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孺子帝-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纯忠胆子也大起来,开口道:“我去匈奴人营地,尽量拖延大单于。”

    大家说完了,韩孺子仔细权衡,他曾经依靠过朝廷,放手让宰相等人管事,结果不是十分令人满意,难道大胜之后,反而又要重蹈旧辙?

    韩孺子看了一眼赵若素,扭头向众将道:“就按诸位的计划行事,立刻传令,尽快出发。金纯忠,你不必去匈奴人营地,太危险,而且无济于事。”

    “有我妹妹在,不会有危险。正如陛下所言,匈奴大单于为人犹豫,听说陛下已经离开,没准会放弃追击,以免与大楚决裂。”

    韩孺子一旦做出决定,就不拖泥带水,“好,你去一趟,替朕问候匈奴大单于,就说朕有急事不得不走,大楚与匈奴联手击败强敌,兄弟之情越发深厚,望有朝一日能开怀畅饮。仓促相会,无以为礼,楚军营中诸物,权当薄礼,请大单于收纳。”

    “是,陛下。”

    仅仅两刻钟之后,楚军士兵牵马悄悄出营,将帐篷、火把等物都留在原地,走出数里,上马疾驰。

    韩孺子没有离队,只派出少量斥候前驱,他本人仍与大军待在一起,绝不让队伍发生一点混乱。

    第三日下午,北方出现了匈奴人的身影,数量不是很多,看样子应该是来打探情况的斥候。

    军中将领征得皇帝的同意之后,命令全军士兵下马步行,弓弩满弦对外,保持警惕。

    匈奴人越来越多,数量已经超过楚军,却一直没有发起进攻。

    第五日,楚军被迫以战马为食,终于迎来后方的楚军,两军汇合,兵力超过四千,数量仍处弱势,匈奴人却为之一退,不敢步步紧逼。

    将士们仍感到紧张,韩孺子却已放下心来,匈奴大单于一怒之下曾想杀死大楚皇帝,失去良机之后又变得犹豫不决,显然是想在大楚与西方之间左右逢源。

    金纯忠的口才看来不错。

    又一拨楚军过来迎驾,匈奴人彻底退却了,走之前派使者过来,声称他们是奉大单于之命护送皇帝,见皇帝已无危险,他们就不继续送了,大单于感谢皇帝留下的礼物,还赠一批酒肉奶酪之类的食物。

    这些食物送得很及时,韩孺子当然收下,派人向匈奴使者表示感谢,只字不提神鬼大单于。

    大楚与匈奴没有公开决裂。

    韩孺子明白,大楚与匈奴终归成不了真正的“兄弟”,千年之战还将延续下去。

    回程比较慢,又过数日,楚军迎上了第一批返乡的西方军队。

    与匈奴人不同,西方将士对大楚皇帝只有感激,没有异心,远远停下,诸将领亲来楚军营中拜见皇帝,谦卑如奴隶。

    楚军停留数日,休息一下,顺便补充给养。

    韩孺子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在附近的一座山顶上,他以大楚的礼仪祭天,西方诸将也纷纷以本族的方式祭神,再向皇帝朝拜,正式称臣。

    西方军队一批批经过,韩孺子接连分封七十多位王公,共同立誓,必将神鬼大单于余孽扫除荡尽,任何人取得神鬼大单于头颅之后,即使是在万里之外,也要传送给大楚,再有降敌者,为天下诸国之共仇。

    誓言中没有提及匈奴。

    大单于或许是感到了恐慌,派亲叔叔过来告罪,声称神鬼大单于趁匈奴人不备,已经逃走,匈奴人正在追击云云,希望也能参与立誓。

    韩孺子同意,让匈奴使者代表大单于在山顶立誓,他明白,战争不是一时之事,现在还不是与匈奴人翻脸的时候。

    韩孺子回到碎铁城时已是年后,会见众将,论功行赏,同时将大批军队调回关内。

    北方仍然寒冷,京城却已开始化冻,宫中、朝廷与百姓都已返城,回顾之前的危机,恍如隔世。

    皇帝驾临,受到前所未有的盛大欢迎,宰相亲率百官到迎风寨接驾,跪在尘土中,无人敢于仰视。

    在白桥镇,群臣再度恭贺,百姓几乎倾城而出,跪立道路两边,万岁之声持续不绝。

    回至京城,又是一番论功行赏,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反击神鬼大单于的计划,韩孺子已向西方诸军承诺,三年之内,必向西方派出一支大军。

    一切事情忙完之后,韩孺子病倒了,并不严重,只是胸前伤势未愈,需要静养调理,他现在最关心邓粹与黄普公。

    万里之外,一支孤独的楚军正在踽踽而行,犹豫着是继续前进,还是返回故国。

    茫茫大海之上,另一支楚军已经望见了陆地,却没有决定是否要登岸。

    塞外染绿,在匈奴人军中滞留多时的金纯忠终于踏上返程,带着匈奴大单于的虚情假意、妹妹金垂朵的一封书信,还有一个年幼的孩子。

    (今日正常两更。)(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 
邓粹的作战风格就是一个字——快,根本没有事先的排兵布阵,也不派斥候去前方打探情况,由他带头,说去哪就去哪。

    兵贵神速,他的确做到了,进攻第一座城池的时候,对方甚至没来得及关闭城门,士兵与百姓眼睁睁地看着一支陌生的军队闯进来,二话没说,立刻投降。

    神鬼大单于不信任外族人,每攻下一城,必然杀死或征调大部分壮年男子,然后派本族人带领其他地方的士兵把守。

    远离家乡至少千余里,语言、风俗都不相通,守城士兵总是紧张不安,对当地土著充满警惕,基本不会互相勾结,但是数量太少,斗志全无,用来对付百姓绰绰有余,一见到大军,立刻放下兵器。

    邓粹在一座城中从不长久停留,多则三日,少则一日,通常杀死神鬼大单于任命的守城官,另外委任当地贵族,然后征集一些粮草、马匹,带上守城士兵,声称要送他们回家,实际上是编入军中。

    出城之后,邓粹说是要继续西进,没准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改变方向,进攻下一座毫无防范的城池。

    将军关颂早就认识邓粹,却从来没接受过他的指挥,第一次追随就深入敌区,越走越远,不由得心惊胆战,军中的楚兵也都惶恐,但是没有办法,他们连回家的路都不认得,只能跟着邓粹一通乱闯。

    邓粹认路,早在战前他就在这一带游历过,第一次出征时曾到过不少地方,搜集到大量地图,但他一张也不保留,所有方向与位置都藏在心里。

    大概一个月后,楚军攻下神叶城,也是第一座大城,对方早有准备,关闭城门,准备死守,并且调集周围各城的士兵,要与楚军决战。

    邓粹从不决战,以为那会浪费麾下不多的兵力,围了半日,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随后派出一小队之前投降的士兵,冒充援兵进入神叶城,子夜时分动手,为去而复返的楚军打开城门。

    夺城之后,邓粹立刻半闭城门,不准任何人外出,接连三天,迎入一批批敌方援军,全都扣下,然后当众斩杀数十名神鬼大单于的同族人,将人头悬挂在各处城门,宣告此城已为大楚所有,新的守城官要称郡守。

    在神叶城,楚军意外地救出几名楚人。

    皇亲韩息数年前出使极西方,被囚在神叶城,之所以没被杀死,只是因为神鬼大单于忙于征战,一时没想到这几个人。

    虽说是被囚,韩息的生活不算太差,拥有独立的住处,有仆人服侍,甚至娶了一位当地的妻子。

    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见到邓粹之后,立刻问道:“将军有何计划?”

    “嗯,去海边看看。”

    韩息又聊了一会,终于明白邓粹根本没有清晰的计划,再往西,邓粹也不认路了,打算一直向南方进发,以为总能到达海边。

    于是韩息提供了一份计划,“神鬼大单于有三座都城,一座在西北,是他的老家,重兵把守,将军兵少,去那里讨不到好处,而且那里位置偏僻,占之无益。第二座位于正西方,距此三千余里,是座千年名城,神鬼大单于的霸业就是在那里奠定,如被攻占,必将震动四方。第三座位于西南,靠海,原是一座大港,神鬼大单于下令毁船,那里成为一座据点,驻兵也不少。”

    “往西南去。”邓粹一听说靠海就来了兴趣。

    “去那里道路最远,即使侥幸夺占,也无法动摇神鬼大单于的根基。”

    “你玩过踹树的游戏吗?”

    韩息一愣,“将军何意?”

    “就是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看到有人站在树下,你悄悄跑过去踹上一脚,将那人吓上一跳,挺好玩儿的。”

    韩息张口结舌,还是没有明白邓粹是什么意思。

    邓粹也不多做解释,拍拍他的肩膀,“既然你认路,跟我走吧,咱们路上详聊。”

    邓粹率军继续左冲右突,一会奔西,一会去南,让敌我双方都猜不透他的最终目标,只知道非西即南。

    西方震动,敌方终于凑出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号称二十万,在往西、往南的必经之路上堵截楚军,要决一死战。

    邓粹麾下这时也已聚集上万将士,号称十万,做出决战的架势,却在最后一刻调转方向,远途奔袭神鬼大单于的家乡。

    半路上,邓粹向韩息解释自己的计划,“我军兵少而散乱,一败必溃,所以不能战。你说神鬼家乡有重兵把守,我猜这支重兵必然已经南下支援其它城池,咱们绕过去,正好能打个空虚。”

    “将军猜?”

    “打仗这种事,不就是你猜我、我猜你吗?兵不厌诈,猜准者获胜,猜错者完蛋。数千楚军深入敌国领土,除了踹下一些雨水、雪花,还能做什么?要做就做狠一点,非要吓得神鬼大单于魂飞魄散不可,然后咱们就可以回大楚向陛下邀功了。”

    在邓粹面前,韩息等人只有目瞪口呆的份儿。

    “唉,也不知道我妹妹生下皇子没有,我还指望外甥以后能当皇帝呢。”

    将士们惴惴不安,但是除了跟随邓将军疾驰,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真让邓粹猜对了。

    楚军一直以来惯用声东击西之计,敌军早就习以为常,发现楚军北上,仍以为是诱敌之计,因此没有全力追赶,神鬼大单于留在家乡的重兵也按原计划南下,准备包围楚军,然后夺回失地。

    北上、南下的两支军队擦肩而过,最近的时候相隔只有几十里,彼此却不知道,邓粹仍然不派斥候提前打探消息,只相信自己的“猜测”。

    “诸城震动,正常人都会派出重兵镇压,咱们就以不正常之道应之。”邓粹偶尔也会多做几句解释,却没办法让麾下将士心安。

    最后让大家对邓粹心悦诚服的是一场大胜。

    楚军攻占了神鬼大单于的家乡,放火烧光了一切能烧的东西,军中的各国士兵受欺压已久,恨意极深,得到楚军的默许之后,进行了多次屠杀,将神鬼大单于留在后方的族人杀伤殆尽。

    只有极少数人得以活命。

    邓粹留下一位美姬,此女虽无高贵的名号,据传却是神鬼大单于最爱之人,因为偶染风寒,没有随军前往东方,结果落入楚将手中。

    将美姬接到军中的那一天,韩息专程赶来劝说。

    邓粹笑道:“入乡随俗,神鬼大单于每夺一城,必娶当地贵人之女,所以此女并非当地人,也是被夺来的可怜人。而且韩大人不也娶过一位当地女子?城里你看中谁了,都可以要走。”

    韩息劝不动邓粹,但是没要任何美女,督促楚军不得参与屠杀与抢人,至于其它国家的士兵,他管不到,也不想管。

    军队虽然没打硬仗,收获却极丰,对西方诸城的震动更是无以复加,叛乱此起彼伏,纷纷驱逐外人,响应楚军。

    邓粹再次率军南下,在一条名字极长的大河边,与一支敌军相遇,此时双方兵力已经相差无几,他没再避战,让关颂排兵布阵,真要打一场硬仗。

    到了战场上,邓粹并无出奇之处,全靠麾下将士自己的本事,楚军自不必说,此战若败,他们连逃的地方都没有,别国将士刚刚屠杀过神鬼大单于的族人,抢获大量美女与珍宝,同样无路可退。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白天,入夜时敌军溃败。

    邓粹甚至没有临阵督战,躲在帐篷里向美姬学习她的本族语言,胜利消息传来,他只回一句“知道了”,仍不肯出来与众将见面。

    邓粹就是这样一个人,麾下将士都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却又心存敬畏,觉得他是天之骄子,别人费尽心机、辛苦努力得到的东西,他弯腰就能拣到,有时候还不爱拣。

    可“天之骄子”的好运也有用完的时候。

    接下来发生的是一件谜案,多年之后仍是许多人念念不忘的怪事。

    将军邓粹被刺杀了。

    没人知道为什么,美姬被夺来的时候,并没有显出拒绝或是反感,似乎还有一点高兴,一路上与邓粹如胶似漆,却在大胜的当天晚上,杀死了枕边人。

    也没人知道经过,次日一早,将士们来请邓粹,几次没有得到回应,终于觉得不对,闯入帐内,只见邓粹躺在血泊之中,全身赤裸,皆被染红。

    美姬握着匕首,在一边瑟瑟发抖。

    愤怒的将士们当场将美姬砍为肉泥,仍不放心,将营中掳掠而来的女子全都杀死,一个不留。

    过后才有人提出疑问,杀死邓将军的人到底是不是美姬?没准她只是吓坏了,凶手另有他人。

    军中士兵立刻互相怀疑起来。

    大好形势说没就没了,韩息是皇亲,成为楚军统帅,斟酌再三,他觉得自己没本事统领所有人,更没本事一路南下,与楚军将士商议之后,决定向大楚退却,对外则宣称是要东征。

    诸国将士分裂为多支军队,各有主意,但是无一例外都打着大楚与邓粹的旗号。

    邓粹的心被取出来,由楚军带走,躯体则交给一支异族军队,他们要一路南下,完成邓将军看海的心愿。

    韩息是文人,途中遇事必记,打算回国之后呈献给皇帝,可是说到将军邓粹,他无法形容,几次提笔,几次放下,直到进入虎踞城之后,稍得安宁之后,他终于写下几个字:

    邓将军,非常人也。(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 
海面平静,显露出温柔可亲的一面,但就像那些凶猛的野兽,即使是在摇尾求挠的时候,也令人警惕。

    黄普公早已习惯与这头野兽相处,不在乎被它一口吞掉,目光越过海面,望向远处若隐若现的山脉。

    “前方就是敌国领土了。”

    黄普公只是自言自语,忘了身后跟着一个人。

    栾凯脸色苍白,看上去萎靡不振,出海越久,他越厌恶这无尽的颠簸,即使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也不得一刻安歇。

    “那还等什么?打过去啊。”栾凯有气无力地说,似乎随便一个人吹口气,就能将他撞倒。

    黄普公摇摇头,“咱们人太少,打不过。”

    “打不过也打。”栾凯抓住船舷,向外面干呕几声,“起码能死在岸上。”

    黄普公笑了笑,“别急,咱们很快就会靠岸,看见那座小岛了吗?那就是咱们的暂息之地,等海上诸国的援军赶到之后,或可一战。”

    “嗯,他们会来吗?咱们这位皇帝,可比家里那位差远啦。”

    黄普通严肃地纠正,“船上的人是英王,武帝幼子,不是皇帝,皇帝只有一位,在大楚京城。”

    栾凯不在意这些区别,“跟我说没用,跟他说。”

    栾凯抬手指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