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扶着犁走十来米,就喊,“高屠夫,停下来吧。”
“咋了?”高屠夫转过身,一看身后翻起来的泥土,顿时惊奇道,“这怪东西还真能用?”
“当然,这可是我的犁。”小二得意的把犁往地上一扔,蹲下身查被看翻起来的泥土,拿起一大块泥土用手一掰就碎了,“高屠夫,你来看看,这地犁的咋样。”
高屠夫打眼一瞧,“犁的真深!”
“你昨天看见的那个叫犁铲,这个犁铲能把翻起来的泥块弄碎,没注意到吧?”小二一见犁可以用了,脸上也见笑了。
高屠夫要不听小二这么一说,还真没注意,“你家啥时候犁地,我给你搭把手!”
“啊?”小二傻眼了,见高屠夫一脸稀罕的眼盯着地上的犁,扶额道,“我家的地整好了。”
“啥?”高屠夫没听清,就问,“你家的地整好了?那你制啥的犁?”
“卖给县太爷!”小二脱口而出。话一说出来,小二抬手给自己一耳刮子。
“干啥打自己?”高屠夫眼一瞪,“你傻啊你!”
他可不是傻么,要不然咋跟一个陌生人说了实话。
高屠夫一见小二的脸色不对,再一回想小二的话,“那个,你放心,我不会乱说的。”
“你要是敢乱说,我就到你猪肉摊子上说你卖有病的猪肉!”小二眼皮一抬,似真非假的说。
“我真不会乱说。”
“我也不怕你乱说。”小二瞥他一眼,自以为拿捏住了高屠夫,很是得意的冲他挑挑眉。
高屠夫见他这样很想笑,就问,“你认识县太爷?”
“现在还不认识。”提到这茬小二气弱了。
高屠夫也不晓得自己为啥不想看到小二这么没精气神,张嘴想说他跟县太爷熟,话到嘴边打个转,“县太爷家的厨娘天天到我猪肉摊子上买肉,等她再来买肉的时候我让方正和任远当着那厨娘的面说说你的犁,回头县太爷就该来找你了。”
小二正想着县太爷见过他姥爷,他是不是能打着姥爷的名义去找县太爷,乍一下子听到高屠夫的话,眼里一亮,“这样可行?”
“你有别的法子么?”高屠夫问。
“没有。”这法子起码比自己的靠谱多了,谁知道古代的官是啥样的,一弄不好丢了性命事小,要是连累到大哥和小弟,他到了阎王殿也不安生。
“那就按我说的来。”高屠夫见他还一副很忧心的样子,想了一下,“那个,小二呐,你知道我以前当过兵么?”
“知道,咋了?”小二一问,猛拍脑袋,“你认识县太爷!”语气忒别肯定。
高屠夫眼皮一跳,心脏一停,忙问,“你,你咋晓得?”他还没说哩。
“我当然晓得!”小二咧嘴一笑,“你猪肉摊子上的那俩人是不是受着县里照顾?你当了七八年的兵才回来,县令就没给你一点好处?”
高屠夫松了一口气,他以为小二晓得他是“平狄将军”了。就顺着小二的话说,“是哩!不过我们都没要安家银子,我们有手有脚,能养活自己。”
“那你干啥当屠夫,你当恁些年的兵,想到县衙里某个差事也不难吧?”小二问。
高屠夫见他恁奇怪,也忒想问,你懂的也恁多了,忽悠你都不好忽悠。
“县令晓得我开了猪肉铺子,就不准县里管我收铺子税,我的户籍也不是屠夫,我觉着开猪肉铺子没啥不好的。”
真正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晓得,不出两年戎狄族就会卷土重来,到时候他就会去边关,恁短的日子就是娶个婆娘回来,到时候也看不到孩子出生。他除了一把力气也不会旁的,还是当屠夫省事,皇上一派人来找他,关了门就能走。
小二一听到高屠夫不是jian籍,暗暗点头,这个屠夫真聪明。
“可你咋晓得厨娘就会跟县太爷讲你们说的事?”小二问。
“我听说县令家的厨娘是县令的婶子,她应该晓得我跟任远和方正三个。”高屠夫顺嘴胡诌道。
“要真成了,你以后来我家想吃多少饭都成!”虽说这事还没影,可小二不想担高屠夫太多情。
“我不吃饭,我吃你今儿做的饼!”高屠夫忙说。
“行!”小二高声道。
高屠夫傻傻一乐,一想着今儿的菜和饼,就忍不住砸吧嘴。一抬头,见天色不早了,有些不舍的说,“小二呐,我可能要回去了。”
“我送你。”小二说。
“那我回头还能来找你么?”高屠夫想都没想就问。
小二听的一愣,“你家不忙么?”
“猪肉摊子上用不着我!有任远和方正他俩在了,一个摊子还能要多少人!”
这话听到小二耳朵里就变成了,高屠夫不在的话,那俩人还能多卖出去一点猪肉。
“你想来的时候就来呗。”小二想的多,这高屠夫认识县太爷,他要是跟高屠夫处好了,回头他再弄出耧车来,找县太爷的话岂不是更顺从了。
“那我走了啊。”说着高屠夫走到了大门边,可走了好几步还是没能走到大门外面。
小二见他这么磨叽,只当“威名”在外的高屠夫寂寞的连个跟他唠嗑的人都没有。“对了,你等一下!”小二说着就转身往灶房里面跑。
找到高屠夫来的时候背的竹篓子,往里面装一点竹笋,拎出来递给他,“我今儿咋做的饭你也看见了,回头让你家里的那俩人照着做给你吃。”
“啥啊?”高屠夫掀开盖子一看,又是像黄草一样的东西,见小二也不跟他说竹篓子里的东西叫啥名字,心里不但没有不高兴,还笑的跟个傻子一样,“我知道了,小二,你回屋吧。”
小二等他走远了才关门回去。不过,还没等小二想好晚上做啥吃,走娘家的王韩氏就回来了。小二见大嫂一脸喜色,就知道那一斤肉拿对了,韩家那俩妇人没给大嫂脸色看。然后就跟大嫂说他把犁弄好了。
王韩氏眼一瞪,“恁快?”
“是哩,在后院,你来看看。”小二笑着说。
“咦,咋跟村长家的不一样?”王韩氏奇怪。
“我弄犁的时候高屠夫来了,他跟我说这样弄的犁比村长家的好用。。。。。”
“等一下,小二你说啥?高屠夫来咱家?”见小二点头,“他来咱家干啥?”
“他昨儿给我恁多猪肉,我就跟他说一句,他没事的时候就来咱家玩,谁知道他今天就来了。”说着小二眉头一皱,“我那就是一句客气话。”
“来就来呗。”王韩氏想到高屠夫身上的那些风言风语,也就没有追问下去,“对了,高屠夫咋知道这样弄的犁好?”
“他说他在边关打仗的时候看见的。”小二没等大嫂开口就故意问,“大嫂,你知道边关在哪儿么?离咱这里远么?为啥哪里的人恁厉害,连这种弯弯曲曲的犁都能想到?”
“我哪知道。”王韩氏一个妇人也不懂咋制犁,听到小二的话也就信了,看一眼翻新的泥土,心里记着了高屠夫的好。
于此同时,高屠夫也回到了家。任远接下他的竹篓子,低头一看,“咦,将军,你到人家王家做客咋还往咱家里带东西哩?”
“是小二给我的。”高屠夫洗洗手,方正就把晚饭端上来了。
高高屠夫一看面前的米饭,再看看另一个碗里的白菜煮肉,“咋做这吃的?”
“不做这吃那做啥吃?”方正奇怪的问,“咋了?”
“难吃!”高屠夫嫌弃的说。
“我看你是在人家吃的太饱了。”方正见自己精心准备的饭菜突然遭到将军嫌弃,以往也没见他恁多事,“说,你今儿搁王家吃的啥?”打定主意觉着这个时节的农家是拿不出啥好东西来做给将军吃的。
“当然是最好吃的了。”高屠夫得意的说。
“就你竹篓子里的那一把草?”任远接道。
“谁说是草!啥都不晓得就别乱说!”高屠夫也不吃饭了,拎着竹篓子就去厨房。
方正眼一怔,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将军这。。。出去一趟,脾气变大了?”
“不会是搁王家受气了吧?”任远怀疑的说。
“不像啊,将军进门的时候明明笑眯眯的。”方正说着话突然听到舀水声,“将军这是干啥?”忙站起来。
“我今儿非得让你俩看看啥叫草!”说着高屠夫就让任远烧火,然后回想着小二做菜时候的样子,没要多久就做出一锅五花肉炖竹笋。
“将军,你中午就吃的这个?”没容高屠夫开口,方正就舀半勺子猪肉和竹笋倒在他米饭上。
“你说哩?”高屠夫心里很得意,“比你做的咋样?”
“好吃!”方正偏爱竹笋,把碗里的肉都挑出来跟任远换。
任远塞一块肉到嘴里,才说,“将军,明儿你还去王家,回头吃了啥好吃的再回来给咱做了吃。”
“做梦吧你!”高屠夫说着抬脚就出去端自己的饭碗。
“嗳,将军,咱可没跟你开玩笑,去吧,去吧,等我学会了,我天天给你做好吃的!”方正忙撵上去。
“明儿不行!”
“为啥?”
“有事!”他明儿去找县令,然后去买些米面,最迟也要等县令从王家回来再去,不然就露馅了。可他却不晓得,就隔那么几天,小二就摊上事了。
☆、兄弟们归来
翌日一早,盖好灶房的小二又开始了上午捡柴火打猪草的日子。
下午的时候小二没出去,打算把家里的农具都找出来敲敲打打修理一番,等大哥回来家也好播种。
小二见大嫂又在弄竹笋,就说,“大嫂,我听高屠夫说,边关的人种稻子都单独划出一块地来育苗。”
“为啥?”王韩氏头也不抬的问。
“他说稻苗长出来再种到地里的话稻种不会被水冲走,还能省下好些稻种。”小二说,“我觉着高屠夫说的挺在理的,咱家要不要也试试?”
“那要是不成,咋办?”王韩氏不疑有他,因为她知道王小二是啥样的人,也想不到王小二的芯子已经被人换掉了。
见到了小二按照高屠夫的说法装起来的犁,犁的地比村长家犁的还好。不由得人就说,“这个高屠夫晓得的真多!”
小二心里一惊,看来以后要尽可能的阻止高屠夫跟家里的人说话了。
“他在外面恁些年,不晓得跑过多少地方,有啥是他不晓得的。”说着小二咧嘴一笑,“大嫂,赶明我就好好问问高屠夫还知晓些啥。”
“人家高屠夫会跟你说么?”王韩氏记着高屠夫跟小二说犁是因为他来的时候小二在制犁,赶巧了。
“我觉着他那人不错,应该会跟我说。”小二说的这句话是实话,高屠夫那人看着是很不错,实在。
小二不想大嫂再犹豫下去,就继续说,“你看咱家灶房里的肉,就是昨儿高屠夫拿来的。”
“那要不就试试?”王韩氏心底还有些不安,可她也不知道是出于对高屠夫的同情,还是因为高屠夫连着给自家恁些肉,直觉好人高屠夫不会哄小二。
“咱先弄一亩地的稻苗,要是不成的话我就去找高屠夫让他赔咱家的稻。。。。。”
“哎,小二,这可不成!”王韩氏忙截断他的话,“人家高屠夫好心好意的跟咱说,咱弄不好也不能怪着人家高屠夫啊,高屠夫又没逼着咱家划地育苗!”
“那要不,我就不去找他,回头去镇上的时候再让他送我一些肥油!”小二退而求其次的说。
王韩氏一听到这话抬头望天,坐在她身边玩竹笋的小姑娘见娘亲苦着一张脸,就伸出小手拽拽娘亲的衣裳。
回过神的王韩氏有些苦恼的看着还在摆弄农具的小二,小叔子恁抠门,这以后咋弄啊,啥时候才能娶到婆娘啊!
小二娶婆娘这事王韩氏暂时不用操心了,因为,短时间内是没有姑娘敢嫁到王家来的,即便小二会过日子,弄出土坯子把灶房修的比人家的堂屋还敞亮。
说到这事,还要从媒婆说起。
上次来给小二说亲的媒婆被段二舅轰出王家后,心气不顺的媒婆逢人就比划着说王家二小子有多抠门。
这媒婆可能是第一次被人家这么不给脸的撵走,从王家村东头说到村西头,一直绕着王家村走一圈比划一圈,说的喉咙冒烟了才扭着水桶腰回去。
小二抠门的性子王家村里的人都知道,上了年纪的人也晓得媒婆的话也只能听听不能信。有几个人晓得媒婆口中说的那姑娘是啥样子的,还冲着媒婆的背影吐了吐口水。
但这些人里面不包括王来福。
王来福被段大勇揍一顿后心里就一直憋着一股气。段家人多势众,他也不敢无缘无故去找小二的麻烦,一听媒婆的话,蔫人蔫坏张嘴就说,“王家小二是抠门,娶妻不能要彩礼,好心媒婆来说媒,扫把棍棒把人推!把人推!”
王来福说这话的时候有意跑到了人堆里去说,村子里的人都晓得王来福就是个抠脚懒汉,平常啥活不干就爱找小二的麻烦,众人听到这话一哄而笑,谁让也没把这话当真。
可孩子们就不懂了。
王来福说的这几句话还算顺嘴,他只说两遍,围观的孩子们就记住了,一时间王家村到处传唱着这几句顺口溜。
来往路过的行人听到后,就好奇的问别人这几句话是啥意思。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就说,村里有个王小二,娶妻必须要是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吃得少干的多,屁股大能生养的他才娶。
过路人又问,“这个王小二难不成是地主老财?”
“啥呀!”不嫌事大的人一撇嘴,就开始绘声绘色的讲,小二咋着咋着会过日子,咋着咋着抠门。
王韩氏因为大郎不在家里,平时很少到外面去,怕村里的长舌妇说闲话。郑冯氏也晓得这一点,一听说这几句话都传到了隔壁村,忙跑到王家跟王韩氏说。
王韩氏一下子就哭了,“王来福个杀千刀的,我们家小二以后还咋娶妻啊!还有谁敢嫁给小二啊!”
“嗳,他嫂子,你先别哭,也不是人人都信王来福的,就是小二这事以后有点不好办了。”郑冯氏说着也有些恼自己,要不是自己把媒婆招来,外面也不能传出这些话。
“大嫂,这有啥好哭的,我是啥样的人只要有心人一找人打听,就能打听的出来。”小二就搁不远处坐着,听到了郑冯氏的话就走了过来,忒别淡定的说,“等咱家的日子好了,多的是姑娘找来要嫁给我!”
“等咱家的日子好了,你都多大了,快别说笑了。”王韩氏真笑不出来。
“我哪说笑了!”小二一脸的不在意,“镇上的员外都四十岁了,不照样纳一群刚及笄的姑娘当小妾。”
“你志气真高,还想着纳妾,你要敢纳,看我咋把你的腿砸断!”
小二突然听到一个男声,心脏一跳,猛一转头,“大哥?大哥!你,你咋回来了?”
“我不回来还不知道我弟弟恁有本事,婆娘都娶不到了,还想着纳妾!”王大郎冷笑一声。他一进村就听到了跟小二有关的风言风语,本来非常担心小二,心急火燎的甫一进门,差点气个仰倒!
“大哥,我就是那么一说。”小二喃喃道。可能是小二前世习惯了长兄的严厉,看到这位大哥一脸严肃,脑袋一缩,就看到他身后的少年。
一见弟弟的小脸通红,嘴巴干裂,头发上全是尘土,小二鼻子一酸,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二话没说上去就拽住他的胳膊,一手往他屁股上打,边打边骂:“我让你跑,让你跑。。。。有种你别回来,还跑。。。。”
起先十五岁大的少年还挣扎两下,甫一看到滴在脚面上的泪水,小山也不动了,任由小二打他打的胳膊酸软,停下来缓缓力气的时候才喃喃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