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塞尔维亚人自己却因此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先是德国入侵,然后是和克罗地亚人以及波黑MSL展开互相仇杀,总共造成了一百几十万人死亡,斗争到后来还让一个克罗地亚人铁托来统治他们,又搞了几十年强南弱塞,最后又由强南弱塞引出了一场南斯拉夫内战彻底断送了大塞尔维亚之梦……
赫斯曼想到这里,轻轻转动手中的高脚玻璃杯,“亲王殿下,您是我们德国的朋友,同时又是头脑清醒的塞尔维亚政治家。如果您愿意成为拯救塞尔维亚民族的政治家,我们可以让您成为塞尔维亚的摄政王甚至是国王。”
“我当国王?”保罗亲王端起了酒杯一饮而尽,哈哈笑了下,“元帅阁下,在塞尔维亚人的心目中,我是出卖国家民族的罪人,怎么可能当国王?我们塞尔维亚民族是从来不缺少英雄好汉的。”
赫斯曼知道保罗亲王说的是塞尔维亚民族主义恐怖分子。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塞尔维亚极端民族主义组织“黑手社”的刺客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皇太子夫妇引起的。而在如今的南斯拉夫,类似于“黑手社”的各种民族极端组织还是有不少的,此次反德起义就和这些组织有关。
不过在南斯拉夫也不是塞尔维亚人有极端分子,克罗地亚人、MSL、马其顿人、斯洛文尼亚人都有自己的组织,而他们斗争的对象则是塞尔维亚人。自从上次大战后协约扶植出一个南斯拉夫(一开始不叫南斯拉夫,而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后,几个本来就互相看不顺眼的斯拉夫人的小民族就互相争斗没有停过。
“那么……亲王殿下,”赫斯曼微微皱着眉头,“您认为谁有能力收拾残局?”
打下南斯拉夫不是问题,历史上8天就完事了,在这个时空恐怕会更短。但是怎么善后是个问题,对现在的德国而言发动战争很容易,但是结束战争却不一定容易。
保罗亲王耸了耸肩,苦笑着说:“一群脑子坏掉的人,谁会有能力去驾驭他们?如果您一定要我推荐一个人,我推荐西莫维奇上将。”
“西莫维奇上将?”赫斯曼愣了愣,“他不是反德的吗?”
“您真以为杜尚。西莫维奇上将那么没有脑子,想和强大的德意志帝国为敌吗?他只是在努力迎合他们,并不是想真的和德国开战。如果您能阻止入侵,他是绝不会让塞尔维亚军队攻入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
这倒是真的,现在德国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摆了三十二个师,另外还有十五个匈牙利师随时准备助战。西莫维奇上将要主动进攻那得多脑残啊?
不过德国也不能容忍塞尔维亚这样的小民族在欧洲腹地天天举着反对德国的旗帜啊!
“可是他在挑战德意志帝国的权威!”赫斯曼摇了摇头,苦笑道,“如果德国对小小的塞尔维亚都无能为力,还怎么统治欧洲?”
“那么……”保罗亲王叹息一声,“元帅,我最后再向您提个建议,千万别让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处于没有本国政府统治的被占领状态。我想,一份承认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巴特纳从南斯拉夫分离的条约,才是德国真正需要的。”
赫斯曼微微笑了笑:“好吧,亲王殿下,我尽可能争取这样的结局吧。我想……这应该是今后我们德国领导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
他说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别把对手打成无政府状态!哪怕这个政府的领导人脑子不大好使,但也比没有政府可以打交道要强得多——作为世界霸主,就得学会和各种各样脑子坏掉的人打交道!
……
“斯大林疯了,他的脑子一定坏掉了,居然敢向我们提出这样无理的要求!这是对德意志帝国的侮辱,我决不能接受,决不!”
在3月1日上午,赫斯曼抵达威廉街73号国防部大厦,刚走进统帅部会议室的时候,就听见希特勒特有的歇斯底里的说话声音。
这回好像是斯大林的脑子出毛病了!
“元帅,”看到赫斯曼走了进来,一个快气疯了的希特勒冲着他嚷嚷道,“那种一颗可以炸平一座城市的炸弹造好了吗?什么时候可以用它来教训布尔什维克?”
“出了什么事?”赫斯曼一头雾水,看到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也在,就问道:“是不是莫洛托夫提出了什么不合理的要求?”
他知道莫洛托夫这两天正在柏林访问,但是他现在是前线指挥官,没有功夫参与苏德之间的秘密外交。
“他提出了苏联参加战争的条件,”里宾特洛甫回答,“苏联要得到波罗的邦、立陶宛大公国、芬兰共和国、波兰王国、伊朗、阿富汗和印度。”
斯大林真的疯了?还是他脑子进水了准备和德国开战?
赫斯曼愣了愣,不过他转念一想,就猜到了斯大林的一些真实意图。
“领袖,斯大林没有疯,”赫斯曼摇摇头说,“他可能没有马上参加战争的意图。”
“没有马上参加战争的意图?”希特勒冷哼一声,“恐怕是不想站在德国一边参战!”他接着追问,“那种炸弹什么时候能准备好?”
“1944年,或者是1945年。”赫斯曼皱着眉头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现在U工程委员会的科学家们已经算出了比较准确是临界值,并且开始寻找分裂铀235的方法。另外,他们还在研究进行过链式反应的金属铀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元素——钚。
“难道我们要等到1944年或1945年才能进攻苏联吗?”希特勒问,看他的样子似乎被斯大林激怒了。
“是的!”赫斯曼非常肯定地回答,“至少在我们打败英国和美国之前要尽可能避免同苏联开战。”
和苏联开战不怕晚,大不了用原子弹轰炸——不过赫斯曼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旦美国屈服,斯大林是没有胆量挑战德国的世界霸权的。
但是战胜美国的时间窗口却非常短,必须在美国庞大的造舰计划完成前集合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海军力量歼灭美国海军主力。
要不然等美国的战列舰、航空母舰开始下饺子了,德国就算有原子弹也够不着美国本土。
“战胜美国?”希特勒马上问,“那个日本海军大将答应把战列舰派来大西洋了?”
“现在还没有,”赫斯曼摇摇头,“但是他们早晚会同意的。”
这事儿倒不急,机会总是有的。实际上,就算没有2艘日本超级战列舰,德国也不一定没有办法。如果这个时空的珍珠港事件还和历史上一样,美国的3艘科罗拉多级中的两艘都会被日本人炸翻。
而在这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美国海军的超级战列舰数量只有3艘(科罗拉多号、北卡来多纳号、华盛顿号),而德国一边至少有6艘超级战列舰——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窗口!
“那好吧,暂时放过斯大林。”希特勒咬咬牙,恢复了平静,“那我们应该怎么答复莫洛托夫?你有什么建议吗?”
“领袖,我们应该拒绝他们对波罗的、芬兰、波兰、立陶宛的要求。”赫斯曼想了想,说:“另外,伊朗南部的石油产区也不能给苏联。”(未完待续。)
第455章 先美国,后苏联()
“只有伊朗南部的石油产区不给苏联吗?”阿道夫。希特勒很快听出了赫斯曼的话外之音,他问:“难道我们要把伊朗的其他地盘,还有阿富汗和印度统统都交给布尔什维克?”
“领袖,这是苏联加入我们一边参加世界大战的条件,我们不能什么都不给。”赫斯曼解释说,“不过目前斯大林是不会加入的,他一定还想继续观望。否则他就不会提出我们绝对无法接受的条件……”
“他根本就不想和我们一起攻打英美!”阿道夫。希特勒打断道,“我很清楚他的想法,他想让我们去和英美拼个鱼死网破,然后趁着我们筋疲力尽的时候搞突然袭击,把一切都拿到手里!”
希特勒或许没有猜错!赫斯曼心想:德国和苏联靠得太近了,从地Y政治的角度来说,这样两个强大而又互相接壤的国家很难成为朋友,除非有共同的强敌。在之前的二十多年中,苏德两国都被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敌视,所以才有那么长时间的合作和蜜月期。
但是随着德国在西线战役和地中海战役中的胜利,协约国集团已经土崩瓦解,法国眼看就要完全屈服于德国,大英帝国也岌岌可危。既然造成苏德团结的因素已经不复存在,那么苏德反目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不过苏德反目的时间早晚,对德国而言却是有决定性意义的。如果能把苏德之间的和平维持到德国拥有核武器之后,德国自然就稳操胜券了。
如果不能拖那么久,那么至少也应该拖到德国把中东这块大蛋糕吞下去之后。有了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欧洲的庞大工业潜力才能彻底发挥出来。这样德国才能在未来和美国、苏联的对抗中立于不败。
“领袖,正因为苏联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潜在敌人,”赫斯曼斟酌着用词,缓缓地说,“我们现在更应该设法安抚,尽可能推迟战争的爆发。因为我们需要时间去瓦解大英帝国,并且消化我们从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而未来和美国、苏联的战争能否取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将欧洲的工业和人口优势发挥到多大,而这又取决于我们能从中东、非洲和印度取得多少资源。所以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继续瓦解大英帝国,然后将原本属于大英帝国的资源丰富的地盘吞下去再消化掉,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和苏联爆发大规模战争。”
说到这里,赫斯曼冲着另外一个“亲苏派”的大头目施莱彻尔元帅打了个眼色。
施莱彻尔分管的是军政,而战争动员也是军政工作的一部分。作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的信奉者,施莱彻尔很清楚目前欧洲共同体的经济尚未完全转入战时,就连德国自身的工业潜力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限制德国和欧共体发挥工业潜能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原材料,特别是缺乏石油。
因为现在是机械化战争的时代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石油,德国即使生产出几倍的坦克、飞机也无法开动。
而且德国现在正在努力扩张海军和空军规模,这又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油——海军的军舰都是油老虎,训练和出动都必须烧掉海量的石油。如果德国要维持一支规模超过于日本联合舰队的欧洲联合舰队,就要预备每年拿出几百万吨石油供给舰队。
而空军飞行员的技术也都是用航空煤油喂出来的,根据德国统帅部的计划,从1942年开始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常用飞机的规模每个月都要增加300架,到42年底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常用飞机规模将突破10000架。而常用飞机数量的增加并不是多造点飞机就OK了,所谓“常用飞机”其实是一个作战单位的概念,而一架常用飞机的背后绝不是只有一架飞机,而是有可以支持一架飞机升空作战的各种要素。
其中最关键的不是飞机而是飞行员,按照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规定,每个航空团的飞行员(指驾驶员)数量应该是常用飞机数量的1。5倍。也就是说有10名可以作战的飞行员,同时就有5名正在训练大队接受训练或充当教官或者正在休假养伤的飞行员。
也就是说如果德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常用飞机规模要突破10000架,起码就有15000名飞行员,而且这还不包括在各个飞行训练学校里面参加训练或充当教官的人员。考虑到目前德国飞行员的训练要求非常严格,训练的时间也很长。10000架常用飞机背后的各种水平的飞行员(驾驶员)总数肯定超过30000。因此每年需要消耗的燃油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领袖,”施莱彻尔开口了,“石油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瓶颈。我们现在一方面要扩张海军和空军,一方面还要维持欧洲关税同盟各成员国的基本需求。1941年的石油和合成汽油的消耗量按照计划将高达2200万吨。而我们的合成汽油产量只能达到600万吨,石油产量包括罗马尼亚、波兰、西乌克兰、匈牙利、波罗的等地的原油及页岩油(产于爱沙尼亚)在内,总数也只有600余万吨,另外我们还计划从苏联进口300万吨原油……这样缺口就是700万吨,需要消耗掉将近三分之一的战略石油储备!”
希特勒看了眼自己的心腹戈林,胖子同样反对现在就和苏联翻脸。他告诉希特勒说:“我的领袖,如果要和苏联开战,陆军还需要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和卡车,这又得消耗大量的燃油……燃油的消耗量每年恐怕会突破3000万吨!而获取量因为无法再从苏联进口,将会下降到1200万吨。这样一年的缺口就会增加到1800万吨!我们目前的储备,只能维持一年零几个月的消耗。”
赫斯曼接着总结道:“只有当石油和合成燃油的稳定获取量突破3600万吨,我们才能同时和美苏开战并且确保胜利!”
他报出来的数字几乎是历史上德国在二战中石油和合成燃料稳定获取量的3倍。对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生产力的德国而言,坦克、飞机甚至军舰的产量并不是问题,真正限制德国发挥实力的是燃油。
而考虑到美国在二战中超过2亿吨的石油年产量,德国这边3600万吨的获取量其实一点也不多。
“或许我们可以在美国保持中立的情况下先解决苏联!”希特勒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苏联红军在对付波兰人和芬兰人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糟糕,或许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比如在几个月内解决苏联!”
“没有这种可能!”赫斯曼用极其坚定的语气说,“美国人很快就会介入战争,实际上他们早就已经以各种方式介入了。赠送武器装备给英国,替英国船只护航,还提供了志愿飞行员。我们在地中海俘获的许多飞行员就是美国人!而随着我们在地中海的取胜和大英帝国的瓦解,美国肯定会进一步介入战争。直接参战不过是时间问题,对此我们不应该抱有任何幻想。
而且期待在短期内解决苏联同样是幻想,即便苏联红军的战斗力远不如我们,但是在耗尽战争资源之前,布尔什维克党还是会选择战斗的。而美国为了和我们争夺世界霸权,一定会利用他们庞大的工业力量,源源不断给苏联输血。这样我们就会在苏联广袤而寒冷的土地上陷入持久的消耗。如果我们想要在没有核裂变炸弹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就必须先取得大西洋的制海权,从而切断苏联得到外援的通道。而夺取大西洋制海权的前提,就是打败英国和美国海军!”
先美国,后苏联!这是赫斯曼一贯的路线,谁让美国在后世是世界老大,而苏联混成了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呢?
“打败美国?”希特勒连连摇头,“这比打败苏联更困难吧?如果在我们和美国展开激烈交战的时候,苏联在我们的背后捅一刀怎么办?斯大林现在一定是这么想的吧?”
“实际上打败美国并没有那么困难,”赫斯曼摇了摇头,解释道,“如果我们要在美国本土登陆,占领纽约和华盛顿,那么难度是很高的。我们不应该忽视美国人民抵抗外来入侵的勇气和决心,我们会在美国东海岸的滩头面对以千万计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打败他们很不容易。但是我们不需要那样做,我们不需要去美国本土,我们只需要在海上打败美国,在加拿大建立对美作战的前沿基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