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芒刃-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位家主吩咐点头,然后登上马车离去。

    青州城外十里岗,四家马车停在路口。四位家主就随便坐在路口谈事,随身的奴仆站在一边戒备。赵茗开口道:“世伯,您以为王庸这人如何?”

    平阳伯捋了捋胡子:“王庸,这个人城府很深,看的很远。他昨夜的话七分真,三分假。使得好手段!

    张晟疑惑道:“世叔,这王庸假在何处,真在何处啊?”

    “呵呵呵,真的地方是,要是真的轮到黄承动手,我等必然伤筋动骨。再有就是,太子和他身边的肱骨老臣确实不喜欢我们这样的勋贵豪强。”

    “那假在什么地方?”张晟急切的问道。

    “假?就算是黄承亲自动手也绝没有王庸说的那般可怕。太子和诚王,都是厉害的主。不到最后关头,谁会轻易得罪我们这些墙头草?最起码他黄承现在还是有顾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与其让黄承下手,倒不如先听王庸的。就算是破砖烂瓦,也是咱们一点一滴攒出来的。能少损失就少损失吧。”

    “那老伯爷是怎么看待王庸的招揽呢?”李衍恪在一边问道。

    平阳伯看了看这个心思深沉的年轻人,赞扬道:“小李子,你很不错,看事情看的很深,胆子也大。文和有你这个儿子也该知足了。我们和王庸,乃至诚王只是一时的交易,为的是避祸,算不得是投效。因为现在还远远没有到我们影响局面的时刻。你要记住,不到最后关头。你我都不要表露自己的态度。做个扶保新帝的功臣元勋固然是好,但要是看错人,押错了宝。输的就是整个家族。你明白了嘛?”

    李衍恪点点头。平阳伯看着三人,拱手道:“诸位。你我就此拜别吧。早日回去也好布置安排。记住,一定得忍下来!好了,后会有期吧。”

    说完转身上了马车。马夫一策缰绳,马车绝尘而去。

    “恭送老伯爷。”

    三位家主在身后行礼道。然后相互行礼拜别,各自上了马车。疾驰而去。

第四十章陇州营地老将何在() 
再来说黄承一行,沿着青州官道走了有五天,终于到了广安的境界。黄承和商馥在广安郡的界碑前分别。广安此番失了郡守,郡治定然是混乱不堪。只有委托商馥暂时前去打理安定。

    商馥听完黄承的安排后,一阵苦笑。心说:得,这就算把我一个州牧削成郡守了。但商馥还是听从了黄承的安排,坐上马车,带着自己从青州带来的士兵浩浩荡荡地往广安郡城开去。

    黄承则带着自己的钦差仪仗和卫队往陇州卫扎营的方向开去。此番他有两个目的,一来他要搞清楚为什么鲍老将军会带着军队哗变。二来,要是陇州卫真的死不回头,自己只有坐镇指挥附近的青州卫军就地消灭陇州卫了。军队哗变尚有招抚,原谅的余地。但要是劝说无果,决意反叛的。只有杀无赦!

    陇州卫驻扎在广安的林原。那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四周没有什么丘陵山脉阻隔。这种地形在平时乃是再好不过的农耕放牧之地。但是在战时,则是一片极为棘手的防范地带。敌方的骑兵能够在这片平坦的大地上一往无前。撕碎,破坏一切阻挡在眼前的人或事物。应对的方法非常有限,除了安排大量的步兵结阵阻击,剩下的就只有安排相等数量的骑兵展开决战了。无论哪一种,都是及其麻烦的。

    自打听说陇州卫哗变后,青州卫军就迅速的对陇州卫进行了合围,随时等待着上峰进攻的命令。不过这陇州卫说来也是奇怪,他们的哗变只限于抢夺粮食,扣押郡守。除此以外并没有掠夺附近的县城村落。也没有和周围的卫军发生摩擦搏杀。他们在营垒外挖了许多堑壕。砍伐树木,设置了不少拒马,鹿角以为阻拦。平日就只是紧守营盘,防卫周遭的青州卫军。

    黄承一队人马来到林原附近,早就接到斥候通报的青州卫长官急忙出迎。青州的军士们早就在黄承即将到达之地搭建了几间凉棚作为钦差暂时休息的所在。

    晌午时分,黄承的队伍出现在青州军官的视线之内。打头的禁军衣甲鲜明,在太阳下闪着金色的光泽。步履稳健,士气昂扬。一看就知道是精锐百战之士。

    站在最前面的几个青州军官也都是带兵之人,暗自生出了比较一番的心思。可比来比去,他们最终还是不得不承认,戍守王畿的大燕禁军到底不是他们这些普通的地方卫军可比的。放眼天下,恐怕也只有白袍军能稳压禁军一头吧。

    青州军官还在比较,从前面的队伍里跑出一骑。马背上的骑士玩得一手漂亮的花活,胯下的战马前蹄高高抬起,发出一阵阵嘶鸣。骑士这才生生拉住缰绳。两腿紧紧地夹着马身上,丝毫没有晃动。过了好一会马蹄才落地。

    “来者可是青州将官”马上的骑士大声问道,气势十足。

    青州的军官没有丝毫的不满,就冲着这位精湛的马术,就足以让他们心悦诚服。领头的中年将官禀报道:“我等正是青州卫军,在此恭候钦差大人。烦劳将军通报。”

    马上的骑士点点头“那好,几位稍待,我这就去禀报大人。”说完一拨马头,小跑着跑回队伍中。过了一会,一驾马车在一队骑兵的护卫下脱离队伍,慢慢的朝着他们驶来。青州军官看着马车,心说道这想必就是钦差大人了。

    马车驶到凉棚附近,边上的军士忙不迭的搬来车凳。立在一旁等候差遣。马车木门缓缓打开,一位青年官员着四品朝服,弯着腰走出马车。当真是面冠如玉,风姿绰约。身后还有两名侍女扶着。青年官员一挥手,身后的侍女便松开了手,转身回到了马车里。这个年轻的高官不是黄承又是何人?

    黄承一手按着边上军士的肩膀,慢慢的走下了马车。在军士的引导下走进了凉棚中落座。四周站满了按刀戒备的侍卫。此时侍女从马车中取出一套茶具,款款地走入凉棚。用凉棚里先前备好了的热水调制起了茗茶。青州军官知道现在还不到钦差传见他们的时候,老老实实的在一旁等待。

    等到黄承在棚内安安心心的喝完了一杯热茶后,连日来的车马劳顿才稍稍缓解。就在喝完最后一口热茶后,黄承长长的吐了一口浊气。这是他的眼光才落到远处等待传见的青州军官。他向侍候在一旁的李通吩咐道:“传他们上来吧。”

    李通点点头,走出凉棚,径直走到青州军官面前传话:“诸位,钦差大人传召几位。请几位摘下自己的佩刀吧。”

    几位军官没有拒绝,及其配合的摘下了腰间的佩刀,然后任由侍卫在自己的身上搜索了一番。等到检查完毕,面前的侍卫才让出一条道。

    那几位军官心说见一次钦差真不容易。但是动作没有丝毫的落后,整理了一番衣甲后,大步朝着凉棚走去。

    来到凉棚前,五位军官齐齐跪倒:“末将青州中卫中郎将郝康青州左卫骑营校尉石明青州右卫步营校尉郑椟青州中卫混营校尉杜方青州左卫步营校尉许光拜见钦差大人!”

    黄承看着跪在眼前的几位军官,点点头:“几位将军都先起来吧。”

    郝康等人起身拜谢黄承,笔直的站着。

    黄承看着领头的郝康,问询到:“郝将军,你们青州卫的张将军呢?怎么不见他人。”

    郝康禀报道:“启禀钦差大人,张总管现下在合度筹划调配军粮,调集军队换防事宜。现在我们青州军有三成驻扎于此,军粮调配和维护地方治安少不得张总管操劳费心。他老人家也是不容易啊。”

    黄承点点头:“确实是难为张老将军了,本来人手就吃紧,还要调派人手监察陇州军。”说着黄承按了按太阳穴,然后抬头继续道:“这件事情就先不说了,你等这几日监察陇州军,有什么想法,不妨畅所欲言。来人,给几位将军赐座”

    黄承话音刚落,一旁的侍卫就搬来几个简易的小凳子。郝康等人又是一阵拜谢后才坐了上去。郝康理了理头绪才回答道:“大人,我等在此监察了许久,与陇州军日夜相对。陇州军只是紧闭寨门,坚守不出。没有丝毫突破搏杀的意思。倒是末将有一些看法。”

    “哦?将军有什么看法,不妨直说。”

    “那末将就直言了,陇州军未曾哗变之际,张总管也曾指示末将到陇州军内犒劳慰问一番。据末将看来,带领陇州军的鲍老将军乃是个美名远播的老将,手下的部队虽然衣甲陈旧,军需不济。但却是一支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部队。此番都说他们是因为军粮短缺才哗变的,末将是打心底不相信。”

    郝康说着偷偷看了看黄承,见黄承脸色不变,又继续道:“前些日子军营流传这么一个传闻,说是青州官府短了陇州军的军粮,鲍老将军气得亲自去广安郡城找那广安郡守讨要说法。不知怎么的,老将军和郡守起了争端,被广安郡守指使差役打了三十大板。老将军还被囚在了大牢反省。陇州军一气之下便截了军粮,想要以此和官府谈判,放出老将军。结果广安郡守目中无人,狂妄无度,丝毫不理会陇州军的要求。还带领有司差役,要去锁拿主导劫粮的一干军官。陇州军忍无可忍后才扣押了广安郡守,闯下这般滔天的祸事。”

    郝康说完后就不再言语,等着黄承说话。

    黄承托着下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不管传闻是否属实,想要解决问题,还是要找到老将军。那么现在的问题在于,老将军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第四十一章郝康来访黄承入营() 
黄承看着郝康:“郝将军,如果,本官是说如果。如果我让广安郡放了老将军,你觉得陇州军接受招抚的几率有几成?”

    郝康听了黄承的话,一番思索后苦笑道:“大人,这个末将说不准也不敢说。陇州军此番哗变一事那是滔天的罪过。难保陇州军内部会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煽动军心,会不会做出一些非常之举谁都不知道。再有就是,鲍老将军眼下是在军营还是在广安的牢里,我们也不知道。仅仅是传言如此,做不得真。这件事兹事体大,哪里是我一个小小的中郎将能分辨的清的。末将等人都是带兵的军汉,只晓得遵从大人和上峰的军令,其他的,不干我们的事。”说完把头低了下来,不去看黄承的眼睛。

    黄承仔细的想着郝康的话:是啊,这件事哪里是他个中郎将能做得了主的。自己堂堂一个钦差,身为一方封疆商馥,以及身为钦差副使的王庸。三人劳心劳力的,为的不就是摆平这件麻烦事嘛?也难怪他不敢说话。但他说的也对,眼下究竟哪一方说的才是真相,自己不得而知。解决事情的关键在于找到老将军。只要找到老将军,陇州卫就不会继续顽抗。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哗变的事情是老将军主导的,自己也有把握把他给说回来。

    黄承心里有数,又继续问道:“郝将军,你刚才说你曾和陇州军有过交际?”

    郝康听了心里大急,心说这钦差该不是怀疑我和陇州卫有什么勾连吧?这要是说不清,到时候别把自己搭进去。急忙辩解道:“钦差容禀!末将是奉张总管的军令和陇州卫往来,并无半点私通啊。大人明鉴啊!”

    看着郝康一脸焦急的辩白的模样,黄承呵呵一笑:“哈哈哈哈,郝将军误会啦。本官并不是说郝将军和陇州卫有什么勾结。实在是有别的事情嘱咐。”

    望着郝康一脸犹疑的神色,黄承站起身来。慢慢踱到郝康面前,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郝将军放心,本官绝不是糊涂的上官,不会诬陷朝廷命官。我是想请将军去陇州军营地一趟,问问是否可以来个主事的将军,本官有事相询。”

    郝康听到这里才松了口气,敢情是让我去当个信使。这倒是没有什么关系,自己上回和陇州营里的几个校尉处的还不错。他们陇州中卫随他们中郎将,都是高配的军官。说起来是个校尉,但也是五品的武官。

    说起来四品的中郎将带着五品的校尉,放到整个大燕朝都是个奇景。所以郝康和那几个校尉相交完全算得上是平辈相交。

    一番歇息后,黄承随着郝康等人进了青州军营。而后,郝康单人独骑,不带兵刃,来到陇州军营前大声喊道:“陇州军罗校尉可否出门一叙!”说完便静静地在营门口等待。

    过了约莫有一盏茶的工夫,陇州军营的寨门缓缓打开,一名军官模样的男子骑着马从陇州军营内出来。看着眼前的郝康,那男子高声道:“末将陇州中卫骑营校尉罗成峰见过郝中郎。”

    郝康点点头:“罗校尉莫要客气,本将军此番前来为的乃是传达钦差大人的命令,希望罗兄弟可以来到青州军营面见大人。”

    罗成峰身形一震,随即又恢复原状。他看着郝康,面色冷道:“郝中郎莫要诓我。钦差大人远在那青州城呢,怎会来到你这青州军营?你要是想动手,我陇州军接着就是了。何必耍这般的花样。”

    郝康当真百口莫辩,不过也难怪。钦差大人来的突兀,事先没有音信。再有,传闻鲍老将军被扣在广安了。这时候再让他们到青州营里去被扣?就是个傻子都不回去吧。

    郝康一再的赌咒发誓,自己绝不是虚言。可是罗村峰就是不为所动。罗成峰看着眼前还在辩解的郝康,大声道:“好了!郝中郎,不必多言了,我是不会去的。眼下老将军不在,我罗成峰就是一营兄弟的主心骨。想要赚我上套?门都没有!你家钦差不是要见我么,那就让钦差来我陇州营谈吧!”说完一拨马头,就要回去。

    郝康听完罗成峰的要求后目瞪口呆,心说这算怎么回事啊。哦,自己好心好意来报信,你不相信也就算了。还说什么让钦差到你的大营去。拜托啊老哥,你那大营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你还没个数吗?在哗变的问题没有说清楚之前,你们的身份基本就是乱军。钦差大人怎么可能冒着危险去你的大营。你老人家白日做梦没事,可我怎么交差啊?就回去二兮兮的和钦差说:大人,陇州军说让您去他们大营。那自己说完不得当场就被钦差给办了啊。

    郝康还要再说几句挽留一番。可是罗成峰华丽丽的无视了他的呼唤。人家的马屁股都快进寨门了。无奈的郝康只好认命。还能怎么办呢,就这么着吧。

    罗成峰回到寨营,步军校尉王齐以及混成营校尉钱值立刻迎了上来。王奇抢先一步拉着罗成峰战马的缰绳,急切地问道:“罗大哥,怎么样?那姓郝的说了些什么?”

    罗成峰翻身下马,看着王奇和钱值:“先回我的大帐。”然后朝着自己的大帐走去。钱值王奇互视一眼,也紧紧地跟了上去。

    帐内,罗成峰坐在帅位上,看着坐在下手的二人。缓声道:“刚才郝中郎和我说钦差大人来了,让我速去青州大营拜见。”

    罗成峰话音刚落,王奇就着急切地说道:“大哥你可千万不能去啊!这定然是青州军的诡计,先前老将军不曾防备,被他们扣了。如今他们故技重施,再来赚你!我们失了老将军依然是难以支持,要是大哥再被扣了,那我们非得军心大乱不可啊!”

    一旁的钱值也点点头:“大哥,王奇说的不差。青州军要是想兵不血刃的拿下我们,就必然会在大哥身上做文章。大哥还是要小心啊。”

    罗成峰听了两个人的话,点了点头:“嗯,你们说的我也考虑到了,因此我断然拒接了郝康。还告诉他们,要见就叫你们的钦差来陇州营。”

    王奇不屑道:“大哥还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