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姐绣姐,还不快让你们家那位大公子站出来?”
“站出来做什么?安姐可是有了婚约的,难道苏家的大公子还能与王爷家的二公子争吗?”
“哎哟哎哟,我不行了……”
有人笑的捂着自己的胸口,有人兴奋的两眼冒光。八卦人人爱,特别是这种八卦,但过去说到这种事情都是私底下偷偷的,哪能像这次这么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而且还有人脑补了一下,想着莲姐要真是男子,和朱二同学争安姐——虽然朱二同学他们没见过,但不妨碍她们把他脑补成一个容貌出众,气势逼人的男子,而莲姐这边又是儒雅斯文风度翩翩……
她们此时倒没想到舒姐如何,只是想到安姐落到这种误会里,真是嘀笑皆非。安姐此时也真是哭笑不得,看着一众笑歪的好友,她咳嗽了一声:“好了好了,都注意些。再说下去,人家还真以为我做了什么事呢。”
她不说还好,一说众人笑的更大声了。绣姐道:“你以为我们不说别人就不误会了吗?你那妹妹就是第一个误会的。而且误会的恰到好处,发现这种事了,即不与高大人说,也不与你姨娘说,倒是巴巴的找到我和颖姐,一副要让我们劝说你的样子呢!”
笑声渐渐停了下来,在座的要不就是绣姐这样当地豪门家的,就是官宦家的,就算本身愚笨了些,也有长辈妈子教导。若那舒姐是个明白的,安姐这事就应该先与长辈说,就算不好与高老爷说,也应该与杨姨娘说,再退一万步,起码也应该给高老太太说。但她却谁都没说,而是直接找到了周苏二人,说是让她们劝说,却是把这事泄露了出去。就算周苏二人保守秘密,以后看安姐也必是不一样了。
这件事,往轻了说,是处置不当;往重里说,其用心……
“安姐你不要难过。”一人开口道,“那舒姐本就和你不是一个姨娘,你就当她是个小狗小猫不搭理她就是了。”
“涵姐你这话就不对了。”绣姐道,“安姐可没什么对不起她的地方,而现在她却是上来咬人了。今天要不是我和颖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碰上个不明真相的,可不就要真误会安姐了吗?要是再宣传出去,可让安姐怎么交代?要让我说啊,这次一定要给她个教训。”
说着看向安姐,安姐摸摸鼻子,绣姐道:“你啊,人家都骑到脖子上了,还要做好人吗?”
安姐心说我不是要做好人啊,可我能当着你们这些人的面说我要怎么教训自己的妹妹吗?那舒姐没折腾掉我的名声,我自己就先折腾完了。
涵姐道:“那总是安姐的妹妹,闹的太过火了……”
颖姐也点了点头:“是啊,真让她太丢脸了,安姐面子上也不好过,反正咱们知道她是什么人了,以后少搭理她就是了。”
“那也太便宜她了!”绣姐想了想道,“这样,今天这事谁也不许说出去,就让她还以为安姐是同我大哥见面了。她要真像她说的,一切是为了安姐好,以后必不会再与别人乱说,那这事就算过了。可她要是再胡言乱语,我就给她个教训!这事你别管,反正你马上就要走了,我一切替你处理好。”
后一句是对安姐说的,安姐摸了摸鼻子,保持沉默。过了片刻舒姐就走了过来,她一进来就发现气氛不太对,每个人看她的目光都好像有些不同,她还以为是自己的衣服出了问题,连忙看了一圈,最后也没发现什么异样。她有些惴惴的看向安姐,心想难道周苏二人已经把那事说了?可这也不该啊。
过后舒姐找到一个在水榭里服侍的丫头询问,那丫头也不知道:“姑娘们说话的时候不让我们上去呢,当时并没有姑娘摇铃。”
因怕说话不方便,安姐并没有让家中的丫头近身,哪个有需要了,摇摇铃才会有丫头过去。这规矩舒姐也知道,听她这么说就把她打发出去了,只是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不过转念又一想,哪怕周苏二人就是把那事说出去了呢,丢的也是安姐的脸,当然,她作为安姐的妹妹也会受点影响,可是最倒霉的还是安姐。
这么一想,她就觉得哪怕被连累了,也会好过很多。
不过很快她就知道自己想错了,因为无论高老爷还是杨氏都没什么异样,府里也没什么传言,这让她在松了口气的时候又深感遗憾。
四天后,安姐等人启程了,同行的还有高二老爷一家,金氏不知道是因为气恼还是羞愧始终没有露面,倒是月娘挺了个大肚子来行了个礼,安姐这是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月娘,心情颇为复杂。她不喜欢金氏,正确的说还有些痛恨。因为留哥的关系,她与杨氏对绿儿的感觉都是厌恶越来越少,怜惜越来越多,同时,也就越来越憎恶金氏。
虽然绿儿的死还有些蹊跷,但金氏在其中是绝对罪不可恕的,但……她依然记得高二老爷那一天的反抗,面对盛怒的高老爷,他坚定坚决的维护着金氏。那时候,她以为自己看到了古代的爱情。可是现在……
“世间的事都是这样,敌得过一时的斧劈,却抵不过水滴石穿。”杨氏在旁边轻轻的叹了口气,“这事儿,也怪不得二老爷。”
安姐回过头,杨氏道:“你以后记得,别对男人有太多期望就是了。”
在他们的车队离开江宁的时候,张氏母女正在上海大肆采购,待两人看够了西洋镜准备上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走不不了了!
☆、第87章
第四十八章
按照一般情况;张氏在来江宁前,应该先打发人或者写封信给高老爷,然后高老爷算着日子差不多了,就派人先在上海等着。但这次张氏是偷偷摸摸来的;所以既没有写信也没有派人;待到上海;也没有亮出高老爷的牌子。
母女俩到上海后,也听说了倭寇的事,开始也吃了一惊,连忙派了人去打听。因为有东海舰队在,上海虽也被祸害了;却不是太严重,船只是没什么损失的;就是城门处被烧了几十间房子,死伤情况倒和江宁差不多。当然,人心还有些惶然,不过基本还算太平。张氏派人出去打听了一圈,得回来的消息是,倭寇还是在海上厉害,上岸今年还是头一遭。
“看来你父亲不让我们过来,却是有原因的。”张氏叹了口气,她早先也知道倭寇的事,但只知道在海上闹的厉害,没想到今年竟然上岸了。
“母亲,那我们还要去江宁吗?”
张氏想了想道:“虽然看起来没有大碍,但还是小心些好,不如你先跟孙妈妈回去。”
“那母亲呢?”
“我都走到这里了,怎能不去见见你父亲?”她若连去江宁都没有,回去又怎么向张家交代?
“那我也同母亲一起。我知道母亲的意思,可就像母亲说的,都走到这里了,哪能不见见父亲?而且倭寇既然在海上闹的厉害,女儿现在回去也不安全。”
张氏有些犹豫,不过想想心姐说的也有理,因此就没有再说什么。决定了留下,母女俩就开始了采购。因为上次闹倭寇,粮价升了不少,那些奢侈品倒意外的降价了,当然比两年前是涨了不少,可比起两个月前却便宜不少,比京城的更是少了几倍。母女俩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倭寇,在逛了几个珠宝店后也就彻底放开了,待再同珠宝店的掌管活计聊聊,更觉得自己是杞人忧天。
“那倭寇是厉害,可夫人什么时候见他们进过内海?这一次也不知是从哪儿流窜过来的。再怎么着,咱们这儿也有东海舰队呢!”一个强大的舰队,的确能给普通百姓很多信心,虽然他的东家可能已经开始转移财务家眷,但下面的百姓到底知道的不多。就算心中有些犯嘀咕,可也会不断的安慰自己,然后渐渐的,就把那安慰当成是真的了。
张氏本来就没太把倭寇放在心上,再听到这样的话,更觉得无事。所以就放开心的同心姐好好游荡了一圈上海。只是这几天,两人就花了将近三千里银子,当然大多,也是给心姐准备嫁妆了。
吃了喝了玩了,待张氏觉得差不多,准备走的时候,却接到了上海知府夫人的帖子。
“我们夫人说了,早先同刘家四姑娘最是要好,没出阁的时候,就没少听四姑娘说到您,只可惜一直没机会见见您。这次好容易您来到了上海,可不能就这么走了。”
钱氏派来的妈子,穿了件暗棕色带花的松江布褙子,头发梳的整整齐齐的在后面挽了个髻,全身上下除了一对银耳坠,就是一个南阳玉手镯,打扮的虽干净利索却也异常素气,不过规矩礼数却一点不缺。
“你们夫人也太客气了,我此次不过是路过。原不想劳烦其他人的。”
“这怎么是劳烦呢?”那妈子立刻道,“我们家夫人同刘四姑娘最好了。不说别的,就是刘四姑娘要知道您来了,我们却没有接待,也是要怨我们的。”
张氏本有些不豫。她到上海后并没有亮出牌子,虽没有特意要求下人吧,可就这几天的功夫这个钱氏就知道了她的底细,显然是调查了。调查也就罢了,却还派人来邀请,却是有些不懂规矩了。
其实钱氏的举动并不怎么突兀,不过张氏一力掩盖行踪,钱氏的举动就让她有些恼羞。不过这个妈子口口声声抬出了刘四,张氏也就慢慢消了气。最后再想,好歹钱氏也是上海知府夫人,只论这层身份的话,那正正在她之上,现在巴巴的请了人下了帖子,她若不去,实在说不过去。最后只有应了。就这么又耽搁了两天,张氏带着心姐,拿了东西登了门。上门之后张氏才知道,那钱氏不仅请了她,另外还有同知的夫人李氏,通判的夫人赵氏,此外还有当地几个大户人家的夫人。
这几个夫人见了张氏都是异常热情,给心姐的见面礼也都非常丰厚,还都口口声声的夸高老爷能干。弄的张氏又是吃惊又是迷茫,心说这高老爷做京官的时候也没什么特别表现啊,怎么这成了地方官,就像是非常受捧的样子?宴席还没结束,李氏就约了张氏到自己家去,张氏本不愿,李氏却执意挽留,最后还开玩笑的说江宁离上海极近,张氏就算再想高老爷也不用急这几天,弄的张氏只有答应。
李氏的宴会办在三天后,过后又是赵氏,然后又是其他几位夫人,就这么一拖两拖,张氏竟在上海停留了一个多月!期间张氏几次想走,可都被众位夫人拉住了,慢慢的张氏也觉得不太对劲儿,可又想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找孙妈子商量,孙妈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还让张氏不要多想:“我听那些妈子说了,这些夫人无事的时候也是要聚会的,想来现在来了夫人,更多了些新鲜。”
张氏摇摇头:“我觉得不只是新鲜。”
心姐也道:“我也觉得不只是这样,那些夫人,好像就是不想让母亲去见父亲似的。”
“难道是你父亲那里出了问题?”张氏一惊,当下也顾不得别的了,连忙叫来一个管事,打发他先到江宁,那管事去了,没一会儿就大惊失色的回来了,“夫人不好了,不好了!东海舰队,封江了!”
就在张氏被各府夫人邀请着吃饭的时候,京城却是风起云涌,很是发生了几件震撼人心的事:一,祈年殿的屋顶在晴空万里,晴天大白日间突然塌了;
二,朱全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脖子上有五个很清晰的指印——而他却没有任何感觉。
第一件事要在现代,最多就是个工程问题,可在这古代,问题就严重了。特别是祈年殿这个屋顶是在没下雨没打雷的时候,突然就塌了。你要说这不是上天的意思,老百姓也不愿意啊!
第二件,就更令人骇然了。皇帝要睡觉这很正常,可在他睡觉的时候,谁敢来卡他的脖子?而且,是在他没有知觉的情况下?这事要唯心一点说,那是鬼神;要不信这个,那就是人啊!这两个到底哪个更可怕,还真不好说。
与此同时,一个流言开始在京城上下蔓延,说之所以会出现这两个异状,是因为朱全不尊祖训的缘故——太、祖陛下早有旨意,王爷护国土,而现在明明上海、舟山一代倭寇肆虐,朱全却因为一点小肚鸡肠的怀疑扣留着自己的两位皇叔,置百姓与何地?置天下与何地?
这个传言在官员中还只是偷偷的流传,在百姓那里却引起了公愤。朱家皇室在百姓中的名声一向不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这个国策。普通百姓并不知道王爷在一场战斗里是骑着马上场厮杀,还是坐在后面装样子,可有一点他们知道,那些流着皇家血脉的人去了,而且,还真的有王爷因此死了。很多百姓,乃至一般的读书人都认为大明远胜于前朝,民为重,君为轻,只有我大明是真正的做出了表率。
而现在,朱全竟然违背了这个祖训,什么倭寇是小患,四地发生的动乱不算什么,死了将近千人也不算什么,那么什么才是大患?真有人举起旗帜叛乱,还是真要死上几万人才算?给大行皇帝守灵?大行皇帝若真是地下有灵,一定更不希望看到这个局面!大明的列祖列宗都不希望!
茶楼里、酒馆中,乃至街头巷尾下棋的小摊子都有人开始说这个事,本朝不以言论罪人,一般百姓讨论起这个事也没什么顾忌。当然,大部分百姓是怕事的,一开始说起来也只是摇头感叹,可总有带动气氛的,每每不是拍桌就是惊叹,还有人捶胸顿足的大哭大叫,高呼大明将亡。而同时,希望蒋王、寿王到封地的奏折也越来越多,支持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反对派虽然仍在据理以争,声音却越来越微弱。
这一切,远在江宁的高老爷自然不知道。在把安姐等人送走后,他的心也就彻底平静了下来。每天早上给高老夫人请过安后,他就开始处理公务,过去这些事务是交给师爷的,现在他却会亲自查看。各个街道的防火措施怎么样了,粮价上涨的厉不厉害,衙役们的水火棍是不是该换了,南门施粥处的粥是不是稀了。
他还亲自到了东门去看房屋修建的情况,又号召大户们捐银子给受灾的百姓救急。一件件做下来,这一次是真正得了个青天的称号,而到了晚上,高老爷也不亏待自己,若有人请吃花酒,并不拒绝,没有的话,就在自己院子里看看书写写字,然后找个中意的丫头风流一番。除此之外,他在饮食上还越来越讲究,并每每可惜杨氏的离开。
与此同时,朱二公子的小日子过的就不怎么舒坦了,他本来是做武德将军的,但朱全上任后又给他升了一级,于是不到十九岁的朱二公子现在已经是从四品的武官显武将军了。这一级虽只是轻轻一跳,却大不一样,最关键的是给下面人一个态度——新上任的皇帝,很喜欢自家的这个小堂弟。
不过官升了,朱抵还是要去石岩城。这倒没什么,朱二同学喜欢战斗热爱战斗,现在已经把战斗当做了自己的最大爱好。别人视石岩城为畏途,他却是欣然前往的。可现在他手下再不是几百,而是上万人了!什么老弱病残都有,什么兵油子兵耗子也都一应俱全,朱抵先没和蒙古人对上,就要先同这些人干几仗,那真是斗智斗勇斗不要脸,弄的朱二同学很抑郁。
不过更抑郁的还是他那些手下,你说你来头大风头足,我们本来都是想让着你的,回扣的军饷给你吃最大份的,收来的孝敬也愿意给你供上一份,你就好好的做你的将军不就行了?现在可好,天天鸡不叫就把我们都喊起来练跑步,跑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