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你尽管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儿子,你尽管说-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说映照很重要
如果男孩没能准确地获得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映照,他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思想并感受到自己的情感。特别是当成年人不断地告诉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又与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相抵触时,他们的真实身份可能被扭曲。
明显地,映照是让男孩认清自己的有效途径,它帮助男孩形成自己的风格(记住,情感的重要性就在于风格。)在复杂的心理现象中,映照也是一种心灵互通的模块。男孩必须先学会鉴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与他人进行心灵沟通,鉴别是通过观察父母或监护人的“映照”完成的。2到4岁是教会男孩感受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阶段,遗憾的是,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男孩往往被教会去做一个“了不起的男孩”(即让他们忽视恐惧感、疼痛感)。仔细想想,会发现这仿佛是一种滑稽的军事训练。
许多男孩的心理需求并没有接受过外界的映照。以卢卡斯为例,他的一些心理需求就没有被映照。(否则,他就会对珍妮有更多的理解。)最坏的情形是男孩仅凭没有被映照过的内心感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男孩学会了让情感“蒸发”,但它并不是真的蒸发了,而是变成了错误行为的思想动机。
映照包括对思想、行为和情感的回应。当理查德表示为“和你喜欢同样的东西”而感到高兴的时候,能够影响其内心世界的映照应该是:“你对项链之类的漂亮东西很有眼光呀”;他的情感的映照应该是:“不能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确实挺遗憾的”;对他的这种行为的映照应该是:“你渴望拥有美好的东西”,相反,理查德的父亲却是这样说的:“别傻了……项链是女孩子用的东西……你怎么会喜欢那个呢?”
简言之,映照意味着一个人被别人真实地看见并听到,它是保障心智健全、个性发展和交往能力的基础。
男孩的个性
在第一章曾经说过,孩子们和环境是互相影响的,而且这种相互作用会伴随着一生的发展过程。本书着重进行了对个性的讨论,因为个性与成长过程特别是情感的发展具有密切的交互作用。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9)
个性影响着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体会和行为习惯及模式,人的许多个性化的东西都是取决于个性的。有的男孩天生就比别人奔放些(外向),也有的就很文静和收敛些(内向)。相应的个性特点还包括随和、好奇心、心眼儿较重、敏感和急脾气。与其他个性特征相比较,以上这些在学术上叫做“五大个性”。
要正视个性的重要性
由于男孩的个性会引起身边的成年人做出相应的回应,所以家长以及其他成年人很有必要仔细分析一下各种类型的个性。不同的个性会带来不同的回应,进而影响到男孩整个的社会实践。举个例子,有的男孩特别爱哭,有的男孩即使受了伤也会表现得静如止水,他们各自家长对他们做出的反应就会是截然不同的。害羞的男孩和爱哭的男孩情况大体差不多。一个7岁的男孩可能刚刚了解一点滑雪常识就想从山坡上滑下来试试,而同岁的其他男孩或许正在拥挤的比萨饼店游乐角被爸爸抱着打滑梯呢,父母对他们的回应也是绝对不同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男孩的情感又怎样映照回他自身从而造成深远的影响。
有的男孩轻易地就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给别人,而让有的男孩说出自己的感受比拔牙还难开口。成年人往往会根据男孩确认和表达情感的难易程度做出不同的反应,然而生物是有“多样性”的,无论男孩本来的个性如何,他都可以学会适当地“延伸”,从而使情感的感受及其表达达到一种健康和谐的状态。
男孩的个性会受到环境的映照和“同流规则”的影响。如果一个男孩具有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个性,包括父母在内的成年人就会认为他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或他的看法不那么重要;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情感表达非常活跃的男孩又会让成年人们觉得“别理睬他才能锻炼他的韧性”。
不论男孩的个性如何,他们都有各自的情感,而且大人们对他们的情感尊重并做出反应是天经地义的事。尊重男孩的个性、重视他们的内心感受并设法让他们健康地表达情感是我们面临的头等大事,这一切都要在和“同流规则”的斗争中完成。
决定男孩情感的社会影响
各类关系和社会境遇是左右男孩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在社会交往中,从狭隘的男子汉角色意识(诸如“同流规则”)中挣脱出来的努力,也对男孩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说到和谁的关系,诸如男孩、女孩、家长、兄弟姐妹、老师、朋友等等,交往关系的核心都是情感表达。对男孩来说,似乎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掩盖了他们的情感表达。例如,有的男孩“人缘不太好”就往往被人视作是品行不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猜测他会不会在家里或学校里为某些事无理取闹。
与此类似地,一个颇受同伴和大人们好评的男孩就被称作是“乖孩子”,虽然人们很少由此联想到心理健康,或把他看作是一个在社会交往中能够很好地控制并运用情感的男孩,但是他对自己情感的认识和控制显然比其他人好,不过他在社会中的情感发展却往往会被忽视。
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
男孩从与他人交往中获得的反馈信息要么让他学会健康的情感表达,要么使他的情感掩藏起来。基于反馈带来的暗示,男孩学会了社会交往技巧,或者懂得了在社会环境中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也知道了什么是不能说不能做的。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男孩总是会得到些意味深长的暗示,却很少意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意义。
有些男孩缺乏社会情感技巧是毫不奇怪的,例如,一个动不动就哭喊的男孩其情感所获得的社会回应大多数是负面的:会被人不理睬、孤立、不尊重,并不断被告诫别总是叽叽歪歪的。但是在没有解决哭喊的原因(恐惧、悲伤、愤怒)之前,他不会平静下来。也许表面上会平静下来,但是却没有把内心表达出来。教会这类男孩表达自己的感受,使之不再“悲悲切切”,事实上并不是一件办不到的事,而且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应该让这类男孩懂得怎样把稍显过分的情感表现和自己的真实想法一致起来,承担这种社会情感技巧教育责任的应该是家长、教师或辅导员。
通常,当男孩强烈的内心感受没有表达出来或是被注意到时,就需要通过哭喊来宣泄一下。“骄纵情感”往往会导致漫无目标的敌对行为(见第四章),而不会让男孩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哭喊就是一种骄纵情感,其他的还会体现为:好斗、自夸和欺负人,这些表现都是根植于情感的。这些行为决定了男孩的社会关系形象,并进而交替影响着男孩的情感发展。
好斗性 这是一种在学校和运动场上引发了社会问题的骄纵情感。10岁的孩子会在输掉比赛走回场边时把盛饮水的瓶子踢开,将愤怒(恐惧?)表达为傲慢。制怒是一种不太困难的社交技巧,像这样的男孩应该学会更好地控制情绪。如果他的同伴对他的发作不予理睬,并且有成年人及时地“开导”他,对他的行为和情感控制是一个很好的反馈。如果仅仅是没人理睬但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样去做,那他就不容易学会控制愤怒情绪。
自夸 如果一个男孩总是夸耀自己的篮球技术及以往的比赛成绩,他的队友和同伴就很可能对此嗤之以鼻。自己稍加留意或是被成年人点拨一下,他就会幡然醒悟并停止“吹牛”。正视自己并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情感技巧,情感能力对处理人际关系大有裨益,男孩应该充分认识并理解到这一点。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男孩必须学会运用情感而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10)
欺负人 欺负人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表达,一般是由于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显示实力、报复或者是自卑心理在作祟。我认为欺负人的男孩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想让心里痛快些,但是他表达情感需求的方式却伤害了其他人。近来频繁发生的学校暴力事件促使大多数学校都制定了严密的预防措施。诚然,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包括家长在内的成年人没有从男孩的情感需求这个根本去解决问题,效果不会太好。我们首先必须尽力帮助男孩表达情感需求。
必须要认清欺负人的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被欺负的人也应该宣泄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免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诸如产生“我真没用”之类的想法)。越是年轻,就越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导致欺负人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其实,未尝不可说出自己的负面情绪来,不过对于男孩来说这就破坏了“同流规则”(遇到不顺心的事时,真心不可外露)。欺负人的和被欺负的应该同样得到帮助:男孩应该有机会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直接告诉包括父母在内的值得信赖的成年人。
体育和竞赛
体育竞技是男孩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无论是否亲自参加,都会对男孩造成影响,因为“同流规则”要求对团队的忠诚,参与或不参与体育竞赛的男孩都在同一个标准的约束下,都要接受崇尚不惜一切代价去获胜的“同流规则”的衡量。
有个说法叫做“要么得到要么失去”,我认为应该把它改成“有得到就会有失去”。体育比赛对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把胜负绝对对立就是不利的一面。当体育活动演变成单纯的对抗,其结果就只能是一方获胜另一方失败。想想看,这是一种极端的思维逻辑,要么上到顶峰,要么跌进谷底。这种“不是……就是……”的思维方式是极其错误的。我认为,在这种氛围下取胜或失利都是对人性的摧残,胜者觉得很了不起(成了无敌英雄),败者感到丢脸极了。
如果处在以成败论英雄的氛围,那么就需要有强大的心理适应能力,随时保持高度的亢奋和进取心,以防可能的失败。这种状态给情感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不惜一切代价、在任何时候都要获胜的信念严重影响了与别人的正常交往。
应该看到,体育竞赛也有非常积极的一面,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情感所需要的经历:挫折、愤怒、兴奋、骄傲、窘迫、果断等等。从体育中可以不断得到情感表达和情感控制的机会,每一个项目都能让人体会到稍纵即逝的机会感。事实上,让男孩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使自己变得勤奋、坚韧、充满活力(不论输赢如何),说明体育竞赛其实是对情感发展非常有意义的锻炼。
友谊
深厚的友谊和长久的交往关系必须依靠亲善能力才能建立,亲善能力包括大量的阅历和技巧,最重要的一是能相互信任,二是能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并和他人交心,当然大多数男孩都能在集体活动中建立起友谊来(马克比 1990)。友谊并不意味着必须在一起交头接耳地说悄悄话,当然,大多数男孩可以通过体育、娱乐等方式建立起与伙伴之间的友谊。我曾经见过两个7岁的女孩依偎在沙发上一起看电视节目,但是不可想象同样是7岁大的男孩也会这样,这种差别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社会因素和生理结构。我希望的是在男孩之间也可以建立起善意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友谊,现实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能够对一个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说说心里话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慰藉,它为男孩在情感上遇到的不如意提供了排解的机会。我从那些前来就诊的男孩中了解到一个非常一致的情况:最令他们难受的事就是没有知心朋友。诚然,交一个好朋友并维持住友谊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要有一定的情感技巧。
或许与男孩的情感表达最相关的就是他拥有“值得信赖”的人们,假如男孩不懂得应该对信得过的人说说自己的内心情感甚至是“心底的秘密”,有一些事就会发生。一种情形就是会使男孩闭锁自己的情感,继而让情感以不适当的负面方式发泄出来(抱怨或欺负人等等),甚至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
另一种可能的情形是男孩不知道该把谁当作倾诉对象,他们可能对不值得信任的人敞开心扉,这将导致非常糟糕的后果,特别不利于他们挣脱“同流规则”的束缚。暴露内心反而受挫会进一步把男孩推向“同流规则”。
所以男孩对友谊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除非男孩有机会和其信得过的人亲密交谈,否则他将要么随便找人倾诉,要么回避情感。如果男孩体验到的友谊是那种只能做不能说的,那其实就是又回到了“同流规则”,这和我说的宝贵的友谊是两码事,这种情况下要先教会男孩怎么交到真正的朋友。在孩提时代能够交到好朋友的经历是受益终身的宝贵阅历,可以从中体验到交谈、倾听、互信、帮助、正视、宽恕……以及从恐惧到爱护的所有相关情感。
不寻常的行为
谈到男孩的社会活动就必须考虑它们的“不寻常”行为,也就是指那些与传统意义上的性别角色有所不同的行为。不寻常行为与老一套的男子汉概念格格不入,是对“同流规则”的破坏。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11)
对男孩违背男子汉传统概念的惩罚来得太早、表现得太粗暴、持续的影响也太深远(林琦和基尔马汀 1999),对女孩则不是这样。极端情况往往是:高中的女孩可以打垒球、参加田径比赛,而男孩若喜欢芭蕾、轻音乐、诗歌就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寻常的而受到惩罚。
担心被看作是胆小鬼、不够男人或是怕被人形容成女孩子气,就像是男孩成长为男子汉道路上的紧箍咒。我认为男孩惧怕受到对“非常规行为”的惩罚极大地损坏了他的情感表达能力,他们在生活中,都有过因为不那么规范的行为而受到冷遇和嘲笑的经历。对不寻常行为的羞辱和惩罚就是让男孩情感“蒸发”的元凶,男孩由于恐惧受到惩罚而丧失了自己的情感。
结论
情感往往由于诸如愤怒、悲伤和恐惧等负面感受才被觉察到。在当今文化中,“别这么多愁善感”是一种轻蔑的说法,这意味着比较而言高兴和自豪之类的正面情感也不会被人关注。对男孩来说,体会或表达正面和负面的情感都是不光彩的——应该害臊的。然而,情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男孩也不例外。只有具备了体会幸福和悲伤、自信和恐惧的能力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我坚信,每个人天生都有体会并表达情感的权利,男孩也不例外。
男孩必定会有社会交往,而一旦超越了像“同流规则”之类的狭隘的男子汉框框就会被惩罚。这些促使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男孩的社会交往过程,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男孩必须在家里、学校和邻里之间学会完整地做人,不是吗?
以上针对“同流规则”的负面影响做了一番剖析,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下。我并不反对男孩有一群同流的朋友,我也认为某些情况下“同流规则”也会有其积极的一面,而且在生活中有时候也确实需要有所掩饰,也经常需要“全力争胜”的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我的意思是:“同流规则”太有“主宰”意味了,它损害了男孩的情感发展,为了男孩我们至少要使这些规则得到合理的修订。
第三章
成长过程中的男孩及其情感(1)
从出生到青春期,男孩在很多方面逐渐地告别了情感,我们的目的就是防止男孩彻底失去这些情感。
吉米是那种人见人爱的男孩,他天性好动,上小学时不喜欢学习,但是他在足球场上获得了成功,而且天性顽皮,让人一看见他就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