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英看着大铁锅里就剩下两块儿豆腐,“好了,咱们今天中午吃什么啊!”
“天气有点儿冷了。咱们吃拽面,有汤有水,吃了暖和。”刘姥爷想了想道。
“这个我来和面。”钟小猫说道。
“那我来做卤。”刘淑英道。
“那我和太姥爷等着吃。”妮儿食指蹭了下鼻尖甜甜一笑道。
“呵呵……小馋猫。”刘淑英亲昵的捏了捏妮儿的鼻子道,“看看小猫和面的手艺有没有见长。”
“当然!你们看我的手,面盆、面团,三光,怎么样,姥姥我这个徒弟没给你丢脸吧!”钟小猫沾沾自喜道。
“得了吧你,不知道练了多少回了。”刘淑英打击他道。“每次厨房不是如战场一般狼藉的。”
妮儿点点头,真是如台风过境一般。。
“嘿嘿……我现在已经很好了。”钟小猫自我感觉良好道。
“哼哼……要不是看你不放弃。胜在努力,早就不让踏进厨房一步了。”刘淑英食指弹了他个爆栗道。
“油热了。姥姥,油热了。”钟小猫指着大铁锅道。
刘淑英回头一看油热了没心思跟他闲扯,赶紧炒鸡蛋西红柿打卤。
拽面顾名思义,只不过将面团弄成长条片,用手揪成段放入滋味汤水里滚熟而已。就这么简单。
“姥爷、妈,妮儿我回来了。”连幼梅撑着伞就进了家门。
“我们都在厨房!”刘淑英头也不抬的问道,“这么早就回来了。”
连幼梅洗干净手和脚,进了厨房,闻言回道,“下雨天,没多少事,只是归拢账目而已,所以就提早回来了。”
“姥爷,妮儿。”连幼梅坐在他们身边道,妮儿抓着她有些冰凉的手叫道,“娘!”
连幼梅回握着她的手,“哦!小猫再擀面条呢!嗯!几日不见功夫见长啊!”
有人夸当然高兴了,钟小猫更卖力了,男人虽说还是少年,这手上劲儿大,擀出来的面条,就是不一样。
“幼梅去摘些青菜来。”刘淑英指使道。
“妈,我去吧!我穿着蓑衣方便。”站在厨房门口的姚长海说道。
话落转身进了菜园子,摘些菠菜、小油菜、蒜苗、香菜、大葱蹲在水井边洗干净端了进来。
时间刚刚好,切碎了放到锅里,色香味俱全的拽面就成了。
红红的汤里,飘着绿色的蔬菜,外加白白的面片,非常的有食欲。
一边品尝筋道而富有弹性的面片,一边连汤带水灌进肚,下雨有些微冷的天气里若吃上这样的一碗,浑身暖融融的,热乎乎的一扫身上的凉气。
“别忘了这个。”刘淑英端上来泥鳅钻豆腐。
“这泥鳅是水中人参,豆腐又是营养丰富,二者结合,一加一大于二。”刘姥爷说道。“吃吧!”
钟小猫抄起筷子夹给妮儿豆腐,刘姥爷夹给妮儿泥鳅。总之两人目标一致,先喂饱妮儿。
汤清见底。豆腐洁白,泥鳅泛黑。真是黑白分明,十分美观,味道鲜美带辣,汤汁腻香,鲜嫩可口,堪称一绝。
&*&
第二天果然如刘姥爷说的一样,天放晴了,又等两天。待墒情合适后,抢种小麦。
金风送爽,最为忙碌的秋天已经过去,社员们除了收获了累累硕果,还种下了来年的希望。
种庄稼有句行话:‘七分种、三分管’,种足种好今年小麦,要确保出苗率。这播种时准备充分,后期管理轻松了,而且还能保证高产。
忙碌了近半个月,才终于种完了小麦。
一口气来不及歇。就要刨地瓜了,农谚有: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每到霜降节气。便是庄稼人刨地瓜的时节。
麦种撒进土地的时候,地瓜就熟了,地瓜的叶子因为天寒缘故卷曲了。
全村总动员,来到地瓜地里时,露出攀爬土地纵横交错的蔓子,露出一堆一堆被红薯拱起的土疙瘩。有的裂开一手指宽的缝,沿缝望下去,社员们会看到地瓜正在对社员招手,快来收我啊!地瓜在地下等待社员收获。
“哈哈……大队长。看样子今年的地瓜收成也少不了。”姚满仓望着地瓜地,这脸上的笑容。不比这裂开的缝隙小。
在姚满耕一声令下,全村的人。除去老人和孩子还有饲养员,都去收地瓜。
由各自的小队长领着各自的社员到分到各队的田地,开始收地瓜。
先头部队需要先把地瓜秧用镰刀砍掉,紧随其后的就是刨地瓜,这个必须是非常有经验的社员用三齿刨出来。
地瓜在地下生长,不明情况,所以往往一三齿下去,就戳着地瓜了。这样不利于储藏。
所以刨地瓜既不能刨坏了地瓜,又不能丢落,非常考验人的,那个劲儿要拿得稳。
用三齿刨地瓜很有讲究的,先用三齿在土包的左右下面用中等里各叨一下,使得土包与周围土层分开,最后在土包正对着人的一面用力叨下去,用力慢慢地回拉三齿,这样土包便松动了。用手抓住地瓜的根,而根下面连着地瓜。用手提起,红薯便从土里露出来,通常一棵红薯能结2到5个红薯不等,偶有根断裂者,就需要用手在地里刨了。
小队长们安全的刨起地瓜后,四处张望,看着谁不小心刨着地瓜了,身为队长他们就会喊:还要工分吗?是人干的活吗?不愿意刨回家带孩子去。
队长喊是喊,心里其实都明白,这马有失蹄,人有失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刨着地瓜了,只是提醒着大家小心点儿。
不过有一个人绝对刨不到红薯,那就是站在地头儿的刘姥爷。
所以这地瓜田里,总会时不时的响起‘哎呀……’一声,不用看就知道,又戳着地瓜了表示遗憾。
而队长就会来一句:下回小心点儿。
谁要齿到大地瓜了张开嘴,在没有发出声音的时候,连忙捂着嘴,偷偷瞄瞄。悄悄地把刨坏的地瓜从三齿上取下来,放到堆上,把伤着的地方压在下面,这样遮掩一二。
“行了,别藏了,我都看见了。”姚长海站在他背后道。
“呵呵……”社员挠着头,不好意思道,“小姚队长,失手了,失手了。”
“把戳坏的地瓜都扔出来,藏起来,到时候还得分拣一遍,浪费时间。”姚长海抬眼朝地里喊道。
“哦……”一时间社员们把戳坏的地瓜扔到一起。
“好了,接着干!争取少刨坏地瓜!”姚长海又高声喊道。
“哎呀!”姚长海一声哎呀吸引了社员们的注意。
“哈哈……哈哈……小姚队长也戳着地瓜了,哈哈……”
姚长海对于社员的哄笑,充耳不闻,反而趁机说道,“瞧瞧!这就是用心的结果,都给我用心点儿。”
“是,队长!”大老爷们儿的喊声响彻云霄。
ps:感谢柳叶漫天书友投的粉红票!!
☆、第276章 分地瓜
刘姥爷站在地头闻言莞尔一笑,“你爹很棒的,对吧!”
“嗯!”妮儿满脸笑容地点点头道,这个便宜老爹还挺有一套。
接下来,虽然社员们时有戳到地瓜,但这已经很小心了,这是在所难免了,避免不了的,除了听到小队长一句:小心点儿。没有任何指责,毕竟谁也没长着透视眼不是。
总之用心就好!
一直干到傍晚,彩霞满天,姚长海走到正在拾地瓜的姚满耕身前道,“大队长,看来咱们得先分了地瓜,不然的话,分下来的地瓜,明儿也背不完。”
“是啊!没想到这才刨了一天,就这么多地瓜,何止是满仓啊!简直是满山了。”姚满耕咧开嘴笑道。
“行了,传令下去,都别干了,各个小队早点儿分地瓜。”姚满耕端着一满筐地瓜倒在如山的地瓜堆上。
“好嘞!”姚长海应道,下去传达命令。
社员们尽管干了一天的活计,累的是筋疲力尽,腰疼腿酸。刚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听到各个小队长的喊道,“分地瓜了,分地瓜了。”
这立马站起来,精神抖擞,兴致冲冲地朝地头跑去。
三大娘和其他多位小队的会计,虽然不刨地瓜,但跟在后面拾地瓜,这裤腿上都是土,手上都是土。
会计和小队长都算是脱产干部,可以不劳动的,但姚满耕大队长都亲自下地,其他人要是站在田间地头儿,那是找批呢!嫌命长不是……
所以会计们拿着地头儿上的瓦罐,倒水洗把手,麻利清理一下。才从放在地头的竹背篓里拿着算盘和账本,杆秤匆匆走到地瓜山面前。
社员们已经等候在这儿了,马提灯也点上。闲话少说:咱们开始分地瓜。
“太姥爷,为什么现在就分地瓜。不是收完了一起分的吗?”妮儿好奇地问道,小麦、玉米都是在打麦场上分的,怎么独独地瓜不同,在田间地头都分了。
刘姥爷蹲在妮儿面前耐心地解释道,“因为小麦、玉米等都交了公粮,地瓜不属于粮食之列,就在这田间地头分了。而地瓜是社员们的主要‘口粮’也就成了社员们饭桌上的‘主食’了。”
“妮儿冷吗?”刘姥爷问道,傍晚十分。这凉气就下来了。
“不冷!”妮儿摇摇头,她可是穿着小薄棉袄的。
白天生产队组织社员将地里的地瓜刨出来,再按人口多少分到各家各户。生产队刨出的红薯一般是不能在地里过夜的,无论多晚也要分完,常常是挑灯夜战。
今儿分的早,是因为地瓜量太大了,不早些分,可运不回家了。
分地瓜的方法与分小麦的方法一样,做纸球,抓阄排号。这是会计与队长惯用的方法。原始且奔着公平而来的。
但是与分麦子、玉米有根本的区别,麦子粒、玉米粒一样大,迟分早分都一样。地瓜就不同了。地段强了地瓜就大,地段弱了地瓜就小。谁也希望自己家分到大块地瓜,大的地瓜一块有七、八斤,小的才如婴儿拳头那么大。
当然都喜欢个儿大的,谁也不喜欢个小的。
做纸球是会计的事,他们快速的做好纸球。纸球捏成五十二个,因为姚长海所在的小队是五十二户,小纸条上面分别写上阿拉伯数字,1。2,3。4,5……捏成团。然后就这么撒到地面上,然后姚长海一声令下,“摸”。
各家各户的代表蜂拥而上,这个时候你就会看到社员们的手全被红薯蔓的汁液染黑,这才是真正劳动的手,粗糙,没有雪花膏香香的味道。谁的脸上也挂着微笑,都希望摸到长得好的地段。纸球拿在手里,展开一看,拿到合适地段的人,脸上依然微笑,拿到不好地段的人,脸上立刻阴冷起来,显出无奈。
姚长海捡起最后一个孤零零在地上躺着的纸团,打开一看,号码正中间,不前不后。
这样分红薯的法子,那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几乎没法捣鬼,但是若想捣鬼,一样能……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捣鬼的方法很简单,手里攥着号码,假模假样的去摸不就成了,都顾着自己,乱哄哄的谁还看你小队长是真摸还是假摸。
不过这时候的人淳朴善良,加上连续两年丰收,今年更是又上了一个台阶,谁也不会去干那没品的事。
纸条摸好后,还要收回去,收回的同时让会计写上名字然后排排站,分地瓜。
一天的忙活,天说话当中就暗了下来,到最后马提灯点燃,照着会计算盘。一边照着秤杆上的黄星。捉杆秤的当然是队长,会计展开纸条,对着人名,账册,快速的计算斤数。
姚长海站在地头说道,“社员同志们,拿到好的地段也别高兴,拿到最末的也别气馁,这才第一天。”
是啊!收地瓜又不是一天才收完的,明儿还得抓阄。
至于被戳坏的地瓜家家户户都有,谁也跑不了,一家分上几瓜就完了,这倒是显出来扔出来的好处了。
分到地瓜的社员们,直接掰开了戳坏的地瓜,开啃。
姚湾村的地瓜种在沙壤土里,这样长出的地瓜味儿正,甜面可口,外形长圆,外皮光滑。直接生吃也没问题,嗯!比萝卜好吃。
干了一天也真累了,所以垫吧垫吧肚子,只听见田间一片‘咔嚓、咔嚓’的声音,说句玩笑话,就跟家里的耗子似的。
“好在分地瓜分的早,不然分到后半夜了,再运回各家,天都亮了,就会影响明儿出工。”姚满耕庆幸道。
地瓜分到手了,家家户户就开始往家里倒腾地瓜,至于工具早就有家里的婆娘拿来了,竹背篓、扁担筐,一担担、独轮车往家里拉,大人孩子一起就忙活起来。
满天星斗,眨巴着眼睛看着下面忙碌的人影,一天的劳动累了,也疲倦了,谁也不愿意讲话,也没了激情。一时间就默默的干活,早点儿干完,回家躺在炕上。只听见装地瓜倒地瓜的声音在黑夜的大地上,隆咚,隆咚响着。有的人张开大嘴巴打哈欠。
马提灯的灯光始终明亮着,依然坚持着,有几只不怕冷的小虫跟着它飞来飞去。
这个时候谁也顾不着打瞌睡,精神得很,都急着早一点运完。有的人家人多,分得多运四五趟,没独轮车的人家用肩膀扛,让别人捎。独轮车在漆黑的夜里撞在一起发出“哐”的声音。
发生交通事故了,彼此说句对不起,错开了接着走。没那闲工夫扯嘴皮子,都乡里乡亲的。
对于运东西妮儿的空间再多的地瓜也装的下,可是人多嘴杂,她想使劲,也使不上力,只能让老爹卖苦力了。
好在他家人口少,分到的地瓜少,他一个人倒是倒腾的快独轮车两趟就倒腾完了。
接着就帮姚爷爷家,三大娘家倒腾,他们的地瓜显然要多的多。帮着自家人倒腾完地瓜,看了一下田里。
姚长海看着大多数人家都倒腾完了,“哥几个,帮帮忙,谁家没有倒腾完的,帮忙拉回去。”
“好嘞!”社员们应道。
村里都是这样,家里孩子多,还没长大,这劳力少,倒腾起来就慢,所以到最后,社员们会搭把手帮帮忙。
都是这么互相帮助着过来的,谁家都有这劳力少的时候。
地瓜拉完以后,已经是后半夜了,田间就彻底沉静了下来。社员们都急着补觉去了。但是在微弱的星光里有那么几个人在地瓜地里拣拾遗漏的地瓜。
这些人家一般孩子多,又小,干活的少,工分少,分得地瓜就少,这小麦、玉米也少,是处处少。
这是没办法的事,所以就待人走了干净了,看看有没有丢落下的地瓜,好歹捡几块,好几天饿不着。每年分地瓜,都能捡一筐地瓜,大家都彼此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这事,大家都干过,谁也别说谁。
就这么刨地瓜,刨了一个星期,才算是彻底的刨完了。那个累呀!恨不得躺在炕上睡它个昏天黑地。
想睡,先别忙的,从分到第一批地瓜开始时,家里的留守的老人和半大的孩子,顶个小劳力,就开始擦地瓜片,晒地瓜干了。
地瓜分下来后,家家都是老少齐动手,先用“擦床子”就是在一个木板上镶钳一个刀片,是擦地瓜的专用工具。将地瓜擦成片,就在自家的大院子里支放好的打簸箕、竹排,将擦好的地瓜片一片一片地摆在上面。
这时候放学回来的孩子们就真成了大劳力了,将书包往家里一扔,就帮家里人干活,大人擦地瓜片,小孩们就忙着摆地瓜片。摆地瓜虽不是力气活,但要弯着腰蹲着摆,大人干一会儿就腰酸腿痛了,而小孩子们却不觉得,因此常常赢得长辈们的夸奖:“别看人小,顶一个大人干呢!”大人越是夸奖,小孩子干得越欢,常常是干到满天星斗了才作罢。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