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芳寻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绍这些世家诸侯在曹操的督促下,每个诸侯都点起本部精兵,共计有八万多人,一起进发,去追击徐荣的数万残兵去了。

    金良则跟孙坚一起,领兵进了荥阳城,孙坚按照金良的指示,领兵把荥阳城里一些世家大族以私通董贼的罪名抄家,连同徐荣没有来得及带走的部分辎重,一分为二,金良中央军得一半,孙坚得一半。

    随后,金良便吩咐所有人马都休养歇息,养精蓄锐,为关键时刻出现做准备。

    荥阳城西,三十里处,便是汜水,汜水出浮戏山东麓,先后汇入车关水、杨兰水、蒲水而北流,再入荥阳境,经其西部,北流注入黄河,汉刘邦四年,楚大司马曹咎为汉兵所败,自戕于此水之上。

    汜水以西三十里地,便是鼎鼎大名的虎牢关,相传周穆王姬满在圃田泽打猎,命随从掠林惊兽时,忽然看到有老虎在芦苇丛中游荡,天将至,七萃之士高奔戎生捕虎而献之天,命之为柙,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矣,虎牢之名,自此始也。

    袁绍统领八万关东世家诸侯精锐大军赶到汜水的时候,已近五更天,天色渐亮,徐荣摸黑渡河,大部分已经渡过汜水,还有一些残兵尚在渡河。

    那些世家诸侯见汜水西岸大道两侧全是密林,恐怕会有埋伏,他们怕落得跟曹操、鲍信一样,便迟疑不前,可他们下面的将士看徐荣的后军辎重车倒在地上,撒落了一地的金银,在冉冉升起的朝阳照耀下,散发出灿烂的金光银光。这些关东军士卒多半没有严格军纪约束,在主将尚在犹豫该不该攻打的时候,他们见钱眼开,蜂拥而上,沿着徐荣军来不及销毁的浮桥,向徐荣后军追来。

    徐荣的后军辎重兵见关东盟军疯狂杀来,都将辎重车丢弃一地,仓惶逃窜。

    关东盟军士卒把丢弃一地的金银装进自己的口袋,又继续追击下去,因为徐荣那三万多残兵不断地往虎牢关方向跑,不断地丢盔弃甲,外带丢弃金银财物。

    看大部分士卒都疯狂追击上去,这些世家诸侯看过了老半天两侧密林都没有出现埋伏,就放心地从浮桥冲过汜水。最后袁绍、袁术兄弟也带领自己的人马过了汜水,本来袁术掌管粮草,应该待在后方,但他却托辞说这次过去,便是兵进虎牢关,马上要攻打虎牢关了,粮草当然要跟得上。

    曹操自从被徐荣击败以后,始终心有余悸,他收拢自己和鲍信的七千残兵,以奋武将军的身份督促其他诸侯的人马过了河,便以麾下士卒伤兵太多为借口,暂停过河。

    汜水西岸的密林连绵十数里,刘岱、乔瑁的人马继续追着徐荣的人马,刚刚出了密林。

    一声凄厉悠长的号角响起,密林两侧忽然转出乌压压一大片西凉骑兵,每一支西凉骑兵当前的都是人披铁甲、马披马铠的重装铁甲骑兵,密林中间这条官道非常宽阔,足有七八丈,通向汜水还微微有些下去的坡度,正适合重装铁甲骑兵施展。

    重装铁甲骑兵一经施展开来,便如山崩海啸一般席卷过来,碰着就死,挨着就亡。

    本来就乱哄哄地捡拾徐荣逃兵丢弃的战利品的关东盟军士卒不成阵列,在匆忙间根本组织不起中央军那样的长枪阵,他们又没有中央军那样的强弩兵,根本无力阻挡铁甲骑兵对他们的肆虐。

    二千铁甲骑兵冲进关东盟军之中,如同虎入羊群,势不可挡地杀出一条血路,有些机灵一点儿的关东盟军士卒往铁甲骑兵冲阵的两侧逃窜,却也躲不过随后而来的西凉轻骑兵的追杀。

    西凉铁骑狂放地踏过关东盟军士卒的身体,无数盟军士卒被铁骑撞倒在地,口里喷出鲜血,惨叫着跌倒在西凉铁骑的马蹄下,他们的兵器掉落在地,他们的双手无力地向前伸去,却被后来的铁骑粗壮的马蹄踏碎他们的手臂。

    有些闪躲到一边的盟军士卒,正在庆幸自己逃脱铁骑的蹂躏,却被飞驰而来的西凉轻骑的长矛贯穿身体,那西凉轻骑将刺穿身体的盟军士卒摔在地上,然后策马践踏过去。

    关东盟军多出于豫州、兖州、徐州、荆州,这些州不产战马,所以盟军骑兵甚少,在这平地上遇到骑兵,只有被虐的份。

    铁甲骑兵势不可挡,后面的西凉轻骑也势不可挡,因为一切的障碍都被他们的两大年轻的战神给扫平了,一切敢于组织起盟军士卒拦住西凉骑兵冲击的盟军将领不是死在阎行的矛下,便是死在张绣的枪下。阎行的矛诡奇,张绣的枪多变,两人珠联璧合,横扫关东军一切自诩为猛将的将领。

    兖州刺史刘岱连斩数人,好不容易稳住了兖州军马的阵势,却被带头溃败的东郡太守乔瑁的人马给冲散了自己好不容易稳出来的阵势。

    刘岱本来就很厌恶乔瑁,东郡在兖州治下,乔瑁却屡次冒犯刘岱,对刘岱没有半点尊重,更拒绝供给粮草,刘岱早有除掉乔瑁之心,现在看乔瑁竟然带头溃逃,他策马冲上前,趁乔瑁不留意,一刀把乔瑁人头砍掉,然后大喝一声:“敢后退者杀!”

    怎奈乔瑁的部下多有乔瑁的死忠,他们既愤怒于刘岱斩杀他们的主公,又恨刘岱阻住了他们的逃生之路,显然刘岱的人马远远没有西凉铁骑凶悍,这些东郡兵便杀红了眼一般,冲向刘岱的兖州兵:“敢杀我们的主公,敢挡我们的活路,去死吧!”

    《刘岱(?-192),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

    刘岱的伯父刘宠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刘岱本人则在汉朝历任侍中、兖州刺史。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当时袁绍与王匡屯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各群雄都推举袁绍为盟主。后来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最终刘岱杀了桥瑁,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

    刘岱又与袁绍、公孙瓒和亲,袁绍让自己的家眷居住在刘岱的居所,公孙瓒也派部下的从事范方率军协助刘岱。此后袁绍与公孙瓒有了矛盾,公孙瓒在击破袁绍军后便让刘岱与袁绍断绝来往,又对范方说:“假如刘岱不把袁绍的家眷赶走的话,你就率军回来。等我灭了袁绍,就要攻打刘岱了。”刘岱为此连日不能决断,他的别驾王彧告诉刘岱不如去询问程昱。于是刘岱召见了程昱,向他询问计策,程昱劝说刘岱不如帮助袁绍,刘岱听从了他的计策,果然不久之后公孙瓒就被袁绍打败了。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打算派兵迎击,鲍信劝阻说:“现在敌人众多,百姓恐惧不安,士兵毫无斗志,显然我军不能马上和敌人相抗,据我观察,敌人家属很多,军中粮草物资极为缺乏,靠抢掠维持给养。如今对策,与其贸然出击,不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敌人无法求战,强攻又徒增伤亡,等其气势低落,我们在派精锐出击,就能打败他们了。”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

    《桥瑁(?…190年),东汉末官吏。字元伟,睢阳(今河南商丘)人。

    历史传记

    汉东郡太守、太尉桥玄族子。灵帝末,为兖州刺史,迁东郡太守。初平元年春正月,瑁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以袁绍为盟主,绍屯河内,瑁、张邈、刘岱、袁遗屯酸枣。后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俱起兵,同年,“刘岱与桥瑁相恶,岱杀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

    演义传记

    汉东郡太守。随袁绍起兵讨董卓,吕布至虎牢关,绍命瑁等八路诸侯迎敌。王匡军败,幸得瑁、袁遗两军皆至,救匡,布方退。

    后兖州太守刘岱,问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瑁,尽降其众。》

    兖州兵和东郡兵便绞杀在一块,一片大乱,脑壳坏掉的刘岱悔恨自己刚才太过冒失,却也无奈地领着兖州兵跟东郡兵厮杀在一起。

    就在这时,西凉铁骑已经滚滚而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六章:盟军之败() 
若是刘岱和乔瑁能够同心协力,共同稳住前军的阵势,中军、后军便能有足够的时间组建出克制西凉铁骑的阵势,怎奈刘岱、乔瑁素不相和,刘岱乘势杀了乔瑁,兖州兵和东郡兵绞杀在一起,一片大乱。

    二千西凉铁骑以及四万西凉轻骑席卷而下,一炷香的功夫,一万多兖州兵和东郡兵像是雪融一样,要么变成西凉骑兵践踏的死尸,要么就溃逃到后面的其他世家诸侯的军阵里,把后面好不容易摆好的军阵给冲得七零八落,根本组织不起像样的进攻。

    袁绍、袁遗、公孙瓒、张超、张邈的人马都在中路,唯有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可以跟西凉骑兵一战,却架不住有猪一样的队友,前路刘岱、乔瑁的人马蜂拥败退,袁遗、张超、张邈的人马亦蜂拥败退,把公孙瓒好不容易摆起的白马阵给冲得零零落落。

    跟随袁绍身边的谋士逢纪,见盟军前路溃不成军,西凉铁骑眼看就要冲到袁绍跟前,便匆忙劝告袁绍:“主公,现在西凉铁骑气势如虹,勇不可挡,盟军士气低落,溃不成军,这场战我们无力回天,不如先行撤退,再作打算吧!”

    袁绍是一个被逼到绝境才能展现一点儿血性的家伙,他恨恨地瞪了逢纪一眼,厉声说道:“我袁绍四世三公,天下人望,要么不进军,要么便血战到底,当日在洛阳直面董贼。我单人独剑。便不把董贼放在眼里,今日我手握雄兵,又怎能畏首畏尾!传扬出去,我便是天下人的笑柄,特别是会被金良匹夫嘲笑!我袁绍宁可战死,也不苟且偷生沦为匹夫的笑柄!”

    袁绍麾下那帮武将谋士原本都打算撤退,听袁绍这么一说,都激出了血拼的豪情,人家四世三公贵胄之身,尚且为了大义奋不顾身。我等又何须惜身!

    袁绍尚有几分军事造诣,他迅速派出一支人马,专门梳理逃兵从两侧逃窜,莫要冲散了军阵。又派数千枪兵仿照金良中央军,以枪阵破西凉的铁甲重骑兵,因为他们的长枪比较短,扎在地上过深则露出的太短,扎得过浅则不够结实,只好由那数千名枪兵握着长枪,蹲在地上,应对势不可挡汹涌而来的西凉铁骑。

    他们采用的战术沿用金良中央军的,以长枪刺那铁甲骑兵的马腹,徐荣那两千铁甲骑兵的马铠没有覆盖马腹。但这一次,徐荣吸取原来的教训,把这两千铁骑的马腹都覆上了铁片。

    二千铁甲骑兵像泥石流一样肆虐而来,第一排西凉铁骑冲撞在第一排盟军枪兵的长枪上,并未出现马腹破碎,骑兵栽倒的场景,反而是长枪刺不破马腹,木柄长枪断裂,铁骑把蹲在那里的枪兵撞得飞了起来,铁骑骑兵们手持马刀。不用刻意地砍,只用顺势一刀,就把撞飞的枪兵的脑袋切了下来。

    数千枪兵组成的森严枪阵根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快就被两千西凉铁骑给冲散了,后面的枪兵看前面枪兵的惨状。再也扛不住,抡起长枪。刺向后面的督战队,还是自己人好杀一些,那些枪兵杀了督战队,仓惶向后逃去。

    袁绍见自己好不容易组起来的长枪阵对奔腾而来的西凉铁骑根本起不到多少阻尼的作用,只好重新组织刀盾兵去砍西凉铁骑的马蹄,希望以此削弱西凉铁骑的威力。

    袁绍贵为四世三公的世家弟,带兵但不练兵,根本不知道以他麾下士卒的素质,根本无法比拟数百年后的岳家军,盟军士卒根本不敢弯腰去砍那飞腾而起的西凉铁骑那粗壮的马蹄。

    他们根本不把袁绍的命令当回事,转身就跑。

    只有那些由袁家家丁改编的士卒,对袁绍保有愚忠,他们不怕那飞腾的马蹄踢碎他们的脑袋,他们不怕飞掠而过的马刀划过他们的脖,这一千多袁家家丁以他们的牺牲,砍断了前面五百多个西凉铁骑的马蹄,终于把肆虐好久的西凉铁骑给制服,袁绍的精锐兵力也差不多死伤殆尽了。

    西凉重装铁甲骑兵虽然停止了肆虐,但阎行、张绣领先的两万西凉轻骑却还在奔驰而来。

    阎行的矛挥舞起来,似是无数闪动的灵蛇,每次闪动都带走一个盟军将士的性命。

    张绣的枪挥舞起来,似是无数光亮的闪电,每次劈下来都把一个盟军将士的身上平添一个大洞。

    无数盟军将士惨叫着扑倒在地,在地上不断地抽搐,死去,滚滚的西凉骑兵奔腾而过,他们都成了血肉模糊的一具尸体。

    袁绍这次没有带颜良文丑似是他最大的失策,他麾下其他将领,特别是那些出身世家的名将,一个个都不是阎行和张绣的对手,连一合之敌都称不上,都惨死在他们的枪下。有些所谓的名将,在阎行和张绣面前挣扎厮杀的时间尚且不如一个小兵。

    袁绍终于胆寒了,他拨转马头,反手一刀斩在自己的马屁股上,那马疼痛难耐,加速向前飞奔,当真是落荒而逃,跟他一起逃窜的是自负武勇的公孙瓒,他在阎行面前还未走过十个回合,就被阎行一矛刺在他的马屁股上,公孙瓒便顺势逃走。

    阎行本来是能够一矛刺死公孙瓒的,是董卓之前提醒过阎行,那些人该杀,那些人不该杀,留公孙瓒一命,公孙瓒在幽州是对金良的制约,看来董卓还是担心金良过早地统一河北和关东进而图谋自己。

    在历史上阎行是小有名气的:

    《阎行,生卒年不详,字彦明,后改名为阎艳,金城人(今甘肃省兰州市附近),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人物,对于曹操消灭韩遂平定凉州起了重大作用。其事迹主要见于《三国志·魏书·张既传》的裴注中。

    效力韩遂

    据《魏略》记载,阎行年轻时有一定名声,作为小将跟随韩遂,韩遂与马腾发生冲突时,曾经试图用矛刺马超,矛折断了,接着阎行用断矛击打马超脖子,几乎杀死马超。

    建安十四年(209年),韩遂派遣他为使节拜谒曹操,受到曹操厚待,表为犍为太守。阎行请求让他的父亲搬到京城,然后回去见韩遂,向他传递曹操的指示:“你起兵的情况有迫不得已之处,我已知道,应当及早来归顺,共同辅佐朝廷。”

    阎行又劝说韩遂:“我阎行也是为了将军啊。将军起兵三十年,人民与将士都已疲惫,所占据的地方又偏狭,应该及早找到依靠对象。所以在邺城的时候,我已经禀报曹****会让我的父亲去京师,希望将军也能派遣一个儿子前去,以表示对曹操的赤胆忠诚。”韩遂回答:“先观望几年!”不过之后还是同意遣子,而阎行则将父母一同送往曹操控制的京师。

    渭南之战

    后来韩遂讨伐张猛时,正好马超与凉州其他将领商议起兵抗击曹操,一致推举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