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孺子帝-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花缤交待儿子,如果刺杀皇帝不成,再去杀东海王,花虎王更狠,无论如何都要杀掉从前的“朋友”。

    “孟娥呢?”韩孺子问。

    “跟花虎山他们两个在一起。”桂月华带着哭腔说。

    孟娥未必会尽心保护东海王,王赫立刻让一名侍卫出去帮忙抓人。

    桂月华没什么可说的了,上下嘴唇微微颤抖,看着皇帝,等待自己的命运。

    韩孺子对王赫和另外几名侍卫说:“先退下。”

    王赫一惊,“陛下……”

    “没事,你们捆得够紧就行。”

    王赫亲自上前检查,确认两名刺客已死,桂月华也被牢牢捆住之后,带着侍卫们退出房间,守在门口。

    外面的事情自有他人负责,韩孺子无需担心,他只想弄清一件事,“大楚皇帝到底哪里得罪了你们,惹来三番五次地行刺,甚至令你们甘心与外族勾结?”

    桂月华从来没想到自己的胆子这么小,可是自从招供的那一刻起,他就控制不住全身的颤抖,“我们……不不,是云梦泽,想要先灭大楚,再驱逐匈奴人,勾结是权宜之计。”

    “又是因为武帝屠杀豪杰?”

    “应、应该是吧,我只知道云梦泽的总山头最恨皇帝,不管谁当皇帝他都要暗杀。”

    “总山头?”

    “就是云梦泽群盗的盟主……”

    “栾半雄?”

    “对对,就是他。”

    “他和大楚皇帝有私人恩怨?”

    “我不清楚,据说栾半雄的义父从前是天下知名的大盗,可能是被武帝杀死的。”

    “嘿,官府杀强盗,难道不应该吗?”

    “应该应该,不过栾半雄的义父好像是被武帝亲手杀死的,详情我也不知道,只是听说而已……”

    韩孺子一愣,正要追问,突然传来敲门声。

    “进来。”韩孺子道。

    王赫推开门,轻声道:“东海王逃走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两路逃亡() 
崔腾睡了一个好觉,在梦里笑出了声,当他被强行推醒的时候,自然感到难以言喻的愤怒。

    “干嘛?”崔腾猛地坐起来,举起拳头,把推他的人吓得后跳一步。

    紧接着,被吓一跳的人就是崔腾了,推醒他的人是一名太监,在太监身边,站着皇帝、将军邓粹以及众多侍卫。

    昨晚的事情一下子全回到脑子里,美梦变成噩梦,崔腾吓得脸都白了,以为皇帝兴师动众来报复自己,急忙掀开被褥,跪在床上,先向皇帝磕了一个头,开口道:“我以为那是陛下赐给我的……”

    这是皇帝的房间、皇帝的床,崔腾在这里度过一个毕生难忘的夜晚,事后却觉得自己惹下了大祸,皇帝怎么可能将一位世间绝无仅有的尤物平白无故让给别人呢?而且事先也不说一声?其中必然发生了误会,而他将错就错,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

    彻底入睡之前,崔腾想了好几条辩解理由,计划是佯装不知情,推脱为误解,可是他脸上变色、下跪磕头、不问自辩,这一切都说明他早知道自己做了错事。

    韩孺子却不是为此而来,崔腾眼中的尤物,在他看来只是一名身怀奇技的江湖女子。

    “东海王呢?”

    崔腾一愣,“陛下……还不知道昨晚的事情?”

    “那不是昨晚,就在刚才,待会再说。”韩孺子本来没想追究此事,可是看到崔腾惊恐不安的样子,他改了主意,语气稍显严厉。

    崔腾向后一倒,他觉得自己睡了好长时间,没想到才是一小会,坐在床上发呆,一狠心,道:“值了,陛下怎么处置,我都没有半句怨言……呃,没有……”

    “先告诉我东海王去哪了?”对韩孺子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东海王?”崔腾的心事终于转过来,“他不在自己房……哦,是不是跑了?这个家伙,也不通知我一声,大概是因为没找到我。”

    韩孺子猜得没错,崔腾果然是知情者,“东海王怎么逃走的?”

    “呵呵,陛下别着急,东海王这回是做好事,他给陛下探路去了。”

    崔腾将王府里两名仆人逃走的经过以及东海王的计划说了一遍,“东海王假装普通士兵,他若是能取得匈奴人的信任,就会许诺从城里带出更多将士,到时候……”

    崔腾看向邓粹,没将计划全说出来,其实也不需要他再说什么,整个计划一目了然,只有他自己还没明白全部真相。

    府里的女仆参与这么大的阴谋,邓粹居然一无所知,这实在让他脸上无光,却又无从辩解。

    “东海王不会回来了。”韩孺子说,东海王还是选择了背叛,这倒没什么,只要皇帝还活着,只要能够解除晋城之围,东海王无路可逃,让韩孺子感到恼怒的是,有人逃出晋城投降匈奴,这么大的事情他却不知情,每天那么多的公文,还有每天早晨的朝会,没有一个人报告此事。

    “东海王肯定会回来,然后将陛下和我一块带出去,他向我保证了。”崔腾信誓旦旦地说,他完全被东海王说服了。

    韩孺子也不跟他争论,问道:“邓府的那名女仆呢?”

    “应该跟着东海王一块出城了吧,东海王这小子就是聪明,审问女仆的时候他自称姓柴,过后劝樊将军将女仆放回邓府,说是有要放长线钓大鱼,过了一天又找来女仆,说是柴家对陛下不满,总之取得了女仆的信任。可我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跟城外联系上了,我还以为得过几天呢。”

    韩孺子脸色微变,对邓粹说:“你没法出城了,东海王自己也是假冒,或许不会戳穿你的身份,那名女仆……”

    对邓粹来说,这时却没有多少选择,“这个计划本来就很冒险,花缤可能根本不会顾及儿子的性命,那些江湖人也可能中途变卦,现在的风险只是更大了一点而已,我们逃亡的路线不同,未必会在匈奴人营中相遇。”

    “还是太冒险。”韩孺子向侍卫头目王赫道:“守好那条地道,不要让外人混进城,去邓府看看那名女仆还在不在,派人把樊将军叫来。”

    “是。”王赫退下。

    邓粹后退几步,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头,说道:“邓某不才,略通军艺,只能对陛下实话实说:晋城断无固守之理,匈奴人若是全力进攻,晋城顶多能守三天,集结塞外军队,是唯一的解围办法,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也必须出城,至于我府里的那名女仆——就看天意吧。”

    跪在床上的崔腾向皇帝使眼色,表示邓粹不可信,韩孺子却宁愿相信这位认识不久的将军,“先去见花缤,必须有他配合才行。”

    韩孺子转身向外走去,崔腾挠挠头,急忙下床,一边穿衣服一边叫道:“等等我!”

    刘介已经醒了,与一群太监守在外面,同样不明所以,韩孺子下令道:“看好琴师父女,等朕回来。”

    “是,陛下……”刘介看着邓粹、崔腾和一群侍卫跟在皇帝身后,更加莫名其妙,等众人走开,他急忙进屋查看,只见张有才还在熟睡中。

    十七名刺客八人被杀,剩下九人与花缤都被活捉,送到了王府里。

    孟娥正在向花缤讲述她的计划,“你只有一次机会,带几个人出城,然后再回到晋城,或许能保住你们父子二人的性命。”

    “唉,我怎么……怎么会相信你呢?”花缤盯着女侍卫,他其实对孟娥一直怀有疑虑,甚至想办法鼓动琴师先上阵,结果还是没能逃出圈套。

    “因为你想要皇帝的首级,因为我的确对皇帝下毒了。”孟娥并不意外,她做过的事情足以取得任何人的信任。

    花缤长叹一声,没错,这个女侍卫竟然真对皇帝用毒,由不得他不信任,他还不知道皇帝此前也被蒙鼓里,说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皇帝这么喜欢冒险,绝非大楚之福。”

    孟娥也不解释,“大楚不需要你考虑,你先想想自己和儿子的死活吧。”

    花虎王在一边怒道:“父亲,别听她的,这个女人甘心给皇帝当走狗,早晚会遭报应,咱们父子死在这里,日后也会名传天下。”

    韩孺子就是这时带人进来的。

    崔腾已经跟上,进屋之后看到花虎王,吃了一惊,但是没说什么,两人从前在京城相识,但不算好友。

    俘虏加上众多侍卫,屋子里很拥挤,韩孺子也不多说什么,站在花缤面前,盯着他看了一会,对孟娥说:“对他们用毒了吗?”

    “嗯,六个时辰之后就会发作。”孟娥回道。

    “我能带你们出城!”被捆在最边上的桂月华喊道,他已经完全崩溃,为了活命,什么都肯做,“我们约在三更出城,在城外十里有人接迎!”

    其他俘虏怒斥,只有花缤没吱声,回视皇帝的目光。

    “父亲,你不会……”花虎王注意到父亲的犹豫。

    花缤扭头看了一眼儿子,然后向皇帝道:“陛下想要出城?”

    “是另外一些人。”韩孺子没有透露邓粹的姓名,花缤并不认得邓粹,没必要让他知道得太多。

    “现在三更已过。”花缤提醒道。

    “你会有办法向接迎者解释。”

    “然后我还得回来?”

    “嗯,就说你要继续行刺。”韩孺子替他想好了借口。

    “陛下肯定会饶我们父子一命?”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免不了入狱为囚,但是你们会有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等你回来再说。”韩孺子左右看了看,“朕的话就是旨意。”

    “父亲!”花虎王叫道,“大家千里迢迢是来……”

    “闭嘴,大势已去,你什么都不懂。”花缤向儿子道,想了想,对皇帝说:“要带多少人?”

    “不多,五个人。”

    花缤点下头,“让桂月华跟我一块出城,他认识那些接迎者,然后我们一块回来。”

    桂月华一个劲儿地点头。

    江湖豪杰们努力相救的“俊侯”花缤,竟然当着同伴的面向皇帝投降,俘虏们无不大怒,除了花虎王,其他人破口大骂。

    花缤无动于衷。

    等骂声稍歇,韩孺子说:“诸位与匈奴人勾结,逐小义而舍大义,罪不可赦。”

    “我们先灭大楚再驱匈奴!”一名俘虏喊道。

    韩孺子不屑于与这些人争论,退后一步,侍卫们得到示意,纷纷拔刀,手起刀落,七名俘虏被杀,只剩下桂月华、花虎王两人,还有一个花缤。

    桂月华早已吓破了胆,全身颤抖不已,花虎王脸色也变了,张着嘴,再不敢反对父亲的决定。

    花缤倒是保持了镇定,“要走现在就走,再等下去,匈奴人会生疑心。”

    韩孺子转身离开,孟娥与崔腾跟随在后,剩下的事情交给侍卫们处理。

    王赫正好从邓府赶回来,那名女仆失踪了,从昨天傍晚开始就没人看到过她。

    樊撞山也奉命赶来,意外地得知自己被任命为守城将军。

    崔腾与樊撞山都受东海王蛊惑,以为是在为皇帝做事,因此隐瞒了许多事情,韩孺子一度感到愤怒,这时却决定暂不追究,这两人的忠诚无可怀疑,只是笨了一点,被人利用。

    花缤、桂月华带着五个人走出房间,在一队侍卫的护送下匆匆离去,没向皇帝告别。

    邓粹此去生死难料,韩孺子必须做好各种准备,“通知全军将士,随时待战,城门关闭,除非朕亲自到场,否则的话就算有圣旨,也不准打开。”

    “是。”樊撞山应道,仍然一头雾水。

    韩孺子知道,接下来几天最为关键,邓粹能否顺利逃出?能否集结塞外军队?匈奴人主战、主和两派谁将胜出?都将直接影响到晋城甚至大楚的存亡。(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三章 劝降() 
(祝所有读者中秋快乐!)

    城里的地道不长,非常狭窄,只能在里面爬行,出来之后七个人全都灰头土脸,回头望去,晋城耸立在不远处,夜色笼罩,又有一座小土丘遮挡,彼此都看不清楚。

    众人将出口重新掩埋,挑隐蔽的地方匆匆行进,桂月华走在最前面带路,深一脚浅一脚,大家各怀心事,谁也不说话。

    他们出城比较晚,走出十里之后,天已经亮了,桂月华站在一棵枯树下,嘬唇吹哨,很快树林里传出回应,七八人走出来,看相貌、穿着都是楚人,带头者显然认得桂月华,疑惑地问:“怎么就这几个人?事办成了吗?”

    桂月华叹了口气,“唉,一言难尽,先将俊侯带出来,其他人还留在城里,事情只能推迟处理。”

    那人来到花缤面前,抱拳笑道:“俊侯安然无恙,总算成了一件大事。”

    “花某何德何能,敢教董寨主亲来相救?”

    两人也是旧相识,寒暄几句,董寨主又回到那件事上,眉头微皱,“跟匈奴大王说好的,没拿到东西,咱们可不好见人。”

    桂月华与他更熟一些,不耐烦地说:“所以俊侯连儿子都没带出来嘛,其他人都留在城里,我们去见匈奴人,自有解释。”

    董寨主嘿嘿笑了两声,扫了一眼另外五人,没说什么,前头带路,进入树林,林中藏着数十人与马匹,众人上马,不再隐藏行迹,出林之后直奔二十余里以外的匈奴人营地。

    匈奴人自恃兵多,退后扎营,仍能将晋城围得水泄不通,与此同时也方便放牧牛马。

    半路上有匈奴人迎接,发现出城的人不多,身上也没携带头颅一类的东西,立刻表示不满,董寨主的一名手下用匈奴语解释了半天,董寨主对桂月华小声道:“你最好真有说辞,这位匈奴大王不太好相处。”

    “放心吧。”桂月华指着另外五人,“他们都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卫兵,被俊侯说动,自愿投靠匈奴人,算是一件小功劳吧?”

    董寨主这才露出微笑。

    匈奴人的帐篷很杂乱,根据大小与华丽程度,能判断出主人的尊卑。

    董寨主客气地请花缤等人留在一顶普通的帐篷里,他与桂月华去见匈奴大王。匈奴王号众多,这一位众人都称其为“大王”,地位应该不低。

    花缤站在门口,目送桂月华等人离去,转身道:“阁下是车骑将军邓粹吧?”

    四名随从吃了一惊,邓粹点头应道:“是我。”

    “我就说陛下不会随便送一个人出城,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有人认出邓将军,我也只能顺水推舟,自称说服邓将军投降,至于匈奴人信与不信,就要看邓将军怎么说了。”

    邓粹笑道:“放心吧,匈奴人好骗。”

    花缤嘿然而笑,对这位年轻的将军不太有把握。

    没多久,董寨主独自回来,“几位跟我来,大王要见你们。”

    花缤道:“这位贵人怎么称呼?就叫‘大王’?”

    “大王是咱们对他的称呼,他很喜欢,这么叫就对了。”

    一行人向营中最大的一顶帐篷走去,路上所遇尽是骑马的匈奴人,三五成群,呼啸往来,看上去一点规矩也没有,但是从不发生碰撞、冲突,无论路上有多少匹马,总能顺利地互相错过。

    那帐篷足有两三间普通房子那么大,下面垫着地板,要迈三级台阶才能来到门口,帐内铺着厚厚的毡毯,一进去,浓浓的暖意、酒气、香味混杂一起扑面而来。

    帐篷里人不少,当中坐着一位四十几岁的粗壮匈奴人,两边是六七名姬妾,也不避客,好奇地打量新进来的楚人。

    邓粹一抬头就看到了东海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