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国贼-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饶成军面有愧色说道:“将军,是属下考虑不周。”

    田承嗣说道:“饶统领,你毕竟不是传统的将门武职出身,以后只要多留意各地的山川地形就是,仗打多了人自然就成精了。”

    现在已经快五更天了,饶成军、苏定军得了详细的命令和计划匆匆离去,田承嗣整夜消耗了太多的体力,让亲兵弄了一根五香马大骨,一壶禹州五谷烧酒,在大帐里啃了起来,不多的时间田承嗣啃完了马骨上沾着的两三斤筋肉,喝了大半壶五谷烧酒,田承嗣舍不得马大骨里的骨髓,抽出自己七宝削金刀在那里“嘭嘭嘭”的敲。

    没几下就把马大骨敲成了两节,田承嗣拿起一根马大骨正洗濯骨髓呢,这时张门口却传来了温仪那软绵绵的声音,“弟弟,你呀你,把水妹妹祸害成那个样子,你还吃得津津有味的。”

    田承嗣听到温仪的声音,连忙放下手里的马大骨喊了声:“姐姐。”

    温仪说道:“哎,做女人真的很惨啊,弟弟,水妹妹是黄花闺女,其实不适合直接进行阴阳双修的。”

    田承嗣说道:“姐姐,是弟弟*之过急了,实在是对不起水姐姐,姐姐,现在水姐姐好些了吗?。”

    温仪说道:“弟弟,水妹妹先前又留了些血,姐姐给她去除了血块,上了些少林神僧送给弟弟的金疮灵药玉灵散,已经止住了流血,现在水妹妹又睡过去了。”

    田承嗣听了温仪的话顿时感到非常内疚,一时间低着头没有吭声,温仪说道:“弟弟,水妹妹对你给她打通任督二脉还是非常感激的。”

    田承嗣说说了句:“早知道会是这个样子,我就该直接用真气替水姐姐打通任督二脉。”

    温仪说道:“弟弟,让水妹妹多睡一会,我和安妹妹陪着她随后军赶上来吧。”

    田承嗣说道:“好的,那弟弟就和将士们说留在后军压阵断后吧。”

    温仪说道:“这样也好,算是你向水妹妹赎罪,姐姐回去了,天一亮女兵营和伤病员就该赶路了。”

    田承嗣把温仪送到大帐外,温仪在几个女兵的陪同下,回了中军西面的女兵营,田承嗣望着南面的土坡说道:“管得宽,带上些香蜡纸烛,随本将军去祭拜锦衣卫官兵的亡灵。”

    田承嗣来到南面的山坡上,这时天已经半透亮,看着埋葬两千多锦衣卫官兵眷属的土坡,已经长出了一片片嫩绿,只有昨夜刚埋下的锦衣卫官兵之处,能够看到新鲜的黄土,田承嗣选了一处适中的位置点起香蜡,自己毕恭毕敬的给阵亡官兵们磕头。

    磕完头田承嗣席地坐在那里沉思,管得宽和亲兵在一旁烧着纸钱,田承嗣望着整个山坡立时有些心酸难过,就是因为自己贪恋美色,跟水笙在颍河北岸野合,受伤昏迷不醒,耽误了锦衣卫的行程,不然很多躺在这个山坡上的锦衣卫官兵是不必死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可是这个错误已经无法弥补了。

    两千多锦衣卫官兵眷属啊,埋在禹州颍河畔古渡口附近不知名的土坡上,而且连一块碑都没有,他们的亲人朋友官兵不知道他埋在哪里,如果要是日后不被闯贼破坏的话,说不定这一片坟山,最多明年春天就可以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了,田承嗣想着等大明中兴,自己威加海内的那一天,一定要把这里建成大明中兴英烈陵园,成为大明军人英勇事迹的教育基地,把所有锦衣卫阵亡官兵和眷属的名字,刻在高大的大明英雄纪念碑上,让这些大明烈士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让这些大明烈士的光辉事迹永远得到传颂。

    田承嗣不知道过了多久,耳边传来管得宽的声音:“将军,倪将军来了。”

    田承嗣这才从虚幻的梦境中拉了回来,烧过的纸灰还在那里冒着青烟,清晨的薄雾让田承嗣感觉身上感觉有些湿润,禹州守备参将倪守成从从坡下的薄雾里走出,接着一路小跑来到田承嗣所在的坡腰。

    倪守成说道:“参见钦差大人,恭贺钦差大人神屋山大捷。”

    田承嗣说道:“这是大明的福气,倪将军,今后禹州城可就全靠你了。”

    倪守成说道:“大人,卑职一定竭尽全力守住禹州城,不辜负大人和朝廷的厚望。”

    田承嗣说道:“倪将军,这一趟能够把剩余的物资都拉走吗?”

    倪守成回答:“回禀钦差大人,应该没有问题。”

    田承嗣说道:“那就好,倪将军,闯贼在神屋山兵败几乎全军覆没,再加上我这里人马一撤,今日如果闯贼探马发现的话,闯贼大军只怕必有动静,你还是带着物资尽快返回禹州城吧,一定要拉起吊桥,紧闭城门啊。”

    倪守成问道:“钦差大人,你还有什么事情吩咐卑职的吗?”

    田承嗣说道:“如果倪将军方便,日后就替本钦差照顾一下这片山坡吧。”

    倪守成说道:“钦差大人放心,这山坡上都是我大明官军的英雄,就是大人不说,卑职也一定会尽心保护的。”

    田承嗣说道:“好,本钦差代表锦衣卫全体官兵向你致敬,这件事就拜托倪将军了。”

    倪守成拍着胸口认下照顾烈士山坡一事,然后又向田承嗣一番寒暄告辞后,便急急忙忙的往古渡口物资堆积之地赶去,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渐渐升起,田承嗣知道自己也该下山坡了,于是在管得宽和亲兵们的护拥下朝中军赶去。

    回到中军已经是辰时时分,锦衣卫各营都吃过了早饭,开始收拾帐篷物资准备上路,特别是一向协助苏定军的新兵营,已经跟苏定军的士兵混编在一起,因为有上千的新兵加入,这个场面倒是一时间显得比较混乱,不过辎重车队还是在官兵们的协助下以及老兵们的怒骂督促下开始一队一队地驶出辕门上路开拔了。

    见锦衣卫各营都开始按次序有条不紊的排队准备出发,田承嗣也赶紧回自己的帅帐,守在帐篷外的女兵告诉他,水将军还在睡觉,田承嗣迟疑了一下,决定继续让水笙睡一阵,自己来到一个斜坡上,看着禹州军民车拉马驮人抬肩扛,带着各类物资缓缓的向禹州城走去。

    “喂,你在这里想什么?”是安小慧的声音。

    田承嗣回头问道:“姐姐,你来了?”

    安小慧说道:“弟弟,你好狠心啊,昨晚上把安妹妹害成那个样子。”

    田承嗣说道:“姐姐,女人头一次都要流血的。”

    安小慧说道:“哼,温姐姐说了,女人是要流血,可也不会流这么多的血,幸好我没有听温姐姐的话,不然我的下场只怕也不会比水妹妹好多少!”

    田承嗣说道:“姐姐,你误会了,如果水姐姐不进行双修的话,就不会吃这么大的苦,姐姐,姐姐你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自然是不会出现水姐姐那种情况了。”

    安小慧说道:“弟弟,任凭你口吐莲花,姐姐也不会上你的当,如果你强迫姐姐做那个事,姐姐立即就从你眼前消失。”

    田承嗣连忙说道:“姐姐,不会的,弟弟不会强求姐姐做那个事,咱们一切都从长计议好不好。”

    安小慧说道:“弟弟,你跟水妹妹有了那种关系,从今往后你一定要好好对待水妹妹,不然姐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田承嗣说道:“姐姐~,弟弟会好好对待水妹妹,可是姐姐你也不要不理弟弟啊。”

    安小慧听了倒是哼了一声,转过话头说道:“弟弟,马车已经给水妹妹拉过来了,你带着水妹妹慢慢赶上中军好了,,姐姐也要带女兵营出发了。”

    安小慧说完风风火火的下了斜坡,朝女兵营方向赶去,田承嗣又回头似乎有些不放心地望了望禹州军民搬运物资的队伍,最后面的大车都拉出去了三里多路,田承嗣缓缓下了小斜坡,看见停在自己帐篷前的那辆特制马车,心里不由得叹口气,暗暗后悔自己如果不在打通任督二脉后,对水姐姐进行性侵犯,水姐姐也绝不会伤上加伤,身子出现这么严重的情况。

第二百三十八章 会士卫匡国() 
话说锦衣卫九千官兵眷属一路逶迤向登封县进发,直到涂德海的后军出发时,已经是已时时分了,田承嗣陪着护着水笙的马车,同涂德海的后军走在一起,据最后赶回来的一队哨骑报告,倪守成率领禹州军民搬运物资的最后一队民壮车队已经到达禹州城西门,而远处的闯贼“小袁营”部和刘体纯部还没有动静。

    由于前面锦衣卫走走停停,到正午时分后军才行出了十里路,田承嗣下令亲兵后军就地休息吃饭,给战马饮水喂草料,自己亲自去把水笙接出马车来,扶到女兵铺着的一副毛毯上,看着水笙苍白的脸色,田承嗣羞愧的低着头。

    女兵给水笙端来一碗红糖人参汤,田承嗣连忙接过汤碗,用勺子给水笙喂参汤,水笙看了田承嗣一眼,还是顺从的把樱桃小嘴对了上去,让田承嗣喂参汤,田承嗣喂完参汤后,见水笙有些疲倦,就让水笙靠到自己的肩膀上,水笙靠到田承嗣身上立时又感到一阵酥麻,于是连忙坐正坐姿。

    田承嗣低声说道:“姐姐,都是弟弟害了你。”

    水笙说道:“不怪你,温姐姐说了,女人都要过这一关,弟弟,你给姐姐打通了任督二脉,姐姐还没有谢谢弟弟呢。”

    田承嗣说道:“姐姐,不要说了。”

    水笙说道:“弟弟,你不要担心,姐姐过几天就会好起来的。”

    晚上锦衣卫宿营时,田承嗣才陪着水笙回到中军,不过锦衣卫一天的行军路程这次竟然只有来时的一半,如果不能提高行军速度,来时两天多的时间,回登封只怕非要三至四天不可,这样慢的行军速度,闯贼兵马还是可以很快的追上来。

    田承嗣是跟温仪、安小慧、水笙一起吃的晚饭,温仪把水笙接了过去,自己亲自照顾水笙,田承嗣向水笙做了个无奈的举动,水笙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田承嗣向温仪、安小慧、水笙告辞,回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

    这时净尘进账向田承嗣禀报道:“将军,贫僧想回少林寺一趟,请将军同意。”

    田承嗣心里一跳,知道可能是净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满意,这一回少林寺后,不知道净尘还会不会再回到自己身边,田承嗣说道:“好的,本将军还有几件薄礼,请净尘代为转呈方丈禅师。”

    净尘说道:“将军,贫僧准备今晚就走。”

    田承嗣说道:“那劳烦净尘在帐中稍待片刻。”

    田承嗣把净尘留在中军大帐,自己出去了好一会,然后在管得宽和亲兵的陪同下,回到了中军大帐,亲兵端着的盘子里,放着三串佛珠,每串都是一百零八颗的极品沉香佛珠,其中两串佛珠硕大无比,就是少林方丈也没有,小的一串沉香佛珠,也足可以跟上回见到的那串方丈最珍爱的佛珠相媲美。

    田承嗣说道:“净尘,这里有三串佛珠,大的两串佛珠是带给晦聪方丈的,小的这一串佛珠是本将军自己对大师你的一点心意。”

    净尘本想拒绝田承嗣的礼物,可是见了给方丈的礼物,再看将军给自己的那串沉香佛珠,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净尘只好勉强笑纳了,不过心里有些奇怪,将军怎么会给方丈送两串大沉香佛珠,什么时候少林寺有了一个跟方丈比肩的高僧呢?

    净尘说道:“净尘定不负将军所托。”

    田承嗣说道:“净尘,请转告方丈禅师,就说本将军还想与他相见一面。”

    净尘包好三串沉香佛珠,向田承嗣合十辞行,离开了中军大帐,田承嗣看着远远净尘离去的灰色僧衣背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管得宽问道:“将军,你是不是担心净尘大师不会回来了?”

    田承嗣:“哎,其实净尘对本将军的一些做法很不满,这次回少林寺肯定是把本将军这些日子的所作所为去向方丈汇报,净尘回不回来,只怕还是要少林方丈亲自定夺。”

    管得宽冷笑道:“少林和尚就是假慈悲,不打人杀人的话,少林寺练武干什么?”

    田承嗣说道:“管得宽,不得胡说,我看净玄、净明、净空就很不错。”

    管得宽连忙低声说道:“将军,小的忘了隔墙有耳。”

    田承嗣说道:“没有这么严重,以后说话注意些就是。”

    管得宽说道:“啊,将军,小的想起来了,前军捉到了一个洋和尚,晚饭还要马肉吃呢,不少弟兄现在都在议论这个洋和尚呢。”

    田承嗣念道:“洋和尚?管得宽,是不是西洋红夷?”

    管得宽说道:“将军,小的不太清楚。”

    田承嗣说道:“管得宽,派亲兵去把那个洋和尚请来,记住,是请来。”

    管得宽见田承嗣如此重视洋和尚,自己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既然将军下命令了,管得宽也和往日里一样,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都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这当然也是田承嗣为什么特别喜欢用管得宽的原因,一句话就是忠心放心省心舒心,虽然这忠有些愚忠,但恰恰田承嗣不管前世还是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对自己愚忠的人。

    不一会管得宽就带着一个衣衫破烂的西洋红夷进了帐篷,管得宽说道:“将军,这个洋和尚看押在中军常统领那里,因此小的很快就带来了。”

    田承嗣在这个所谓的“洋和尚”甫一进门时,心中就暗道一声:“果然!”。正打量着这个金发碧眼皮肤晒得有些发红,个子并不高大的西洋人,这时倒是西洋人先开口说话了:“请问上座的可是大明朝的将军阁下?”

    田承嗣听了大喜,这个西洋人会一口流利的汉语,这样双方说话就不费力了,于是微笑着点点头,管得宽说道:“洋和尚你听好了,我家将军是钦差大人、右佥都御史、锦衣卫指挥佥事、漕运参将。”

    那个西洋人高兴的说道:“哦,上帝,让仆人见到了伟大的田将军,田将军你的威名真可谓“天下无人不识君”啊。”

    田承嗣没想到这个西洋人居然跟自己掉起唐诗来了,看来八成是一个在大明和汉人士大夫混久了的西洋人,于是说道:“来人啊,给这位会官话的洋和尚看座上茶!”

    那个西洋人说道:“谢谢,鄙人是耶稣会会士,大明名字卫匡国,原名马尔蒂诺、马尔蒂尼,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故乡。”

    田承嗣自然在他刚报姓名时就想起了眼前这个西洋人的来历,这个时空欧洲天主教修会之一的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这个卫匡国在崇祯十三年经由印度、马六甲来到大明,在杭州、兰溪、分水、绍兴、金华、宁波传教,前时自己路过杭州在知府的宴饮时就听同席的文人官员提起过红夷传教士,自己还一度曾经想拜会卫匡国,可惜卫匡国已经离开浙江,在南京、北京、山西、福建、江西、广东等地游荡,使得田承嗣没有见到这个卫匡国。

    田承嗣之所以对卫匡国怎么重视,还是源于卫匡国将原来的西名改为卫匡国,以袒露自己匡扶、保卫大明国的心意,虽然有取悦大明朝廷和江南士大夫之意,但田承嗣还是认为马尔蒂诺、马尔蒂尼这个积极的态度就朝廷就应该给予肯定。

    田承嗣说道:“哦,天主教,传教士,本官恰好有所了解,呵呵,阁下原来是卫匡国传教士啊,本将军年初路过杭州,还特地准备拜望于你,可惜你已经不再杭州了,没想到今天在这里相见,真是幸会呀,幸会。”

    卫匡国惊喜的道:“田将军,你也听说过鄙人吗?”

    田承嗣哈哈大笑道:“大名鼎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