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这好像是北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爸,这好像是北宋-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普笑道:“那官家可要快一点统一天下才行了,若是只让雄州享受禁军待遇,朝廷咬咬牙倒是也担得起,要是秦州、扬州、潞州都享受这待遇,朝廷非得让那些将士们吃黄了不可。”

    孙悦道:“官家,这就是臣的固根之策,其实不光是军制,臣以为政务上也可同此理,将领之所以难制,其根源在于那些拥护他的兵,宰执之所以难制,同样也是因为那些拥护他的士,臣以为,制度的确立,确实应该抛却忠义,以最恶的角度考量每一个将领,他们确实应该受到掣肘和制衡,但这个掣肘,不应该是建立在分权责的基础上,而应该直接制衡在每一个将士身上,朝廷攥住每一个将士的家眷,攥住每一个将士退役之后的二十年甚至他们的后代子孙,便是曹操复生,又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来?臣以为,此方为百年大计,此方位祖宗之法,求官家,纳之。”

第百一十一章 祖宗之法() 
孙悦要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剩下的就全看赵匡胤是否采纳了,冷不丁的他还真有几分心虚,因为他所说的毕竟都是自己的一己之见,他又没当过宰相,甚至都不是封建社会的人,说的这些也都是纸上谈兵,他还真不知道自己说的到底怎么样。

    更何况,这种事还真不是他一个芝麻绿豆官能掺和的,要不是仗着年龄小,有童言无忌的天然优势,估计他都不敢张口,就这,说完之后还一阵阵后怕呢。

    好半天,赵匡胤才探寻似得问赵普道:“这小子说的这些,有几分可行性?实际实施起来有什么难度?”

    赵普想了想道:“倒也并不全是虚妄之言,具体实行起来当然有难度,比如他说的那个政委,真要普及到营一级,光禁军那就是一千多名低级文官,这还是在不扩军的前提下,至于兵工结合的问题,那这实际操作困难就更多了,而且经济还不能倒退,一旦那些工厂没活干了,若不能想出稳妥的法子,反而更容易闹出兵变,朝廷的负担也确实太重了些,具体的还没有算过,这其中隐形成本太大。”

    孙悦连忙道:“可是师父,这些都可以变通啊,首先说政委,政委不一定非得是考中进士的,明经、甚至童举都可以担任,给个八品甚至九品的芝麻官都足够了,还可以安排军属加分或是烈士遗子免考,至于经济问题,我相信随着天下的稳定,人口的增多,将来天下的经济状况肯定会比现在好得多的多。”

    赵普道:“不错,这些问题都不是不能解决,只是比较麻烦而已,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套改革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从政事堂到枢密院,甚至六部九卿都有涉及,地方上,从节度使转运使到下面的知府指挥使甚至再下面的县令校尉,都逃不开,要想做到这些,以现有的架构来讲可以说是难如登天,必须专门成立一个职权在六部之上,两府之下的衙门专门来处理这事,平白添上这么高级别的部门,无异于增加一位宰相,整个朝廷的政治结构都要做出调整,想要做到,太难。”

    赵匡胤闻言点了点头,他们这个层次想的东西比孙悦多得多,孙悦闻言也如一盆冷水兜头浇了下来。

    这回孙悦闭嘴了,政治架构上的许多东西,他是真的不懂,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远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赵普笑了笑道:“但是,如果这一套真的能做到,立为祖宗家法,则大宋的江山,或许真的可以万世不易,有此十万禁军,便可天下无敌,这么大的动作到底值不值,就要由官家来做主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如今天下初定,政治结构还没有稳定,官家的威望也是无人能比,要想做这么大动作的调整,只有官家您能做,若是这件事官家您都没有做完,那么后世子孙,也就连提都不用去提了。”

    赵匡胤哈哈一笑道:“你的意思是说,他说的这些不是做不到,而是很难做到,是否?”

    “是。”

    “结束乱世,建立百年不易的王朝,本就不容易,何况是将眼下百年和百年之后统统兼顾呢,不就是调整政治架构么?有什么大不了,此事交给你去办就是,朕觉得此事可以先行筹备,先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计划出来,将来此事若成,这个新增出来的衙门就交给你来管了,朕给你十年时间,可能办得成?”

    赵匡胤突然不称我而改称朕,这自然代表着他已经对此事极度认真,极度严肃了,他毕竟不是那没魄力的帝王,这江山是靠他一根蟠龙棍一拳一脚打出来的,他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赵普大礼拜道:“臣,必当竭尽全力,为万世开太平。”

    “好,那就先在枢密院下属成立一个军委司吧,孙悦,你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孙悦想了想,也跪下来道:“官家,臣斗胆,请官家立下祖宗之法。”

    赵匡胤已经完全不拿他当小孩子看待了,问道:“什么祖宗之法,说来听听。”

    “臣以为,有此禁军,十万足以平定天下,再多了朝廷也负担不起,将来天下太平人口富裕,朝廷的经济自然会变得更好,也许能养得起二十万三十万,但臣并不觉得如此有什么意义,臣所请的第一条祖宗之法,便是严格限制禁军数量,京中禁军无论何时,都不得超过二十万,官家以为这个数字可够了?”

    宋朝的军事史可有意思了,他的部队战斗力一直都是跟人数成反比,赵匡胤时只有十二万将士,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无敌,太宗年间扩张到了三十五万,就已经打不过契丹了,到了元丰年间史料记载是六十一万,徽宗年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想来水浒传中所谓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也不一定是信口开河。

    赵匡胤点点头道:“够了,十万禁军若算上边军和厢军,可用之兵也有二十多万了,那些作工的退役老兵也算上随时还能再抽出十万来,足以应付一切战事了,你是怕后世子孙盲目扩军,以至于朝廷在负担不起,不得已削减禁军待遇,减轻后勤压力,伤了将士们的心,影响战斗力吧,难为你能看这么远,朕准了。”

    “臣再请第二条祖宗之法,不管是将门勋贵,还是及第士子,任何人不得折辱将士,哪怕是城门站岗的卫兵,也神圣不可侵犯,宰相之子若是辱之亦斩!”

    赵匡胤不解道:“这是为何?”

    “朝廷重文轻武之局已定,但臣以为轻那些将军也就是了,但将士们才是大宋朝廷的根,臣是怕将来有一天,杀敌建功的英雄,比不上一个东华门唱名的书生,若真有这么一天,大宋离亡国灭种也就不远了,禁军的待遇既然这么好,臣觉得,天下人可以以为国征战为荣。”

    “杀敌建功的英雄,比不上一个东华门唱名的书生?你是在与朕说笑么?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你这说法为免也太夸张了些,怪吓人的。”

    孙悦苦笑。

    “也罢,朕准了便是,还有么?”

    “额……没了。”

    “嗯,今天说的这些,回去后写成折子,交上来一份吧。”

    “是。”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秋月() 
自从那天孙悦在赵普家慷慨激昂的发表了一篇高论之后,他就被掉入了通进司,任了一员书令,明明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芝麻绿豆官,可除了赵普之外却也没几个人管得着他,他倒也落得个轻松自在,出了门甚至还能狐假虎威一番,寻常比他大上三两级的官员见了他也都挺客气。

    那天的那番高论孙悦回到家之后自然是写成策论上交了,不过却在赵匡胤的授意下署了赵普的名字,对此他倒也没什么好不舒服的,因为这本来也不是他该说的事,赵普对他倒也算投桃报李,将他从通进司的日常工作中摘了出来,作为他的助手负责帮他做这些改革的准备工作,忙碌,却也挺有意思。

    他忙,孙春明也没闲着,好歹也是穿越者,什么事只要做了就肯定要和旁人不一样,支使这个官,在开封府基本上属于什么都可以管的那种,但同样的,基本上什么事说了也不算就是了,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刚上岗还没有几天,就跟开封府原来的一帮胥吏干上了。

    他居然野心勃勃的想建立一套科学的胥吏考核体系,很是惹了那些胥吏们的不快,闹腾的不可开交,连赵光义都头疼。

    总之,他们爷俩实在是太忙了,忙的晕头转向的,连他们家装修都顾不上了,这些天家里忙活的鸡飞狗跳,他俩都没顾得上问,一直到硬件上差不多都完事了,最后挑下人的时候才有心思回家瞅一眼。

    孙春明既然走了仕途,以后自然也就是官宦人家了,家里自然要多挑几个下人才行,原来那种签短工契的就不能用了,这种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当甩手掌柜,否则以后用的不称心,那就很尴尬了。

    一大早上,教坊司的几名小吏就孙子似的等在了他们家门口,如今他们父子俩虽然官职都不大,但却分别属于赵光义和赵普面前的红人,而且实权也不算小,不但前途光明而且还贼有钱,自然要小心伺候起来。

    这是杨蓉的意思,从教坊司里挑选的下人大多都是其他官宦人家调教过的,懂规矩,不用教,比较省心省事,而且质量上也比一般人牙子手里的强一些。

    “孙老爷,这丫鬟您这要几个?”

    孙春明和孙悦互相看了一眼,道“三个吧,我们家要三个,我屋一个,孩子屋一个,蓉儿屋里一个。”

    小吏领上来一排,看起来每一个都精心打扮了一番,瞅模样也都是中上之姿,齐齐朝孙春明行了个万福礼,甜甜地叫了声“老爷好。”看起来颇有夜总会的感觉。

    “您看看有您中意的没有?”

    孙春明一眼望过,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随口在地上吐了口口水。

    一个模样秀气的小姑娘眼神一动,就去边上取了工具给扫了,孙春明也不由面露赞许之色。

    小吏道:“这叫小蛮,是个伶俐人,以前是礼部张大人家的帮厨丫鬟,孙老爷可是要把她留下?”

    “不,我要那个胸大的。”

    “…………”

    贴身丫鬟一般都是通房丫鬟,一般在主卧的边上都会有个专门的小隔断,给她留一张床,虽说不一定会给睡了,但至少晚上起夜还是要人家伺候的,与主人家的关系相对就很亲密了,有些得宠的丫鬟甚至可以呵斥侍妾,所以孙春明挑的是很认真的。

    同样,孙悦这边挑的也比较认真,因为他这种富家少爷,破身一般都是跟自己房里的大丫头,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理解成这是在挑自己的初恋。

    因为孙悦今年才八岁,得过了年才九岁,所以他要挑的丫鬟都不太大,都是十一二岁的样子,等过两年他那东西长成了,她们刚好十五六岁,于宋朝的审美来说正是女子最好的年华,虽然孙悦并不觉得初中生有啥好玩的,却也得入乡随这个俗。

    孙悦问了句:“俱是佳人,都是谁家的千金?”

    还不等那小吏答话,便见一模样颇为秀美的女子站出来道:“都是怜人,君既我等的东主。”

    呦呵?孙悦还挺诧异,这怎么还对上下联了?

    “姑娘读过书?”

    “略识些文字。”

    孙悦抬头看向小吏,小吏道:“这是秋月姑娘,原是南唐一大臣之女,因些许罪过得罪了李国主被罚没,去岁官家南征时李国主送了一百妙女子,这便是其中的一个。”

    “秋月见过少爷。”

    孙悦叹道:“南唐果是人文荟萃,小女子胸中尚有这般文采。”

    秋月接道:“大宋才是豪杰辈出,小相公腹中也藏志气乾坤。”

    孙悦眼睛都亮了,心想我擦,这是个地地道道的才女呀,忙道:“秋月姑娘请坐,请饮清茶半盏。”

    “孙小相公仁德,但求饱饭一餐。”

    孙悦心中更是欢喜,小吏笑道:“秋月姑娘可是这般年纪的女子中最出挑的,想来也只有这般女子,才配得上服侍孙小相公了。”

    孙悦点点头道:“嗯,可是我更喜欢那个腿长的。”

    “…………”

    秋月闻言自然是极为失落,小吏也有些尴尬,孙悦笑道:“姑娘莫要误会,我只需一个伺候我起居的小丫鬟便是,姑娘若是跟了我,反倒是有些糟蹋了姑娘了,反倒是我阿姊一定会对姑娘很是喜欢,而且我阿姊眼看着就要嫁人了,尚缺一个陪嫁的,我看姑娘就很合适。”

    秋月闻言瞬间变大喜了起来,跪地上连连磕起了头来,孙悦自然是连连搀扶,口说不必,小吏也跟着祝贺了起来,算是个皆大欢喜。

    后人总以为陪嫁丫鬟地位很低,其实却是大错特错了,陪嫁丫鬟作为主母在婆家唯一的娘家人,地位其实是在一般侍妾之上的,虽然有些主母为了巩固自己地位让陪嫁丫鬟跟她一块共侍一夫,但本质上丫鬟还是主母的人,若是主母稍微强势一些,陪嫁丫鬟呵斥管家都是常事,这秋月跟着曹婉陪嫁,于她而言可是比留在孙悦身边当个大丫鬟要强得多的多。

    其实本来孙悦是极烦陪嫁丫鬟这一套的,但这时候的礼法就是如此,以他们家的家境来说,若嫁女都不陪送丫鬟,那是真的会被人笑话的,显得对吕家也不够尊重,本来人家家境就不好,再让人家误会了就不好了。

    更何况,吕蒙正以后肯定是要当宰相的,宋朝的侍妾文化极其流行,而且趋于病态,吕蒙正以后不纳妾的可能性还真不怎么高,他不愿意曹婉都得帮他张罗,有这么个知书达理的陪嫁丫鬟跟着他们也能放心一些。

    于是,孙悦一边让他挑的那个长腿姐姐搂着,一边就亲自领着秋月往曹婉那屋去给她送去,一边心里感叹,这特么封建社会对男人简直太好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用纸() 
领着秋月往老曹他们那院走,一路上便听两个教司坊的小吏嘀嘀咕咕的。

    “田舍奴啊,真没见过这么难伺候的人家,这前前后后见了得有三四十个了吧,愣是没有一个看的上眼的,就是找个丫鬟,还想咱们把后蜀的花蕊夫人给弄来不成?”

    “谁说不是呢,这曹掌柜看上去挺和善个人啊,名声在开封城也是不错的,怎么这么事呢。”

    孙悦想了想,插话道:“你们找的是不是都是漂亮的?”

    俩小吏闻言吓了一跳,刚才俩人没看见孙悦,这下连忙躬身行礼,毕竟背后说东主坏话被听着了,也挺尴尬的不是。

    孙悦摆摆手道:“没事,我问你们,给曹伯伯挑的姑娘是不是都是漂亮的?”

    “那是自然,今天来给您家中过眼的全都是精挑细选的,不管是模样还是伶俐都是百里挑一。”

    “嗯……你们换上一些又老又丑的试试。”

    “啊?”

    “我曹伯伯惧内,你的丫鬟若是太漂亮,他不敢收的,碍于面子他又不好意思明说,你照我的法子试试,肯定行。”

    俩小吏面面相觑,可能实在是被老曹给整的没招了,居然还真将原本打算当厨娘卖的一个娘们给领了进去,却是大屁股圆脸,上下一般粗还腿短的一壮妇,看着跟猪站起来了似得。

    老曹目瞪口呆的瞅了半天,不敢置信地问道:“这特娘的是伺候老子的通房丫鬟?”心想,这就是伺候我娘恐怕都嫌手粗吧。

    张张嘴刚想说些什么,张氏便一拍桌子道:“这姑娘好啊,一看就合眼缘,什么来历,我要了。”

    老曹都快哭出来了:“夫人,您三思啊!我……我知道您的意思,可您也稍微差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