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遇勃然大怒道:“逆子,逆子,你气死我也。”
田承嗣见势不妙,纵马就向着承天门的金水桥跑去,田宏遇本来扬手打田承嗣,可是田承嗣一眨眼就逃远了,田宏遇气得不行,又拿田承嗣没有办法,还不得不喊道:“承嗣,一定要回家一趟啊!”
这时田承嗣已经过了金水桥,回头向父亲田宏遇说了一句:“父亲,你回去吧,孩儿出宫就回家看您。”
其实田宏遇还有好多事没有跟儿子说呢,听田承嗣答应出宫后回家,他这才略微松了一口气,望着田承嗣消失在承天门门洞里后,这才拨转马头,在家兵家仆的护拥下,一路向北回铁狮子胡同去了。
崇祯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办公,经过了昨天跟内阁阁臣们和户部尚书傅永淳等的较量,崇祯皇帝更加明白田承嗣这个捞钱高手的价值,暂时倒没有要打压修理田承嗣的想法了,晚上还去看了病中的田贵妃,略微吐露了皇家跟田家联姻的意思,田妃为了这句话还爬起来替弟弟田承嗣谢恩,自己以还要看看,强行压住田妃没有让她行礼,看着病中楚楚可怜的田妃,崇祯皇帝希望今天跟田承嗣想好法子,彻底替田妃治好顽疾。
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禀告:“皇上,锦衣卫同知田承嗣在养心殿外候旨。”
崇祯皇帝在品味锦衣卫送来的一份情报,这份情报就是田承嗣的锦衣卫水军正在水淹的开封城下激战,情报提到田承嗣部水军杀闯贼数万,战功可谓彪炳,不过面对兵多将广的闯贼、曹贼,锦衣卫水军离取胜还远得很呢!
崇祯皇帝盯着情报有一刻多钟没有移动眼睛,把王承恩记得抓耳捞腮,可是一点也不高吭声,就在王承恩考虑要不要在提醒一下崇祯皇帝时,一个轻飘飘的声音传来“大伴,传田爱卿觐见。
第三百八十一章 田承嗣建言()
崇祯皇帝对行过跪拜大礼的田承嗣说道:“五弟,来炕上坐着说话。”
自从前天见过崇祯皇帝后,田承嗣对崇祯皇帝的忠诚度大幅下降,主要是觉得崇祯皇帝刻薄寡恩嫉贤妒能,自己立了那么多功,弄了那么多钱,不仅无功反而惹上了麻烦,被崇祯皇帝所猜忌,哎,想当个忠臣也不容易啊!
田承嗣按前日的例子坐了,崇祯皇帝说道:“五弟,今早接到锦衣卫的密报,说五弟的锦衣卫水军在开封城下大获全胜,这真是可喜可贺啊,五弟果有古名将之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啊!”
田承嗣身子前倾道:“都是皇上英明,将士肯用命。”
崇祯皇帝问道:“五弟,密报里提到的领军将领温统领,朕怎么没有一点印象呢?”
田承嗣回答:“皇上,温统领是微臣的红颜知己,这次微臣奉旨去山西张家口堡查王登库、王大宇二人通虏案,临时由温姐姐代为统兵去救开封城。”
崇祯皇帝的脸色发青,声音显得更尖道:“五弟,你手下竟然没有可以大用的将领吗?怎么能让一个妇人统兵?”
田承嗣说道:“启禀皇上,营救开封城是几支官军临时组织,微臣怕他们谁都不服谁,坏了营救开封城大事,事急从权才让温姐姐代行微臣的职权。”
崇祯皇帝过了好一会说道:“五弟,为什么锦衣卫一到开封城下,开封段黄河就决口了?”
田承嗣大惊,连忙给崇祯皇帝跪下说道:“皇上,微臣知道闯贼决黄河罐开封城的计划,这才命令锦衣卫全力赶赴开封城增援,这只是一个巧合。”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锦衣卫水军一直在运河山东、两淮段收集战船,这不太像一个巧合吧。”
田承嗣喊道:“皇上,微臣碧血报国,上保大明江山,下救黎民百姓,绝不会做挖堤决坝这种灭绝人性断子绝孙的蠢事。”
崇祯皇帝说道:“朕,只是说一个巧合,并没有说是五弟做的,就算是五弟派人做的,也是为了消灭闯贼,私下说起来五弟对朝廷也是大功一件。”
田承嗣连连磕头道:“皇上,微臣无言以对,愿意辞去一切官职,回归林下做一介闲人。”
崇祯皇帝脸上泛红潮,王承恩见势不好连连向崇祯皇帝摇手,“五弟,朕并没有说是锦衣卫所为,你不必介意,快起来吧。”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情愿辞去官职隐居。”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本朝并没有年未弱冠而辞官的先例。”
崇祯皇帝向王承恩摆了一下头,王承恩上前来扶田承嗣,说道:“田大人,皇上问你是为你好,大人表露了清白,任谁向大人泼脏水,皇上都胸有成竹了。”
田承嗣被王承恩拉到通炕坐好,崇祯皇帝说道:“大伴,给五弟派一个老成持重的监军,替五弟遮风挡雨。”
王承恩连忙答应了一声,田承嗣听了心里大怒,搞半天你们绕来绕去的,就是要给自己派一个监军啊,派监军就明说嘛,何必这样大费周折呢,王承恩说道:“田大人,还不快向皇上谢恩!”
田承嗣腹诽道,妈的,给老子带紧箍咒,还要老子谢恩,可是田承嗣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违心的说了句:“谢皇上隆恩。”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朕听闻前日你被闯贼刺客行刺,伤势可大好了?”
田承嗣说道:“谢皇上挂念,微臣已经不碍事了。”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锦衣卫在开封城初战告捷,朕欲一举荡平闯贼,赐你尚方剑、飞鱼服及印信,总督山西、河南、山东官军剿贼。”
田承嗣说道:“皇上,山西、河南、山东官军现在都归兵部侍郎总督保定等七镇督师侯恂侯大人调遣。”
崇祯皇帝说道:“不用管侯恂了,朕已经下旨催促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出关,五弟只管召集山西、河南、山东官军,与陕西军东西夹击歼闯贼于河南境内。”
田承嗣对崇祯皇帝安排无语了,侯恂还是总督保定等七镇督师,自己这个总督山西、河南、山东官军算什么,难道是双黄蛋,自己以前挂巡抚山西、河南、山东就是一个摆设,这个总督山西、河南、山东官军天知道有多大的用,最奇葩的是陕西官军新败,崇祯皇帝又催促孙传庭出关,崇祯皇帝是不是觉得自己输得还不够惨,想一次输个裤兜见底。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你怎么不说话,有什么尽管说来。”
田承嗣叹了一口气,“皇上,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与贼周旋。”
崇祯皇帝诧异道说道:“五弟,锦衣卫在开封府打得好,你怎么反而心气不足呢?”
田承嗣迟疑了一下说道:“皇上,锦衣卫是乘着闯贼挖掘黄河之机突然袭击,给了闯贼一个措手不及,但是闯贼现如今毕竟拥兵百万,几万兵马的损失,于大局没有太大的影响,侯恂、丁启睿、杨文岳、孙传庭、左良玉各部新败,招募的新兵训练时日尚短还不能上阵作战,这时夹击闯贼不是最佳时机。”
崇祯皇帝沉吟良久道:“五弟,你的意思是陕西孙传庭部不宜出关?”
田承嗣默默点了点头,崇祯皇帝脸色又可是发红,“五弟,你说为什么不能派陕西军出关剿贼?”
田承嗣腰杆一挺说道:“皇上,微臣有一己之见,想一吐为快,如果说错了请皇上恕罪。”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我们是自家人,是对是错都没有关系,你尽管畅所欲言。”
田承嗣说道:“皇上,现在闯贼已经强大到了在中原跟朝廷分庭抗礼的地步,要短时间一举消灭他们根本不可行。”田承嗣看崇祯皇帝没有特别的反应,又继续说道:“闯贼盘踞河南,河南是四战之地,且连连灾荒,可以说是缺粮缺兵,闯贼呆在河南朝廷是求之不得,怎么会驱虎入丛林呢,最好的办法是把河南当成一个虎笼,让闯贼在河南耗尽精力,然后朝廷再企机把闯贼分而击破。”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闯贼惯于流窜,未必如你所愿啊。”
田承嗣说道:“皇上,闯贼虽然善于流动作战,可是东南方向是南直隶,那里江南水网之地,江河湖泊纵横,没有足够强大的水师的话根本不宜大规模作战,湖广虽然是闯贼进出之地,可后有四川天险,湖广官军之前也没有和闯贼真的大打出手过,左良玉部实力损失不大,闯贼在湖广的回旋余地也不大,北面是皇上亲自坐镇的北直隶和山东山西,这里由于建虏常年纠缠,城高池深关隘坚固,关宁铁骑和各路边军战力基本还在,重兵云集,闯逆不会傻乎乎过来碰个头破血流的,因此只要孙总督守好陕西,微臣独挡北面,闯贼就猖狂不了几年。”
崇祯皇帝问道:“五弟,闯贼下一步要打湖广?”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觉得闯贼的终极目标是陕西。”
崇祯皇帝说道:“陕西连连遭灾,缺人缺粮,路有白骨,闯贼百万人马如何就食?”
田承嗣说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微臣审问过投诚的田见秀那些贼将,听说闯贼有意在西安开国建都,所以陕西对闯贼来说是志在必得,孙总督的出关可不就给了闯贼一鼓作气决战的可乘之机?”
崇祯皇帝脸色铁青说道:“可恶,朕会下旨孙总督便宜行事,五弟在前线可以相机决断,恩,朝廷不在河南与闯贼决战,闯贼西去进攻湖广,五弟你是怎么想的?”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认为闯贼人多并不可怕,流寇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粮则聚无粮则散,一百多万军民人吃马嚼,是一个很大的包袱,闯贼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没有打下开封城,劳师糜饷士气低迷,必然会选择富裕地方劫掠,相对有着大江屏障的南直隶、重兵屯驻城池险要的北直隶,以及关隘险塞的陕西山西,相对一马平川的湖广就是闯贼的首要目标,不过微臣不怕闯贼攻城掠寨,就怕闯贼安下心来经营地盘招降纳叛,与朝廷分庭抗礼,因此朝廷应当严令各州府文武官员严防死守拒贼,微臣则与侯恂、丁启睿、杨文岳、孙传庭、左良玉便宜行事,用十六字概括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崇祯皇帝念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恩,有一点意思,五弟你继续说下去。”
田承嗣说道:“皇上,我们官军的上策是把闯贼耗得弹尽粮绝,让贼兵胖的变成瘦的,廋的变成骨头架,然后对闯贼将领进行分化,能招降的招降,不能招降的就消灭,那时候李自成离死期就不远了。”
崇祯皇帝说道:“恩,五弟的想法不错,不过投降过来的贼兵怎么办,改编成官军养不起,放回去岂不是又成了流寇。”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已经想好了,都拉到辽东去和建虏打仗。”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这些贼兵到了辽东,要是投靠建虏怎么办?”
田承嗣说道:“皇上,反正辽东的土地已经不属于大明了,朝廷不如把建虏控制的土地分封给辽东镇和关内去的贼寇降兵,让这些官兵为自己的土地而战,这个办法可以叫“以毒攻毒”。”
崇祯皇帝念道着“以毒攻毒”说道:“嗯,朕会好好考虑的,五弟,你姐姐治病一事,看来还得你亲自出手才行。”
田承嗣说道:“还是,男女授受不亲,而且姐姐贵为田妃,微臣实在不方便出手救治。”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本来朕是想让嬍娖出手的,可惜嬍娖的功力不够,现在朕让你给田妃治病,田妃毕竟是你的姐姐,朕都不计较什么,五弟就不要有什么顾虑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是“天蚕神功”()
田承嗣是跟在崇祯皇帝的肩辇后去承乾宫的,承乾宫是内廷东六宫之一,承乾宫为两进院,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东西有配殿各三间,东西配殿曰贞顺斋、明德堂,后院正殿五间,两侧建有耳房,东西有配殿各三间,后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田妃住在后院寝室。
崇祯皇帝坐着肩辇直接进了承乾门,在前院的坝子来下辇,直径往承乾宫后院走去,崇祯皇帝的这个反常举动,让承乾宫宫女太监是一片慌张,好在崇祯皇帝并不计较这些,田承嗣进了重重房舍,终于在后院正殿内间见到躺在床上的姐姐田秀英。
崇祯皇帝坐在金丝楠木大床床帮上,轻声喊道:“英妹,你看谁来了?”
床上包着头巾的女子侧了一下头,田承嗣站在一群跪着的宫女太监中,显得那么的鹤立鸡群,那女子勉强的笑了笑,田承嗣看了被下了一跳,自己看见女子面庞简直就是一个年老的婆婆。
田承嗣不等崇祯皇帝招呼,几步就走到床前仔细端详,眼前这个女子眼窝深陷,五官移位,脸上已经是皮包骨,一句话就是脱了人形,田承嗣根本不敢相信整个人是自己的姐姐,这分明是一个活死人嘛。
田秀英是崇祯皇帝的宠妃,姿色娇艳,体有异香,善梳妆、下棋、弹琴,是崇祯后宫中最美丽的嫔妃,但有句话说的好,自古红颜多薄命,田贵妃就是这么一个薄命的人,原因是因为儿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慈炤活了下来,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连续夭折,对于田贵妃的打击可想而知,田贵妃因此终日以泪洗面,终因悲伤过度积劳成疾,如果田承嗣没有记错的话,姐姐田秀英是于崇祯十五年七月底与世长辞的,看来托老丈人安建清带回的小还丹,留住了姐姐的一口气。
田承嗣含泪喊了一声:“姐姐。”
田秀英的嘴长得很大,眼睛眨了两下,田承嗣两世为人,从小就缺乏亲情,看得自己后世的姐姐,没来由的鼻子一酸,眼泪“噗噗”流了下来,有几滴流在了姐姐的脸上,田承嗣慌乱的掏出手帕给姐姐擦拭。
田承嗣的手臂被崇祯皇帝拉了一下,田承嗣回头愕然的看着崇祯皇帝,崇祯皇帝说道:“田爱卿出去,朕有话说。”
田承嗣被拉过了宫女太监跪着的地方,崇祯皇帝在靠近内间门边问道:“五弟,你姐姐这样的身体可以运功炼化体内大还丹吗?”
田承嗣摇摇头说道:“微臣不知道。”
崇祯皇帝说道:“昨天朕与你姐姐多说了几句话,夜里你姐姐又吐了血,太医是束手无策,下半夜化水喂了一颗小还丹,到今天早上太医说你姐姐不行了,要朕准备小殓你姐姐,朕已经把那些昏庸太医赶走,现在就看五弟你的了。”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姐姐病成这个样子,还得到皇上的关心,微臣代表田家谢谢皇上了,微臣一定竭尽全力救治姐姐。”
崇祯皇帝说道:“好,朕立刻传旨宫女给你姐姐喂大还丹,五弟准备给你姐姐炼化大还丹。”
田承嗣说道:“皇上,微臣可以通过一个会武功女子的身体,隔体传功炼化姐姐体内的大还丹。”
崇祯皇帝说道:“五弟,事急从权顾不得了,就直接替你姐姐运功吧。”
“且慢”门外传来一声娇喝,田承嗣向门外看去,是长公主朱媺娖和邢红衣到了,长公主朱媺娖站在门口说道:“父皇,皇家的规矩不能更改,臣女已经给田娘娘找好了隔体传功的女子。”
崇祯皇帝说道:“嬍娖,田妃已经命在旦夕,隔了一个传功恐怕会影响效果啊。”
朱媺娖说道:“父皇,有臣女在呢,看这家伙有什么真本事。”
崇祯皇帝说道:“嬍娖,那女子是她吗?”
朱媺娖说道:“对,就是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