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孺子帝-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干活的宫女忍不住笑了一声,又急忙收敛,收起杂物迅速退出。

    所有侍者都退下了,外面已经全黑,屋子里在不同地方点着三根蜡烛,非常明亮。

    良久之后,东海王伸手指着皇帝,“我明白了,我全想明白了。”

    “明白什么?”

    “太后为什么强迫我当你的侍从?这是她的诡计!”东海王也不管会武功的宫女了,满腔悲愤,非得说出来不可,“太后要杀你,然后将弑君的罪名按在我头上,借将崔家灭族,栽赃嫁祸,这是栽赃嫁祸!”

    韩孺子想了一会,“你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只是有点道理?”东海王抬手敲打脑袋,然后大步走到皇帝面前,“你要被杀死了,明不明白?”

    “明白,可是又能怎么样?”韩孺子看向门口的孟娥,总觉得危险并不来自于她。

    “咱们是两个人,她是女人,只有一个。”东海王毫无必要地压低声音,“太后不可能收买宫里的所有人,咱们闯出去,到处嚷嚷,就说宫女刺驾,这是真事,然后……然后咱们去找中掌玺刘介寻求保护,让他护送咱们出宫。”

    “你刚才还说他假装忠臣。”

    “啊……拜托你能不能稍微减少一点记性?这可是生死存亡的关头!”东海王抓住皇帝的胳膊,想将他拉起一块对付守门的宫女。

    韩孺子摇头,“不,你欺骗过我一次,我不再相信你了。”

    “你还记得衣带诏的事情?好吧,是我告的密,可那不能全怨我,景耀那个老太监将我看得死死的……再说,你不是没事吗?倒霉的是我,景耀没抓住你和大臣的把柄,被太后训斥了一顿,他就拿我撒气,臭骂了我一顿,说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要是当了皇帝……算了,不说这个,我这回是真心的,绝对没骗你,我、我指天发誓,要是再骗你,不得好死!”

    “好吧,我相信你。”

    东海王长出一口气,转身面对门口不动声色的宫女,又有些犹豫,“你说咱们能打过她吗?”

    “没必要打,她不是刺客。”

    “你怎么知道?”

    “我能看出来。”

    “哈,你太单纯了,也难怪,你连师傅都没有,没人教你皇宫里的事情。跟你说,皇宫是天下最肮脏的地方,在这里,人命是最不值钱的玩意儿。”

    “可你还是想进皇宫当皇帝。”

    “两码事!”东海王被激怒了,甩开皇帝,大步走到宫女面前,“没有外人,你不用藏着掖着,说句实话,你是不是刺客?”

    东海王劝说皇帝的时候,孟娥就没有过反应,这时更像是没听见,连睫毛都不肯动一下。

    东海王等了一会,转身说:“瞧见没有,只有刺客能这么镇定,能一动不动地坐这么久。她在等候时机,夜深人静,没准就是今晚,她会一刀杀死你,然后将带血的刀塞到我怀里,让我百口莫辩。”

    东海王越想越觉得事情必然如此,心中惊恐万状,突然间灵机一动,两步跳到一根房柱的边上,大声道:“刺客,你和太后的诡计不会得逞,你敢对皇帝动手,我就……我就效仿刘介,一头撞死在这里,看你们怎么栽赃给死人!”

    同样是以死捍卫皇帝,太监刘介显得忠心耿耿,东海王则是在耍赖,孟娥没有反应,韩孺子则笑出声,“刺客都是藏起来的吧,应该不会守在被杀者的旁边。”

    东海王想了想,“你太幼稚了,太后这样做是防止意外,她肯定是刺客。”东海王并不真的想撞柱而死,向前迈出一步,稍稍靠近宫女,诚恳地说:“桓帝的儿子就剩下我们两个了,我俩要是死了,天下必定大乱,上官家根基未稳,太后掌控不住局势,关东各诸侯王蠢蠢欲动,这位刺客……姐姐,练武之人也要讲武德吧,生灵涂炭的局面是你想看到的吗?我知道你是被迫的,改邪归正吧,你还有机会。”

    孟娥仍然没反应,韩孺子道:“听你这么一说,我更觉得她不是刺客了。”

    “你懂什么?”东海王恨恨地瞥了皇帝一眼,“我在想办法救咱们两人的性命,你欠我一个人情。”

    孟娥突然站起来,东海王吓得后退两步,贴壁而立,韩孺子的心也怦的一跳,老实说,他不是特别拿得准孟娥究竟想做什么。

    噗噗噗,门窗紧闭的房间里,三根点燃的蜡烛接连熄灭,四周一片漆黑。

    (为感谢大家的支持,明天、后天三更,接下来的发稿安排:周一至周五两更,上午8…9时,下午6…7时;周六、周日常规一更,争取两更,我需要休息一下,也需要时间整理思路。)

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 
房间里有三根蜡烛,椅榻中间的几案上一根,就在韩孺子身边,东西暖阁的门口各有一根,其中一根离东海王很近,门口孟娥所处的位置相对暗淡一些。

    三个人都没动,也没有风,蜡烛却在同一时间熄灭。

    东海王叫了一声:“怎么回事?”

    东海王身边的蜡烛突然亮了,只持续了极短的一会,仿佛一道失去了锐气、软绵绵的闪电,他发出第二声尖叫,结果什么也没发生。

    片刻之后,东暖阁门边的蜡烛骤燃骤灭,东海王没能控制住心中的惊恐,发出更响亮的尖叫,马上将嘴捂住,屋子里正在发生诡异的事情,尖叫与权势这时都保护不了他。

    接下来的间隔稍长一些,离韩孺子最近的蜡烛被点燃了,韩孺子早已做好准备,睁大双眼观察,他觉得自己看到了模糊的影子,在他能够完全肯定之前,蜡烛已经熄灭。

    黑暗中,有人轻轻地哼了一声。

    东海王没再尖叫,发出类似于呜咽的声音,好一会之后,颤声说:“有鬼?”

    韩孺子也有点拿不准,从小到大,他可听过不少鬼神故事,眼前的场景确有几分相似,“孟娥,你还在吗?”

    “你居然知道宫女的名字?”东海王有些吃惊,马上发现了“真相”,大叫道:“她是鬼!宫女就是鬼!你注意到没有,过来服侍你的那些太监、宫女都看不见她,只有咱们两个……这是、这是太后的巫术!”

    太监和宫女在皇帝面前总是互相漠视,韩孺子并不觉得奇怪,何况他亲眼见过杨奉对孟娥说话,更不相信她是鬼怪,“别吵,屋子里还有别人。”

    “人……还是鬼?”东海王更害怕了,牙齿撞得咯咯响。

    离两人比较远的那根蜡烛被点燃了,这回没有熄灭,孟娥站在旁边,神情若有所思。

    韩孺子松了口气,“还好你没事,刚才是什么东西?”

    孟娥还是不肯开口,东海王观察了一会,说:“不管你是人是鬼,请你千万……千万认准目标,我是东海王韩枢,坐在那边的才是皇帝。”

    孟娥原地转了一圈,从左袖里取出一柄很短的匕首,刃身只有三四寸长,柄端更是不到两寸,无法把握,只能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

    东海王倒吸一口凉气,紧贴墙壁一动不动,本想冲进暖阁,可是里面太黑,他不敢进去,至于之前说好的以死相挟,早就忘在了脑后。

    孟娥迅速在屋子里绕行一圈,从暖阁门前经过的时候,东海王吓得坐在了地上,半天没有爬起来。

    孟娥的目标却不是他与皇帝当中的任何一人,回到门口纵身一跃,伸左手搭在房梁上,晃了两下,跳回地面,小步疾行,突然再次上跃,如是三次,终于站稳,将匕首也收回袖中。

    韩孺子和东海王都看得呆住了,孟娥不只会武功,还是他们从未见识过的高深武功,最高的房梁离地丈余,她跳上跳下却极为轻松,东海王再也不觉得他与皇帝能联手对付这名宫女了。

    “休息吧。”孟娥总算说出一句话。

    东海王慢慢站起身,小心地问:“今晚不动手了?”

    孟娥打开房门离去,韩孺子发现一点异常,起身走到门口,伸手在深色的门板上抹了一下,果然,孟娥碰过的地方留有血迹,她受伤了。

    东海王慢慢走过来看了一眼,颤声道:“真有……刺客……”

    “别乱猜。”韩孺子找来一张纸,擦去血迹,心里其实也相信刚才有刺客来过。

    没多久,四名宫女走进来,分别去东西暖阁里铺床垫被。

    韩孺子住在东边,心里憋着一肚子话希望向孟娥问个明白,结果今晚留下的却是另一名宫女,对皇帝的一切提问只敢回以“是”与“不是”,好像根本就不知道孟娥是谁。

    韩孺子在床上辗转反侧,好久没能入睡。

    有人敲门,然后不请自入,同样没睡着的东海王来了,对坐起来的宫女说:“躺下,没你的事。”蹑手蹑脚摸到床前,轻声问:“醒着吗?”

    “嗯。”

    “我猜你也睡不着,实在是……”东海王在黑暗中转身,对着椅榻的方向说:“你出去,今晚不用你服侍。”

    “啊?”宫女惊慌失措。

    “啊什么啊?我是陛下的随从,当然可以服侍陛下,而且……我们要商谈国家大事,小小奴婢怎可旁听?”

    这是一名普通宫女,被东海王一番话吓到了,只得摸黑走出去,守在暖阁门口,不敢远离。

    东海王满意了,坐到床沿上,认真地说:“我又想了一下,终于有点明白了。”

    “你不觉得孟娥是鬼怪了?”韩孺子笑道。

    “鬼不会像她那样跳跃,只会飘来飘去,像风一样,呜——”东海王嘴里发出风的声音,发现皇帝不怕,感到很无趣,“那名宫女是人,是名武功高手,这可就奇怪了,皇宫里怎么会有这种人?”

    “皇宫里不能有武功高手吗?”

    “当然有,可大都是男的,更不用装成宫女,在太庙里,皇太妃带去的那个宫女就很奇怪,倒像是男扮女装,而且这两个人都不懂规矩,不像是皇宫里的人。”

    “我也这么觉得。”

    “我已经说了,你当然这么觉得了,关键不在于他们两个,也不在于你,而是我。”

    “你?”

    “嗯。为什么我会留在宫里?当然不是因为你的一句话,太后为什么让我当你的随从?今天晚上又为什么非让我来你这里?”

    “为什么?”韩孺子是名标准的故事爱好者,很愿意顺着对方的讲述发问。

    “为了保护你。”

    “你能保护我?”

    “我不能保护你,我的存在能保护你。”

    韩孺子是个很聪明的少年,可还是听得晕了,“嗯……我没明白。”

    “听我说。”东海王上床盘腿,兴致高涨,“太后肯定是这么想的:崔家不甘心失去帝位,所以要派人暗杀新皇帝,也就是你,为了保护你这个傀儡,就将我送来了,因为崔家总不至于把我也杀死。”

    韩孺子想了一会,“你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有点道理?明明是很有道理,这能解释一切!”

    韩孺子也坐起来,“之前灭烛,就是你们崔家派来刺客了?”

    “当然不是。”

    “怎么又不是了?”

    东海王靠近韩孺子,“你跟太后一样愚蠢,她想错了,我们崔家根本不可能派刺客。整件事的奇怪之处在这里:那名古怪的宫女……”

    “她叫孟娥,一点也不古怪。”

    “别跟我争,我在引导你思考问题。”东海王在床上捶了两下,激动地说:“宫女发现刺客之后为什么那么镇定?她应该大叫大嚷,喊来宫中的侍卫,这可是对付崔家的大好机会!别管刺客是谁派来的,都可以栽赃给崔家!”

    东海王的眼里只有崔家,在他看来,一切阴谋也都是针对崔家,因此也就是针对他的。

    “孟娥没有大叫,是因为她没有抓到刺客……”

    “嘿,关键就在这里,为什么没抓到刺客呢?太后既然猜到会有刺客,准备应该很充分才对。”东海王急切地说。

    “为什么?”

    “嘿嘿……等着瞧吧,太后有大计划,没准外面已经闹翻天了,咱们在这里什么不知道而已。太后想用这一招剪除异己,崔家可没那么好对付。”

    韩孺子半天没吱声,东海王纳闷地问:“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刺客或许就是你们崔家派来的……”

    “我说不是就不是!”东海王怒道。

    韩孺子不为所动,继续道:“我还在想,除了提防你们崔家,肯定还有别的事情让太后猜到今晚会有刺客。”

    “什么事情?”

    “在此之前,皇宫里曾经发生过刺杀事件。”

    东海王一惊,“你说是……咱们的父亲和兄长……”

    “桓帝在位三年驾崩,上一位皇帝登基才几个月,这不正常吧,他们的身体怎么样?”韩孺子对父兄极为陌生,说不出亲切的称呼。

    “皇兄不知道,父皇的身体肯定是好的,登基的前几个月还带着我出去打猎呢。可也说不准,病来如山倒,谁也预料不到……不不,你想得太多了,刺杀皇帝?不只一位?不可能,皇帝要是这么容易被杀死,大楚江山早就改姓了。”东海王必须将话圆回来,否则的话,越说越像是崔家的阴谋。

    韩孺子觉得自己就挺容易被杀,他还没死,只是因为时机未到,太后不想让他死得太早而已。

    刺客似乎就躲在黑暗中的某处,两人都不说话了,四周越安静,气氛越是可怕,韩孺子开口道:“还有比我更倒霉的皇帝吗?好像人人都想杀我。”

    “换成我当皇帝,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崔家会将我保护得万无一失,而且所有事情都不会瞒着我。”

    韩孺子突然想起杨奉说过的一句话,喃喃道:“咱们的祖父,武帝也曾在宫里遇险。”

    “咦,你听谁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只是……听人随口说了一句。”韩孺子的思绪已经飘远。

    “你、你想得太多了,哪来那么多刺客?这次是意外,很可能是太后安排好的意外。”东海王拒绝接受韩孺子的思路,不停地摇头。

    韩孺子也不想猜下去了,与其胡思乱想,还不如一无所知,于是倒下睡觉,可心里莫名地躁动,更加睡不着了。

    东海王坐在床角,隔一会就喃喃一句:“太后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不知过去多久,两人正处于似睡非睡的状态,敲门声突兀地响起,东海王吓得连滚带爬,躲在韩孺子身后,猛然醒悟皇帝身边其实最不安全,急忙绕到床边,跳到地上,蹲到床角处。

    “时候到了,陛下。”是杨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三章 宫中的士兵(二更)() 
大门外灯火通明,路上站满了顶盔贯甲的士兵,只留出一条极为狭窄的通道,就连见惯大场面的东海王也吓得呆住了,止住脚步,不肯迈过门槛,拽着韩孺子的胳膊,颤声说:“这不是宫里的侍卫。”

    韩孺子也有点犹豫,昨天登基的时候他曾经望见过大批的仪卫,相距比较远,只看到无数色彩鲜艳的旗帜、盔缨、甲衣和兵器连成一片,像是堆积成山的花灯,威严有余,勇猛不足。

    此刻站在门外的这一批士兵不同,身上的甲片互相摩擦,发出极具威胁性的响声,手中的刀枪在灯火的映照下奕奕闪光,明明离着十几步,感觉就像是抵在了胸口,区区百余人,比排列整齐的数千名仪卫更显狰狞。

    “他们是来保护陛下的。”杨奉轻声道,拥着皇帝走出大门。

    东海王急忙跟上,在这种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