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孺子帝-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有什么巧的?整个碎铁城,就属部曲营鱼龙混杂,当初建立的时候,就有望气者参与,你在里面安插一点人手,再正常不过,你当初一说要招人,我就知道必在部曲营。”

    “东海王聪明睿智,林某不才,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跟得上东海王。没错,我当初在部曲营里安插了几个人,他们又拉拢了一些人,现在总共有二十八位。不要小瞧这二十八人,个个都是敢做敢为的好汉,值得一用。”

    “好,明天就让他们跟随我去中军帐。”

    “没问题。”

    两人又聊了一会,林坤山告辞,去取消原定今晚执行的劫持计划。

    随从悄悄进来,东海王问道:“怎么样了?”

    “半个时辰前,柴智去探望被关押的柴家人,萧币会向他传达殿下的意思。”

    “嗯,柴智信不信不重要,关键是让他放心,对我没有防备……你得保护好我,绝不能再出现河边寨的事情,我居然一个人被抛弃在那里!”

    “从现在起,我会一直留在殿下身边。”

    东海王的心事已经转到别人身上,“张养浩、谢瑛、丁会,别以为我会忘了你们的背叛。”

    与将军府一墙之隔,勋贵营虽然取消了,监狱还在,二十多名“柴家人”都被关在这里,待遇不错,每人一间牢房。

    虽然没有性命之忧,这些犯人仍然备受煎熬,尤其是身为领头人的萧币,这场失败对他的声望与前途打击甚大,一看见柴智进来,立刻跪在地上,激动地叫了一声“三哥”。

    萧柴两家通过联姻而成为至交,萧币的哥哥娶的是柴家女儿,他本人定下的未婚妻也是柴家近亲。

    柴智点点头,示意卫兵和狱卒出去,他要单独与萧币谈话。

    “三哥,放我出去。”

    柴智摇摇头,“别急,等到明天,我会让你风风光光地出来。”

    萧币大喜,连连点头,“是是,我不急。还有,我把东海王拉拢过来了。”萧币急切地表功,想证明自己并非无能之辈。

    “嘿,东海王害怕了吗?”

    “将一百多名勋贵子弟派出去送死,得罪了几乎所有世家,他能不害怕吗?还好当时我们都在监狱里,反而因祸得福。”

    萧币将东海王的求和之意转述一遍,柴智听后沉吟片刻,“东海王诡计多端,他分明是想利用咱们杀死废帝,自己坐享其成。”

    萧币心中有点忐忑,“杀死废帝……真的不会惹麻烦吗?太后对他好像挺宽宏的。”

    “形势变了,太后听政的日子即将结束,冠军侯才是未来,他对废帝可没有怜悯、宽宏之意,东海王大概也是察觉到什么,才会低三下四地求和。”

    “原来如此,那就没什么担心的了。”

    “可也不能大意,冠军侯固然想除掉桓帝二子,咱们柴家却不能担弑帝之名,即使那只是一名废帝。明天,我会利用匈奴人除掉废帝,至于东海王,即使他屈服了,也绝不能让他回到关内,只是该由谁动手……”

    “我有一个人推荐。”萧币马上说道,将自己对东海王随从做出的承诺忘得干干净净。

    “谁?”

    “张养浩,他好像因为什么事背叛过东海王,一直受到欺侮,对东海王,他是又怕又恨,如果有机会……”

    “张养浩?”勋贵子弟数量众多,柴智也不能每个都记在心里。

    “辟远侯的孙子,父母早亡,爱赌钱、爱钻营的那个张养浩。”

    “哦,知道了,他不错,辟远侯个性孤僻,家中香火不旺,张养浩惹事,牵涉不到别家。你能说服他?”

    “能,可是我出不去。”

    “那就让他来,他若敢来,事情就已经成了五六分。”

    “对对,三哥说的对。”

    “待会我让你的随从去找张养浩,明天我会将东海王请到中军帐,中间会有一阵混乱,让张养浩见机行事,跟他说,我和冠军侯会保他的安全。”

    一个时辰之后,张养浩果然来了,看守监狱的士兵得到过好处,更不敢得罪北军军正,对深夜而来的探访者什么也没问就给放行。

    张养浩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面对张养浩,萧币的态度截然不同,坐在土炕上,坦然接受对方的躬身行礼,他只是点下头,“镇北将军取消勋贵营,你被分到哪了?”

    张养浩脸色微红,“右军二十七营。”

    “右军只有二十营,哪来的二十七营?”

    “是神雄关来的援兵,刚被编入右军不久……”

    “嘿,镇北将军胆子真大,随便一只几百人的军队,就敢编入北军右军。你打算就这么认命了?”

    “大家都这样,我有什么办法?”

    “京城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张养浩犹豫不决地摇摇头,他听说过一点风声,对真相知道得不多。

    “冠军侯已经回京,朝中将有大事发生,这正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时候,张养浩,你有仇人吗?”

    “我没有仇人,可是有人恨我……”张养浩眼睛一亮,上前两步,“萧公子!”

    “柴家在朝中联系太广,有些事情想做却不能做,如果有人愿意帮忙,柴家会记得此人的功劳,冠军侯也会。”

    “东海王害死那么多人,也该付出代价了。”张养浩脱口而出。

    碎铁城内外的阴谋家可不少,北军都尉刘昆升手持纸条看到后半夜才入睡,老将军房大业在屋子里引弦数十次,才驰弓休息,柴悦更是彻夜难眠,在城外的中军帐里来回踱步,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小人物,趁着夜色四处联络,抛出一个个传言与承诺,引动人心荡漾。

    韩孺子睡得很踏实。(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军侯密令() 
天亮时空中开始飘落雪花,细细碎碎的,没有多少,像是从房顶被风吹下来的残雪,柴悦却不敢大意:谈判地点距离楚军十几里,万一大雪纷飞,视线受到阻隔,后方将很难及时获得消息。

    柴悦立刻对北岸的楚军做出调整,本来是三里一哨,现在变成一里一哨,一直延续到匈奴人大营前不到五里,定时传信,不得中断,匈奴人自然也要做出同样的调整,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

    将近午时,韩孺子终于骑马过河,随身只带十名卫兵,众将送行至河边,柴悦多送了一段路,直到匈奴人哨兵提出异议,他才停下,望着镇北将军远去。

    雪已经停了,天色还阴沉着,柴悦此前查看过多次,对帐篷的位置十拿九准,才能在灰色的天空下勉强认出它的模样。

    两军的哨兵都是三人一组,骑着马,相隔十余步,身上不准携带任何兵器,共有两条哨兵线,分别是南北、东西走向,正好在谈判帐篷所在的位置交叉,任何一个方向有异常,都会迅速传到本军大营。

    柴悦回到河南岸时,空中又开始飘雪,这次不再犹犹豫豫,他来到中军帐时,已是中雪,向北岸望去,只能看到三四里以外。

    中军帐建在流沙城旧址上,柴悦转身向岭南望去,数万楚军严阵以待,提前建好的十几座简易木桥一字排开,只需一声令下,立刻就能抬到冰冻的河床上,增加多条过河通道。

    流沙城对面的一段河床本来就很平坦,昨天铺撒了大量木屑,骑兵几乎不用减速就能冲过去。

    总之,必要之时,八万多名楚军能以最快的速度过河,与匈奴人一战。

    “平安!”哨兵的叫声从远处传递过来,直达中军帐前,柴悦身边的一名士兵突然也大喊了一声,他微微一惊,第一反应是扭头看向自己的一名卫兵。

    这是镇北将军特意给他安排的卫兵,叮嘱他说要寸步不离地带着,直到镇北将军安全返回。

    柴悦向卫兵点下头,迈步走进帐篷。

    孟娥紧随其后,只要不开口说太多的话,没人能认出她的真实身份,今天她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保护柴悦的安全。

    中军帐内,其他人已经到齐了。

    北军都尉刘昆升坐在主位上,腰板挺得笔直,神情严峻,可也仅此而已,他用这种神情警告众人尽可能不要跟他说话,他本人也不想开口。

    左将军韩桐和右将军冯世礼分坐两边,全都低着头,像是被强请进来的客人,从落座的那一刻起,就在琢磨着待会找个什么借口告辞。

    韩桐的下手坐着柴智,位置虽低,却是唯一昂首挺胸、目光灵活的人。

    每个人身后都站着一名卫兵。

    柴悦的位置在右将军冯世礼下手,折凳已经摆好,他向刘昆升等人点头致意,坐好之后身子侧向门口,既能看到帐外的飘雪,也能避免与柴智对视。

    十余名将吏分立左右。

    帐篷里异常安静,能清楚听见对岸哨兵的叫声。

    “镇北将军入帐,平安!”对岸的声音传来,帐外的士兵重复了一次。

    东海王就在这时到来,带着数十名卫兵,都被拦在帐外,他一个人走进帐篷,冲五名有座位的将军一一点头微笑,“真是个大冷天儿,雪又这么大,为什么不推迟和谈呢?”

    东海王身份独特,拥有王号,是镇北将军的弟弟,却没有任何军职,自从在守卫碎铁城时犯过错误之后,就失去了领军的权力,但是不受任何人管束。

    其他四人不吱声,柴悦只好开口道:“和谈的每一步都不容易,镇北将军希望和谈照常进行,匈奴人那边也没有提出异议。”

    东海王深以为然地点头,转身向对岸望去,“为什么这次和谈没有人质呢?”

    柴悦耐着性子说:“一开始是说要互派人质的,后来是镇北将军觉得没有必要。”

    “嘿,他胆子真大。”

    柴悦咳了一声,“匈奴人想要东海王当人质,镇北将军因此才拒绝的。”

    东海王不吱声了。

    一直没人给他搬折登,关键是不知道放在哪个位置妥当。

    哨兵报平安的声音照常传来,前方的和谈显然还没有任何进展。

    柴智缓缓起身,帐篷里的平静气氛瞬间发生微妙的变化,一直保持威严的刘昆升垂下目光,左、右将军却不约而同地抬起头,东海王倏然转身,微笑着退到一边。

    一名将官从柴智那里得到暗示,走到门口将厚厚的帘帷放下,挡住了河对岸哨兵的声音,只有门外士兵的叫声还能传进来。

    柴智走到中间,先向刘昆升点头,然后大声道:“午时已过,楚军如果还想在天黑之前击溃匈奴人,现在就应该出兵了。”

    柴悦马上也站起身,向刘昆升抱拳行礼,“和谈尚在进行,匈奴人也没有异常动向,楚军不可出兵。”

    “不然,匈奴人显然是想要利用和谈偷袭楚军,楚军不可被动迎战,必须先发制人。”

    “楚军先发制人,镇北将军怎么办?”

    柴智终于转身,看向同父异母的弟弟,“如果匈奴人先进攻,楚军又该怎么办?”

    “按照计划,对岸有一万楚军,离和谈地点比匈奴人稍近一些,匈奴人一有异常,他们会兵分五路,四路抵挡匈奴人,一路救出镇北将军。”

    “很好,那就当匈奴人已经发起进攻吧。”

    “不可,那是万不得已的对策,太过冒险,必须……”

    柴智挥手打断柴悦,“不冒险怎么打败匈奴人?难道十万楚军就是隔岸看热闹吗?刘都尉,你是掌印将军,说句话吧。”

    “嗯……这可难为我了……”

    柴智笑了一声,“倒也简单,这里不是有五位将军吗,大家表态,是攻是等,速做决定。”

    刘昆升还在犹豫,门口的东海王上前两步,笑道:“这倒是个办法,军正柴智主张进攻,守城官柴悦主张再等等,左、右将军,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韩桐和冯世礼互相谦让,东海王指向冯世礼,“右将军为尊,还是你先说吧。”

    冯世礼起身,酝酿再三,终于开口道:“我建议再等等,匈奴人对这次和谈似乎颇有诚意,但是准备也很充分,楚军对匈奴人尚未形成合围之势,贸然进攻,虽会赢得一战,却不能全歼敌军,以后会更加麻烦。”

    柴智冷脸不语,东海王向韩桐道:“该左将军表态了。”

    韩桐起身,向帐内的所有人一一点头,“和谈很好,但是没有得到朝廷允许,和谈……能成吗?十万楚军已经齐聚碎铁城,按大楚的惯例,就该大胆出击,不过……”

    韩桐正要将自己的态度往回收敛一些,柴智打断他:“左将军已经表态,两人主战,两人主等,还是得由刘都尉做出决定。”

    刘昆升没办法,也站起身,沉吟良久,说道:“朝廷迟迟未有圣旨,这种时候,边疆楚军尽归大将军指挥。”他长久地顿了一下,“镇北将军由大将军指派,总督神雄关、碎铁城军务,他就是这里十万楚军的统帅。”再次长久的停顿,“镇北将军事先已经制定计划,若无意外,不可更改。”

    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来,刘昆升的意见已经很明确了,他主张再等等,除非匈奴人有异动,楚军不可渡河。

    东海王摊开双臂,“既然刘都尉这么说了,那就再等等吧。”

    几位将领开口的过程中,帐外报平安的声音准时响起,一声不落。

    对这个结果,柴智并不意外,他垂头笑了一声,转向两边的十余名将吏,“瞧,我早就对你们说过,十万楚军的安危与功名,比不上一位年幼无知的镇北将军,大楚的威风,都被无能之辈给丢尽了!”

    如此公开的挑衅,众人无不脸色一变,刘昆升脸色铁青,“柴军正,身为执法大将,注意你的言辞。”

    柴智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张纸,举在手中大声道:“这是北军大司马冠军侯临行前留给我的密令,许我见机行事,从刘都尉手中收回大司马印!”

    众人又是一惊,柴悦和东海王更是意外,没想到柴智还有这样一招。

    刘昆升怒道:“密令?哪来的密令?”

    柴智向一名军吏招手,“将冠军侯密令送给诸位将军和刘都尉看看,认认笔迹与印章。”

    军吏快步上前,双手接过纸张,自己先看了一遍,点点头,首先交给左将军韩桐,韩桐只扫了一眼,马上道:“这的确是冠军侯的密令,刘都尉,你该交出大司马印。”

    刘昆升伸手要密令,军吏却是柴智的人,捧着纸张先给其他人观看,最后才送到北军都尉手中。

    柴悦和东海王也看过了,找不出破绽,刘昆升看过之后半晌无语,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寻找能在此时挺身而出的人。

    右将军冯世礼开口了,却不再是镇北将军的支持者,“密令为真,柴军正从现在起就是北军主将,我收回之前的话,唯柴军正马首是瞻。”

    柴智转身,对弟弟柴悦不屑一顾,看向东海王,“你有什么意见?”

    东海王笑了几声,向门口退去,“冠军侯擅离职守,北军大司马早就当到头了,他的命令自然无效。”

    东海王转身向帐外跑去,准备大声呼救,刚一掀开帘帷,就被外面的人撞了进来。

    张养浩带领数人扶刀而入。(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独骑回营() 
(求月票求订阅)

    大单于走进帐篷,拍掉肩上的雪,冲先行到达的镇北将军笑道:“让你久等。”随后用匈奴语快速说了几句。

    金垂朵从大单于肥胖的身躯后面走出来,译道:“大单于说让你们久等了,天寒地冻,希望你们能够习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