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绩!天花病毒,该是典型的“外因”了。但我们仔细一回想,它的消灭靠的是什么?是对这个病的“特效药”消灭了“外因”天花病毒?不是,是靠了普遍的预防免疫接种而实现的。也就是说靠的是人们普遍接种了减轻了毒力的疫苗——牛痘苗从而使被接种的人产生了抗体,得到了免疫能力而消灭的。现在分析:疫苗,是减轻毒力的天花病毒,是典型正宗的“外因”。这个外因只有通过内因——即机体对它起了反应而产生了抗体,才能起到免疫的作用。如果机体对这个疫苗不“感受”,不起反应,不产生抗体,也就无所谓免疫的作用(即所谓“接种失败”)。这类例子正是外因必定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证明,不正说明了“中医内因论”的优越吗?
但是且慢,以上所述,是否就说西医的“外因论”(笔者这样称它)就不重要了呢?不,不能,两者不能偏废。因为中医学虽然比西洋医学要早得多发现了天花的传染性以及类似的预防方法,但是因为没有能明确认识具体的病原物,更不能定性定量,所以也就形成不了完善的预防方法。比如在牛痘苗问世之前,我们的先辈是早已发现了它的强烈的传染性的,但是什么东西在传染?不清楚,只知道是一种“疫毒之气”在作怪。后来发现了病人的痘痂有预防免疫作用,于是创造了一种用痘痂(中含天花病毒,应是活疫苗了)让健儿接触以达到人工免疫的目的。但是因为这个方法不知道痘痂里含的是什么样的“疫毒邪气”(即不能定性),又不知该用多少量(即不能定量),所以也有很多健儿因“接种过量”,反而引发大病而丧生的(即不能人为地控制感染)。这个缺陷,也只有到了西医学,知道它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定性),并通过牛痘苗的制作,减轻了毒力(定量)之后,才能安全接种而万无一失,因而消灭了这一人类的顽敌,这又说明了西医学的长处。
但从总的说,是否可以认为发展“内因论”的优势还是主要的?又举个例:治病如整一块地,“外因论”还只是杀虫(抗病原物)、培土(营养疗法等)一类的措施;而“内因论”则是在这块地“浇上水泥”,什么毒草毒虫都不能长,就更全面了。但这“水泥”如何“浇”法?就学天花牛痘的办法,大搞疫苗?从长远看也似非完满,仍只是单独作战各个击破的办法。新近搞基因改造,是对路了,但是还不够。笔者认为可以换个思路,到老祖宗中医的养生学(又叫“摄生”)里去找找看。《黄帝内经》里(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就有一段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段话是说:“……只要做到清心寡欲,不紧张,不急躁,心理安定了就没有什么心慌的,加上合理的体力劳动……能够这样,又怎么会得病呢?”这就是说还是要从更高层次的、宏观的、心理的、精神的方面加以探讨,再加上物质的微观研究的成就,两相结合,就更全面而相得益彰了。
【问】不是说,中医学里也曾有过类似病原物的记载吗?
【答】是的,在中医学里,我们的祖先们在长期的医疗观察中,对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性及传染因子是有所觉察的,有的描述也很详细,但终因限于时代条件,没有超出臆测推断论说的阶段,远远没有形成明确的病原学概念。
为说明以上道理,举肺痨病的“痨虫”为例说明:“肺痨病”,是中医病名,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结核”,它的病原是结核杆菌。虽然远在唐宋时代,我们的先辈们就已经说它是由“痨虫”、“瘵虫”等引起的(肺痨中医又名“痨瘵”),并且也已发现了它的可怕的传染性。比如当时的医书《济生方》里就曾详细地描述它:“传变不一,积年染疰,甚至灭门……”(语译:传染很广,不断流传,甚至毁了整个家族。)这和西医说的“结核家庭”相同。又古书《直指方》说“痨证有虫,患者相继……”,“瘵虫食人骨髓”。但笔者认为当时所说的痨虫、瘵虫等等,也只是对这个病的传染因子臆测推理的描述,并不是说当时就已经发现了今天所知道的“结核菌”等病原物。所谓痨虫的“虫”,只是说明有这个因子而且很小而已。因为在当时,人们所能知道的,只有“虫”是最小的。既然看不见,但又会传染,那么猜想只有“虫”才是可能的了。并且由于肺痨病人最后的消瘦是常见症状之一,古医书中所谓的“大肉尽去”,所以更猜想说是痨虫、瘵虫更能吃人的骨髓(中医书里,认为骨髓也是十分宝贵的物质)。可见都是一系列的想象和臆测。他们远不知道传染物既不是“虫”,也非“食人骨髓”,而是结核菌侵入肺部后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和反应。
为更进一步说明“痨虫”说法的形成,下面试摘旧日《辞源》(午八六)(《辞源》戊种二册,民国四年初版,商务印书馆)中“痨虫”条目下的内容,就能十分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了:“旧称传染肺病之微生物为痨虫。唐段成式异疾志。载河南刘崇远有妹为尼。常有一客尼寓宿。病痨。瘦甚且死。其妹省之。众共见病者身中有气如飞虫。入其妹衣中。病者死。其妹亦病。茶香室丛钞谓此即今俗所谓痨虫也。”(语译:以前称传染肺病的微生物叫“痨虫”。唐朝人段成式有一部叫《异疾志》的书,其中载有一段说河南人刘崇远,有个妹妹是尼姑,时常有一位外地来的尼姑到她这里借宿。这客尼有痨病,消瘦不堪,而且就将死去。他的妹妹去看她,大家看见病者身体中有像飞虫一样的东西飞进他妹妹的衣服中。后来病者(客尼)死了,他妹妹也病了。《茶香室丛钞》这部书说,这本书(《异疾志》)中所说的飞虫,就是现在所说的“痨虫”了。)从这段文字中就可看到所谓“痨虫”一词的形成,就是说,人们先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这个病的传染性,那是什么东西呢?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就只有臆想成看不见的“飞虫”了。《辞源》、《异疾志》、《茶香室丛钞》等等,都是一般的书,都不是医学专著,严格地说,不足为凭,但从此可以看出“痨虫”这一概念的形成,而且其影响极深远。比如就笔者所知,旧时还有人当肺痨病人死亡时,有人就立即将他的口鼻闭住,说是以防痨虫飞出传染他人。殊不知,这个传染物并非“痨虫”而是结核病菌,它早在病人去世前就已在空气中传播了。另外,从这些文献中也可看出中医学里的一些名词、观念的形成。因为当时缺乏定性定量的手段,许多都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臆想推断出来,然后再用它的理论如阴阳五行等等加以解释的。
又举一例:疟疾,在有了完整病原学的西医学里,已经知道它是一种由疟蚊传播了一种叫疟原虫而引起的传染病。在中医学里,这些当然是无法知道的,但中医学却也已知道这是感受了一种笼统地称为“疟邪”所引起的病,而且也发现了它的传染性,更发现了它流行的地域性。如《医学入门》一书中就说:“疫疟一方,长幼相似。”《诸病源候论》一书里也提到“瘴疟”一症系由感染了“疟邪”的毒气而起,并说多发于“岭南”、“山瘴”之地等等。“瘴”《辞源》说是“山川湿热蒸郁之气,人中之辄病”。(语译:“瘴”,是山水之间的一种湿热蒸发出来的毒气,人吸入或接触了便常会生病。)这里所指的“疟邪”,是说明它的传染因子,“山瘴之地”,说明它流行的地区性,但是尽管如此,却并不等于说当时已发现了现在已知的疟原虫。更不可能明确这“山瘴之气”是由于岭南地区易于滋生疟蚊因而起了传染作用的缘故。这也正如在科学史上在发现“氧”之前,只知称它是“燃素”一样。像这些,又是在研读中医古书时要细加分析的。
没有病原学概念,不知细菌、病毒,确是中医学里一个很大的不足。比如它没有明确的病原概念就没有明确的针对性,因此虽然它的某些药物方剂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但过去就没能筛选出像现代所知的“特效药”来……
没有明确的消毒概念,特别是灭菌、无菌概念的缺乏,所以中医的外科手术学就远远地落在西医后面。且慢,不是说远在三国时代的华佗,史书写着他的外科手术当时就到了颇为惊人的程度吗?对,这是事实,的确值得我们自豪。但当时为什么没有看到推广应用的记载?为什么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中医外科学,特别是手术学,没有更高发展呢?华佗虽说后来据传是被杀害了,但作为一种科学,如果它是有配套的科学基础的,那么一种疗法、一个发明,决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停滞不前的。所以笔者认为,这除了其他社会条件之外,在学术本身来说,没有明确的无菌概念,以及没有完整实用的解剖学等等都是停滞的原因。乱割乱扯,行吗?刀口发炎溃烂,行吗?当然不行。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贬低华佗和中医的外科手术学,在当时有这样的成就,的确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此后的不足和沉滞,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并应补上这一课的。
在防疫学上,也因没有病原概念,细菌、病毒都不明确,“邪毒”、“疫气”又是那样模糊笼统,这方面的成就当然也远远落在现代医学的后面了。
六、中医对疾病分科分类有什么样的特点?
【问】中医学在疾病分类上有哪些特点?它和西医学的分类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特别是中医在疾病病原概念的缺乏(如细菌、病毒等),对一些病不能按病原物分类,因此它也与西医学的分类有着很大的不同。它绝大部分从每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入手。在此之后再按八纲辨证和其他辨证方法进一步进行分类,最后得出“证”的诊断,然后论治。这又是中医学里的一大特点。所以说它的实质,有如西医学里的“症状鉴别诊断学”,不过西医是在主要症状之下通过现代医学的方法手段,最后得出的不是“××证”而是“××病”的诊断。比如同是主要症状“咳嗽”,西医用它的听诊器、化验、X光、CT以及近代的磁共振等手段,可以诊断出是气管、支气管、肺部甚至纵膈等部位的“病”,而中医则用望闻问切、四诊八纲之法,最后得出是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外感燥热、外感久咳以及内伤脾虚痰湿等等的各种“证”的咳嗽罢了。
【问】中医的分科有什么特点?
【答】中医的分科,就笔者所知的,目前大致如下。
内科:或叫“中内科”,一般凡一切内在的肉眼看不见的除儿、妇、外伤、眼、五官以及针灸(推拿)等科之外的病,统统归内科。它既是中医学里的大科,又是基础科。因为中医看病,重点在“证”,即重点都在全身的“综合反应”上面。其他各科的病,最后也要落实到“辨证论治”的“证”上的,都贯穿了整体观念和动态平衡观念,所以它和各科的基础是相通的。因此有了内科的功底之后,在学其他各科时加上各科的特点,便易于掌握其他各科的诊治技术了。就如外科病,也十分强调内外合治。内治所用的药,原则上也和内科用的药一样。就是外用药,也是用了中医药理——“药性”来加以解释的。又如针灸科,总是完全不用药物并且全在体表施治操作,但它的基础、诊断、方义解释(用穴意义的解释)等等也都全是中医内科学的基础。所以说,要当好中医各科的医生,就应先当好中内科的医生,然后再加各科内容的特点和技巧,这和西医有些类似。比如学习针灸的医生,要掌握针灸学的加记穴位和针灸的操作技术等等,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医生。
外科:中医的外科病是真正的“外在”的病,即凡是外在的、肉眼可以看见的病如疮、痈、疽等都是。因此所有的皮肤病也全部归在外科病之中,因为它正是正宗“在外可见的病”,这种分类方法就与西医学的完全不同。这也是体系不同之故。
针灸(推拿)科:这是值得特别一提的大科,因为针灸是一种独特的疗法。它的治疗范围又可以遍及各科的许多疾病。它如上述也是以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基础的,尤其是其中的“经络学说”更是针灸疗法的“灵魂”。它一样要望闻问切、辨证论治,不过它的治疗手段不是药物而是针灸而已。
其他:中医还有妇科、儿科、骨伤科等等,也各有特色,不赘述。
【问】中医对疾病的分类有哪些特点?
【答】中医对疾病的分类,如前所述,一般都从主要症状入手,然后按它的辨证规律分类,最后分到什么“证”了,然后论治。
现举内科病分类为例:它先将内科病分成“外感时病”(也叫“外感”)与“内伤杂病”(也叫“杂病”)两大类。
先说“外感时病”,因它以临时“外感时邪”而发病,故名。“时”,有“流行”之义,所以也包括现代所说的传染病。其中又分“伤寒病”和“温病”两大类。这两者都是类似的外感时病,只是名称、治法不同而已。简括地说,中医名著《伤寒论》阐述了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所创用有关伤寒的理论,它把外感病总称“伤寒病”(不是西医的肠伤寒,慎勿相混)。这个理论将伤寒病分成六个类型和阶段,分别命名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证”,然后论治。(注意,此处六个“病”,按实质是六个“证”,古医书常有如此含糊不清的叫法,不够严密。)这个分类方法就叫“六经分证”法。
似是因为张仲景的医疗活动在北方,因为地域气候、人们体质、病种等等不同,这个学说治法,有的不适用于南方。》小说下栽+wR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