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发生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悲剧发生前- 第4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季氏大宅反而空了很多,有些萧条之感。

    寿叟白了盈公子一眼,这人怎么就那么笨呢?“山中子就是山神之子。”

    呵呵,你这种简略方式,我也只能够意会了。

    盈公子跟寿叟有点儿相看相厌,这老头据说年轻的时候出去撒过欢儿,去的地方多,知道的也就多,算得上是活的历史百科,但是,这种倨傲的态度还是有些让人不爽啊!

    “魏王自诩山神之子,得定王都,称王不拜。”盈公子无法理解这种圈地称王的事情,你这么自嗨,难道别人都忍得?

    呃,忍得。

    魏地癣疥之地嘛,远,偏,僻… …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一般人不会往这边儿来,来了之后看到有个国,哦,有就有呗,有礼有序,也挺好的。

    总比话都说不通的山民好打交道吧。

    于是,所谓的魏国这个最末尾的国家就这么合了天数,成了九国之一。

    这就好像今人听说远处有个女儿国,便是觉得不合理,也不会直接指手画脚说谁准你建国了?

    又没建在自己的地盘上,管不了那么远,随他去吧。

    于是,魏国立住了,还一代代传承下来了。

    至于如今这是多少代,很遗憾,作为魏人的寿叟他不知道啊!

    这年头,史官都没一个,外头的人谁能知道那么多?寿叟还算是有钱有名,这才比较吃得开,知道的事情多点儿,但是更进一步的具体的,他就没那个门路知道了。

    盈公子的后半截课程就跟着拐了个玩儿,开始听寿叟讲他年轻时候去外地的见闻。

    从中大略判断出,魏国不算是与世隔绝的,只是离外头太远,这才没什么人愿意往外跑,当然更多是因为没资本跑太远。

    于是,盈公子也就知道为什么江汉杀了魏王不怕其他国家以此为借口来“罚不义”,那么远,谁家也没多管闲事到翻山越岭来抢钱,抢的还不够路费呐。

    每隔几年,都会有外地的商人来往,只是这条路线也真是远,魏国的好东西就是当地的物产有些外面没有的,这才惹得商人还愿意跑动跑动,让魏国不跟诸国脱节,也能知道一些外国的事情。

    不过大部分事情都是听个热闹,实际意义并不大。

    “多谢寿叟。”盈公子跟老头子道了谢,对方讲了这半天也是费力。

    “嗯。”寿叟点点头,拿着架子离开了,他这算是看在季老夫人的面子上,才过来给盈公子讲讲,至于先魏王,当年他自荐当官被驳了,面子上下不来,早就说了“王昏聩,贤不拜”的话,这种犟脾气的老头子,轻易还真是招惹不得。

    不过先魏王就算此时活着,也早就忘了还有这么一位被他弃而不用能人了。

    离开书屋,回了自己的房间,盈公子看着厅中的大鼎,手指一边在上面描绘,一边在想“天下九分”,比起这个词,他其实更熟悉另外一个词,叫做“九鼎”。

    九鼎象征九州,再联系上定鼎天下的说法,这鼎莫不是还有其他八个,能够凑成一套?

    系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这种猜测的话问了没什么结果,盈公子也不灰心,既然知道天下之大,一辈子窝在魏国岂不可惜,他以后定要去寻一寻。

    季禹在秋收之后出兵了,他这个速度实在够慢的,但是比盈公子所想还是快了点儿,如果运气好,赶在年前,还是能够打一仗的。

    作为正义性的代言人,盈公子有幸跟着季禹一起出兵。

    他终于在季禹的帐中看到了勾勒在牛皮上的地形图,线条简单而粗犷,一个圆圈代表的是城池,王都的位置上多了一个三角符号,其他的山就是竖线并文字“山”,江河湖泊都是波浪形,有些特别标注了文字,其他的道路那是空白处手指虚描,若有魏军营寨,就会用红色的颜料标注几个点。

    “这也太简略了吧。”盈公子看着忍不住讶然。

    季禹看了他一眼:“不然怎样?”

    盈公子没吭声,不然… …这绝对是他见过的最简略的古代地图了。

    属于重要战略资源的地图并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到,日常都是季禹收着的,盈公子也只见了那一次,之后便是一直在赶路,中间还从几座城池那里收到了足够的粮草和将领,这些将领都是带着士兵来投,让季禹的队伍愈发壮大。

    等到魏与季接壤之地的时候,对面的城池守将看到了季氏旗帜,跟季禹派出的小官喊了几句话,直接开了城门投降,这顺风而降的速度只怕只比望风而逃慢一点儿。

    盈公子惊得快要把下巴都掉下来了,再看其他人,却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季禹一语道破天机:“他曾是我季氏兵。”

    比起魏军的镇定,城中的百姓就更镇定了,完全没有“见兵如见匪”的意思,该干什么干什么,有些老人还出来看热闹,见到季禹进城还会跟他打招呼。

    “我七岁入军,一直跟在季大将军身边。”季禹这般说着。

    盈公子仰头看他,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季禹称呼季大将军,不过,为何不是呼为“父亲”?

    后来盈公子才知道这时候对外室子的规范还是很严苛的,庶子都如奴仆了,外室子更低一等,季禹连称季大将军为父亲都只能是私下里。

    “舅舅真幸运,我就不能跟在父王身边。”盈公子一脸羡慕地说。

    原主对先魏王的记忆很淡薄,先魏王更疼爱长子,对小儿子喜爱却也不会带在身边,父子之情也有限。

741。第 741 章() 
    半月下十城。

    季禹稳扎稳打; 一步步往王都推进; 有些地方甚至还要绕路收割附近的城池,大部分城池都能劝降; 三分之一的季地; 再有季大将军曾经的军中威望,不去望风而逃; 已经是魏军将领极为忠心的表现了。

    这跟我想到的战争完全不一样。

    说好的冷兵器战争残忍血腥呢?

    一人未死; 走到现在就是在旅游吧。

    盈公子觉得自己的三观已经摇摇欲坠,最怕这种颠覆定式的世界了; 对错之间的分别简直就像是颠倒了一样。

    季禹的表现不骄不躁; 好像这些都是应该的一样; 大约他私下里也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七岁入军; 十几年的军中生活; 他跟在季大将军得到的经验和教导,都不是其他季氏子弟能够追上的。

    仅此一点,季大将军说出“此子类我”的话对其他儿子就有些不太公平,只有这一个儿子是他教过的; 相像有什么不应该吗?

    盈公子高涨的信心稍稍回落了一些,对季禹又高看了一眼; 这样的人只差没有投个好胎,没有一个正当的名义当魏王了。

    而这个名义; 他大概也很快就要有了。

    没有遇到有力的抵抗; 看到王都在望的时候; 盈公子的心情并没有多么高兴。

    “公子?”邓昆跟在盈公子身边,见他眉头不展,轻声问了一句。

    季氏军中,他这个曾经当过王府侍卫的,并不能很顺利地混迹其中,不得不抱团的结果就是反而紧密团结在了盈公子的身边,更好用了。

    盈公子摇了摇头,他没什么好对邓昆说的,一日未能进入王都,一日就要老老实实,便是真的进去了,以邓昆的能力,也不能压服季禹。

    真的要让位吗?

    私心里,盈公子还想去看看有没有别的鼎,九鼎的猜测让他有更多联想,想要去一一验证。

    但… …

    王都已经全在江氏掌控之下,也是来到这里,消息连通,盈公子才从季禹那里知道,魏王煜已经病了好些天了,好像是被雷火惊到了。

    “雷火?”盈公子神色古怪,是被雷声惊到了还是被闪电吓到了,不至于吧,雷声闪电都不算是多么难得一见的事情,怎么会?

    魏王煜就算再娇生惯养,也不至于被雷声和闪电吓到吧?

    “杀父戮兄,天帝不佑。”季禹说的是城中谣传的流言,有人说魏王煜是遭了天谴,当天有天帝派雷神击打,这才让他病倒在床,多日不起。

    “魏王无道,杀父戮兄,人神共愤,天下当共诛之。”

    季禹看过来的神情颇有几分奇异,而他口中所说的则是那日堂中,盈公子杀死两个魏王煜派去的士兵之后说的话,那天,也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八岁的盈公子,魏王之子,季氏半血。

    是巧合,还是真得到了天帝感应?

    盈公子脸上的表情还算从容,但他的脑中已经几近空白,天人感应?

    他这是何德何能,竟然能够让天帝感应一回?

    真的有天帝?

    没有跟季禹说什么,季禹大约也在默默消化这种奇妙的巧合,对面守城的将领是江氏之人。

    魏国三分之一被封给季氏,便是季地,剩下的三分之一是魏王的,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分予诸位大人,其中江氏算是占地最多的,也是魏王最宠信的。

    也就是江氏,最后起了不臣之心,直接把魏王干掉了,换上了有着江氏血脉的魏王煜。

    这才多久,不到一年,魏王煜就病了,难道真的要一病不起?

    盈公子觉得自己似乎能够从对面江氏将领的脸上看出一种担忧来,若是魏王煜真的有个什么,大家就可以不用打了,魏盈完全可以直接上位。

    “魏王无道,杀父戮兄,人神共愤,天下当共诛之。”季禹亲自上前喊话,他的声音洪亮,振聋发聩。

    城墙上,有些士兵已经脸露慌色,对于这个流言,他们才是听说最多的。

    江氏将领咬着牙骂:“胡言乱语!好个贼子,休想骗开城门!”

    季禹抬手,在他身后,一种季氏兵士足有三万余,齐声高喊:“魏王无道,杀父戮兄,人神共愤,天下当共诛之。”

    这一次,简直声传百里。

    盈公子能够看到,对面城墙上,很多士兵的脸上已经开始冒汗,有些不自觉就执戈后退了一步。

    为什么人总追求一个好名声,实在是好名声的作用太大,如同此时,无道有道,人人心中都有杆秤,并不会因立场而改变。

    站在车辕上,看着远处的那一幕,盈公子却感觉到了一种厚重感,似是从身后传来,身后车中,拉着的是那个大鼎,掀开遮光的布,看着鼎身上的花纹,还是那祭祀图样,但有了一点儿不同,中心四方祭台之上,似乎多了一些细纹,细细看去,能够看到山川图案,更有城墙,人形渺小,几不可查,却清晰分明。

    花纹变了。

    增多了。

    盈公子询问系统,却没有得到答案,系统的数据库大约是永远恢复不了了,总是这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手指沿着花纹一点点抚摸过去,心中也有了些模糊的猜测,聚气,人心,巫器,巫礼… …

    外面,攻城战已经开始了,一路上都没怎么劳累的季氏大军于此时发威,兵士奋不畏死,高喊着“天下共诛之”,飞冲上前,踩着云梯向上。

    守城的兵士会用滚木等物阻碍,一开始还略有气弱,后来杀起来,也顾不得许多,道义永远都是事后的事情,当事时,哪里还有脑子想那么多,活下去就是最重要的。

    季大将军在军中多年,威望并非寻常,一路上兵不血刃就投降的十座城市可以说明一二。

    便是此时,魏军之中,不少人都曾见过季大将军,有些甚至还被提拔过,一个校尉突然高喊“投降”,跟在他身边的兵士也跟着投降,这仗打得没意思。

    魏国的王都是这一条线上最后的一座城市,季氏军达到这里,不管是否能够拿下王都,魏国之土已尽入手中矣,便是他们能胜,又能拖多久?

    城中存粮能吃几日?

    一个不知死活的失道魏王又能让多少人愿意卖命?

    义军来袭,道理上已经站不住脚的魏军不得不气弱,随着那校尉一声“投降”,季氏军在城墙上已经站稳了脚,江氏将领在乱战之中被杀,他本身就不是什么军中将领,临时领军,上下不服,又哪里能够做到如臂使指。

    “公子,已经可以进城了。”

    腾蛇还跟在盈公子身边,他和默严两个一路上走过来,也是辛苦。

    第一次来到王都,腾蛇和默严两个眼中都有些好奇之色,便是那些没有打扫干净的尸体和血迹都没有影响他们的好心情。

    “好。”盈公子终于收回手来,他对大鼎的兴趣越来越浓了,很想好好研究一下。

    走下车子,周围的兵士都多了些尊重,王都已破,魏王煜已经有了无道之名,仅剩的先魏王之子魏盈就是新王了,哪怕还没正式祭天,却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了。

    不少人都在偷偷看,这会儿还能看到,以后未必还能看到了,那可是未来的魏王啊!

    盈公子目不斜视,走到站在城门口的季禹身边,他还没忘记之前的说法,这会儿想说什么,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两人一同默默走入城门。

    “舅舅可抓住了那杀死父王的江汉?”盈公子对这个人记忆深刻,不仅是因为原主的记忆,还是因为剧情,他并不觉得原主在剧情之中杀了江汉不对,但… …

    “抓住了,他没跑,就在府中。”季禹回答着,他也知道江汉杀死魏王的事情,但他们都有志一同把这件事栽到了魏王煜的身上,坏了对方的名声。

    盈公子听了微微点头,接着就听到季禹说:“你要去见吗?”

    “有什么可见的,处置了就是了,杀死君王,这样的罪名,该死了吧。”盈公子对去见江汉没有兴趣,对江汉来说,他就是个反派吧,要那么多戏做什么,难道还有什么话非要到死人面前炫耀吗?

    “是该死。”季禹点头,没有再说话。

    两人一同走到了魏王府中,王都之中并无宫殿,一个王府是第一代魏王建立的,后来的魏王只是在扩建,并没有改迁,代代如此,至今,虽还叫做王府,却也有了不下宫殿群的规模。

    盈公子循着记忆往里走,他还记得逃出来时候的狼狈,这会儿往里走路就顺畅多了,此时的风景也与那时不同,看得出王府的漂亮和奢华。

    兵士已经进入这里,能够抓走的如江夫人等已经抓走,不能抓走的那些也都找了地方关押,不许他们随意走动,剩下的就是一个还躺在床上的魏王煜了。

    盈公子过去看了一眼,魏王煜也不知道是躺了多久,已经瘦得脱了形,见到盈公子,眼中迸出恨意来,沙哑着声音嘶吼:“你为什么不死?”

    他病了很久,身体乏力,自以为很大的声音其实很小,盈公子只当没有听见,他为什么要死呢?代替原主活得更好,会让他觉得生命都更有意义了。

742。第 742 章() 
    魏王煜死了。

    盈公子是在重新入住魏王府的当天晚上听到他死亡的消息的; 应该不是死于谋害; 下午看他那个样子,有人救治的话; 可能也活不下去; 到底是怎样的雷火能把他吓成那样?

    胆子太小了吧。

    人死如灯灭,有些事情就没有深究的必要;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王都之中已经没有了敢于二声的人,那么; 是否还要按照当初的协定把王位让给季禹呢?

    因为想到了新的尝试使用巫器的方法; 盈公子突然有些舍不得出让王位了; 至少还是要走一个登基典礼的。

    与其被动地推脱; 把这份心思暴露在精于算计的季禹面前; 还不如主动谈判; 试图找一个更好的两全其美的方法。

    盈公子让腾蛇去约了季禹面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