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长- 第9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议结束以后,包飞扬又被常务副市长周坤林叫到了办公室,在几位市领导当中,包飞扬与周坤林的接触相对比较多,汇浔区的几个大项目,天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沙开发区,还有浦钢的问题都是周坤林分管的工作。

    周坤林坐到会客区的沙发上,示意包飞扬也坐下来:“大小阳山岛的问题,你跟浦港集团那边沟通过吗?”

    虽然说深水港的建设方案最终还是由市里决定的,不过浦港集团的意见也非常重要。浦江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是由唐兴邦书记亲自挂帅,不过具体的工作还是市政府这边负责,具体也是周坤林这个常务副市长的工作。

    包飞扬点了点头说道:“上次市里开会的时候跟侯总聊过几句,侯总的意思是浦港集团现在没有能力同时启动两个港区的建设,尤其是大小阳山深水港的建设成本虽然要比横沙深水港更经济,但是在已经启动了高桥新港区建设的情况下,他们没有能力同时启动大小阳山项目……”

    包飞扬说道:“不过,在深水港建设的问题上,侯总的意思也是能够尽快启动深水港的建设,侯总对浦江港吞吐量的增长预估虽然比较保守,但他也认为高桥新港既不能解决深水港区的问题,也无法满足浦江港未来吞吐量的需要,他认为新港区建成以后,最多两到三年就会饱和,而我则认为高桥新港投入运营以后,当年就会饱和,也就是说建成就会落后,当然只是吞吐量的落后……”

    周坤林笑了笑:“你的这个预测说过很多次了,但不管是侯荣华,还是市里面,对此都没有那么乐观。当然,即便按照侯荣华的判断,深水港的建设依然刻不容缓,这事你还是得跟浦港集团那边多沟通,市里面肯定会大力支持深水港的建设,但具体能够投入多少,怎么投入,这才是大小阳山项目能不能实施的关键……”

    包飞扬点了点头,即便没有横沙人工岛方案那么复杂,但是工程难度也不小,投资也是几十亿,甚至近百亿级别的,所以资金问题才是这个项目能不能立项的关键。

    涉及到这么大的资金,能不能立项的根本还是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合理性,建设大小阳山岛深水港到底能不能解决浦江市所需求的深水港的问题,离岛深水港远离陆地和天江内河,能不能建立一个合理、经济的集疏运体系,与现有港区能不能形成合理的协同、对地区经济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论证,也要能够说服相关方面,只有所有的疑问都能够得到合理的答案了,这个方面才能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才能获得投资。

    离岛深水港此前作为浦江市建设深水港的备选方案之一,虽然最终没有得到认可,不过相关的工作都做得比较充分了,有关项目的可行性、港口建设规划、经济效益分析等等,都有现成的资料,所以这个方案要比横沙人工岛方案更加成熟。各方面认可度也比较高,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情况发生了规划,所以相关工作肯定还需要重新修正。

    包飞扬说道:“相关工作区里面已经委托同齐大学、港科大浦江学院在做了,我们争取这个月将初步的资料先弄出来,然后交到市里,给有关方面讨论……”

    周坤林不由笑道:“你们的效率还是蛮高的嘛!”

    包飞扬道:“不高不行,听说浦港集团与新城港务、谈马锡的合作越来越深入,谈马锡的李总并不看好离岛深水港计划,我们必须要在横沙方案彻底成形和启动之前,让大小阳山的方案得到大家的认可。”

    周坤林沉吟了一下说道:“就港口本身来说,其实现在市里对横沙人工岛方案还是比较认可的,人工岛方案最大的优势就是可用土地面积大,距离天江航线更近,距离春东新区和高桥港区也更近,也就是横沙人工岛的方案还不成熟,施工难度也大,周期又比较长,所以大小阳山方案才有机会……”

第1878章 企业改革的问题() 
简单聊了一下大小阳山深水港的项目,周坤林就说起这次将包飞扬叫过来的主要目的。

    “新浦钢的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就要开工,老浦钢这边的安置工作要抓紧了!”周坤林说道:“另外,中央制定的国企改革三年攻坚,今年是最后一年,也是攻坚的一年,浦钢作为改制的典型,各方面工作都要做好。”

    包飞扬点了点头,国企改革三年攻坚是九七年提出来的,当时国有企业出现了大面积的经营困难和亏损,根据资料显示,九七年底,全国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中的16874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有六千多家是亏损的,亏损面高达百分之三十九,接近四成,亏损额高达665亿元,这些亏损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很多企业都已经资不抵债。

    根据另外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九八年238万家国有非金融企业中,盈利企业只有一半,包括微利企业,亏损企业亏损额高达三千多亿,比九七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其中214万家国有独资企业实现利润为负六百多亿,比上年增亏五百九十六亿,也就是说,当时的国有企业已经出现全行业的亏损,不管是亏损面,还是总的亏损额,都十分惊人。

    国有企业日益严重的亏损引发了很多问题,大面积的停产和半停产导致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和资金周转难以维持,大量的企业职工下岗、失业,很多失去收入的家庭生计陷入困境。当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九七年底,全国下岗职工的总数高达1200万人,到了九八年三季度末,全国的下岗职工总数达到了1567万人,考虑到当时城乡人口的比例,可以说下岗人数在城市人口中已经占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比例。

    实际上,还有很多隐性下岗人员,而就算是在岗员工,也出现了公子收入大幅度下降,大量职工不能及时领到工资,退休职工领不到退休金下岗员工和困难企业员工的生计问题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

    针对这种严峻的局面,当时中央提出了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以及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为此制定了具体的目标,也就是在今年年底,将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从九七年年底的391下降到20左右,使国有重点企业中的6599家亏损企业中的大多数实现扭亏。

    为了实现三年攻坚的“三年两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譬如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另外还在教育、医疗、房地产等行业推动改革,以期拉动国内的有效需求,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前两年的改革当中,是以纺织业和煤炭行业为突破口,纺织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压锭、减员、调整和增效,煤炭行业则实施下放、关井、监管等工作,而今年的重点除了煤炭行业,还包括冶金和制糖,冶金行业也包括了钢铁产业。

    包飞扬对国企改革一直非常关注,除了浦钢的问题,方夏集团也在国内不断寻找发展的机会。就今年来说,除了三大行业以及纺织业的改革,重点还有加大关停五小的力度,要有步骤地关停一批小烟厂,清理整顿小炼厂、关停小火电,小水泥,小玻璃、小造纸企业,在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鼓励大型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工艺优化,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获得新生。

    这两年,在国企改革的问题上,中央也是重拳频出,比如对一大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已经没有生存价值的企业,通过兼并破产的方式退出市场,在六千多家重点脱困企业中,有三成左右的企业实施了破产关闭,力度非常大。

    另外就是针对企业债务负担问题,国家在一百多个城市进行了优化资本结构的试点,实施贷改投,也就是贷款变成投资。继而又大规模推动债转股,为此在四大银行分别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理不良贷款和债转股,通过债转股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减少财务支出,据统计,这三年国家对五百多家国有企业的四千亿债务实行债转股,每年减少的利息支出就高达两百亿左右。

    此外,国家还从每年发行的国债当中,每年拿出90亿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三年累计拿出了近两百亿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到了今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脱困工作也是初见成效,其中纺织业压缩落后纺锭超过一千万锭,分流安置下岗职工超过100万,煤炭行业取缔和关闭小煤矿四万多个,石化行业取缔了六千多个小炼厂,建材行业关停了小水泥窑三千多个,关闭小玻璃生产线近两百个通过裁汰落后产能,改变了整个行业的生存环境,其中九七年底统计的六千多家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兼并、联合和破产注销了近两千户。

    尤其重要的是,针对国有企业负担重和下岗职工的问题,国家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费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新成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点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对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管理,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承担社会保障功能的局面。

    浦江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和全国的龙头,国有企业众多,相比其他地方,浦江市的国有企业改革比较顺利,毕竟经济发达,一方面社会需求比较大,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比较好,另外一方面浦江的经济、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不管是经济援助还是技术支持,只要企业本身的管理到位了,企业就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困境,展开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

    譬如像老浦钢的经营就很不理想,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但情况也要比一些老工业区的企业好很多,毕竟本地乃至周边的需求比较旺盛。而浦钢老厂的改革也比较顺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克虏伯、浦项等合资项目的引进,合资项目引进了资金和技术,让浦钢获得了新生,而新浦钢的建设也离不开地方资金的支持,虽然浦江市政府并没有直接拨款,新浦钢是通过贷款获得的建设资金,但银行的贷款额度本身就是有限制的,一些地方就算政府愿意支持,银行也拿不出钱来发放贷款

    包括浦江钢铁、江南船舶在内的浦江市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推进还是比较顺利的,尤其是相对内地一些老工业基地来说,浦江的国有企业改革非常成功,周坤林这时候跟包飞扬强调这方面的工作,也是希望尽善尽美,尽量打造几个典型出来,这将会成为一份非常漂亮的履历。

    “老浦钢员工的安置工作一直都在推进当中,目前都是按照计划的节点在推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包飞扬说道。

    实际上,相比浦钢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大中型国有企业,包飞扬更加关注的是汇浔区内的一些乡镇集体企业和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这些企业的数量更多,就汇浔区来说,涉及到的职工人数也更多。

    浦江市拥有大量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的影响力不如隔壁的江南省,江南省是国内乡镇企业发展的典型地区。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尤其是九七年以后,江南省的乡镇集体企业就掀起了改制的热潮,这时候的乡镇企业改制方式主要是转变为股份合作制,也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根据他们在企业里的职务、工作年限等指标购买本企业的股份,同时地方政府也保持一定的股份。到九七年,全国实行改制的乡村集体企业达到了52万家,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多,其中多数为股份合作制。而东部沿海地区的改制比例远高于这个数字,浦江市达到了百分之七十,江南省的一些县市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也就是说,到了九九年包飞扬来浦江上任的时候,汇浔区的乡镇企业大部分已经经过了第一次的改革,变成了股份合作制。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股份合作制吸收了股份制和合作制各自的优点和优势,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型的企业产权制度,实现了所谓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与职工的个人所有相统一、劳动者与所有者相统一、按劳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统一、风险共担与利润共享相统一,是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现代企业制度。

    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制与合作制是两种不同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一个企业要么实行股份制,要么实行合作制,不可能同时实行这两种制度,也不可能将这两种制度结合在一起。

    事实证明,反对者的声音虽然刺耳,但还是有道理的,从去年开始,一些乡镇企业又开始进行第二轮改革

第1879章 土地价值问题() 
在新的一轮改革当中,股份开始集中化,一方面,普通职工的股份开始向管理层集中,经营者持大股成为主流,另外一方面,乡镇政府持有的股份也开始向私人转移,集体股份彻底退出。目前这一轮改革在乡镇企业集中的江南省正如火如荼,大部分乡镇企业开始了乡镇股份的彻底退出,以及经营者持大股,汇浔区的一些乡镇企业同样开始了第二轮股权改革,这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中小型的区属企业。

    按照此前的改革方略,国企改革要抓大放小,所以在九八年之前,很多中小规模的国企也进行了多轮改革,从扩权试点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产权制度改革,与乡镇集体企业类似,初期的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也包括一些出售、兼并、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

    由于改革中出现了不管具体情况,一窝蜂进行产权改革的乱象,九八年中央叫停了相关改革,不过九九年的大会之后,改革再一次启动,而到了今年,改革又有了进一步加快的迹象,很多地方启动了对国有小企业的改制,提出了“分、联、靠、卖、送、租、嫁、抵、下、挂、破、查”等改制方式,并且提出了两个置换,也就是产权置换与职工身份置换。

    所谓产权置换就是向非国有投资者转让国有产权,实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置换,而职工身份置换就是通过一次性经济补偿置换职工的全民身份,让职工走向市场。

    国企改革三年攻坚进入最后一年,按照上级的要求,今年年底要完成三年攻坚的各项目标,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也包括中小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革。

    就包飞扬的看法,改革中虽然不可避免要出现很多问题,有很多乱象,但这一次的改革基本上打破了产权性质对企业的约束,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彻底解放了国内的经济发展潜力,加上后来入世谈判成为,华国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逐步融入全球化的贸易体系当中,经济也是迎来了一波又一波高速和高质量的发展,如果没有这一次的改革,国民经济恐怕很难呈现这样的发展活力,也很难取得后来的经济发展成就。

    不过,作为这场改革的亲历者,包飞扬又希望尽量避免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譬如不管条件是不是成熟,不管企业的管理层和职工是否有心理准备,就贸然规定改制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完成,还有很多企业的出售程序极不规范,实行暗箱操作,资产没有经过严格的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出售价格不合理,甚至出现非常严重的违法违纪现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