是为忘恩负义,大王若亲身赴官,得到的却只是虚名,不仅己身难逃一死,武大侠也会因为结交匪盗而被定罪。”

    握在胳膊上的手掌放松了,“所以你必须找出真凶,让这件事圆满解决。”

    “这是我正在做的事情。”

    “名声比刀剑更有威力,当它调头对准主人的时候,也比刀剑更危险。”栾铁翁转身向座位走去,“我不会投官,也不会坐视不管,如果你失败了,我就得劫狱,你劝劝武大侠,让他做好准备。”

    栾铁翁背对罗独君说出这些话,语气随意,好像这只是临别时的几句客套话,罗独君心里却一沉,知道这是威胁,还知道武大侠肯定已经拒绝逃亡。

    六

    罗独君又被抬回自己家,装有金子的木匣仍摆在卧室门口,他捧进屋内,塞到床下,坐在那里发呆。他料到自己会遇到危险,可是一直以为危险会来自孙家,而不是武大侠的“朋友”们。

    “名声。”罗独君起身,走到书桌前,点燃油灯,翻阅案头的书籍,这些书他都都很熟,如今再看,忽然间有了新感触,洋洋史书,其实都在为名声立传:贵名招引士人,侠名吸附豪杰,凶名聚集亡命之徒,就连贪财好利的恶名,也能引来大批势利者。

    七

    接下来的两天,在武渊的安排下,罗独君几乎见遍了怀陵县有名的人物,上至县官,下至乡间豪杰,甚至见过一位孙家的长者,果不其然,一多半人认为真凶就是栾铁翁,另一些人的猜测更加不着边际,甚至认为孙季英是被自家人杀死的,目的是为了陷害武大侠。

    县里的捕头姓张,是罗独君必见的人之一,他一脸愁容,“罗先生,你可快点找出真凶吧,这几天来,来衙门自首的人有七八十位,个个都声称自己是真凶,愿意为武大侠抵罪,可是说到当年的具体情况,一个个全都不清不楚,这样怎么能瞒过上司?麻烦,真是麻烦。这算怎么回事呢?真凶必定是因为仰慕武大侠才替他出手杀人,当时不声不响也就算了,现在正是需要他的时候,不相关的人都来自首,他怎么反而躲起来了?难道这个人已经死了?”

    没人知道原因,真凶或许死于某场不知名的争斗,或许逃亡外地,根本没听说武大侠入狱之事。

    七

    罗独君拒绝了武家的马车,步行回家,正是黄昏时分,街上行人还多,他想着心事,抬起头,第一眼就认出了刺客。

    刺客并无特别之处,比那些带刀少年更不像杀人者,长着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孔,像是刚刚卖完菜的乡农,可他的目光不对劲儿,在人群中肆无忌惮地盯着罗独君,那是猎人望见猎物的目光。

    这是罗独君中人生中第一次遇刺,他是书生,此前与所谓的豪杰从无交往,头脑反应却出奇地敏锐,第一个念头就是有人要杀自己,相比之下,他的身体反应就慢多了,脚步仍在前行,迎向那名刺客。

    两人相距不到二十步,中间隔着四五名行人,刺客身体微微前倾,抬腿冲过来,在这个范围内,栾铁翁或许无敌,罗独君却与案上的鱼肉无异。

    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转身逃跑,口干舌燥,双腿沉重得像是在做噩梦。

    刺客的速度很快,也很隐蔽,除了被他碰到的一名行人,几乎没惹来任何注意。

    要到尸体倒地、鲜血横流的时候,整条街上的行人才会大吃一惊,这段时间里,刺客完全能够逃之夭夭。

    悲剧没有发生,罗独君以为自己在劫难逃,忽听得背后砰的一声,然后是厮打声、争吵声,他脚下一滑,自己摔倒了,顾不得爬起,急忙转身望去,看到了自家的丫环小蛾。

    小蛾很强壮,可是直到这一刻,罗独君才知道小蛾比他之前预料得还要强壮。

    小蛾不知怎么将刺客撞倒了,正骑在他身上,左手掐住脖子,右手抡起扇巴掌,嘴里骂骂咧咧,菜篮子倒在一边,盖住了一柄匕首的大部分。

    行人都不明所以,先是吃惊,随后哄笑起来。

    刺客未必弱于小蛾,可是全无防备,被扑倒之后紧张万分,四周笑声一起,更是摸不着头脑,接连几个巴掌之后,脑子里一片迷糊,好一会才清醒过来,奋力挺身,推倒壮女人,终于挣脱出来,起身就跑。

    小蛾爬起来还要追,罗独君叫住她,“穷寇莫追。”

    小蛾收拾菜篮子,拣起匕首,对周围的人怒目而视,“没看过打架吗?”

    围观者笑着散去,今晚的饭桌上,他们多了一份谈资。

    小蛾走到少爷身边,“我刚才一直在叫你,你怎么不搭理我啊?差点被捅刀吧,还好撞上我出来买菜,要不然你可跑不过那个家伙。”

    “是吗?你在叫我?我没听见……呃,谢谢。”

    “不算啥,少爷不会对夫人说我打架了吧?”

    “不会。”

    主仆二人一起向家中走去,迎面跑来几个人,见罗独君无事,放慢脚步,混在人群中,没有再靠近。

    罗独君隐约认得这些人,他们都是武家的朋友。

    八

    罗独君深感自己在十步之内的软弱无力,越发理解栾铁翁的那番话,十步之内刀剑为尊,十步以外,名声的威力逐渐显现,越远越强。

    入夜不久,武渊登门拜访。

    “事情紧急。”武渊不像平时那么镇定自若,“孙家派人刺杀罗公子,这是再明显不过的挑衅,消息已经传开,聚集在怀陵的各地豪杰无不激愤,尤其是那群少年,除了武大侠本人,他们谁的话也不听,今晚就要去屠灭孙家,这下更坏事了。”

    “请栾铁翁出面,他的话少年们会听。”

    武渊寻思了一会,点下头,事态正在失控,他有点掌控不住,急需指点,“好。”

    “用不着栾铁翁亲自出面,他的手下就够了。”

    “对对。俊阳侯那边怎么办?他今天已经回京,明天就要进宫面圣了。”

    “随他去,今晚我要见武大侠。”

    武渊眼睛一亮,“罗公子找到真凶了?”

    “见面最好安排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罗独君未置可否。

    一个时辰之后,罗独君来到母亲的卧室门前,耳中听到丫环小蛾的鼾声,恭恭敬敬地施礼,然后转身出门,武家的马车已经等在门口。

    九

    武大侠独占一间牢房,里面打扫得很干净,可难闻的气味还是从别的地方传来,挥之不去的阴湿潮气时时提醒来客这里并非久居之处。

    房内只有一张凳子,上面摆着一小截蜡烛。

    武大侠站在墙边,在摇曳的烛光中微笑,问道:“怎么样?”

    罗独君立刻就明白这句问话的含义,“我明白了许多事情。”

    “罗公子果然是聪明人。”

    “眼下最好的选择是逃亡。”

    武大侠笑了,“难道你被栾铁翁说服了?他的武功好,口才更好,否则的话也不会成为关东众匪之首。”

    罗独君摇摇头,“我说的不是栾铁翁,是俊阳侯,京城之内侯府之家,乃是最好的藏身之地,俊阳侯欲借此事扬名,绝不会出卖武大侠,官府就算怀疑,也不敢去搜。”

    武大侠想了一会,“这是个选择,但我不能去,我花费十几年时间才有今天的名声,不能转给俊阳侯,栾铁翁或许比他还好些。”

    武大侠天下知名,他躲在谁家,谁就会因此声名鹊起。

    罗独君沉默不语,武大侠笑道:“罗公子这些天来奔波劳碌,武某已经感激不尽,寻找真凶本来就是三分人事七分天意,天不欲存我,非罗公子之过。”

    罗独君又摇摇头,“我知道真凶是谁,我还知道他肯定不会出来自首。”

    武大侠脸上笑容渐渐消失,半晌才道:“你还是猜出来了。”

    十

    武尽并非天生的大侠,他从前也是带刀少年、县中豪杰,甚至一度为匪,很久之后他才明白名声的重要与好处,开始塑造大侠之名。

    名声需要传播,靠众人口口相传,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激烈的竞争。

    孙家是地方豪门,孙季英也在塑造自己的侠名,比武尽晚了两年,可是背靠大树,替他扬名的人很多,很快就有超越之势。作为竞争对手,孙季英想出一招,先是按律让武尽从军,等到事情闹大,他再出面解决此事,只要武尽欠他的人情,孙季英自然就是胜利者。

    当然,这都是武尽自己的推测,孙季英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些想法,他在计划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被杀死,后续的手段一样也没实现,连计划是否真的存在也未可知。

    可武尽相信自己的直觉,大侠是裁决者,绝不能当被裁决者,他想快刀斩乱麻,那时的他侠名初成,还没有充分领略名声的威力,心中仍残存着豪杰的习性。

    他决定亲自出手。

    那是一次完美无缺的暗杀,武尽习武多年,功夫从未落下,一刀就杀死了刚刚走出衙门口的孙季英。

    从来没人怀疑武尽是凶手,连孙家人都没有,他们只是死心塌地相信孙季英因武尽而死,因此不停地打官司,这样的手段为天下豪侠所不耻,孙家人却已不顾名声,只想报仇。

    十一

    “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我绝不会采取那种愚蠢的手段,我会接受军役,拒绝接受孙家人的任何帮助,等到服役归来,我会亲自登门感谢孙季英,并且禁止任何人为我报仇。”

    武大侠长叹一声,他明白得太晚了。

    “为了名声,你宁愿坐以待毙?”罗独君理解名声的重要,却没有完全接受这个结论。

    武大侠重新露出微笑,“你是读书人,看过不少史书,我问你,历朝历代逐鹿中原的豪杰,胜者称帝,败者有几人俯首称臣?”

    罗独君沉默。

    “我已经将天下最大的名声握在手里,甚至能引来帝王的忌惮,我能拱手让人吗?我能就此服输吗?书生,以后你会明白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关注你,我知道你有雄心壮志,也知道你有这个潜质,有一天,你会飞黄腾达,到时候,你才会体验到我现在的心境。”

    罗独君又沉默了一会,然后问:“既然如此,武大侠又何必让我寻找真凶呢?”

    这回换成武大侠沉默了,面带微笑,心照不宣。

    罗独君明白了,躬身行礼,退出牢房。

    十二

    这天早晨,怀陵县衙门口发生了一件奇事:一名少年当着众人的面宣称自己就是当年杀死孙季英的凶手,然后挥刀自残。

    这些日子里,前来自首的“真凶”不少,可是敢对自己动刀的只有这一个,看门的衙役们大吃一惊,慌乱了一阵才冲上去,手忙脚乱地救下少年。

    罗独君从丫环小蛾嘴里听说了此事,立刻想到了那名缠着自己的少年,问了一句:“他叫什么名字?”

    “他不说,好像是外乡人。”小蛾对这样的做法不以为然,“天下居然有这么傻的家伙。”

    天下当然有这么傻的家伙,罗独君想,有人一辈子专注于十步之内,有人却会在某一时刻醒悟,从此志在千里。

    前去衙门自首的少年们志在千里,可他们走错了路,那名自残的少年尤其大错而特错,名声不是这么建立的。

    午饭时,罗独君对母亲说:“我救不了武大侠,咱们不能再住在怀陵了,我要带你进京,我会努力读书,求取功名。”

    老夫人举筷呆了一会,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可她仍然相信儿子,最后只问了一句:“你问心无愧?”

    “无愧。”

    十三

    当天傍晚,罗独君带着母亲和丫环小蛾,乘车前往京城。

    武渊亲自送行,直到三亭之外才返程,他从武大侠那里接到了命令,所以没有多问,只在分别的时候叮嘱了一句:“小心,孙家人记仇。”

    “我也一样。”罗独君说,武大侠亲手给他树立了敌人,他不会认命,他要与孙家人战斗,直到自己得到彻底的安全,直到他能为武大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