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朝野史-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不知此蛇究为何人所杀?”刘邦听了,口中不言,心中暗自
欢喜,从此益加自负。即相从之十余人,在旁闻了此言,亦更
畏服。刘邦遂往芒、砀山间隐居去了。以上所述,就是世俗相
传汉高祖斩蛇起义一段故事。
说起斩蛇之剑,相传也非凡器。当战国秦昭襄王时,太公
一日偶在田间走行,遇一村野之人,赠以古刀一柄,说道:“
此刀乃殷高宗伐鬼方时所制。”太公接来一看,见刀长三尺,
上有铭字,不能辨识,遂谢了其人,将刀常佩在身。后太公游·86·
到丰、沛山中,寓居穷谷。
偶然出外闲行,忽见山泽之间有一人开炉冶铸,太公便行
到近旁,坐下歇息。因问其人:“铸造何器?”冶工笑道:“
吾为天子铸剑,公当谨守秘密,勿得漏言!”太公听了,正在
诧异,冶工瞥见太公身旁佩刀,知是宝物,便问:“此刀何从

而得?”太公备述野人相赠之语。冶工道:“若得足下佩刀,
杂入炉中铸之,便成神器。能削平祸乱,威定天下。”太公见
说,慨然解下佩刀,投入烟焰之中,果然铸成一剑。冶工便将
此剑授与太公,令杀三牲衅祭。太公以剑赐与刘邦,刘邦遂用
此剑斩蛇。
及天下既定,此剑作为传国之宝,藏于宝库。剑上用七彩
珠、九华玉为装饰;又以五色琉璃为匣,剑在匣内,光彩犹能
透出外面。每经十二年磨洗一次,锋芒常如霜雪。每开匣拔鞘,
飒然风生,剑光射人眼目,不可逼视。守库之人又常见有白气
如云,出于户外,形状蜿蜒,俨如龙蛇。吕后因改库名为“灵
金”。惠帝即位,遂将此库贮藏禁兵,名为“灵金内府”。一
直传至西晋武帝时,此剑与孔子履并藏武库被焚,此是后话。
欲知刘邦以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87·
第二十回
刘邦起兵诛沛令范增献计立怀王
话说刘邦因解放役徒,不敢回去,便同十余人逃入芒、砀
山中避匿。后来被县中察出情形,遣人四出缉捕未获,便将吕
氏捉到官里,拘禁起来。说起中国旧日监狱,无论已、未定罪
之人,一入其中,管狱吏役都要勒索规例。有钱给他,就是重
犯,也受优待。若是无钱开销,便加以种种苛迫凌虐,真是暗
无天日!吕氏此次因被丈夫连累,到得狱中,而且家贫不能多
给钱文。主管狱吏不满所欲,自然将她虐待。却好,任敖也为
狱吏,他与刘邦交好,一闻吕氏入狱,便想照顾。无奈不是归
他主管,遂在旁留心探听。知是虐待情形,心中愤激,竟将主
管吕氏狱吏打伤。后来幸亏萧何、曹参诸人替刘邦弥缝,始将
吕氏开释出狱。
刘邦隐居山中,虽然安稳无事,却时常记念家中,暗地遣
人向家中通一消息。及至吕氏出狱回家,知得丈出去处,急倩
人引路,前往寻觅。但刘邦虽说是在此二山之中,因恐被人捕
获,藏匿深林穷谷,且无一定住处。兼以此山岩壑险峻,林箐
幽深,平日行人到此,往往迷惑失路,况是女流,何处寻觅!
即使觅得,也须费却许久工夫。谁知,吕氏到此数次,都被她
一觅即得。刘邦心中也觉奇怪,便问她是何缘故?吕氏道:“
君所居之地,其上常有一大云一片,具备五色。吾便望此云气·88·
所在,一路行去,便可寻见,所以毫不费事。”刘邦闻言,心
中更自欢喜。此语被同来人得知,传到沛县一班少年耳中,人
人都想前来归附。至今芒、砀山中有峪,名为“皇藏峪”,即
是刘邦当日藏匿之处。
刘邦住在芒、砀未久,陈胜便已起兵称王。附近各郡县人
民多杀死官吏,与之响应。沛令得此消息,恐本县人民闻风兴
起,心想不如自己先发制人。便拟预备举事。旁有萧何、曹参
说道:“君本秦之官吏,今欲背却朝廷,只恐人心不服。不如
招集得罪亡命之辈,可得数百人,借以劫制大众,方可成事。
”沛令依言,分头遣人寻访逃人。探知刘邦住在芒、砀山中,
因命樊哙往招。只因樊哙也是吕公女婿,与刘邦算是连襟。其
妻名为吕媭,乃吕雉之妹。樊哙平日开设屠店,以屠狗为生,
也曾与刘邦同在芒、砀住过一时,所以命其前往。
樊哙到得山中,见了刘邦,备述沛令收招亡命起事之意。
刘邦此时手下相从者,已近百人,闻得县令相招,便率众同樊
哙一径回来。谁知,沛令忽然翻悔,因虑亡命之人甚多,招集
一处,必然生变,遂将城门一律关闭,饬兵把守,不许逃人入
城。又想起:“萧何、曹参二人献计收招亡命,必定不怀好意,
留在城中,恐生祸患。”便欲将他二人杀死。萧、曹二人闻信
大惊,连放逾城逃走,往投刘邦。刘邦率众到得城下,见过萧、
曹,知情形中变,乃作书一封,寄与沛县父老。只因城门紧闭,
无从投递,乃将书系在羽箭,射入城中。城中人接书一观,书
中说道:
天下苦秦苛法已久,故各国闻风起义。今父老虽苦心为沛
令守城,不日各国兵到,全城皆受屠灭。若能共诛沛令,择立
一人,与各国联络一气,则身家可保。不然,父、子俱死,无·89·
益也。父老得书,彼此商议,都以为然。即率领众人杀死沛令,
大开城门,迎接刘邦与各逃人入城。于是,大众会议,公推刘
邦为主。刘邦辞道:“方今天下扰乱,群雄并起,为将若不得
人,必至一败涂地。吾非敢自惜身家,但恐才能薄弱,不能保
全我父兄子弟。此事关系重大,尚望诸君再行推举胜任之人!
”诸父老见刘邦固辞,便推萧何与曹参。萧何、曹参二人都是
文吏,将身家看得甚重,惟恐将来事或不成,诛及宗族。遂皆
推让刘邦。诸父老亦同声说道:“平生所闻刘季奇异之事甚多,
将来必定大贵。此次问过卜筮,又以刘季为最吉,望勿推辞。
”刘邦复再三谦让。后见众人都不敢当此大任,方始应允。
秦二世元年九月,沛人共立刘邦为沛公。沛公祀黄帝,祭
蚩尤,旌旗皆赤,因旧日斩蛇,老妪称为赤帝子故。沛公以萧
何为丞,督理政务;曹参为中涓;樊哙为舍人;夏侯婴为太仆。
其余诸人以次任用。分派既定,收集沛县子弟,得兵二三千人。
命雍齿守丰,沛公率兵往攻泅水,杀郡守。
其时,魏人周市正在招安魏地,遣人来说雍齿投降。雍齿
素与沛公意见不合,不愿服从沛公,竟将丰邑降魏。沛公大怒,
举兵围丰。只因兵少,一时攻打不下。沛公本丰邑人,心怨雍
齿与丰人无故叛己,所以定欲取之。闻得秦嘉立景驹为楚主,
乃率众往投,欲借其兵攻丰。恰好张良由下邳招集少年百余人,
亦欲投奔秦嘉。行到半路,两下相遇,张良便说沛公取了下邳,
沛公用张良为厩将。
却说张良平日常将所学兵法向他人说之,并无一人能够理
会。今遇见沛公,仍前进说。沛公甚喜,常听从其计。于是,
张良叹道:“沛公智识,必是天所授与!”因此遂从沛公不去。·90·
过了一时,探子报说:“项梁已破秦嘉,现在驻兵薛城。
”沛公一心欲攻取丰邑,遂带百余人来见项梁借兵。项梁见过
沛公,便派步卒五千,将官十人助之。沛公带领新军回到丰邑,
合着自己原有之兵,并力攻破其城。雍齿兵败,投奔魏国去了。
沛公既得丰邑,心感项梁助己,遂领兵随从项梁。项梁此时已
知陈王身死确信,因见楚地无主,便召集在外诸将都到薛城,
计议此事。沛公闻命,带同张良到薛。适项羽攻破襄城回来,
沛公与项羽二人遂由此相见。项梁见诸将都到,正拟开议,适
有居剿人范增求见,项梁便命请入。
说起范增,现年已七十岁,平日隐居不仕,专喜为人设谋,
出奇制胜。今闻项梁议立楚王,故特来献策。范增既见项梁与
诸将,行礼已毕,便向项梁说道:“陈胜此次败亡,固属当然
之事。若论秦并六国,惟有楚国被灭,最为冤枉。自从楚怀王
入秦不得生还,楚人至今怜之。故楚隐士南公有言道:‘楚国
虽灭亡至余三户,然将来亡秦,必是楚人。’今陈胜首先起义,
乃不立楚王之后,但知自立,所以其势不能长久。此次足下崛
起江东,渡江西行,楚地诸将所以争先归附者,在诸人之意,
皆因足下世为楚将,以为足下必能复立楚王之后也。足下能顺
众心而行,则大事成矣!”项梁听范增说毕,点头称善。遍问
诸将,皆无异说。于是,遣人访寻楚王之后。果得一人,乃楚
怀王之孙,名心,现在流落民间,为人牧羊。项梁遂率诸将奉
之为君,即号为楚怀王,以从人望。以陈婴为楚上柱国,食邑
五县,随怀王都盱眙,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张良见项梁已立楚王之后,又见齐、赵、魏、燕皆已复国,
只有韩地无主,遂说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项梁以张良为韩
司徒,给兵千余人。张良辞了沛公,奉韩成领兵往定韩地。项
梁自率诸将,进攻亢父。忽报齐将田荣在东阿为章邯所围,遣·91·
使前来求救。
原来章邯自破陈胜之后,进兵围魏,魏相周市请兵于齐。
齐王田儋领兵来救,与章邯交战一阵,齐兵大败。田儋、周市
皆殁于阵。魏王咎举城投降,自焚而死。其弟魏豹,逃往楚国。
章邯乘胜攻齐,田儋之弟田荣收聚其兄败兵,走入东阿。章邯
领兵围之,故来求救。项梁闻信,撇了亢父,起兵前往东阿而
去。欲知此去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92·
第二十一回
二世肆虐行督责李斯下狱具五刑
话说项梁领兵救齐,到了东阿。章邯出兵拒敌,大战一场,
章邯败走。田荣收复齐地,立其兄子田市为齐王。项梁乘胜追
赶秦兵,至濮阳东,又大破之。章邯引残兵逃入濮阳城中固守,
遣使向二世告急。项梁攻打濮阳不下,遂引兵进击定陶。又命
沛公、项羽别领军队招安各地。沛公、项羽率众行至雍丘,却
遇秦将李由。两下交战,秦兵大败,阵斩李由。李由即李斯之
子,官为三川郡守是也。李由既死,李斯亦为二世所杀。
二世自遣章邯出兵,见各国纷起,天下大乱,自己不得安
心纵乐,因时常责备李斯道:“君居三公之位,如何任听群盗
横行至于如此?!”李斯被责恐惧,欲待辞官,又舍不得高爵
厚禄,遂设法迎合二世之意,上书请行督责。二世得书,甚喜,
立即依言办理。于是,对于群臣收税多者,称为明吏;杀人多
者,号为忠臣。群臣欲图保全富贵,惟有务为苛刻。
赵高见此情形,心想:“自为郎中令以来,因报复私怨,
杀死无罪之人甚多。现在大臣被二世督责严切,难保不将吾罪
恶入朝面奏,以塞其责。惟有设法使大臣不得见二世之面,方
保无事。”于是想得一计,对二世道:“天子所以贵者,因群
臣但闻其声而不得见其面也。先帝在位日久,故虽日与群臣相
见,群臣不敢妄进邪说,营私舞弊。今陛下即位未久,春秋方·93·
富,一切政务未必皆能通晓。若日常坐朝,与群臣当廷判决诸
事,或有处置不善,赏罚未当,致被大臣看轻,何以使天下之
人尊为神圣!况天子自称曰‘朕’,‘朕’字本义解为‘朕兆
’,正指天子深居宫禁,群臣仰望,仅闻其声,才有朕兆耳!
愿陛下勿出视朝,但居宫中,臣与侍中学习法令之人,日侍左
右,坐以待事。事至,得从容裁决,如此则大臣不敢妄奏,天
下皆称为圣主矣!”二世听赵高之言,从此不出视朝,亦不见
大臣,常居宫中。独赵高居中用事,一切政务皆听其处决。
赵高既揽政权,便思害死李斯,夺取宰相之位。知得李斯
欲见二世,却不敢造次入宫,赵高因往访李斯,故意说道:“
现在关东群盗如毛,主上偏多发人役,修建阿房宫。又聚集许
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进谏,只因职位卑贱,恐言不见听。此
真大臣应言之事,君侯何不入宫面奏?”李斯道:“吾久已怀
此意,惟因主上近来深居宫中,不得见面,此种言语,只可面
陈,又不能托人代奏。但不知主上何时有暇,可以入宫请见?
”赵高道:“君侯如能进谏,吾当为君侯探得主上闲暇之时,
遣人报知。”李斯允诺。赵高见李斯中计,专候二世游乐宴饮
之时,妃嫔满前,管弦盈耳,便暗地遣人报与李斯,说是主上
现在有暇,可以奏事。李斯信以为真,遂冠带至宫门外请见。
内官入内通报,二世一心正在寻乐,令人辞绝不见,一连三次,
都是如此。
二世见李斯频频非时求见,扰其兴趣,遂发怒道:“吾平
日无事之时甚多,丞相何不来见?偏寻吾游乐之际,到来奏事!
岂丞相因吾年少,故敢藐视我乎?!”赵高在旁见二世语意不
满李斯,知其计已行,趁势说道:“诚如陛下所言,事势危矣!
忆当日沙丘之谋,丞相参预其事。今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
爵位不加,揣其意亦望裂地封王,未遂所欲,心中不免缺望。·94·
且陛下平日未曾问臣,臣亦不敢多言。据外间传说,丞相长男
李由为三川郡守,楚盗陈胜诸人皆丞相籍近县子弟,所以楚盗
得任意横行,经过三川郡城,郡守不肯发兵攻击。臣又闻丞相
阴与群盗交通,常有文书往来。但不得实据,未敢奏闻。况丞
相在外,其权比陛下为重,不可不察!”二世闻言,由此疑忌
李斯,要想查办丞相,又恐不实,乃先遣使查办李由通盗情事。
李斯三次入宫,不得一见,方知受了赵高之欺。又闻二世
派人查办其子,更觉赵高与己为难。正欲面见二世,却探得二
世方在甘泉观看角抵之戏。李斯不得进见,遂上书二世,极言:
“赵高擅作威福,权倾人主。今若不除,后恐为变!”二世得
书,即召李斯问道:“赵高为人清廉强干,平日尽忠事主,实
心任职。如此之人,不可多得,君反疑之,何也?且朕不幸早
失先帝,年少不习政治,而君又年老,以致群盗四起,不能平
靖。朕不倚赖赵高,更有何人可任?”李斯对道:“赵高出身
微贱,不识道理,窃弄威权,贪欲无厌,臣甚以为可虑!”二
世不听,李斯只得退出。
二世心恐李斯杀害赵高,遂半李斯言语告知赵高。赵高对
二世道:“丞相心中所患者,独高一人而已。高若身死,丞相
便欲谋为叛逆,无所顾忌。”二世听了,大怒,正欲借事诛杀
李斯,李斯尚不知之。因见其时盗贼更多,关中兵卒发往前敌
者陆续不绝。杀伤虽众,盗犹不止。遂偕同右丞相冯去疾、将
军冯劫上言:“群盗之多,皆由赋役繁重,请罢阿房宫工作,
减少边地戍卒。”二世借此发怒道:“今群盗并起,君等不能
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上既无以报先帝;次亦不能为朕尽力,
何以居大臣之位?!”遂下令将三人一并下狱办罪。
冯去疾、冯劫二人自以身为将相,不肯受辱,皆自杀。独
有李斯被拘狱中,二世命交与赵高讯问。赵高因诬李斯与其子·95·
由谋反,尽捕其宗族宾客,严刑拷打,逼其口供。李斯受不起
痛苦,只得诬服。心中尚希望二世觉悟,赦免其罪。便在狱中
修成一书,历叙自己功劳,托狱吏代奏。却被赵高闻知,说道:
“犯人何得上书?”立命将书销毁。
赵高见李斯虽然暂时诬服,将来二世遣人复讯,必定翻供。
乃密使门客十余人,假称御史、谒者、侍中等官,奉二世派来
复讯。李斯不知是假,果然尽翻前供,自陈冤枉,却被痛打一
番。如此经过数次,均遭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