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9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营企业根本吃不下,而外资企业对这种没有品牌,技术实力又不行的企业兴趣也不大。

    外商投资,大多是冲着市场来的,本地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更容易打开市场,有一些产品,进口的税率也比较高。

    而对机床这种行业,低端市场国内竞争激烈,又不像消费品那样销量巨大,参与这个市场的获利空间有限。而中高端市场,为了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华国在机械装备进口方面的税率并不高,工业产品的销售也不需要进行本地品牌和渠道建设,加上销量不是很大,以及技术输出的限制,所以外资机床企业在国内进行投资的并不多,而且条件也比较苛刻。

    说白了,外商不是活**,所谓用市场换技术、用市场换投资也只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对资本家来说,他们希望既能得到市场,还不用投资,还会防止技术泄露,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巴不得用一款车型占领市场,而且永远不用升级换代。

    拥有技术实力的机床企业并不多,一般的企业浦江电气也看不上,不管是合资还是产权转让,浦江电气都不可能将这些机床厂贱卖掉,否则就是资产流失,集团是要承担责任的。相比之下,这些企业虽然经营不善,但只要勉强能够生存下去,浦江电气也不会太关心他们的死活,只要主营的几大业务做好了,集团的经营成绩就是非常亮眼的,没有谁会特别关注那些半死不活的机床厂。

    总而言之,这些机床厂即便没有被彻底忽略,也已经被忽略得差不多了。

    “包区长,集团一直想要整合旗下的机床产业……”

    浦江电气集团总裁郭海亮笑着说道:“但是这些机床厂的历史都很长,遗留下来的问题也非常多,要想将其中的优质资源剥离出来,难度非常大,同时优质资源剥离以后,留下来的烂摊子也非常难以收拾。”

    经过三年改革以后,企业集团领导不再有明确的行政级别,但实际上郭海亮如果离开浦江电气去地方任职,至少是区县一把手,所以他与包飞扬之间基本上算是平级对话。

    实际上,一些偏远的县区如果有事找到郭海亮,郭海亮甚至可能姿态高一点,毕竟浦江电气是可以跟几家行业内的央企扳手腕的大型企业,知道在一些部委那边,对浦江电气也非常关注,但浦江的某个区县,部委那边肯定是不搭理的。

    不过,包飞扬找上门来,郭海亮还是很热情的,一方面,常务副市长周坤林跟他打过招呼,这个面子他必须要给。另外一方面,包飞扬现在是浦江政坛上最耀眼的那颗明星,汇浔区这两年的变化,浦江体制里面的人都很清楚,谁都无法忽略包飞扬在浦江放出的耀眼光芒,而考虑到包飞扬的年龄,这个年轻人的未来显然是不可限量的,就算浦江市直辖市,在国内的地位很特殊,恐怕也不是这个年轻人的极限,所以没有明显的冲突,谁都不会故意怠慢这个年轻人。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莫欺少年穷,包飞扬的年龄在官场上正当年少,却已经

    包飞扬点了点头,对企业改革的难处,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汇浔区的企业改革虽然在他的强力推动之下,已经完成了一大批企业的改制工作,但依然还有一些企业的问题没有解决。而相比之下,汇浔区的企业并不多,改制难度也没有这些年代久远的机床厂大,这些企业曾经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在时代的洪流之下,现在留下来的问题也非常之多。

    包飞扬说道:“企业改制,不改就是等死,改了才有一线生机。汇浔区在推进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我说过一句话,现在改制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历史,历史的问题,我们今天该承认的就要承认,该牺牲的就要牺牲,现在的一点牺牲,可以换来企业的新生,这是值得的!”

    “对电气集团旗下的这些机床厂,我也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就企业资产来说,设备老化、陈旧,价值不大;就技术来说,与市场脱节比较厉害,落后太多;就人才来说,高级工不少,很多有经验的生产工人,但年龄都比较大,冗员也非常严重;企业的经营情况也比较糟糕,尤其今年以来的整体市场行情不好,继续这样下去,企业很快就会被库存拖垮……”

    包飞扬说道:“当然,作为老企业,这些机床厂还是有价值的。那些高级工的年龄虽然比较大,但技术还在,浦江的机床产业要焕发新生,正需要他们发挥力量。有经验的工人也是一笔财富,只要理顺管理体系,不难激发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说特别优秀,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还是没有问题的……”

    包飞扬道:“机床厂的厂房、设备虽然不值钱,但很多位于主城区的土地还是很值钱的。通过土地置换,应该能够得到一笔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新厂的建设,购置新的机器设备,而利用优质资源,我们也可以跟外商谈合资,或者直接引进新项目……”

    按照包飞扬的想法,二十几家机床厂和工具厂,能整合的资源还是不少的,全都整合起来,然后打造一家具有竞争力的新的机床厂,要比现在这种一盘散沙的情况好得多。

    郭海亮苦笑着摇了摇头:“包区长刚刚说的这些方案,集团也都考虑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困难还是比较大的。”

    郭海亮说道:“有几家工厂在主城区,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土地确实值一点钱。但老城区的厂,大多并不大,如果交给政府收储的话,也卖不了多少钱,如果想要直接转让的话,一方面要政府规划跟上,政府规划不改,没有人会买地,另外一方面,找人接手也不容易……”

    现在浦江的地产市场还没有到日后疯狂的程度,加上市里面对土地市场还是控制比较严格的,土地的交易转让限制也比较多。就算是浦江电气这样的市属巨头企业,也不是说想要转让土地就能够转让的。现在都要统一规划,按照规划进行开发。

    除了土地转让受限,浦江电气实际上也不太愿意将土地转让,集团旗下有自己的地产开发公司,专门搞地产开发,自己开发房地产的利润要比单纯卖地收入高多了,而且还能当成企业福利,这其中可以运作的空间就比较大了……

    包飞扬想了想说道:“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我这边有一些华商资源,他们可以提供融资和直接投资,跟日韩和台湖那边的机床企业也有一些联系,可以想办法促成机床厂跟他们合资,将先进技术引入国内……”

    包飞扬来之前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当今世界机床技术最先进的是德国和日本,然后美国、荷兰都是第一梯队的,而韩国、台湖可以进入第二梯队,他们或许在顶尖机床技术上无法跟日本和德国相比,但是主流技术水准的机床却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由于技术禁运的限制,想要获得高端和顶尖的机床技术,可能性几乎没有。所以包飞扬的目标也是先引入主流的技术,让浦江机床的生产能够占领市场,然后在生产中,再逐步寻求技术突破。

    针对浦江电气集团的疑虑,包飞扬也是提出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浦江电气可以将主城区的土地拿出来,而华商资本则以资金入股,双方成立地产公司,对这些土地进行运营开发。

    浦江电气在地产开放方面缺少经验,而且搞地产开发也偏离了集团主业,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他们也很难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地产上。而华商资本在新港、新城和东南亚拥有大量地产开发的经验,跟他们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得到开发资金,另外一方面可以引入成熟的地产运营模式,进行小区和综合体的开发。

    实际上,2000年的浦江地产市场上,已经活跃着大量华商资本,着名的京西路恒隆广场,春东新区的正大广场等商业项目,都是华商资本开发的。除了这些知名的商业项目,华商资本也开发了许多高端住宅项目,他们在地产这一块,业务能力非常强大。

第1914章 全面启动() 
这时候的华商资本在地产项目上主要做商业和高端住宅项目,这时候的普通住宅市场还没有彻底激活,市场交易量有限,风险也比较大。而高端住宅项目的利润更加可观。

    实际上华商资本对商业项目的运作能力更加得到政府的青睐,因为新港和东南亚的华商拥有丰富的地产运营经验以及这方面的资源。他们建设的商业项目,可以通过之前的关系,将国际品牌和厂商引进来,譬如新港地产巨头开发的恒隆广场,建成以后直接引进了大量国际高端品牌,成为了浦江着名的奢侈品商场,而国内的开发商显然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另外春东金融区的正大广场,正大集团开发正大广场以后,直接引进了知名的超市品牌莲花超市进驻,一下子就吸引了大量人气。他们将国际上成熟的综合体运营模式引进国内,大量跟他们有过合作的服饰、珠宝、化妆品品牌进驻,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内地的开发商目前还没有这种实力,还要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他们才会纯熟地掌握这套模式,然后更加彻底地发扬光大,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相比之下,这些华商们的动作就保守多了。

    有了这些华商的支持与合作,电气集团就能将位于老城区的大量土地盘活,电气集团用土地入股,华商资本拿出真金白银,有了这些钱,就能进行工厂的搬迁和员工安置,对企业进行改制整合。

    至于开发建设的资金,则可以用土地作为抵押,向华商们的私募基金借贷,对于掌控了东南亚大量财富的华商们来说,他们手上都有大量的资金需要投出去,只有不断的投资,资本才能不断增值。这些资金并不是属于某个、或者某几个华商自己的,华商们成立了几个私募基金,这些私募基金在华商们中间非常受欢迎,募集了大量资金,而投资华商们参股的地产项目,无疑是风险比较低,收益也非常可观的项目。

    作为一揽子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这些基金还将部分资金投向了天江嘴装备产业园区,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投资。电气集团就借了一笔钱建设新厂,当然也接受了一些华商的投资。

    根据这个方案,电气集团旗下的机床和工具生产企业,将重新整合成为三家机床工具生产制造企业,其中一家引进了台湖的机床技术,台湖实际上也加入了西方对华禁运体系,台湖政府对台湖企业对华投资和技术输出的控制非常严格,所以这家机床厂名义上是由电气集团与东南亚华商合资的,不过这些华商当中,有人获得了台湖的机床技术,然后再跟电气集团合作,这样一来台湖那边就管不到了。

    当然,这次引入的技术也并不是什么先进技术,不在西方公开禁运范围内,否则参与的各方也很难过关。

    另外一家企业是与韩国大宇成立的合资公司,韩国的机床技术虽然比不上日本、德国尖端,但是主流产品还是很有市场的。

    当然,这家合资的韩国企业现在并不叫大宇,大宇集团已经宣布破产,董事长都已经流亡海外了。不过大宇集团破产清算的时候,与大宇一直有合作的唐盛重工接手了大宇旗下的部分产业,包括在海州的造船厂,也包括这家在韩国还是很强大的机床公司。

    实际上这次合作也是有唐盛重工主导的,虽然说受到技术禁运的限制,即便唐盛重工也很难越线,不过在禁运之外,技术上的合作空间依然很大。

    电气集团在天江嘴成立了两家独立的机床公司,并控制了前者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以及后者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在集中了旗下机床工具产业的优质资源,加上台湖和大宇的技术,华商资本的资金,电气集团的机床板块顿时活了。

    电气集团又成立了浦江电气集团下属的浦江电气机床工具集团,下辖明精机床有限公司,以及与唐盛重工合资的明唐装备工业有限公司,除了整合进入明精机床和明唐装备的资源,还有装入地产公司的资源,剩下的产业全部并入机床集团,一些老厂直接清算合并,低端机床的生产集中到两个厂区,置换出土地交给地产集团开发,人员一部分转移到两个合资项目,一部分安排生产低端车床,一部分安排到地产公司下属的物业公司,另外旅游度假区开发公司也招了一部分人,还有不愿意接受分流安置的则由电气集团调配和买断,由于通过物业公司和度假区开发公司安排了大部分员工,员工安置工作的压力并不是很大,相关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

    而与机床集团同时确定落户天江嘴装备产业园的还包括电气集团旗下的拳头业务,也就是发电和输变电装备生产厂,这同样是包飞扬与电气集团达成的一揽子方案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电气集团的进驻,装备产业园也正式挂牌,并且启动了全面招商工作。

    由于华商私募基金的支持,加上电气集团的示范作用,园区的招商工作非常顺利,迅速打开了局面。

    春节前,包飞扬去了一趟京城,赵老对他在浦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迅速打开局面,并且取得现在的成绩,就算是赵老这种自我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也几乎挑不出毛病。

    “你做得很好,但是也要看到,你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有一部分是可以推广并且惠及更多地方和老百姓的,但是主要的部分却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赵老语重心长地对包飞扬说道:“当然,成绩还是主要的,虽然有些东西不能够复制推广,但是你能通过汇浔区的工作带动整个大春东战略的形成和推进,进而影响和促进春东和浦江的发展,而春东和浦江的发展,也将对国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是你在汇浔所做的这些事情的最大意义所在……”

    包飞扬点了点头:“是的,汇浔区的发展中确实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我能够解决的,因为我拥有的资源是别处很难同样拥有的,我也只能解决具体的问题。有些办法虽然是好的,但是换一个地方,效果未必会同样的好。更关键的是,事情要靠人完成的,各个地方执行的情况都不一样,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包飞扬的心情有些沉重,他可以推动浦江电气集团对机床业务的整顿,推动天江嘴装备产业园区的建设,但是浦江的机床产业发展能不能够达到预期,他并不是很有信心。哪怕他一直主导天江嘴的建设,有些事情他也没有办法,能做的他现在基本上已经做了,不能做的……未来他能够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这还仅仅只是浦江的机床产业,对整个华国的机床产业,他能够做的就更少了。方夏集团和华商资本是他最大的资源,这个资源放在汇浔区、放在浦江或许还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放到整个华国,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

    机床产业在装备制造产业中,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而装备制造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又只是一小部分。更何况,解决了技术、工业生产问题,还有更多的社会问题,面对更庞大的地域和局面,他的资源就很微不足道了,而他的能力,也未必能够掌控。

    赵老道:“浦江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这是中央制定的国策,事关重大。中央经过审慎考虑,还是决定先行启动大小阳山深水港计划,力争让浦江市尽早拥有一座真正的深水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