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梦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醉梦大唐-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桓、袁、敬几位大人和羽林军的李将军,想来这会儿已经动手了。”崔宗臣接着说道,音色更加低沉,脸上的表情却飞扬起来,“过不了几日必有武后的诏旨,叫太子即位,复国为大唐。”

    “贤弟,这事情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你到底从何处听来?”方明紧紧追问道,“若是坊巷之间的道听途书,也就罢了,若是禁中传出来的,只恐会坏了几位大人的性命。”

    “方大哥,王道兴灭在于人手,这几位便可说是兴复我大唐王道的大贤大能之士。你我早已生死看淡、矢志报国,可又怎么知道,这样的抱负只在于你我之间,难道除了我二人,大唐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忠悫了么?”崔宗臣问道,见方明慢慢点头,仍是将信将疑,补充了一句,“方大哥,你可别忘了,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可原本就是一家人啊。”

    “你说的是鸾台侍郎崔大人?”方明突然想起来,这个任职门下省的崔玄暐乃是出自博陵崔氏,是武皇后亲自提拔的人,他与出自清河的崔宗臣是族中兄弟,二人虽然品阶相差甚远,可亲戚毕竟是亲戚,加之同在京城为官,又都怀抱着强烈的复唐志向,往日里自然是过从甚密,无话不谈了。“看来这事,崔玄暐也参与进来了。”

    “贤弟,你觉得这事的把握,有几成?”方明小心翼翼的问道,虽然嘴上问的几成,可心里想的却是,“若不能有十足的把握,那就当是一成把握也没有了。”

    “十成!”崔宗臣肯定地说道,“据说武皇后已病多日,此事成败皆在一举,若不成功,便是。”

    “贤弟。”方明打断了崔宗臣的话,他不愿听到“成仁”这两个字,因为这些年来,大唐杀身成仁的忠臣良将已经太多太多了,他们都见识了太多太多的鲜血和怒火。

    不过,此时的方明终于确信了崔宗臣所说的一切。突然,他的心开始悸动,突突的跳得厉害,方明“夺”了崔世烈手中的酒,仰着头“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看来,这些发动政变的大唐纯臣,真的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83章 街头巷议(求收藏!求推荐!)()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畏桀亡,故天虽驭万物而有常轨。人事无常,或为事变,或为人伤,故虽王道荡荡而不得终长。”

    方明从满是灰尘的回忆中稍稍醒来,继续读着王道经上面的句子,不由得感慨起人事,同样都是喝酒,只不过二十年前是和至交崔宗臣,而今夜确是和崔宗臣的儿子崔世烈。故人难见,可崔家父子二人面目似极,方明倒觉得今夜与二十年前的时候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方大哥!消息放出来了!”崔宗臣几乎是宽袍大袖的“飞”进屋内,满脸欢悦的喊道。

    “贤弟,你是说?”方明慌忙放下书卷,他本就不是在读书,只是苦苦等待心绪难平,忽然崔宗臣模样,便知道有些重要消息传出来,连忙起身迎接。

    “哈哈哈哈哈!”崔宗臣见方明起身,站在原地不动,目光盈盈的看着方明,忽然高声笑了起来,双手猛地抱住方明臂膀,几乎是呼喊出来道,“武后禅位了!她禅位了!”

    “贤弟,你是说。”方明的声音颤颤巍巍的问道,“张柬之几位大人的事,成了?!”

    “方大哥!成了!全都成了!街上到处是消息说,明日太子殿下登基,咱们的大唐又回来了!”崔宗臣笑着说道,几乎是合不拢嘴,见方明大喜之余竟然呆住一般,唤了一声道,“方大哥,此时朱雀大街上人山人海,耽在屋子里作甚,咱们看看热闹去!”

    两人相携来到巷坊,见街上人物纷纷,各个欢颜交谈,都说些大唐故事,有从张柬之说到狄阁老的,有从武皇后说到太宗皇帝的,也有大声痛骂二张兄弟的,不过更多的人是在谈论整个事变的具体过程,街上有几个长安恶少年讪讪而谈,一个比一个说的悬乎,引得方崔都好奇起来,不由得立住了仔细去听。

    “听说了嘛,当时带兵的是李多祚李将军,右羽林卫大将军呐,正三品的武职,收拾二张兄弟那群人,那还不是是砍瓜切菜?早知道这样,咱也去从军了,啧啧,可惜了一副好身手。”一个吹嘘道。

    “得了吧。”他身旁的一个推搡了说道,“就你那两下子,偷鸡摸狗还成,还想去羽林军?再说了,你当羽林军是人人都进的去得,人家祖上那不是前朝显赫,就是圣朝得宠,都是有根底的官家子弟,就是宗室皇亲也有不少,凭你,别笑死人。”

    “咱们比的又不是投胎,就说手段,你要不服咱俩比比。”前面那个很是不满的说道。

    “行了、行了。这大好的日子你们两个斗什么趣,我听到的跟你们的可不一样。”第三个劝了一句,突然贼兮兮的笑着,见他那模样,旁边的两个也就不吵了,“知不知道二张是怎么死的?量你们也不知道,据说几位大人带兵进围住寝宫的时候,太监宫女早都吓得跑了,几位大人看见大局已定,那也不必心急不是,就各自提了兵刃去和武皇后说话。这一下不要紧,你猜他们听见什么了?”

    “你说话老是爱卖关子,快说啊!”

    “你别催啊。”那贼兮兮的恶少满脸淫色道,“当时就几位大人就听见嗯嗯啊啊的。”

    “什么嗯嗯啊啊的。你这话越说越不清楚了。”方才说要从军的怨道。

    “嗯嗯啊啊。”贼兮兮的摇摇头道,“难不成你还是个不懂事儿的?”他这么一说,又学了女声的几下哼哼,周围几个人眼睛一亮,都发出愉悦的光芒,忽然哈哈笑起来,有的捂着肚子,有的抻直了脖子,笑态各有不同,等到都笑的累了,又一个问道,“你说,这算是一个伺候两个。还是两个伺候一个?”他这一句问出来,刚停下来的笑声又炸起来了。方明和崔宗臣都是饱读诗书的,从来也少听这些市井笑话,虽然为武后退位大唐复兴而喜,但听到几个恶少说的不伦不类,也不由苦笑摇头。

    “得了、得了。你说的这个有趣倒是有趣,可总不能把二张兄弟弄死在榻上,还是我听得准些。”说话的这个瘦瘦高高的,他说话的调子低沉,听嗓音倒是更让人容易相信一些,“据说武皇后已经病了很长时间,太医全都看过了,吃什么药调理也一直不见好。这张昌宗张易之两个兄弟,自然就要早起晚睡的随身侍奉。可这一天天下来,武后这身上的病不但不好转,还越发怪异,身上青青黄黄的鳞片斑斑的。”

    “呦?这是什么病?”纠正关于羽林军说法的问道。

    “是啊。这太医也琢磨不明白,那自然就要再请得道高人了,武皇后是信佛的,就找了天竺来的高僧,那高僧一看就说道,这是陛下腾飞之相。”

    “什么事飞腾之相?”又一个插嘴问道。

    “你想啊,那身上鳞片斑斑的东西,能是什么?”见身边几个都默然不语,瘦子又提点道,“那可是龙鳞!高僧说的飞腾之相,就是说武皇后在人间修道,终于修成了正果,能从人形幻化成成神龙,腾云而去了!”瘦子见众人不解,索性和盘托出。

    “这怎么可能,好好一个人,还能变成龙的?”众人七嘴八舌的起哄道。

    “怎么不可能?!你们想啊,这武皇后一个女人,自打太宗皇帝时候就进宫了,这一步步的居然能当了皇帝,建国大周,这古往今来可还有第二个人?依我看不但以前没有,以后说不定也不会再有了!”瘦子辩解道,“武后称帝的时候,不是从大云经里找出了什么什么话么,本来就是佛陀转世,如今变成了神龙那有什么稀奇。”边上几个人听了,虽觉人变成了龙的事情十分不可思议,可想了一阵子都觉得那瘦子说得有些道理,各个砸了嘴寻思。崔宗臣和方明听了,也不过是一笑置之。

    两个人又向前走了一阵,直看着家家结彩,处处张挂,真是好一派热闹景象,待到出了坊门,临近朱雀大街,已见得街衢人物熙攘,满目满耳尽是锣鼓喧天之声。

第84章 无需多言(求推荐!求收藏!)() 
“三位少住!”蔡希德见张嘉贞听了许澹的话微微颔首,那是要拦住缠斗三人的意思了,解下长刀蹂身而上,也不去抽刃,抢身过去横在向润容、何千年与张巡三个当间。

    向润容与何千年两个合战张巡,功力上本是绰绰有余,直待见了蔡希德陪着张嘉贞、许澹到来校场,本当前去行礼,可转见张、许两个都带着笑意在那里观战,也知上官心思,索性便和张巡再斗一阵。

    不料此刻蔡希德身法极快,也不知道张、许两位大人说了什么,蔡希德突然就蹂身而上,欺近二人身前,待到想要收刀之时,已然是晚了须臾片刻,眼见这凝着厚重内劲的两口白刃,朝着蔡希德的头顶砸去。

    谁料蔡希德的刀刃并不出鞘,只是瞧准炎凉刀砸来的方位略略一举,硬生生就要迎下来这一下,炎凉双刀来势威猛,与他的刀鞘碰撞出几丝火花,蔡希德顺势一收,双刀威势便减少,已经卸去了大半力道,举手又是轻轻一抬,向润容与何千年已经能够控制住力道,各自收了长刀入鞘,相互疑惑对望了一眼。

    “这人好厉害。只这么轻轻一下,就卸去了双刀的力道,功力之高自然非我所及。”张巡见蔡希德施展技艺,心中不由得暗暗敬佩道,“自来幽州多豪杰,果真是名不虚传。”

    “多承二位兄弟手下留情。”蔡希德收刀还礼,按说他是幽州刺史张嘉贞近身护卫,虽然与向、何二人并无直接隶属关系,但总归品阶上高了一层,如此郑重的还礼,那自然是看在大家同在刺史府中任职,又敬重二人都是人物的缘故了。向润容、何千年与蔡希德本来无甚交情,见他身手之高也暗自服气,都拱了拱手,道了声“不敢”,分立在两边听调。

    张巡与蔡希德离得稍远,正寻思着方才那双刀是被如何拦住,却见蔡希德转身道,“张英雄武艺高绝,更兼侠肝义胆,蔡某甚是佩服,请!”说着递出左手礼让道,张巡才知自己身后有人,收刀入鞘转头去看,见不远处立着两个清隽高朗的人物并行走了过来。

    “张英雄,左边的是咱们幽州刺史张大人,另一位是营州都督许大人。”蔡希德与张巡低低交代了一句,便立在一侧听候调遣,张巡听了反倒一愣,虽然心知眼前走来的这两人定是什么大官,可没想到,这一来刺史府衙,竟然第一时间同时见了幽营两州的官长,不由得有些不信。

    “小张好俊的功夫呐,来的再晚些我这刺史府衙可就要损兵折将了。”张嘉贞一手黏髯对张巡笑着,接着又看了看身边的许澹,“怎么样,许大人,我这蒲州的的小同乡,非比寻常吧?”

    “呵呵。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张小英雄不但是个豪杰,还与张大人同姓,依许某看来,我大唐还需要有个蒲州张氏才对。”许澹笑道,其实方今天下大宗昌盛、门阀林立,最著者称之为“五姓七家”,分别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七大家族不单单是历经数百年雄踞一方的豪门望族,在民间之中声明赫赫,更是北朝以来历朝历代皇权倚仗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是男则将相鹰扬,女则妃后凰飞,是能够和帝国血脉相融的强大力量。

    “想不到许大人也会打趣人了。张嘉贞出身草莽,除了长安的亲眷和不孝的弟弟,哪里还有什么亲人,大唐要是出了个蒲州张氏,恐怕那是五百年之后的事情了。”许澹听了虽然一笑置之,心底倒很佩服张嘉贞的言辞,因为这个幽州刺史就算随便说些笑话,也能想到国家大势上去,他说“五百年后大唐或许会出个蒲州张氏”,虽然是句玩笑,可这话的内里,包着的却是企盼大唐民安国泰、国祚绵长的意思。

    “你们,你们真的是张大人和许大人?”张巡试探地问道。

    “我便是张嘉贞,这便是许澹,而你,就是张巡,对么?”张嘉贞仔细端详着张巡,笑眯眯的说道。

    “草民张巡,见过两位大人!”张巡见再无差错,随即拜倒。

    “起来。拜来拜去,好端端的坏了英雄气。”张嘉贞说了一句,便要俯身去拉,张巡见了也不再僵着,从地上站了起来。“走,我有些事情,正要与你谈谈。裴旻说你早早的便要来幽州,可教我好等啊。”

    “啊!”张巡听张嘉贞说话,忽的想到第一日来幽州时,城外传讯的白衣人说过的话,“幽州地界若有难处,尽快去找幽州刺史张嘉贞张大人帮忙”,只是自己想着并未遇见什么难事,无端拜见又显得太过仓促,是以曾在府衙外面揭了捉虎的榜文之后,就再也不曾来过这里,如今张嘉贞居然说一直在等自己,不由得讷讷的说不出话来。

    “小张,你师父裴旻是幽营两州的至交,你大可不必拘谨,执晚辈礼就是了。许某最爱英雄,待会还要与你赏论一番武艺。”许澹身价放的极低,笑着说道。

    “两位大人,巡有一事不明。”张巡听了也心中一宽,只是回想今日之事,眉头又紧了上来,“来府上之前,巡曾遇见了三个人想要放火烧粮的人。而如今幽州城内有短米之忧,外有猛虎之患,虽然大人已经开仓赈济,使幽州城百姓有所给养,可。”

    “你是想问,为何我既然已经知道有人想要放火烧粮,却仍不阻拦,是不是?”张嘉贞淡淡的说道,看了一眼身边的许澹,许澹早些时候,本也已经料到此事,分派了一些军兵牢牢守住市上商人存粮的仓库,可他既然是营州都督,这幽州城里的事务总也轮不到他来出手,所以急忙找来了刺史府衙,没想到张嘉贞早就有所准备,一番话就把他说的安心了。

    可是这些话张嘉贞却不能和张巡说,因为张巡毕竟不是朝廷官员,有些事情他是没有资格知道,更加不需要知道的,“小张,你师父可憎嘱咐过你,凡是看不动、听不懂的事情,那就不需要去管?”

    张巡听了霍然一惊,又想起来幽州城外那个白衣人转述过的第二句话,“凡是看不懂、听不懂的事情,皆只当它过眼云烟,千万不要去理会,务必‘抽打断水’,斩断干系。”想着,头脑中一团迷雾,任他如何聪明,却也想不透这中间的道理了,“张大人既然已经知道有人要烧粮,那自然会有准备,我又何必执着在这一件事上。”看见张嘉贞仍旧一脸风平浪静,张巡点了点头。

    “是。”张巡不再多问,默然的跟着张嘉贞和许澹,一路向刺史府衙走去。

第85章 英雄谋略(求推荐!求收藏!)() 
“小张,我听你师父说过,你的书读的不错,为何不留在长安考个进士,却偏偏大老远的跑来幽州?”张嘉贞与许澹、张巡三人在花厅中坐定,各自饮了一阵子茶,张嘉贞细细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巡家中尚有一兄长,已经在御史台任职有年,本来也劝我读书考试,可巡常听人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如今又是圣意进取,边塞传警之际,正是杀敌报国的好时候。若是留在长安里一味读书,岂不也憋坏了人。”张巡回张嘉贞道,说的虽然平淡至极,但言语之中自然有一股豪情与血性。

    “这个年轻人果真不错。”许澹在一旁听得微笑颔首,暗暗思忖道,“若是我把他要到营州去,该有很多用他的地方。只是这裴旻和张嘉贞交情甚好,我若硬生生去要时,又怕张大人不肯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