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落闲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子落闲潭-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院长不像袁先生那样,放不下架子,不肯认自己的错。

    第二天一早,田院长满面春风的出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正一个个的正襟危坐,着院长宣布昨天的考试结果。

    “通过者有:马国明冯功邵时……”

    被念到名字的一个个喜形于色,还没被念到名字的都一脸期待着自己就在接下来的通过名单里。

    “汪进苗放。”

    念到这,田院长放下了手中的名单,欣慰的看着这些通过的学生道:“恭喜你们通过了童生试,今后你们就是秀才了,等下结束后,到我这里统一登记,登记完,我会将你们的花名册上交给府衙,等府衙下发秀才的绶带,你们就有了考举人的资格了。”

    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田院长又接着念道:“接下来的是未通过者的名单……”

    被念到名字的一个个垂头丧气,极个别的还表现出早知如此的表情。这批人可以算是这班里的差生了。可自己名字没在通过者名单里张新的心里有点不是滋味。难道诗仙李太白的诗已经有了?不能抄了?还是说我这首诗不够切题?

    在张新的疑问中,未通过者的名单也念完了。

    “哎?不对?好像两个名单都没有我的名字。”张新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开小差,把自己的名字听漏了,满心的奇怪。

    田院长放下了手中的名单,意味深长的说道:“各位没通过的同学,别气馁,没有通过并不能代表你们的能力不够,毕竟是考试,那就有超常发挥,也会有发挥失常,这些都是正常的。希望你们可以再接再厉,下一次争取可以一次性通过。”

    “啪啪啪啪啪”

    台下的同学适时地鼓起了掌。

    等到掌声渐渐的停了下来,田院长接着教育道:“所谓胜不骄败不馁,这次考试通过的同学也不能骄傲,要好心态,骄兵必败,你们要时刻提醒自己。”

    “啪啪啪啪啪”

    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张新现在懵了,这都总结致辞了,看样子的名字应该是都已经有归宿了,该过的过,不该过的不过。那自己到底算那颗葱,该种在哪片地?

    台下的掌声雷动让台上的田院长很是受用,田院长平伸出双手,做出了一个下压的动作,示意掌声停一停。

    “诸位学子,今天有一位同学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刚才的通过与未通过名单里。这位同学是我要重点表扬的,张新同学。”

    张新还处在懵的状态呢,一听到喊自己的名字,本能的就站了起来。

    “正好,张新同学,你来读一读你的诗。”田院长一脸微笑的招呼着张新。

    张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机械的走到台前,读了一遍自己作答的诗。

    读完之后,台下一片哗然。

    张新额头的汗都出来了,莫非是我这首诗抄的太低级了?难道这是人都会的诗?

    这时,身边的田院长发话了:“怎么样,张新同学的诗是不是特别的优秀?是不是值得表扬?”

    “啪啪啪啪啪”

    台下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渐渐停了下来,田院长对着张新,对着全班同学检讨道:“我一开始还以为张新同学是答卷态度不端正,所以才提前交卷,没想到是早就完美的给出了作答。我错怪张同学了,对此我在这里对张新同学表示歉意。”

    田院长的道歉让张新有些措手不及,刚才看田院长对鼓掌一脸享受的样子,还以为这是一位好大喜功的主,没想到还能如此的放低姿态,这倒是让张新刮目相看。

    “田院长,你这是哪里的话,你能说出这些话,真的是让在下受教了。那些只是您心里的想法,没人知道。可是您自己觉得误解我了,要跟我道歉,真的是让我很佩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点您做的很好。”

    “张新同学,你这句话说的好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我宣布,这句话以后就是我们书院的院训了。张新同学,你没意见吧?”

    “没,没意见。”张新刚才还觉得这家伙不是好大喜功,现在看来,还是对他有误解啊。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下面的同学突然爆发式的喊起了口,吓了张新一个激灵。这群书呆子都学傻了,学习学成个人崇拜了。张新心里暗想,幸亏自己才刚来没几天,而且也待不了几天了,不然在长时间的处在这类似于传销的环境下,不知道得被祸害成什么样。

    田院长再次伸手压了压气氛,台下一下就安静了下来。田院长很满意大家的反应,朗声说道:“张新就是你们这一批的优秀毕业生。很快就要乡试了,我们想往年一样,优秀毕业生带领有参试资格的学生备考。”

    张新听到这连忙摆摆手道:“院长,我一个刚来没几天的学生,我也不会啊,怎么带的了其他人备考?”

    田院长不顾张新瞪得如铜铃般的眼睛,对着台下道:“好,就这么定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大家下课吧。”

    说完,拉着一脸疑惑的张新到旁边解释。

    “你也不用有什么心里压力,这优秀毕业生就只是个噱头,带领其他人备考也只是说说而已。我们与俟实学堂的竞争关系你也知道,每年我们都会各自选出一个优秀毕业生,比拼谁家的优秀毕业生能中举。每年我们都能有一部分人能通过童生试,俟实学堂通过的人数能比我们多一些,因为他们总人数也多。但这些都不,的是通过童生试的能不能通过乡试。事实上,每年的乡试里,大部分秀才都是炮灰,有的是应届的秀才,有的是往届的秀才,只有极少数能通过。以我们书院和俟实学堂的实力,也不能保证每年都能有通过乡试的学生,所以我们就挑出一个最学生比拼。至于落榜的考生,有的会自己回家复习,但多数会回到书院准备下次乡试,所以剩下那些秀才通过不通过对书院影响不大。如果能过最好,不能过,也对书院的影响很小。”请:

第八十六章 苏轼?苏小妹?() 
“原来还有这么一说。”

    “这也算是这些年来互相默认的潜规则了,你刚来,不知道也正常。不过,接下来你要好好发挥啊,历史上我们书院出的举人是比那俟实学堂多的。可前两年,书院出去的学生不争气,一个都没有考中举人的。反倒是俟实学堂接连考中两个,那袁老头每次见到我都趾高气昂的,让我很是憋屈。”

    “他们那俟实学堂跟幼儿园似的,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那袁老头不过就是个幼儿园园长嘛。”张新挤了挤眼,顺势送上一记马屁。

    “幼儿园?说得好,这个词实在是贴切。”

    这马屁拍的田院长心花怒放。

    “袁园长?哈哈哈”

    张新看着一边念叨一边走远的田院长,撇了撇嘴。这老头和袁老头也差不多,都是贪名好利之辈。

    接下来的备考时间,张新在班中成了被重点照顾的对象。

    “大家要重点准备诗词歌赋,我们即将面对的考试的考题不外乎对对子、作诗、作词,以及写文章。”

    在讲台上提炼一下考试重点,田院长立马就开始围着张新转。

    “小张啊,有什么问题没有?有问题就快来提问,我详细给你解答。”

    田院长一天天像是开了春的老妖怪,在张新旁边嗡嗡的转,张新看的头都发晕。

    “哦,对了,还真有问题请教院长。”

    张新突然想到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得问清楚先。

    “院长,不知有没有听说过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王安石、范仲淹?”

    田院长一脸茫然的看着张新,好像张新说的都是外星人的名字。

    “那看样子,院长是没听说过了?”张新心里的一颗大石可算是落了地,这么看来,可以放心的抄了。

    “你说的那个什么苏轼没听说过,苏小妹倒是听过?”田院长想了想,才想起来张新刚才说的那个人名是叫苏轼。

    “什么?苏小妹?”田院长这话可是把张新惊得不轻。

    “对啊,苏小妹你不知道?在津都城多出名啊。”

    “在整个津都都很出名?”张新暗道,完了。

    “对啊,就是城北那个豆腐西施啊,长得比她卖的豆腐还白呢,而且买她的豆腐还可以吃吃她的豆腐呢。”这田院长说着像是回忆起了苏小妹的豆腐,满眼色情,嘴角流涎。

    看样子只是重名而已,吓得张新一头冷汗。

    放了学,张新飞奔向津都最大的书店。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去书店确认一下这些名人是否存在才好。

    百词集、名师三百首、佳联绝对

    张新看这三本书应该是相关书籍,拿着就准备翻来看看。

    书店老板一把按住张新的手道:“小兄弟,不买别翻啊,这些书都是很金贵的。被翻看过了的书,我们可就不好卖了。”

    “哦哦,不好意思,那这几本我都要了,多少钱?”

    书店老板听到张新的问话,没有回答,满脸怀疑的看着张新,看的张新皱起了眉头。

    “难道这几本书是非卖品?”张新有些不耐烦了,这书店老板的态度让张新很不舒服。

    “那倒不是,只是很少有人一次买三本书。”

    “买几本有什么不一样?一本书又不是千斤重。这三本我都要了,总共多少钱?”

    “5两。”

    “多少钱?”

    “5两白银。”

    张新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5两白银都不知道能买多少的煎饼果子了,反正足够张新一个人吃很多天。

    “买不起就出去吧。”书店老板见张新听到价钱后,并没有要付钱的意思,便下了逐客令。

    “等会儿,老板,我有一点不解,同是读书人,还望帮忙解惑。”

    “行,你问吧”

    “这书为什么这么贵?难不成是金子做的?”

    这种形容让书店老板不舒服,但还是翻开了两本百词集解释给张新听。

    “你看这两本的字迹是不一样的,这些书都是我和伙计一个字一个字抄出来的,抄一本书要花很多时间,所以每一本书的价格都会比较昂贵,书本就不是普通人家能买的东西。我看你态度还算好,我给你指条明路,那边一摞是抄的过程中出现错别字的书,错别字都改正过了,但是排版就没那么好看了,那些书能便宜不少,我给你打个折扣,三本算你1两好了。”

    张新听得是目瞪口呆,一个字一个字的抄?这些人也太有才了,活字印刷术没有,连雕版印刷术都没有吗?这么抄,一本书得花多少工夫啊。

    “要是1两都付不起,那就不好意思了,这店里的书是不允许翻阅的。如果不买书,就请回吧。”老板见张新半天不动,以为是觉得1两太贵了。

    张新心里暗骂,废话,当然贵啊,三本排版错乱、错别字一堆的书还要卖一两白银,怎么可能不贵,怪不得这店里除了自己一个顾客都没有。真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啊,可算是逮着自己这个肥羊,往死里宰啊。不过,张新也不是当年那个穷光蛋了,现在也是张老板,抬手5两白银,在老板惊讶的眼神中拿走那三本新书。

    回家把三本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总共加起来也没几页纸。三本书里确实没有出现那些大文豪的名字,看来跟这些牛人的大作可以先挪来用用,以后有机会再报答他们吧。

    不过这印刷出版业倒是很有赚头,简直是暴利啊,那孟广义不是打铁的吗?雕个花应该不成问题吧?眼看着就要从第一家书店,发展出第二家书店,然后第三四五六家,再之后就开印刷厂,自己就要变成出版大亨,富可敌国,在家躺着数钱了,一个声音传进了张新的耳朵。

    “醒醒,口水都要沾到书上了。快醒醒,吃饭啦。”

    张新揉了揉眼睛,看窗外的天已经暗了下来了,抬头看到来喊自己吃饭的李婉,不好意思的笑笑。原来刚才看书看着看着,看的趴在书上睡着了。

第一章 考前动员() 
时间过的很快,乡试的日子眼看着就到了。

    “这段日子大家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各位都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今天就是乡试了,即使在座的同学中,有的已经多次参加乡试了,但不能忽视了第一次参加乡试的同学的感受,我在这里就在讲解一下乡试的要求。乡试连考三日,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甄别考生的文学涵养与治国方法来选取举人。这三日之间吃喝拉撒睡都要在考场内解决,所以各位需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幸运的可以通过考试,成为举人,那么恭喜你,你就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了,不过这只是预备官员,只能等待官府的任命。但成为了举人,也就有了参加会试的机会,如果会试再中,就可以再上一级,参加殿试了。要是能通过会试,那真是祖上积德了,这已经可以谋个不小的官职了。我们学院到现在为止,最厉害是出过一个解元,那真是我们书院的无上荣耀,也是我们书院一直领先俟实学堂一个身位的根本原因。”

    前面听听还有些有用的信息,后面这说着说着还吹起牛b来了,张新听的直撇嘴。

    “解元是什么级别?是高过举人一个级别吗?”张新小声的问同桌。

    “那是当然,解元可是乡试第一名,那可不就是比其他举人高一个级别嘛。你知不知道我们书院历史上那位解元大人”

    这人的长篇大论,张新是无心倾听。这么清楚明了的问题,交流起来这么费力,还好这人是个话唠,多说了几句,不然还得不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呢。这怎么就高一个级别了?搞了半天解元就是举人第一名啊。那你初中生第一名就能说自己是高中生了?真是能吹啊。

    张新把这童生试、乡试、会试类比成了小升初、中考、高考,所以还没理解出一个举人是多么不容易。

    其实要类比,也该拿乡试与考大学类比,因为是全国统考,以省为单位筛选晋级,而且举人得相当于高考考到了重点本科的分数。这么一看,举人就没那么容易考了。而且这么一看,刚才田院长与同桌吹起的牛b也没那么低级了。谁的学校出个高考状元,还不得吹一吹?

    早上,同学们各自的看了一会儿书后,田院长又有了新的指示。

    “各位同学,早上的晨读结束了。现在请有报名参加考试的同学各自回家准备一下考试期间要用的东西,提醒一下,笔要多备几只,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一条,别准备作弊的东西,小心作弊被抓,那可是会立马驱逐出场并取消考试资格的,同时还会禁止三年的报考资格。各位同学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好了,现在各自回去准备,两个时辰后,我们在贡院门口集合。”

    学生各自作鸟兽散,张新也趁着这个时间回家准备一下。

    “什么?要考三天?”张府的其他人听到这个消息都被惊到了,毕竟这些人都没经历过乡试,这次也是因为张新的原因才会知道这个。

    本来被围着的张新立马又孤零零的站在院子里了,只有林飞在自顾自的练着功,其他人都去忙各自的事情了。

    张新有点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人品这么差?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既然没人管,那就只能自己闷头去房间收拾两件衣服。

    等张新到房间的时候吃惊的发现,哎?我外套呢?哎?我另一件外套呢?

    张新想带的衣服一件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