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国贼-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贴身女兵来报:“邢师叔求见。”

    红娘子支起身体来,让女兵请邢师叔(邢班主)进来,邢师叔进得大营,自己在槐树下找了一块方石坐了,叹了口气才说道:“闺女,咋整成这个样子了。”

    红娘子含着泪不说话,邢师叔问道:“你跟李姑爷准备怎么办?”

    红娘子摇摇头说道:“散伙,这日子过不下去了。”

    邢师叔说道:“哎,当年师叔就说李公子跟咱们不是一路人,出了这样的事情,李公子不仅不安慰你,反而在乎他的那点虚伪的面子,跟这样的人分了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红娘子问道:“师叔,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邢师叔说道:“今天早上,师叔刚刚见了闯王,就到你的军营来了。”

    接着邢班主又向红娘子叙述了自己此行打探外间消息的成果:自己跟邢红衣才从江南回来,在金陵城并没有见到田公子,不过了解到不少田公子的事情,田公子在金陵城建了军营置了府邸,铲除了“十三太保”,杀死了北六省英雄“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现在已经是锦衣卫指挥佥事漕运总督府水师参将了。

    红娘子问道:““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也可以算是闯王爷的人,他们在临清吃了大亏,怎么又跑到南京城去了呢?”

    邢师叔说道:“还不是田公子心太狠,让临清总兵刘源清派兵去剿灭了恶虎沟和千柳庄,“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二人成了孤魂野鬼,怎么会不跟田公子拼命呢!”

    红娘子说道:“师叔,其实田公子对闯王颇有好感,怎么会搞成这个局面啊?”

    邢师叔说道:“谁说不是呢?可惜“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在沧州算计田公子在先,又在临清城暗杀田公子,最后一次二人跑到金陵城去暗杀田公子,“朱砂掌”褚红柳被锦衣卫烧死在地道里,而“阴阳扇”沙天广也被田公子活剐了,不过沙天广、诸红柳也杀死杀伤几十名锦衣卫官兵,就是田公子据说也右臂受伤了。”

    红娘子惊问:“师叔,田公子的伤重不重?”

    薛素素说道:“据说深可见骨,没有百十天的时间好不了。”

    红娘子问道:“师叔,现在田公子去了哪里?”

    邢师叔说道:“闺女,你说巧不巧,南京金龙帮帮主「铁背金鳌」焦公礼把千年灵芝送给了闯王,让田公子为姐姐求药落了个一场空,为此田公子还扣留了焦公礼的女儿焦宛儿,也有人在外面传说焦宛儿已经成了田公子的女人,这事情现今南京城里谁也说不清楚,至于田公子现在应该已经往南方浙江方向去了,估摸着是给他姐姐田贵妃寻药去了,哎,你师妹红衣的亲事真是好事多磨啊!”

    红娘子听出了师叔要把邢红衣送给田承嗣的意思,心里忍不住一阵酸楚,好不容易定了定神问道:“师叔,现在闯王对田公子的态度怎么样?”

    邢师叔说道:“闯王对田公子打垮你的队伍已经耿耿于怀,这次田公子又杀了“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和好几个闯军在江南的眼线,闯王现在对田公子非常不满,师叔给闯王解释“阴阳扇”沙天广、“朱砂掌”褚红柳是自取灭亡,闯王看在田公子京城献策的份上才没有计较,要是田公子再跟我们闯军起了正面冲突,闯王恐怕就不会再饶恕他了。”

    红娘子听了黯然神伤,邢师叔按捺不住问道:“闺女,难道你的那个就是……”

    邢师叔用手在空中画了一个田字,红娘子见了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邢师叔摇摇头说道:“知道在砀山设伏的是田公子,师叔就怀疑是田公子对你做了什么,这个田公子什么都好,就是见不得漂亮的女人,这种坏人名节的事情他怎么做得出来呀。”

    红娘子说道:“师叔,不怪田公子,是侄女自愿的。”

    邢师叔惊呆了问道:“怎么会这样,如果田公子不能归顺闯王,那你和孩子怎么办?”

    红娘子幽幽的说道:“师叔,侄女还没有想好,不过孩子生下来后,侄女会全心全意把他带好。”

    邢师叔说道:“李公子会容忍这个孩子?”

    红娘子说道:“他跟侄女已经没有任何关系,闯王爷能够容侄女,侄女就留在义军军中,闯王爷若是不容侄女,侄女带着孩子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邢师叔听了点点头说道:“闺女,你考虑的不错,不过去找田公子也是一个办法。”

    红娘子痛苦的摇摇头,她与田承嗣姐弟相称,本以为只是一段地下情,过去之后就一切归为平静,哪知道红娘子珠胎暗结,顿时把红娘子的地下情曝光,红娘子并不是不想去投田承嗣,一来此刻是在闯王营中,这种到处都是仇官反明的气氛中根本不能说种话,二来红娘子的年龄毕竟也是大田承嗣太多,红娘子实在是不好意思主动去投奔田承嗣认亲。

    邢师叔说道:“闺女,只要你愿意,田公子那里师叔去给你说。”

    这时远处由远及近的一阵脚步声打断了红娘子本已到了口边的话,只见贴身女兵快步走上前来报告:“将军,闯王招各路首领中军议事。”

    红娘子连忙从藤椅上站起来,对女兵问道:“知道是议什么事吗?”

    贴身女兵说道:“传令兵说是朝廷大军杀向开封城来了。”

第一百零八章 开封城危急() 
崇祯气急败坏之下口气一次比一次严厉的圣旨终于起了作用,兵部尚书总督湖广、河南、四川及长江南北诸军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及湖广总兵左良玉各部率兵十八万,号称四十万来援开封城,先头部队已经抵近朱仙镇欲解开封之围。

    李自成这边闻讯知道是朝廷要动真格的了,自然是一阵鸡飞狗跳,调兵遣将,除留一部农民军继续围攻开封外,主力已经尽数调回,移至朱仙镇西南有利地形备战,因为李岩此次摆明了随闯王出征,随军赞画军机,红娘子未免尴尬自请留下协助围攻开封城。

    开封朱仙镇战云密布,一场关系大明朝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拉开大幕,河南战鼓声雷动,号角苍凉,而北京城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扯皮搞内耗,这次的焦点人物是兵部尚书陈新甲。

    陈新甲于崇祯十三年就任兵部尚书后,就力主以重兵集团消灭建虏,结果洪承畴在松锦之战中大败,明军主力十三万人几乎全军覆灭,经此一役明军再也没有力量对辽东满清发动有效的攻势,甚至积极防御的态势都保证不了,只能把有限的兵力用在消极守城上,战略上已经完全呈被动挨打状态,朝廷官员对陈新甲多次催促明军速战速决颇有非议,但他们又何尝不知道陈新甲其实是在替崇祯皇帝背黑锅,明末的官员们说愚蠢腐化是愚蠢腐化,说聪明却又是绝顶的聪明。

    这时明朝的财政已经非常困难了,十三万大军劳师糜饷实在不是朝廷可以负担得起的,中原地区以张献忠和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攻势如潮,大明官军两面作战疲于应付,崇祯皇帝原本打算是迅速打败建虏主力,然后腾出手脚来全力镇压农民军。

    当然这只是崇祯皇帝一厢情愿的想法,自从萨尔浒之战后,大明跟满清的的军事实力此消彼长间从万历末年起至今已然差距很大,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十三万大军在松锦之战失败纯以军事实力论也有着相当的必然性,好在关宁铁骑仍有相当实力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最后依仗着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才总算稳住了辽西的关宁防线,京城暂时无忧,算是勉强抵住了建虏对大明朝腹地的趁势进攻。

    崇祯皇帝内外交困之际,建虏皇太极居然肯破天荒地派遣使者来与大明议和,朱由检隐藏住内心深处的兴奋,因为他快撑不住了,他和他的大明迫切需要喘口气的时间,因此立刻召陈新甲进宫,指示陈新甲秘密进行这件事,准备瞒住朝廷百官和宫里人,等与满清皇太极方面敲定各自的条件互相妥协后,尘埃落定再把议和之事昭告天下,到那时百官主战派再想阻挠也无用了。崇祯皇帝在把议和一事交给新甲以后,和他手诏往返过几十次,都告诫他不要泄漏出去。

    哪知道这个陈新甲倒霉透了,有一天陈新甲所派遣的兵部职方郎马绍愉用秘密文函向陈新甲汇报,陈新甲看后一时放松警惕大意之下就这么随随便便放在茶几上,他的家僮误认为是塘报,就交人抄传下来,建虏提的议和条件是:一,明朝每年馈赠后金岁币,黄金万两,白银一百万两;后金方面则每年馈赠明朝人参一千斤,貂皮一千张算作贡礼;二,两国以宁远和塔山为界,并在边界地区互市。

    这下子满朝文武自然是群情激愤了,无不以为议和是奇耻大辱,“堂堂天朝,何至讲款”所有的舆论矛头都对准了陈新甲,大有一棒子把陈新甲置于死地的架势,陈新甲慌了连忙上疏为自己辩白,详陈议和始末,还多处引用圣谕,此疏不上还好,一上本还准备找机会保全他的崇祯更是龙颜大怒,崇祯又羞又恼之下当即下令逮捕陈新甲下狱。

    其实只要议和成功,明朝最有战斗力的“关宁铁骑”便可调回关内用于镇压心腹之患农民军了,还可以省下巨额的军费——辽饷,缓解财政困难,可以说这是明朝最后的希望了!可惜陈新甲不知趣的把这一切隐隐指向了皇帝,崇祯皇帝骑虎难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承认自己跟建虏议和,因此怨恨之下把私下议和责任全都推在陈新甲身上,这样大明终于只能眼睁睁看着农民军改朝换代了。

    陈新甲这才知道大事不好,但已经晚了,崇祯自己都不好意思以“专擅议款”的罪名来杀他,权衡来权衡去也只是找了个“失误军机”的罪名把陈新甲给杀掉了,陈新甲谋事不密,事发后的善后举措也是愚蠢之极,自有取死之道,不过议和的事情也就再也没人敢提了,明朝不得不继续面对两面作战的困境,这时崇祯皇帝也从每次奏折上的军情和催饷条陈中渐渐发现明军在朱仙镇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了。

    七月督师丁启睿调集保定总督杨文岳、左良玉、虎大威、方国安诸军商议援救开封,官军虽然人数不少,可是内部分歧严重行动迟缓,一直在朱仙镇一带磨磨蹭蹭就是不肯进军开封城,谁都不肯吃亏,李自成则抓住了官军这一迟疑的时机率领大军迅速赶到了朱仙镇战场,取得了先发优势。

    农民军抢占了西边的制高处,切断了官军的水源,官军既失地利,又缺饮水,再加上农民军频频袭扰他们,使得官军士气低落,军心浮动,情况变得对官军极为不利,左良玉认为:“贼锋锐,未可击也。”建议持重缓攻。

    督师丁启睿惧怕开封如果失陷崇祯决不会放过他,只怕会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因此坚持要与李自成决战,对左良玉道:“围已急,必击之!”

    左良玉认为官军与义军之间的实力对比这些年早已经发生了逆转,开封之战大局已定,不愿陪着丁启睿送死,出于保存实力,于是连夜拔营逃遁,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就是虎大威、方国安诸军皆有样学样,觉得战局态势恶劣,接连闻风而逃,丁启睿主张的大决战,变成了不战而败的大溃退,他也自身难保,只得丢下崇祯赐与的敕书、印、剑仓皇逃命四百里。

    左良玉虽然先行逃跑撤离,可却反倒成了农民军的重点打击目标,农民军在左良玉逃跑的必经之路上挖了一条深沟,匆匆逃来的左良玉部顿时大乱,骑兵下马渡沟,步兵纷纷爬沟而过,整个沟里挤满乱之率也的士兵,而此时农民军的伏兵四起,左良玉部大乱,农民军杀得大败,左良玉死战才得脱身,风声鹤唳连夜奔回襄阳,损失兵马数万、弃马骡万匹,器械无算。

    随着左良玉部的溃败,丁启睿与杨文岳逃奔汝宁,朱仙镇之战以李自成的全胜落下帷幕,这次战役之后明军已经没有能力再次救援开封城了,而开封军民则对此却一无所知,直到丁启睿的一名将领杨维城逃到开封城里,他们才知道朝廷援军已经惨败的事实。

    开封城官军趁着李自成大军未归,就放出军民出城打草,草一担卖钱居然已达二百文!这时城里粮店或粮食告罄或闭门停售,官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知府只能无奈决定由官方衙门出面卖粮,军民拥挤如蚁,强壮的才买得到粮,老弱妇女等根本无法买到,很多还被挤伤。

    此时河南开封局势愈发严峻,官府又开始组织义勇大社,一副死马当活马医的架势,更是准备做最后一搏,接连主动出击围城的农民军,一来稳定军心士气,二来也希望通过缴获解决缺粮问题,可惜起不到多大作用,相反为了防止守军劫营和城外向开封城里输送粮食。农民军把土堤削得光滑如壁,不能上下,开有缺口,这下明军想要偷袭农民军就更加困难了,来去数次后城里大多数的人都知道开封已经是一座死城了。

    而此时山明水丽的湖广大地,仍然一副歌舞升平的安详局面,五月十八日,田承嗣率领的锦衣卫兵马,终于踏上了荆州府的地界,这一路上田承嗣虽然不能近温仪的身,但是说几句话温仪已经渐渐开始不那么抵触了,偶尔也会对田承嗣有些应答,田承嗣趁机向温仪说了金蛇郎君的死讯,温仪也只是沉闷了两天就恢复了正常。

    当晚锦衣卫全体就宿沔阳州城外,沔阳州知州章旷、州同知马飙携猪羊粮酒亲往军营犒劳,在田承嗣的中军大帐里,知州章旷、同知马飙献上了一份厚礼,这一路上田承嗣虽然刻意回避,却还是收了小两万的财物,管得宽得到田承嗣的暗示,上前接下了知州章旷、同知马飙的礼物。

    知州章旷说道:“不知钦差大人驾临,下官准备有失远迎,请大人进沔阳城休息。”

    田承嗣说道:“本钦差另有要事,明日一早就要离开沔阳,就不进城打扰章大人了。”

    知州章旷说道:“钦差大人,不知道有没有下官效力的地方?”

    田承嗣问道:“沔阳州的匪情怎样?”

    知州章旷说道:“回钦差大人,自从闯贼、献贼流窜河南、安徽后,湖广地面已经没有大股的流寇,但是几百几千的小股土匪仍然不在少数,沔阳地面的情况还稍微好一些。”

    沔阳州知州章旷介绍的情况田承嗣清楚得很,自己率领锦衣卫一路西来,沿途的土匪强盗闻者避忌,不过还是有胆大妄为的家伙拦路,田承嗣指挥锦衣卫官兵杀了好几阵,若不是自己急着要赶到荆州府去办大事,田承嗣还真想把这些祸害民间百姓的土匪强盗消灭干净。

    田承嗣说道:“章大人、马大人,现在闯贼、献贼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我大明官军在辽东新败,短时间恐怕无力对闯贼、献贼构成致命打击,一旦闯贼、献贼流回湖广地界,两位大人责任重大啊。”

    同知马飙说道:“钦差大人,如今的闯贼和献贼号称百万之众,已经不同于几年前了,如果闯贼携众来攻,朝廷又无援兵救助,我湖广军民如之奈何?”

    田承嗣说道:“闯贼的政策是所到之处是开仓放赈“三年不纳粮”,这对平民百姓看起来是好事,不过闯贼只是善于一味破坏而根本不在意经营州县地盘,其政策必不能持久,而且这个政策对官员士绅却是有害无益,团结这些官员士绅有产阶层,广办团练民军,多修坞堡,守住沔阳城还是大有希望的。”

    知州章旷说道:“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