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这面忙着呢,你到地方了告诉我一声啊。还有,那面有好看的警花什么的,记得拍张照片让我欣赏欣赏啊!”周莉笑眯眯地用话点了曲森一下后,便挂了线。
“酸样儿~”曲森看着提示着通话结束的手机屏幕,撇了撇嘴。
715工作组那面效率非常的高,隔天曲森就接到侦查技术革新组组长的黄安的电话,黄安客气的问了一下曲森还有没有别的事。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直接告诉曲森已经帮他定好了去花城市的机票。
曲森能怎么办,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第二天便登上了去花城的航班。
715工作组听名字好像规模并不大,但实际上除了上面的领导小组外,下面还分成了,侦查技术革新组、装备警械革新组、战术组织革新组三个部门。每个部门下面还有负责具体工作的研究小组。
人员规模还是很庞大的,而且随着越来越多负责实际研究、测试的小组立项,这个团队还会继续膨胀。
曲森被接站的警车,直接带到了领导小组的办公地点。工作组总负责人程万奇,侦查技术革新组组长黄安,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他了。
见到一身军装,带着学员衔的曲森,两位领导非常热情。程万奇很忙,见曲森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有三拨人进来汇报工作。
等带有欢迎性质的谈话被第四次被打断后,程万奇无奈的对曲森笑了笑说:“今天先这样,小曲你跟着黄组长先熟悉一下工作环境,然后咱们再讨论一下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是!”曲森立正应声后,和黄安一起离开程万奇的办公室。
两人走到门口的时候,听到程万奇又说了一句:“对了,黄安,先给咱们曲森同志换身警服,再给他办张真的警官证!”
“是!”黄安闻声后笑着应了一句,而曲森则有点迷糊,心里琢磨着:“难道警察内部,证件还有真假之分?”
黄安看出了曲森有些疑惑,不过也没解释,笑着跟他聊着家常,一起出了领导小组的办公地点。两人上了车后黄安开车拉着曲森直接去了市局。
带他先到后勤,领了全套的警服、警号以及带着一粗一细两条白线,外加一颗银豆的三级警司警衔。到人事科照证件照的时候,曲森换上了配好警衔的上衣,看着衣冠镜中自己上身警服,下身军裤的装束差点儿没笑出来。
强板着脸照完了相,又到隔壁房间办警官证。拿到证件后,看着上面自己的照片和所属的单位以及警衔,曲森忽然反应过来,程万奇说的那句“真警官证”是什么意思了。
人家那是在调侃他,在之前戚长春的案子时,把学员证塞进警官证的证件皮里假冒警察……
第二百一十章:小组长()
不知道是不是看出来,曲森已经想起来了自己的黑历史。黄安伸手拿过曲森的警官证,仔细的看了看,又举着证件跟曲森的本人比对了一下。
貌似认真的点了点头:“嗯,别说,你小子穿警服,其实比穿军装帅气。”
人事科里管制证的警员,是俩岁数有些差距的女警,听到黄安的话,都认真的看了看一身混搭装束的曲森。年纪大一些的那位操着一口的本地口音浓重的普通话,对曲森说:“黄组长说的对,你赶紧去更衣间把裤子也换了。”
曲森先是意识到,自己被工作组组长程万奇给调侃了。刚才又被黄安再次调侃,这会儿再被两位眼神颇为大胆的女警,认真打量了一番,三样加在一起,只几秒钟的时间脸就已经红透了。
正好自己也觉得上身警服,下身军裤的装束有点不伦不类。听到女警的话从一堆新衣服里,翻出警服裤子就钻进了更衣间。
换好裤子,对着镜子揉了揉依然有些发烫的脸,深呼吸了两口才从更衣间里出来。结果人一出来,就听到俩女警夸张的笑声。
黄安跟着笑了一阵后,看着被笑的直迷糊的曲森说道:“曲森,花城现在什么温度啊,你看看满楼的人,哪个穿春秋常服。”
“……”曲森在黄安提到花城的气温时,就反应过来问题出在哪儿了。之前穿春秋款警服的衬衫和上衣,是为了照证件照,可大夏天的穿着这身出门,明显就是脑子有病了。
看着两位已经笑得说不出话的女警,曲森脸上刚刚缓解了一些的红晕,又再次涌了出来,而且这会儿已经红的有些发紫了。
黄安看曲森囧的厉害,帮着他从一堆发的制式服装里找出夏衣。曲森抱着衣服勉强说了句谢谢,转头又钻进了更衣室。
在更衣室里给警服戴上警徽、警衔、和配饰,换好后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才又从里面出来。
两个女警看到曲森还是笑个不停,曲森就在俩人的笑声中跟着黄安逃出了人事科。
出了市局重新回到车里,黄安开着车再次出发。沿着内环路开了一阵,转弯后不久便到了侦查技术革新组的工作地点,一栋临街的三层建筑。
建筑的一楼很有特点,完全是由一排可以上翻折起的红色大门组成
之所以一楼没窗,全是门。是因为这里原来是一处消防中队的驻地。后来消防中队为了更好的覆盖责任区域,搬到了辖区的中央区域,这里就被暂时空置了。
黄安的侦查技术革新组,便把这里当成驻地。
消防中队原驻地的主体建筑是个三层的大楼,地方很大。侦查技术革新组的人员也不少。
这里除了有组里的领导成员,还有数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侦查设备开发与测试工作。
曲森到的时候,已经有三个小组进入了工作状态。一组是侦听、监听设备的研发小组,主要是警用技侦设备的开发,比如隐蔽摄、录像装置,警察用抓拍和监控用的高速相机、监控机之类的专用设备
二组负责包括手机定位在内的,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gps跟踪设备和支持软件,
三组的规模最大,负责正在完善中的天眼系统规划布置,还要测试系统中用的,众多款式摄像镜头的实际使用性能、寿命,以及各种气候下的实际工作状态。
曲森的到来,意味着第四个小组马上就要成立了,就是警用无人机研发小组。
在曲森到的时候,小组里的两名成员已经到位。
孙淼27岁,北方某知名理工大学的毕业生,机械与动力工程专业。这哥们大学毕业后一心想着当警察,可参加了三次考试都没通过。进组小组前,正在准备第四次考试。
不过他这次运气好,工作组因为对小型无人机项目的研发,用到他的专业,还没等考试开始呢,就把他特招进来了。
冯艳辉,公安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毕业,之前在省网监处,这次被借调了过来。
还有一名叫刘志全的,是电子类专业毕业的警员,因为单位有事耽搁,要过几天才能到位。
再加上个曲森,这四个人就是现阶段,小型警用无人机开发小组的全部成员了。
按黄安的说法,等四个人拿出设计方案,并通过专家组的审查后,会根据实际需要再给小组补充人手。
小组就四个人,曲森无所谓,反正他和周莉、李莹一起做参选无人机的时候就只有仨人,也一样拿出了成品。不过让曲森没想到的是,他居然被黄安任命为研发小组的组长。
曲森现在才二十三岁,而小组里冯艳辉比他要大一岁,孙淼都二十七了。刘志全虽然还没见到人,不过黄安说他已经工作两年了,年纪上也一定比曲森大。
见曲森推托,黄安说:“小组里你对小型无人机了解最多、相关技术也最全面。把他们三个调来,就是为了配合你工作的,这个组长你不当让谁当。再说你以为,为什么给你三级警司的警衔?”
曲森对警衔了解的不多,只知道肩膀上“银豆”越多警衔就越高,领警服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警衔只有一颗银豆,还以为三级警司是警队里最低的警衔了。
被黄安用话一点,再想想刚才看到孙淼和冯艳辉肩膀上的警衔,才发现孙淼是一颗豆,冯艳辉是两颗豆,但俩人的警衔上,没有那一道粗一道细的两条杠。
又虚心的请教了一下黄安才知道,原来警司下面还有一级警员和二级警员两个级别。自己一个在部队还没有正式授衔的军校学员,能被直接授予三级警司的警衔,虽然只是一年的临时授予,但也绝对是越级授衔了。
曲森脑子在里过了一下,发现除非工作组再给无人机小组指派一个有资历的老警察坐镇。不然四个人里,确实只有自己适合当这个组长。作为指挥专业的学员,这点魄力还是有的,没有再犹豫,直接点头同意了。
既然身份变成了研发小组的组长,曲森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因为他深知研发设备的花费,便直接问黄安,工作组准备给无人机小组多少研究经费。
工作组已经跟曲森学校方面打听过了,曲森三人设计无人机参选作品时用了多少钱。这个又不是什么涉密的事,学校方面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在曲森到位以前,工作组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资金方面跟学校一样,准备了三十万。另外跟巴蜀的电器厂家和新能源研究所分别作了前期沟通。曲森小组在动机、桨叶和电池方面,可以随时向两家寻求技术支持和定制。
另外省公安厅技术处,就有特种3d打印机,曲森他们他们制作工程机的桨叶和机壳可以随时使用。
主控芯片方面,因为德州仪器的omap17系列的成熟产品omap1710正式推出,并首先应用到了智能手机平台。
工作组已经委托国内的手机厂家,以产品设计开发的名义,采购了十块回来。
相比于曲森之前用过的存在缺陷的产品,omap1710在各方面参数上得到了再次提升,绝对是一款出色的无人机“大脑”。
但是这些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支持,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无人机小组初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要经过评估组的评估才能试制,最终的成品也要通过评估组的审核。
对于严格的审核制度,曲森是理解的,毕竟小组研发的东西,以后是要实际应用的。工作组就是心再大,也不敢由着几个年轻人的性子随便弄啊。
黄安和曲森在办公室里,又谈了一些无人机小组的工作细节后。黄安带着曲森在楼内各办公室窜了一圈儿,介绍他与侦查技术革新组里,现在在家的成员们认识。
最后黄安又带着曲森去了专门划给无人机小组的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当着孙淼、冯艳辉的面,正式确认了曲森研发小组组长的任命。
走了一大圈之后,带着曲森回到他的办公室,取了曲森的行礼,去了给他安排的单身宿舍。
第二百一十一章:精炼、年轻、高效()
都是大老爷们,黄安在曲森收拾行李的时候,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坐在椅子上跟曲森说起了他对警用小型无人机,在一些功能上的设想,让曲森评估一下设计难度。
老实说警方对小型无人机功能上的要求其实不多,主要就是一般性远程跟踪、侦查和隐蔽性侦查监控。
一般性侦查需要的是长工作时间、足够的可操控范围,再就是视频上的时时画面传输与录制。
差不多是“雨燕”与“秦弩”的复合型机型。
监控方面考虑到一些隐性侦查的需要,对体积和静音性有较高的要求,不过“夜莺”其实已经非常符合要求了。
当然这些只是工作组对小型警用无人机最基础的要求,进一步的功能开发,还需要无人机小组自己去完成。
听了黄安的话后,曲森原本有些悬着的心,直接放下了。别的不说,起码凭借自己的底子,完成工作组的基础要求,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工作上的事情聊得差不多了,黄安看到曲森的行李中居然有两台笔记本电脑,便笑着开了句玩笑:“不愧是通信指挥专业的学生,光电脑就有两台。”
“呵,一台是我自己用的,另一台是无人机的操控平台。”因为学校采购的那台笔记本的性能更好,现在被曲森当私人电脑用。之前他自己买的那台,当作无人机的遥控器。
“操控平台?”黄安一下来兴趣,他见曲森居然随身带着当遥控器用的笔记本,再看到被放在桌子上,一直没打开的提箱,猜测他很可能还随身带了架无人机过来。
曲森看出来了黄安的意思,笑着把装“秦弩”的提箱打开:“黄组长,这就是我们几个参选时的作品,战场监控无人机‘秦弩’。”
工作组之前为了评估小型无人机项目的可能性,还采购了一架无人机来研究,不过那架无人机跟,周莉“小玩具”没改装之前一样,就是一架普通的遥控直升机。
后类似调取了曲森三人参加评选时,三架无人机的性能参数。才指定了警用小型无人机的基础设计要求。
原本黄安还以为,要等到无人机小组的工程样机出来,自己才能看到带摄像头,可以远程操控的无人机呢。没想到曲森居然带了一架过来,而且是在总装评比当中,获得一等奖的“秦弩”。
“现在能飞吗?”黄安小心的把“秦弩”从提箱里拿出来,仔细的看了一番后,满怀期待的问。
“可以,三块锂电池都是满电的,还有燃料电池,不过燃料过不了飞机的安检没带。”曲森回话的时候,已经动手把电池装进“秦弩”的电池仓。
“走,到外面,让我见识见识。”黄安哪还能坐得住,说着话,帮忙拎起了曲森的笔记本就往外走。
黄安说是让他见识见识,不过在走廊上不管遇到谁都喊上一声,等曲森拎着秦弩到了主楼后面的小院时,一起跟出来的人已经不下二十号了,而且楼里还有人陆续听到消息,带着小跑出来看热闹。
曲森在一帮人的围观下,把“秦弩”放到了地上,打开电源开关后,又把笔记本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接好外接天线和控制手柄按下开机键。
笔记本进入系统画面后,打开操控程序,先运行了一下无人机功能自检程序,左手控制着操控手柄,“秦弩”便轻盈的拉升,绕着小院飞了一圈儿后,再次升高,直接飞出了院墙到了外面的大街上。
一大帮人先是把注意力放到“秦弩”身上,等它飞出了视线后,又凑到身边看笔记本显示器上的画面。看到操控界面上两个时时画面,特别是看着高速摄像头,清晰的反馈回外面路上的行人和不时驶过的车辆,开始低声的交谈。
等看到操控界面下半部分的合成画面里,路上的行人和行驶车辆内,暴露出来的司机和乘客画面被高亮标注后,讨论声变得更大了。
已经有人在说:“这东西,拿来直接就能用了。”
等路上有好多的行人已经注意到了天上飞着的无人机,有的熊孩子甚至捡石头发起了“攻击”时,曲森将“秦弩”拉升到极限高度,向大家展示,高速摄像头调整焦距后,依然能拍摄到地面上清晰的画面。见下面驻足看新鲜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有些影响交通了,便没有再继续向大家展示“秦弩”的其它性能,下降高度开始返航。
等“秦弩”稳稳的降落在出发点的时候,黄安忍不住问:“小曲,你能不能把‘雨燕’和‘夜莺’也给借来,让咱们见识见识啊?”
“雨燕”和“夜莺”可是周莉和李莹的宝贝,曲森可不敢开口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