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投降,就被于谦当机立断斩首,这让将士们如何不惊不怕。

    “将士们,我知道你们还在犹豫,还在担心,但是我们的父母妻儿都在城中,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若是今天降了,明天他们便会他人奴隶,甚至会被人肆意凌辱杀害,你们愿意看到这些吗?如今我们不仅仅是为了主公而战,我们还是为了自己而战!你们是要保护家人而战还是愿意终生抬不起头而降?”

    此时公孙家的将士已经大多已经被于谦的话给感染,还有少数却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选择战,否则关靖便是他们的下场。

    “战!战!战!”

    于谦这时抽出了自己的佩剑,神色凛然,高声说道:“既然选择了战,那么到战场之上,众将士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为悖军者斩;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为慢军者斩!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者斩!有过当斩,有功当赏!抗袁期间,所有将士俸禄翻倍,若是能斩敌立功者,重赏!若是不幸战死,父母妻儿由我养之!”

    于谦的话,让众将士此时丝毫不怀疑于谦的决心,他们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和袁绍死战到底!不战是死,战有可能活下来,甚至光宗耀祖。即使战死,那自己的家人也有保障。

    于谦令人将关靖的首级悬挂在了城门之上,并且告谕袁绍,关靖因为主张投降所以被斩首示众。袁绍听闻后,不由得愤怒万分,“来人,将公孙瓒斩首示众!我倒要看看,他公孙续小儿如何担这个害死父亲的骂名!”

    话音刚落,刘备再次站出来,急忙喊道:“主公刀下留人!公孙瓒暂时杀不得!”

    刘备再次为公孙瓒求情,这让袁绍有些不悦,冷哼一声道:“玄德,前番你劝我不要杀公孙瓒,说可以以公孙瓒为要挟逼迫公孙续献城投降。今番敌军不但没有投降,反而将主降之人斩首示众,你又作何解释?”

    刘备长叹一声,“是备思虑不周,未曾想着蓟县之中的公孙续竟然不顾父子之情。但是若是主公现在杀了公孙瓒,那一定更加激起蓟县守军的抗争之心。到时候敌军同仇敌忾,想要破之,必然花上更多气力。”

    袁绍起初倒是没有打算一定要杀公孙瓒,可是刘备三番两次为他求情,又说出这等理由,反而让袁绍下定决心杀了公孙瓒。

    “我就不信,我这十万大军还攻不下只有区区三万残兵败将的蓟县!来人,将公孙瓒拖出去斩首祭旗!但凡再有为其求情者,与其同罪!”

    袁绍这一句话,让众文武都纷纷默然不语,刘备摇头叹息退了下去,他知道袁绍的性格,这个时候若是再忤逆他的意思,必然会受到牵连。

    袁绍亲自监斩,他想看一番这个争斗了多年的老对手临死前的神态,会不会痛哭流涕甚至求饶。然而公孙瓒至死都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看着袁绍哈哈一笑。

    袁绍没有看到他想要看到的情况,心中若有所失,不觉更加愤怒,只见他大声吼道:“攻城!”

    秋风萧瑟,万物衰落,此时寿春城上,有一人面北而立,白色长衫在风中不时地摇摆着。

    正在这时,身后又走过来一人,看着前面那怔怔出神的白衫之人,呵呵一笑,口中念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主公此时心中是否在想这些?”

    白衫人转身一看,不由得哈哈一笑道:“贯中先生虽然常跟着记录许多大事小事,但是这一次猜的却不甚准确。”

    自然,白衫人正是吴立仁,而念宋玉悲秋之文的便是罗贯中。

    听闻自己的想法被吴立仁否决,罗贯中轻轻“哦”了一声,好奇问道:“不知主公心中作何想?”

    吴立仁想了想,忽然想到刘禹锡的那首诗,哈哈一笑,便念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罗贯中一听,不由得连连称赞,“莫非这是主公刚刚新作的诗文不成?属下之前倒是没听过这些佳句!此诗志气与一般文人颇为不同,实在是妙啊!”

    吴立仁已经偷了不少诗歌,自然不会承认是“借”别人的,厚着脸皮点了点头。

    “如此好诗若是不能流传后世,着实可惜,我当为主公记下。”

    说完,便立刻从身后的一个书童手上取过竹简笔墨,开始认认真真记了起来,看到他一丝不苟的模样,吴立仁不由得感慨万分:罗贯中还真是一个做学问的人。

    然而这时候,吴立仁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既然纸已经被蔡伦发明出来,为何现在大家还是使用竹简这种笨重的东西?

    吴立仁以前没有考虑过,所以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罗贯中一定知道,于是他便问道:“不知道罗先生是否听过蔡侯纸?”

    听到吴立仁这样一问,罗贯中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呵呵一笑道:“这个属下自然听过,但是蔡侯纸制作方法,在这江南却无人识得,故而很少有。偶尔有人制得纸张出来,但是因为纸张又太脆,不易保存,故而也使用不广。”

    吴立仁这才明白为何纸张到现在还没有推广开来,这简直是浪费啊!既然东汉蔡伦都已经制造出来,那没理由现在还不能用,只要遇到能工巧匠,再改进一番,必然可以将纸张推广,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吴立仁想到这里,便准备发出一个告谕,告谕的内容便是:重金求纸!他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历史上的东汉末年,一定没有人很重视造纸之术,否则这个时候定然可以成为流通的主要载体。若是自己能从中推动一番,便能将纸张流通时间大大提前一番。

    看到吴立仁忽然这样一笑,罗贯中自然不知道吴立仁到底在想些什么,但是他能感觉到,吴立仁是准备做一件大事。

425、曹操许昌蓄红颜 孙策长沙议立储() 
许都,丞相府。

    经过吕布这一闹,虽然最后吕布还是妥协了,曹操心中却是憋了一肚子火——曹操正妻丁夫人,听闻曹操竟然将曹芝许配给吕布这样一个可以做曹芝父亲的人,特别是因为导火索竟然是曹操私通吕布小妾陈圆圆,更特别的是曹芝的兄长一年前刚刚因为曹操的花心葬身在弘农,丁夫人便和曹操一直吵闹。

    虽然丁夫人如今已经年老色衰,但是曹操对丁夫人的感情确实是真的,所以无论丁夫人怎么在他耳边聒噪,他都一直忍着。最后丁夫人提出了最后的条件:无论如何不能让陈圆圆进丞相府大门,若是陈圆圆进了丞相府,那她自己便要回到自己娘家去住。曹操纵然各种好话说尽,但是却依然不能改变丁夫人的决心。

    曹操无奈之下只得妥协,但是他却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丢下陈圆圆这样一个妩媚万千的美人,和陈圆圆度过那么多销魂的夜晚让曹操回味无穷。曹操便令人在许都丞相府不远处寻了一处宅院,让陈圆圆暂且住在那里,为了平息丁夫人的怒火,曹操也没有立刻去寻陈圆圆,只是令人好生照看。

    正当曹操心情十分压抑无处发泄的时候,曹操收到了一封密信,让他心情一下子欢畅起来——孙静来信说孙策即将病亡,希望曹操能帮自己夺位。

    曹操立刻下令,让曹仁、蔡瑁率水陆大军各一万,进逼长沙,以为孙静后援。一旦长沙有变,曹仁和蔡瑁便能第一时间探知,并采取最有利于曹操的行动。

    只不过此时长沙的孙策,一点都不知道这些。

    孙策此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每日咳血,血色暗淡无光,孙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几天了,便强拖着身子,将自己手下的文武和宗族都一起召集起来,最终确定继承人的位置。

    此时,孙氏族人有孙静、孙权、孙翊,还有孙策的母亲吴夫人,夫人方金芝,文官有寇准、二张、吕范等,武将周瑜、方文定、鲁肃、高长恭、甘宁、程普、朱治、张玉,还有从桂阳赶回来的韩当和廖立等将。

    “诸公,有些是跟随先父南征北战的老臣,有些是策亲自求来的贤士高才。本以为有诸公辅助,定然能在这乱世之中立一番功业,让诸位名垂青史。只是未曾料到策不幸为奸人所害,时日无多,虽心中有恨,却也知道以大局为重。今番后继之人还无着落,故而召诸公前来,一起讨论一番。”

    这时众人都默默无言,谁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寇准看了一看,率先答道:“此乃主公家事,我等外臣不便妄加议论。”

    寇准的话,让孙策有些不满,但是孙策没有说出来,这时候反倒是张玉看了看寇准道:“寇主簿此言差矣!孙氏基业,是已故孙太守和许多老将一起拼下来的,若是不能选择合适后继之人,以后若是丢了基业,我等哪个有颜面去见泉下之主?此非一家之事,实在关系孙氏千秋基业之大事!”

    寇准看着张玉,冷笑一声道:“我等一众老臣尚不敢妄议此事,莫非张将军以为自己到了泉下还能有资格去见故主不成?”

    寇准的话顿时让张玉面色通红,无言以对,只好讪讪而退,不过孙策咳嗽了两声,接着说道:“张将军之言颇为有理,这基业有诸公之功劳,所以这继承人,诸公也需要参与讨论一番。”

    这时一旁的吴夫人率先打破了这样的僵局,看着孙策,又看下众人,“孙氏基业,乃是先夫与我儿并诸位文武一起打下来的。原本应该父死子继,只不过可怜我儿尚未有子,只能兄死弟及。次子孙权,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老身以为,可承孙氏之基业,开疆拓土,永葆孙氏昌盛!”

    吴夫人虽然私下和孙策提过要立孙权为主,但是孙策只是借口说是怕众人不服,便要和众文武商议后再做决断。所以吴夫人便第一个提了孙权的名,这时张玉、程普、韩当、朱治等一众人,甚至还有甘宁,都拱手向着吴夫人说道:“老夫人所言上合天理,下顺人情,我等愿意奉二公子为主!”

    孙策听到这里,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惊奇,这些人很多是孙坚的旧部,当初拥立自己,也因为是长子;如今长子不在,继续顺延下去,拥立孙权也是在情理之中。

    这时孙策看了看孙静,孙静却仍然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这时,赵毅却站了出来,拱手道:“末将有一言:二公子虽然是主公二弟,但是主公令其领兵驻守南郡之时,却因为他的错误行动致使荆州落于曹贼之手,使主公多年辛苦毁于一旦,众多将士的牺牲沦为泡影,甚至连当时的水军统帅方腊将军也因故阵亡。这让三军将士都对二公子颇有微词,故而末将以为,若是以二公子为主,定然难以服众,还望主公三思!”

    此言一出,顿时让程普怒气冲冲,“南郡之败,江夏之失,岂能是二公子一人之责?赵将军如此言语,莫非是有异心乎?”

    赵毅呵呵一笑,“程将军切莫激动,我只是就事论事;况且,孙氏又不是仅仅有二公子一人。”

    孙策嘴角冷笑一声,孙静虽然没有站出来,但是明显赵毅所指的人正是他,只是不知道孙静给了赵毅什么好处,才能让赵毅如此死心塌地得替他说话。

    “赵将军以为,孙氏还有何人更得人心?”孙策静静地问道。

    赵毅深吸了一口气,如今他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但是他却已经下定决心,看着周围文武众人道:“诸位,有一人,从故主出兵之日便跟随我主,倾尽家资,助孙氏立下基业;故主不幸之后,又辅佐主公南征北战,功劳之大,谁人不知。赵毅不为功,不为名,所言只为了孙氏基业能长久下去,以报主公知遇之恩,还望主公明鉴!”

426、因夺位孙氏纷争 谋荆南曹仁出兵(上)() 
赵毅一说完这番话,众人早就明白,他所指的便是孙静,瞬时众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孙静也不再谦让,大步走了出来,看了看众人,又看向了孙策和吴夫人,拱手道:“嫂夫人,主公,静虽然无心高位,但是却不忍心兄长和主公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仲谋虽然聪明,但是毕竟还太年轻,前番之败已经是最好的说明。静愿意暂且领扬州刺史之职,他日若是仲谋可堪大用之时,再让位于仲谋便好,还请嫂夫人和主公能体谅孙静的一片苦心。”

    虽然孙静说的冠冕堂皇,但是孙策暂时依然不会表态,他相信孙权不会也必然会有手段应对。

    这时又是张玉站了出来,“幼台将军,听闻主公身体所中之毒便是因为尊夫人献的安胎药吧?即使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也难脱得了干系,这孙氏基业,也决不能交到这样一个涉嫌谋害主公之辈的手中,不知诸公以为张玉所言是否有几分道理?”

    “张玉!你放肆,一个小小的降将,敢在我面前胡言论语,大加诽谤,你有几个脑袋?”

    孙静厉声一吼,张玉却也一点都不怵他,他相信今日必然是孙权胜出,到时候孙静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末将据实而言,幼台将军何必如此恼羞成怒呢?若是我所言不实,自然有主公和国法处置,不劳将军费心!”

    这时,孙策挥了挥手,轻轻说了一句道:“不要吵了!此事还没有证据,暂时不能作数。”

    虽然如此说,但是众人心中还是都未这件事画上了一个问号,有如此嫌疑,孙静又怎么可能是孙权的对手。

    “主公,静是被人栽赃陷害的。若是能拿住那于吉老道,审讯一番,定然能让他招供到底是何人指使。”

    这件事情让孙静十分恼怒,吃了个哑巴亏,可是到最后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为,虽然他猜到是孙权,可是抓不到于吉,他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于吉好像从长沙忽然消失一般,谁都不曾知道他怎么不见的,孙策也想找到于吉,但是没有于吉的对质,孙静的辩解也是毫无意义。

    这时一旁的鲁肃,看了看周瑜,他有些不理解为何周瑜现在还不发言,莫非周瑜不准备支持孙权吗?或者其中还有什么隐情?不过他还是想遵从自己的本心,决定支持孙权。

    “二公子有人主之风,又待兄如父,孝悌有加,属下支持二公子!”

    听完鲁肃的话,只见孙静哈哈一笑,看着鲁肃道:“子敬若是说仲谋待兄如父,那他便有弑父谋逆之罪!”

    说完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绢帛,继而上前递给了孙策,“主公请过目!”

    孙策将信将疑接过那张帛书,打开一看,忽然咳嗽的更加剧烈,只见他指着孙权,脸色憋得如同猪肝一般,半天才憋出一句话,“仲谋…你…安敢如此!我到底有什么亏待你之处!”

    紧接着哇一大口鲜血吐了出来,让一旁的吴夫人和方金芝连忙过去照拂。看到孙策如此忽然激烈的反应,孙权也不知道到底那信上到底写着什么,他立刻跪下,用一种无比冤枉的神情看着孙权和吴夫人,口中连连说道:“大哥!那信中到底诬陷权什么了,才让大哥如此动怒?孙权冤枉!”

    吴夫人此时从孙策手中接过一看,脸色也是一变,因为信中正是当初武陵巩志和孙权私通谋害孙策的私信,而那字迹,吴夫人更是认得,分明就是孙权的。

    吴夫人此时一脸悲戚,她完全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实,恨铁不成钢地冲着孙权吼道:“仲谋!你果然和那逆贼巩志一起谋刺你兄长吗?老身不相信,不相信啊!”

    此时孙静倒是十分平静地看着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