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写好,孙毅在县衙里大喊道:“侯三!侯三!”
侯三身上甲胄穿了一半就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对孙毅说道:“大人,怎么了?额还在试战甲呢。”
“别穿了,脱下来,把这奏章连夜送到京城去。”
孙毅把奏章摆在了侯三面前,却不料侯三一副不情愿的样子,闷头坐下说道:“额不走!”
侯家一门世代在渭南县衙当衙役,侯三的几个兄弟也都跟着留了下来,但是孙毅实在是不忍心看着这弟兄五个都死在渭南的战场上,才找了这么个差使给侯三。
“这是军令!你必须去!来人,给侯三牵匹马来!”
侯三却迟迟不肯接过奏章,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这是我给朝廷的绝密奏报,事关渭南战事,不得延误!孙毅的看着侯三,侯三这才不情愿的拿着奏章出发了。
第317章 西北布武 (求收藏,求推荐)()
与此同时,在围绕着陕西灾区全境,山东兵马五万,已抵达洛阳会同河南兵马七万,共计十二万,兵发函谷关。
在陕西的东面太原府,兵部尚书兼三边总制杨博,率领河北兵三万,会同山西兵马十万共计十三万在山西,在另一边汉中郡兵马到目前为止只有七万,但是还有八万余土司兵马,这是除边军之外最强悍的一支部队。
除此之外杨博还在辽东两镇秘密调了一支骑兵来到了大同,杨博所在的太原府,俨然牵动着全大明每一个人的心弦。
不断地有信使和飞鸽赶来。
“大人,俺答兵锋直指西安府,大人,出兵吧!”杨博皱了皱眉。
“还早,你们先退下吧,传军令待辽东精骑抵达后,全军方可出发。”杨博是计算好了时间差的,因为没有便捷的通讯工具,所以杨博给各地的将领下了军令,一旦看到信号,马上计划开始运转,所以即便是现在杨博这边带着山西这边的兵马出发了,也不会有响应。
“大人,那些人又来了,您要不要出去看看?”
杨博的亲兵走了进来对杨博说道,杨博摆了摆手,说道:“不去了,那些秦商,让他们散了吧,告诉他们本官有军务要处理,就不见他们了,备马,本官要出去一趟。”
自打俺答打进陕西之后,全山西的秦商接到消息后,就直接围住了杨博的驻地,杨博不胜其烦,他们自然是在求杨博发兵,但是杨博何尝不想发兵,但是如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杨博知道,依靠大明的财力,恐怕撑不住。
为了自己的不世之功以及大明的长治久安,杨博不得不躲着这些秦商,这些秦商就这么不依不饶的在杨博的驻地门口前面站着。
“行了别管了,让他们在这里站着吧。”只要不耽误军务的话,杨博也不好去赶,毕竟这些带头的都是陕西的一些大商人,跟朝中的不少官员都有些关系,杨博野不想太得罪他们,只是跟他们说朝廷另有安排。
就在秦商们见杨博又不打算出来准备散去的时候,忽然就出现了一个人,此人操着山西口音,出现在了杨博的驻地门口。
“各位,我知道各位心情急迫,但是这里是军机重地,有事不如直接到京城去,直接到兵部衙门去!”
“说的挺好的,你们山西人当然不急了,我们家小都在山西,怎么能不急。”
几个秦商挖苦这个山西人道。
那人却苦着脸说的:“各位,山陕不分家,鄙人在陕西也有诸多家产,而且又家人在陕西做官,自然惦念的禁,现在就是想去京城找兵部呢。”
那些秦商看着眼前的这个人,而这个人正是周威虎,周威虎接到了孙毅的消息,要策动秦商去京城。
而俺答的兵马已经突破了延安府的防御,延安府的百姓都在朝着西安府逃难,毕竟这是长安,这里一定要比延安安全。
接到延安失手的消息,王好再也坐不住了,猛地站起来,来到了那些赵贞吉派来保护自己的卫队面前。
“本官要见赵贞吉!他不能把本官留在这里!”说着王好就开始往外冲,那些人护着王好,却怎么也拦不住,王好身边的钦差卫队都被赵贞吉派去守粮食了。
而此时孙毅正在跟赵贞吉商量对策,知道了王好又在闹事,直接连搭理都没搭理,直接就把这位钦差大人架回去了。
接连的战报消息都不怎么好,但是一旦想鼓舞士气的话,就要在西安府,给俺答来一个当头一棒,这样朝廷和官兵才有打下去的信心,因为在大部分人眼里,嘉峪关也好,延安府也罢,那些都是已经靠近塞外的蛮荒之地,而长安却不一样,所以这一仗,不管怎么打,大明都要赢,无论是付出多大的代价!
整个西安府共计四万兵马已经集结完毕,除此之外还有三万青壮作为后备军,也已经分散到了各个县城。
这样一共是七万人,但是孙毅还是没有底,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孙毅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赵将军,你觉得有几成把握能打退俺答?”
赵贞吉低头不语,那个意思明显就是凶多吉少,孙毅叹了口气。
“知天命,尽人事而已,赵将军觉得这个计划怎么样?”孙毅拿出的这份计划上,实际上就是结合了明军擅长的火器,以及城外挖掘陷阱,全军全民动员的话,差不多两天时间就能把这些陷阱布置完。
但是孙毅不知道俺答留给他们的时间,还有没有两天时间,夜里,孙毅直接就搬到了军营里去住了,这样才能稳定住军心。
“报!孙大人,赵将军,外面有人求见。”
孙毅和赵贞吉对视一眼,然后赶忙就出了城,只见一队骑兵站在外面,为首的一个身穿黑斗篷的人。
那人见到孙毅出来了,马上就下了马,但是一直低着头,看不清楚这个人是谁,那个人似乎没有说话的意思,径直往大营里走。
进了大营赵贞吉很识趣的屏退众兵将,那个人缓缓的摘下了斗篷,赵贞吉马上跪倒在地,刚张了张嘴,那人就说到:“行了,这是你的大营,就不用行大礼了。”
孙毅看着这人,怎么看都觉得有些眼熟,那人也看着孙毅,忽然那人笑了出来。
“怎么?老夫脸上有东西?孙大人这么看老夫?”
孙毅这才想起来,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老头,就是在京畿三大营的神机营里,而当时见到的那个人此时正担任三边总制。
“杨大人!下官见过杨大人。”孙毅马上就要跪下。
杨博赶紧扶起了孙毅,孙毅也在惊叹杨博竟然有胆子跑到这个地方来,这可是即将成为近二十万人厮杀的地方,看另一位钦差大臣王好,就知道现在又多险峻了。
“大人,此地甚是危险,大人怎可以身犯险啊。”
“别整这么多废话,你们打算怎么对付俺答?”
第318章 西安包围战!(求收藏,求推荐)()
杨博的这份魄力是一般的统帅所没有的,单单凭着这份魄力,杨博也足以跻身朝堂了,更何况杨博作为大明建国之后,唯一一个出将入相的人,绝不是巧合,也不是靠权谋上位的,是真正的靠的真本事。
“回大人,卑职打算在城外布置陷阱,依托城池地形,与敌周旋,以待王师。”孙毅拿出了之前的计划图递给了杨博。
杨博看着设计图,眉头却没有松开的意思,对孙毅说道:“不错,不过你们西安府的压力着实不小,而且本官要告诉你一件事。”
“大人请讲。”
“辽东精锐尚未到达,恐怕你们西安府要拖一段时间,你们能撑住吗?”
孙毅的眉心的汗珠流了出来,看着杨博说道:“大人,能否给一个期限?”
“一个月!最迟一个月,各路大军一定会出发,而且本官会尽快发兵,你们这里有什么需要的吗?”杨博看着孙毅和赵贞吉说道。
孙毅想了一会,虽然什么都不多,但是孙毅知道最缺的一样东西。
“回大人,火药!”杨博看着孙毅,原本以为孙毅会要一些器械,但没想到孙毅竟然要的是火药。
“好,你们需要多少火药?”
“越多越好。”
“好,后天开始,山西就会开始往西安府运火药。”
赵贞吉早就想说了,孙毅刚一说完,猛地站起来说道:“大人!这一个月。。。。。。”
孙毅拉住了赵贞吉,把赵贞吉拉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下官领命!”
“好,此战之后,我必向朝廷举荐二位。”
说着杨博起身。
“本官还有军务要处理,先行告辞,西安,大明,就交付给两位了。”
孙毅背对着离开大营的杨博,猛地站起来。
“大人且慢!”
杨博缓缓的回过头,饶有趣味的看着孙毅。
孙毅看着杨博,四目相对,孙毅一字一顿的说道:“为家国天下计。”
杨博似乎是等孙毅这句话等了很久一样,严肃的对孙毅说道:“为家国天下计。”
马蹄声渐行渐远,孙毅知道,整个西安府,怕是要有一场恶战了。
“孙大人!这怎么可能会坚持一个月?”凭借赵贞吉的经验,如果是八万边军的话,还有可能,但是如果是凭借三万地方卫所军,加上几万一点都没有训练过的农民的话,打死赵贞吉都不信能坚持一个月。
“赵将军,相信我。”
孙毅走到了西安府的行政区图的地方。
整个西安府,实际上就是在汉唐长安的旧址上建立起来的诸多县城,这几个县城除了渭南之外,都靠的比较近,比如咸宁等县。
孙毅打算使渭南于西安府诸县互为犄角之势。
“赵将军,你看着是西安府诸县,这里是渭南,我打算找三千边军,两万主兵,以及一万青壮,共计四万三千人,在渭南与西安诸县成犄角之势。”
赵贞吉点了点头,说道:“可是这也撑不了一个月啊。”
孙毅继续说道:“在西安府其余诸县,我要用上我的那些火药了。”
“什么意思?”
“一旦城墙失守,旋即退入城中,依托民居,节节抵抗!”孙毅看着赵贞吉说到,这也是孙毅遣散城内居民的原因,打烂了不怕,原本因为地震,就已经烂透了,反正都是要重建,为什么不直接彻底打烂。
“另外,在诸县开始修筑暗堡,地道等措施,一定要把蒙古人,死死的拖在西安府!”孙毅的计划,就是要在大明的长安,上演一场莫斯科保卫战!
赵贞吉不可置信的看着孙毅,说道:“孙大人确定这样就能坚持一个月的时间?”
孙毅坚定了点了点头,说道:“此战,必将载入史册!赵将军赶快行动吧。”
整个西安府战旗凛冽,偌大的城池再无一个平民百姓,所有的百姓已经撤到了山西府内,与此同时在全大明的大江南北,忽然就掀起了一种流言,整个流言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战争红利。
全大明的商人口中都在流传着草原水草美,牛羊成群战马如云的消息,仿佛一旦拿下了蒙古草原,就是拿下了一座金山。
另外近百万的蒙古人,都被划分为了廉价的劳动力,不少的商人在接触过水泥和纺织厂之后,都明白了劳动力是多么宝贵的资源,于是乎一场针对草原的魔爪,正在悄悄展开。
三天后,孙毅收到了杨博派人送来的火药,孙毅也没拖延,马上就带着火器工匠们,开始了原始火器的制作。
无非就是地雷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虽然有些东西不会弄,但是把一堆炸药捆一下做个大炮仗孙毅还是会的,孙毅还在炸药里填了一些碎石块以及碎铅渣等。
许多的废弃的木材,直接被砍成了尖锐的木枪,放入了陷阱,孙毅也跑到了西安府,亲自带着人开始布置陷阱。
“库蔑里,你确定西安有一百万石粮食?”俺答自打进了陕西境内之后,部队的损失越来越大,这次出征的兵马都是各个部落拼凑起来的,一旦这次失败的话,恐怕俺答就再也不能号令蒙古诸部了,那样对俺答来说,真的就是灭顶之灾了,俺答将会失去草原共主的地位。
不过库蔑里确实一点都不担心,对俺答说道:“大汗,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你不信可以问他。”
库蔑里挥了挥手,几个蒙古骑兵捆着一个人就过来了,是个中年人,脸上的皱纹像是刀子刻出来的,但是却就是没有胡须。
俺答不解的看了一眼库蔑里,库蔑里赶紧解释道:“这是之前打延安府的时候,抓到的人犯,似乎是汉人皇帝放在嘉峪关的督军,后来丢了城池之后就跑到了延安府。”
这个人其实就是嘉峪关的镇守太监汪木生,俺答看着汪木生问道:“你说汉人皇帝,真的在长安放了一百万石粮草?”
汪木生跪倒在地上,磕着头说道:“回大王,是这样的,前一阵子陕西地震,一百万赈灾粮草全都在西安放着呢。”
第319章 渭水惨败(求收藏,求推荐)()
“大汗,前面就是凤翔府,突破凤翔就是长安了!”而且眼前的凤祥府也映证了汪木生的话,果然整个长安附近,已经都变成了一片废墟。
不过令俺答惊讶的是,整个凤祥诸县,已经变成了空城,只有零星的村子还有人,唯一残存的一些建筑物都化作焦炭了,俺答在马上气的不行,这是孙毅和赵贞吉商量之后的对策,坚壁清野,俺答这次南下绝对没有带多少给养,果不其然,俺答这次出兵打到凤翔府的时候,带的牛羊肉和面饼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蒙古骑兵已经开始喝马奶充饥了。
不过马奶虽然能充饥,但是绝对不能算是正餐,整个蒙古军的军退士气明显的颓了一截过了凤翔府,就是涛涛渭水,渭水像是母亲的臂膀一样,保护了长安数百年,俺答看着这涛涛河水,不由得心生恐惧。
“库蔑里,你带两万人向西去,帖木儿你带着其余的战士,开始制作船只,准备渡河!”两人不解的看着俺答,因为按照蒙古的战法,从来都不会分兵的,尤其是向这样大型的战役。
此时凤翔知府赵擎之带着凤翔府的两万三千卫所兵已经撤进了西安府,赵擎之还有孙毅赵贞吉三人在不远处死死的看着河对岸的俺答军,赵擎之私自下令放弃凤翔府,已经犯了死罪了,但是赵擎之还是放弃了凤翔。
“孙大人,为什么宁夏诸卫的边军还不南下?”赵擎之不解的看着孙毅。
孙毅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连延安都丢了,宁夏诸卫还有延绥的兵马竟然能沉得住气,一丝一毫都没有要南下抗敌的措施,即便是草原上还有大股骑兵,也总不至于一点反应都没有吧。
三人带着兵马回到了西安府,整个西安府已经没有百姓了,城里的陷阱已经全都布置完毕,这看似平静的大路上,三人却绕开这大路,开始在西安府的巷子里绕起了弯子。
整个西安府只有这一条路可以通行,一旦城墙失守,这城里的陷阱就要开始吞噬这草原上来的骑兵了。
“报!鞑子已经开始渡河了!是否出击!”一个斥候跑进了西安城,不过孙毅却皱着眉头说道:“知道了,去吧。”
赵擎之这次却坐不住了,看着孙毅说道:“半渡而击之,孙大人为何不战?”
“赵大人,不是半渡不半渡的事情,我只是觉得这件事事出蹊跷,俺答不会不知道半渡而击之的典故的。”
“呵,孙大人,你们西安府已经算是铜墙铁壁了,但是下官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