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宰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京宰相-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毛、周、任、陆率领的中央前委及其直属支队辗转于陕北的深山大沟,老天却不作美,连月大雨磅礴,一行人东躲西藏,晓宿夜行,风雨泥泞,苦不堪言。毛泽东仍然心情不好,动不动训人骂人,大发雷霆,连他的贴身卫士都感到太难伺候了。干不下去,而坚决要求下连队当兵。周恩来只得动员自己的卫士小黎去替毛泽东服务。小黎开始也不干,要求下连队。经周恩来以组织名义下令,才答应只去干一年。其实黎是想留在周身边,周脾气随和,比毛好伺候得多。

毛、周、任、陆一行曾经被胡宗南的大军追逼无路可走,到了黄河边上。

六月上旬,为了过不过黄河,毛泽东和任弼时发生了激烈争吵。两位湖南老乡拍着桌子吼叫。任、陆二人都主张过黄河。过了黄河,就是贺龙、聂荣臻的晋察冀解放区的天下。周恩来保持中立。毛泽东一人坚持西进,你们怕死你们过黄河,我一个人也要留下,死也要死在陕北!任弼时则指他蛮干,不顾死活,缺乏理性,中直支队只有一二个加强连八百来人,还拖着十几名家属子女,怎么向西?在敌人密集的地带钻隙缝?过了黄河就算失败?不过黄河,留在陕北挨打,就算胜利?

毛泽东盛怒之下,当场宣布,撤销任弼时、陆定一的中央直属支队司令贝和政委职务,任命周恩来为司令员兼政委。周恩来对毛泽东温顺谦恭,从不顶牛。但他明白,不过黄河,也无法西进。他命令部队悄悄往北撤退。胡宗南的部队紧追在后,双方相距下到十华里。有时是毛、周一行在山沟里走,胡宗南的部队在山顶上追。更有一天黑夜胡宗南的部队迎面开过来,毛、周一行无法后撤,只好从胡军中穿插了过去,竟然神话般未被发觉,或是发觉了亦末开火……某日黄昏翻过一座山头时,毛泽东忽又发了湖南骡子脾气。他不让后卫连队抹掉泥路上的脚迹,还让插上一块木牌,上书「毛泽东一行由此路过」!很有一点水浒草莽英雄的气概。警卫部队负责人很为难,请示周恩来:怎么办?

周恩来命令:「写上吧!先交给主席去看看,主席走过,不要插上,把泥路上的足迹抹掉。」陕北转战一年,周恩来就是如此这般地伺奉毛泽东,比那个逆毛龙鳞的任弼时,显得灵活、机智多了,更能满足毛泽东的领袖欲。毛、周所以敢于在最困难的日于里留在陕北,带着一支八百多人的直属支队在国单隙缝里钻来钻去,是因为胡宗南身边有个周恩来亲手秘密安插的特工熊向晖,在每天准时把胡宗南的军队调动情况通过秘密电台报告给周恩来。胡宗南麾下的军、师、旅、团、营各级指挥官里,也都潜伏着众多的中共地下情报人员。而任弼时、陆定一等人,却不知道胡宗南最信任的政治秘书熊向晖的存在。

更由于彭德怀司令员靠了熊向晖提供的准备情报,率领中共西北野战兵团的英勇善战:二月二十五日青化砭一役全歼胡宗南第三十一旅;四月十四日羊马河一役全歼胡宗南第一百三十五旅;五月四日蟠龙镇一役全歼胡宗南第一百六十七旅;八月二十日沙家店一役,全歼胡宗南第三十六师;接下来是褕林大捷……那时,毛泽东屡屡向周恩来提及熊向晖:你十一年前撒出去的这只冷棋子大显神通啦,胡宗南真是愚蠢到家啦,二十几万大军被我们牵了鼻子走;那时,毛泽东也念念不忘他的湘潭老乡彭德怀,称赞彭老总为军事天才,西北猛虎,作风顽强,粗中有细,每战必胜,全军楷模,并写下诗篇:「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驶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最可悲的耍数那位蒋委员长的嫡系爱将、坚决反共却又志大才疏的胡宗南了。在西北战场一败涂地的一九四七年六月,还出资保送自己的亲信秘书熊向晖赴美国深造,入读密西根州大学,后转俄亥俄州大学。他对熊向晖毫无察觉。两年后的一九四九年夏天,熊向晖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辗转纽约、旧金山、香港,回到北平,向他的「老师」周恩来「报到归队」。

从一九四七年三月十八日撤离延安,到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渡过黄河进入华北,毛、周、任、陆率领中央前委及其直属支队在陕北山沟沟里转战了整整一年。其艰苦情状,可想而知。周恩来对毛泽东歇尽忠诚,小心翼翼。他总是安排最好的窑洞给毛泽东住,最好的食品给毛泽东吃。自己则常常跟任弼时、陆定一、胡乔木等人挤住在一起。任弼时患有严重肺病,每遇风寒就通宵咳嗽,痰中带血。周恩来端水送药,予以照顾。有时毛泽东不顾敌情,想住就住,想走就走。军情再紧急,周恩来也没有为毛泽东的某些异乎寻常的举动与之红脸、争辩。连卫士们都服了「周副主席的奸脾气」。他总是顺从毛泽东,只在具体的部署中不露声色地悄悄作些修正使其安全、可行。警卫部队的负责人跟他配合默契。

毛泽东从周恩来的近乎仆从式的温顺中得到快意满足。毛的确需要周这样一位既言听计从又才干杰出的助手。他是个只抓大事、厌烦小节的帝王式领袖,好大喜功,自认为「运筹窑洞之内,决胜千里之外」。他常常爬在地图上,指指划划,只讲个战略意图,描下一张战略草案,而由周恩来他们去设计出完整方案,描绘出每一细部,使之具体可行,最后以毛泽东的名义下达命令,交由各路大军去出色完成。

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二日,毛、周、任、陆一行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之后,中央前委、中央工委、中央后委三家会合,恢复为中共中央与中央军委。中共五大书记毛、朱、刘、周、任,都集中在西柏坡村共事。毛泽东总算看准了周恩来,无论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外交、统战、情报诸方面,周都是个难得的全才。以周的资历、学识、谋略,不可使称王,只可做宰相。只要抓住他是个老牌国际派,追随过陈独秀,追随过瞿秋白,追随过李立三,追随过王明、秦邦宪、张闻天,党内硕果仅存的五次机会主义路线的骨干分子这一条,再加上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二四年在江西中央苏区时期,周恩来代表王明、秦邦宪临时党中央整肃自己、撤销职务、开除党籍那笔老账,周恩来就会在自己面前恭恭敬敬,规规矩炬。

毛泽东从未在公开场合上赞扬、表彰过周恩来,也从未考虑过周恩来做权力接班人。毛的权力接班人早就定下了,是那个在延安整风期间发明「毛泽东思想」一词的刘少奇,是那个在「七大」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时一百多次提到毛主席的英明、伟大,以高八度的声调呼喊「毛主席万岁」口号的刘少奇。毛泽东那时经常赞扬刘少奇是党的白区路线的正确代表,是党的出色的组织活动家,优秀的马列主义理论家。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曾在党内广为传颂:「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而对于周恩来,毛泽东多的是会议上疾言厉色的批评,会下当众训斥。毛泽东离不开周恩来,又记恨周恩来,限制周恩来。正如周恩来离不开毛泽东,又随时随处防范着毛泽东一样。彼此都如陕北老乡的一句俚语所说的:「老回回捡了个猪蹄子,扔扔不得,吃吃不得。」

这里,我们还可以提及这样一件至今鲜为人知的史实:一九四二年,毛泽东的亲弟弟毛泽民(毛远新之父),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被军阀盛世才逮捕下狱。盛世才反复无常,先亲共后反共。毛泽民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招供出了中共最高领导人之间的秘密:他哥哥毛泽东和周恩来有仇,一直记恨着周恩来。一九三二年在江西苏区发生的富田事件,他哥哥差点被叛乱军人(红军)所杀,他哥哥一直怀疑后台老板就是周恩来。他哥哥常对他说,周恩来是他事业上的绊脚石,是罩在他脑袋上方的克星……毛泽民虽然向盛世才出卖了大量的中共秘密,但盛世才并没有饶他一命,还是于一九四三年九月二十七日下令将他枪决。中共建政后,毛泽民一直被尊为「革命烈士」,至今无人认他为叛徒,变节分子。

到了一九四九年春天,大好河山,中共已唾手可得。正是用人之际,毛泽东苦于找不出一个可以与周恩来相匹敌的人物来代替。在三月五日至十三日召开的中共进城之前最为重要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几乎所有的中央领导人及各路诸侯都讲了话,主持会议的毛泽东却一直没有安徘周恩来发言。直到最后一天的会议上,周恩来才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发言的机会。但他的发言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赞颂了毛泽东的英明领导,全党的高度团结。他说三年多来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不是偶然而来,而是在毛主席领导下通过斗争得来的。他再次检讨自己过去犯过许多错误,靠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他才回到毛主席的正确路线上来。他要求全党高级干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进城之前重读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不当李自成、牛金星、刘宗敏式的人物。他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原则性和灵活性要相结合。他指出全国胜利的到来,面临由分散走向统一。中国不是联邦,但是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因之统一的方针,应是在分区经营的基础上。有步骤、有重点地走向统一。在谈到战争和生产的关系时,他提出依靠东北,抓住华北,坐稳中央,支持前方;并要抓好城市接收,恢复工厂生产,鼓励商业活动,安定人民生活。

周恩来的发言,受到中央委员们的热烈认同,令大家心服口服,公认今后治理国家,非他莫属。毛泽东又一次逼得做顺水人情,在随后的会议总结报告时,不得不宣布以下信息:我们马上要进北平成立新中国人民政府了,主要人员怎么配备?现在还不能确定。还需要同民主人士商量。为了从组织上保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我本人也要参加领导,其性质为中央政府的总主席。我和恩来,算毛遂自荐吧,说自我加冕也行。 

※※※※※※※※※

第六章 江青求助周副主席
江青依上海女人的习惯,称丈夫为老板。毛泽东对于此一称谓,倒也欣欣然,曾经当着卫士的面笑问:我是妳的老板,还是共产党的老板?

江青带着女儿李纳随毛泽东从陕北来到河北省西柏坡村之后,开始受到毛泽东的喝斥,甚至痛骂。革命一天天走向胜利,毛泽东的脾气也一天天增大。

江青心里明白,与毛同居已十年,毛对自己的那股新鲜劲儿早过去了,日久生厌,越来越看不上眼了。老板看得上谁?心里放不下谁?不是那个即将从苏联回国的神经病女人贺子贞,而是周副主席的心肝宝贝、干女儿孙维世那浑身骚得出水的小妖精。

周恩来夫妇却是江青唯一可以投诉的人。每次,江青眼泪含含、饱受委屈地来,诉说老板如何喜怒无常,如何横蛮暴燥,如何当着卫士、保姆的面,骂得她狗血淋头,只差没有动手打人了。江青说,老板奸几次对她扬起了巴掌,虽说最后落在了桌子上,椅背上,但她蒙受的羞辱,眼泪难以洗荆没想到她追求革命,追求妇女解放,还是落到了头号大男人主义手上,云云。

周恩来夫妇那时把江青当小妹子,总是尽力劝导她,宽解她。中央让妳担任了主席的生活秘书呢,管理主席的衣食住行呢,是党给妳的重任、对妳的信任。妳要注意主席的喜怒哀乐。主席是诗人气质,考虑党务军务大事,指挥全国战争,负担重,压力大,容易在家里动气,是可以理解的呢。主席也只能在家里发发脾气。在书记处会议上,政治局会议上,他是头,负总责的,处理问题,任命干部,要一碗水端平,有理有节,大家心悦诚服……。周恩来说,我们只有一个主席,一个领袖埃全党经过了二十几年的血火奋斗,经过了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秦邦宪、张闻天这些人的领导,都不行嚒,最后才找到了毛主席啊!包括妳江青同志在内,我们都要服从自己的领袖,革命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是大道理。大道理要管小道理。妳受了委屈,但妳占的是小道理,是不是?山西有支民谣唱:「夫妻吵架不记仇,白天吃的一锅饭,晚上枕的一个头。」是不是?

周恩来乐于充当毛江的和事佬。他总是把江青劝顺了,才亲自陪着,送回到毛的身边去。江青回到毛的身边,恢复为依人小鸟、施展床笫欢娱之时,自然会把他周恩来的话,学舌给毛主席听的。

其实,在三、四十年代,周恩来也是喜欢江青、欣赏江青的。江青原名李进,字云鹤,艺名蓝苹。江青一名则是毛泽东封赐的。一九三八年春天,二十三岁的蓝苹从上海投奔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当戏剧教员。她不但身材高眺,面貌姣好,气度高雅,而且多才多艺。上海电影明星不说,还擅长表演话剧,清唱京剧、评剧,拉得一手好二胡、京胡,写得一手奸蝇头小楷,做得一手好女红,也会烧几道山东菜、上海菜。当然也是个情种,须臾少不得爱情雨露的滋润。到延安之前,公开的婚姻或同居关系已有过四次。作为一名追求个性解放的现代女性,蓝苹堪称为全才了。尤其在当时延安的大群土头土脑的红军黄脸婆中,更显得鹞立鸡群,光彩照人。芙蓉出水、娇艳欲滴,有多少男人倾心爱慕,便有多少女人切齿忌护。

蓝苹在延安的第一个恋人是鲁艺的训育长徐一新。惜乎徐一新很快被从武汉来的、比地更年轻更鲜亮的孙维世所夺,逼得地上杨家岭,勾引上了党的领袖毛主席。毛主席有家有室,妻子贺子贞是井岗山时期的红军女英雄,去了莫斯科治玻蓝苹就乘虚而入,躜了毛主席窑洞。毛主席是大英雄,什么样的女人玩不得?偏偏轮到妳个上海滩来的资产阶级臭明星、烂女子去上床?把梅毒、花柳传给了毛主席咋办?刚从九死一生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来,延安的工农红军干部、战士们的阶级义愤、憎恨是可想而知了。便是伟大的毛主席眼蓝苹的「野猫伦食」,也必须夜入晨出,不便暴露在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的。红军干部战士只差没有进窑洞去捉奸——当然是捉蓝苹了。

延安的早春,滴水成冰,冷得出奇。一天清晨,有人亲眼看到,两个警卫战士在毛主席窑洞门口的坡道上泼水,很快造成一道冰坡。天刚蒙蒙亮,蓝苹裹着大衣从毛主席的窑洞里宿完夜,悄悄推门出来。一踏上冰坡,就哎哟一声跌了个嘴啃泥。毛泽东在室内听到响动,忙问:「什么事?」蓝苹眼泪含含爬出冰坡,什么话也没敢说,快步走人。毛主席也没有挺身而出,训斥警卫战士的恶作剧,只是觉得警卫战士资格太老——都是江西苏区长征过来的老红军,应当撤换成陕北当地苦大仇深的红小鬼。

几天之后,蓝苹患了感冒,去杨家岭中直机关的医务所看病领药,也受到医生、护士的公开羞辱:「哟!妳叫江青?怎么改名啦?下叫蓝苹啦?封号都有了?发低烧?不想吃东西?是不是怀上啦?究竟是谁的种呀?」

一个投奔革命圣地延安的现代女性,在延安却遭遇到了农民革命者们根深柢固的封建道统。新式农民革命走着封建主义的老路,外来的共产主义不过是个代名词。不久,周恩来从陪都重庆回到延安参加党中央会议,认识了江青,并听闻了有关她的种种幸灾乐祸的传闻。鲁艺院长周扬倒是替自己的下属抱不平,认为有太多的同志们对男女私情兴趣过大,是一种不健康的风气,革命队伍本身反封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