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都会这么做,这次若是途径吕宋我会在那短暂停留几日进购一些土特产。”
“你看看此物若是拿去这两地或是大明贩卖能挣取多少银子,”胡西静笑着将一面小镜子推到对方眼前。
“这,这是镜子,我曾听红毛夷人提起过,据说这么一小块值万两。”
赵德捧着小镜子的手有些激动,这可不是他装腔作势,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17世纪的一小块镜子卖到几千两白银或是万两绝不是吹的,要知道这一时期圆筒法制造板玻璃才发明出来不久,同时才有了用汞在玻璃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这种工序及其复杂而且制作出来的镜子也有限,与后世的镀银镜子是没发的。
所以从一开始负责工业的林有德提出制作镜子来积累原始资本,这技术又不复杂而且还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听到一本万利当时小伙们叫着要往大明和欧洲倾销镜子,让世界的白银都流露澳洲。
“若是将这面镜子交予你出售,你觉得如何。”
“我。”
赵德像是听到了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一般,接着又连忙说道“若是交予我出售我敢保证,这镜子无论是在巴达维亚还是马尼拉至少都能卖千两白银以。”
“我们准备让你成为澳洲公司的代理商,专门在广州境内销售这种镜子。”
代理商,赵德听到这个新鲜的词汇一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意思,到是后面那一句他明白,是这些前宋人,哦,不对,他们现在自称澳洲人,准备让我去销售这种镜子,那意思是说他们掌握了这种镜子的制作工艺。
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赵德想来这些澳洲人应该不会说假,光是让那么一艘大的铁船浮在海面不是平常造船工匠所能做到,造出这么一面镜子应该也难不倒他们。
若真是如此,那么自己等于掌握了一座金山,他日富可敌国也不在话下。
“这个代理商,不知道该如何做。”赵德问出了心的疑惑,他可不想白白错过这么一次发财的机会。
“呵呵,代理商嘛,顾名思义,是赵先生将获得我们公司出的镜子独家代理权,在这一地区只有你能销售。”胡西静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了一番,看赵德的表情似乎已经听懂。
“原来如此。”赵德心一喜,那不是独家买卖吗,想要卖多少卖多少。不过随后他的脸也露出了难色,显然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这镜子这么贵算自己获得了独家代理权恐怕所需的银两也不菲,以自己的积蓄恐怕进购十块见底了。
赵德面部的表情并没有逃过胡西静的眼睛,“赵先生是否在为代理所需的费用忧虑。”
“这,这,不瞒胡小姐,赵某虽为海商可积蓄并不多,大半都已购买了土地和商铺。”
“不要紧,这一点我们早替你考虑到了,你暂时可从巴达维亚运来我们曼城基地目前最需要的日用来换取,如大米,油,盐,糖,布匹等日用来支付你觉得如何,只要是这张清单的东西你能运到曼城基地我们都需要。”
接过胡西静手的清单,只见面罗列出的物起码有几十种之多,不过大多都是以日用为主,其又以粮食和各类蔬菜种子所需的数量最多,除了这些之外,清单还名列出了马匹等。
“清单的货物,您不用一次性支付,除了个别打了黑点之外的货物,都可选择分批支付的方式。我想要采购到清单的这些东西,对于您来说应该不难吧,你只需要到巴达维亚能采购到。”胡西静笑着说道。
思索片刻,赵德显然在心已经算计了一番这些货物的价格和镜子的价格,按照一块巴掌大镜子进价两千两白银计算,那么自己只需提供两千两白银所购粮食行,要是够得多的话自己还能在压低一点价钱,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镜子无论是拿回大明还是巴达维亚都是抢手货。
只是让赵德心疑惑不解的是,这些澳洲人不但掌握镜子制作方法,又有象山一样大的铁船,完全可以自己拿到巴达维亚去卖,为什么要选择自己去贩卖呢,而且这间的差价肯定会不一样。再说这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澳洲人也绝不会把这么好的事让给自己。
“胡小姐,赵某心有一疑问不知当问不当问,你们既有海船又懂得如何制作镜子之工艺,为何要选择在下,你们完全可以自己将镜子运到巴达维亚贩卖。”
“既然赵先生问起那我也不瞒您了,别看我们有小山一样大的海船,但每出一次海所需的燃料都是以万吨计算的,而且这艘大海船目前我们并没有完全造好,我们所需居住的宋岛发生了大地震,当时只有靠近这艘海船的百姓在急忙之下了船才得以存活下来,所以我们目前的燃料并不支持航行到巴达维亚。”
胡西静在说到以前所居住的宋岛发生地震沉入大海时,脸的表情还略带伤感给人感觉她是想起了伤心的往事。
“胡小姐节哀。”赵德安慰了一句。
“恩,没事,我们接下来看看这份合同,如果您同意这次的交易我们可以先签订一份合同,你觉得怎么样。”合同的内容全部用的繁体字写,考虑到赵德对简体字不是很熟悉,所以请来了穿越众里的前历史系教授费知青老人用繁体字写了出来,方便他阅读。赵德一边看着合同,还时不时像身边的胡西静请教其自己不熟的生冷词汇是什么意思。
二十分钟后总算是把合同看完了,对于一些基本的要求还算满意,唯一不满的是一条按市定价,也说穿越众卖给他的镜子不是固定的,而是会随着购买人的出的价格来最终订取批发给他的价格。
虽然对于这一条较不满,但是赵德的心里已经有了更长远的打算,最终还是愉快的签订合同,并且答应延缓回广州的日期,先从巴达维亚运送一批物资来先。
。。。
:
第11章 可替代能源()
穿越第14天,距离海蓝号燃油耗尽已经进入到了第十天。 {首发}
别看海蓝号拥有巨大的身躯,无论是在这个时代任何地区它都是海巨无霸的存在,可是一旦没有燃油它好一堆废铁,像是后世某沿海省拆去了动力装置和武力系统的航空母舰一般,只能放在海边改造成餐厅或是娱乐会所。
显然王铁锤不允许自己的船,最终命运会是这样,从当兵起有一颗海军强国梦的他,即使后来退役成为海蓝号游轮船长他也没忘记曾经的梦想。多少个日夜里,他曾梦到自己指挥舰队同列强主义在海大战。
现在穿越了,曾经的梦想再次在他心燃烧了起来,在他和一干有同样拥有海权主义情结的小伙们干预下,力促工业组的负责人林有德,拿出一份可行性的海蓝号改装报告出来。
为此林有德和前造船厂工程师游南哲两个人日夜商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海蓝号如果要改装必须将现有的柴油动力装置换成蒸汽式,也说要改成19世纪的烧煤船。
当时王铁锤一听不干了,换成烧煤的,你怎么不说换成风帆的更好,那龟速能和现有航速接近26节的海蓝号相。
听到王铁锤的提议,游南哲眼睛冒着精光。
“风帆,不错的建议,配风帆在加蒸汽式动力装置,顺风的航速下,最高应该能达到20节。”
“对,这个我们怎么没想到,老王,怎么样,只要你一句话我们立马能组织工人改装,最多一个月能将海蓝号彻底改装完毕。”
听到这话,王铁锤顿时憋了,难道真的要改造成风帆蒸汽混合动力,平时航速最高达15节在顺风的条件下可达到18或者20节,虽然这速度放在17世纪绝对是最快的,可是在老王看来这根本不是一码事,谁知道改装后能不能达到这速度。
现在最稳妥的办法是让工业组把石油弄出来,或者找到可替代石油的燃料,这才是最稳妥的。
王铁锤将自己的的想法说了出来,林有德和游南哲的脸瞬间呆滞,开采石油到提炼成那可是一套完整的工序,自己这么几个半吊子能搞出,还有那可替代的石油的燃料,这东西虽然在后世也有了,可产量极低。
总之王铁锤不管他们的难处,只管下令让他们应该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想当年国内的专家们造武器只是看了一个外形能造出来,咱们为什么不行。
好吧,既然王铁锤执意如此,林,游,两人也只能硬着头皮开始研究,至于什么时候能把东西弄出来他们可不敢保证,在说他们身还肩负着其他工业机器的建造。
两位工业组的负责人,虽然在短时间内不能把开采石油和冶炼成的相关机器造出来,但在其他方面还是很在行的,尤其在冶炼钢铁,二人更是亲自跑去野外找到相关的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口小坩埚出来做实验,用了两天两夜到是把坩埚炼铁的工序给弄出来了。
随着铁矿的开采和冶炼,曼城基地其他相关工作组的进度也将会提高,其受益最大还属农业组和基建组,因为新冶炼出来的钢铁都将会被优先制造成工具供这两个小组使用。
除了这些之外,工业组里还有一位怪老头,老头约莫70岁左右,姓黄,名叫启水据说是某大学教授。老头不爱说话也不太爱参加穿越众内部的集体会议,在工业组组建时执委会原本想授命他为组长一职也被他推脱了,平时基本看不到这老头,最爱的是拿着一本笔记本往野外跑,至于去干嘛没人知道。他基本属于那种消失了估计也没多少人记住的人。
在王铁锤下达命令不久,这位工业组里最清闲久不见人的老黄露面了,手里拿着一瓶黄色的液体,脸洋溢着喜悦任谁都能看出他遇到了好事。
“小林,小游,你们快过来,快看这是什么。”黄启水拿着矿泉水瓶子朝着两人晃动了一下。
待走近一看,观察里面液体的黏度和晃动的速度,林有德首先开口“这是植物油吧。”
“没错,这是油楠木油,也被称为植物柴油,只要经过简单过滤能当做柴油使用,除了这些之外,还能用来照明和食用,无论是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都相当高。”
听黄启水这么一解释,林有德和游南哲也是一脸兴奋“这可是好东西啊,老黄,你还不知道吧。王委员在刚刚还督促我们工业组研究出新的可替代能源出来,解决海蓝号动力燃油的问题,如果能大规模收集这种油楠木植物油,那海蓝号可以跑起来了。”
“收集油楠油的问题不大,距离基地东边10公里左右是一大片油楠木林,如果全部收集起来,至少能让海蓝号跑巴达维亚一个来回,这件事交给我来做,你们该搞什么搞什么。”
“那好,这件事交给黄老了,我在给你派几个助手协助工作吧,对了,黄老,我能不能冒昧的问下,您穿越前该不会是搞新能源研究的吧,我在新闻里看过一条报道说是某研究所的一位新能源专家突然失踪了,该不会是您老吧。”
林有德这么问自然是因为回想起新闻里那位专家的照片,根据可靠的消息这老专家突然失踪是因为怄气。
“既然你问起,那也不瞒你了,我是新闻里那个失踪的专家。”黄启水淡然的回道。
“什么,你真的是。”
林有德一脸大惊,如果黄启水是那个失踪的专家,那可是一个大宝贝啊,根据给他八卦的那位同学说,这老头无论是在新能源方面还是其他各个研究领域都有所列,属于那种万精油式的人物,有了他以后工业组遇到啥难题要解决那可容易多了。
黄老,这组长该您当啊,在您面前我实在不敢发号施令,你说这以后要是指派啥任务。
“行了,小林,这组长还是你当,我要是想当官当初不会搞失踪跑出来了,你以后有什么任务你直接发号施令,我老头子可不会倚老卖老的。”黄启水一脸真诚的推脱让林有德也不好在继续。
“那好,以后您老可要多指点一下我们这些后备,您以后可是咱们工业组的一宝,有了您老,我相信很多东西弄出来都不是难事。”
。。。
:
第12章 巴达维亚()
历史的巴达维亚城始建于1619年,当时野心勃勃的燕彼德尔斯逊昆开始担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三任总督,巴达维亚城正是在他的率领袭击下驱赶了万丹军队后建立起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大帝国的总部,同时也是荷兰统治爪哇以至整个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政治基础。【首发】
如果此时正好是1640年的话,那么统治巴达维亚的现任总督应该是安东尼范迪门,这位老兄是被评为仅次于燕彼德尔斯逊昆的荷兰东方帝国扩张主义拓殖者。在他任职期间,荷兰式运河、城堡、市政厅、基督教堂、拉丁语学校和市场区相继出现。
穿越后第17天。
赵德和他的船员终于要离开了,离开只是暂时的,因为他已经答应胡西静先去巴达维亚城采购一番,至于穿越众们用来支付的自然是那几面姑娘贡献出来的小镜子。
为了让赵德放心的去进购物资,胡西静还特意将那一小块巴掌大的小镜子给了赵德作为定金支付,并且为了让他放心,还特意把他带到了海蓝号的一间厕所内看了一眼一面一人多高的大镜子,意思很明显,穿越众有能力支付他的货物钱。
与他一起启程去巴达维亚的还有赵世杰和刘云,二人都是经过执委会授权派出去了解这个时空情况的,同时也有了解巴达维亚城的社会情况的意思,为以后的贸易积累情报。
第一次乘坐木头帆船的二人,在船的那一刻都有些显得担心“这茫茫大海这小身板真的不会被风浪吹翻吗?”
不过与他们起来,赵德等明朝船员的表情显得淡然多了,赵德好心的安慰两人“赵先生,刘先生,您二位放心吧,这船虽然没有你们大铁船大,但绝对安全。”
九天后,赵德的船终于抵达了巴达维亚,不得不让赵世杰感慨风帆船和现代船舶真的是没法,这次回去一定要让工业组的加紧弄出一艘蒸汽船来,至少那个要风帆快的多。
岸后与赵德商定了三天后离开的时间,两人迫不及待的打听现在是哪一年,不过谢天谢地,现在还好是17世纪1640年,至少这是一个自己等人知晓历史进程的时代。
打听清楚之后赵世杰与刘云便开始了他们17世纪巴达维亚游,走在三辆马车宽的大街,看着来来往往走着的各色人种。
“这是17世纪的大都市吗,这规模和后世国内某乡镇也不啊。”刘云笑着有些不屑的说道。
“你可别瞧不起现在的巴达维亚,在17世纪它在东南亚绝对是属于国际性大都市,看到没有,这里不当有荷兰人,国人,西班牙人还有其他欧洲冒险主义者。”赵世杰手指着穿着各色不同服装的人种说道。
“好吧,接下来该干嘛,我们是不是找一家餐馆吃一顿。”
“提议不错,那家吧。”
两人朝着一家叫聚得楼的饭店走去,饭店的外观和名字都明显带有东方风格。小二恭敬的将两人迎了进去,并在一旁像两人介绍起本店的特色菜。
“二位客官,你们想吃点啥,咱这店都有,只要您说的出,没有咱们大厨做不了的。”
“恩,这样,把你们店里的那个,炸、烹、煎、溻,四个特色菜每样来一个。在来一壶绍兴女儿红,你们这应该有吧。”刘云笑着朝小二问道。
“有,有,二位客官稍等片刻,酒菜马。”
“看,发现什么没有。”刘云朝着四周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