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尽管青梅竹马,情投意和,但悬殊的社会地位使他们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在尘世只能受着生活的煎熬,永世分离,无法得到幸福。但死后等待他们的不是天堂或地狱,却是盼望已久的幸福结合。他们的灵魂终于相伴相守地在大地上徘徊漫步,希刺克厉夫也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他们的爱情最终战胜了死亡。《呼啸山庄》被赋予带有神秘主义和变态心理情调的颓废小说的特征,被誉为是“最奇特的小说”。英国小说家毛姆曾这样评价《呼啸山庄》:“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的爱情,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艾米莉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写了荒原,幽灵,狂风,暴雨。人物和场景时隐时现,扑朔迷离,整个作品弥漫着疯狂、神秘的气氛。它显示了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夏洛蒂认为这是一位阴郁天才的作品,“它的磅礴气势,重新令我惊叹不已。然而我有一种压抑感,它几乎不让读者尝到一点纯净的不掺杂质的愉快;每一缕阳光照射下来,都要透过阴霾的云层;每一页都过重地负荷着某种道德上的雷电”;小说语言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希刺克厉夫热情、粗野而又不连贯的话,凯瑟琳梦幻般的呓语,小凯瑟琳愉快的闲谈和老雇工约瑟夫假仁假义,清教徒式的约克郡方言,都和每个人物的性格相匹配,风格迥异。《呼啸山庄》以它独特的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真挚热烈的激情,神秘浪漫的风格成为小说艺苑的一朵奇葩,也奠定了艾米莉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
(四)艾米莉之死
艾米莉的倔强果敢贯穿她的一生,甚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勃朗特家唯一的男孩勃兰威尔由于长期酗酒,精神颓废,身体逐渐衰弱,终于结核病复发,很快病逝了。在他的葬礼上,艾米莉着了凉,回到家后就病倒了,她发烧没有食欲,剧烈的咳嗽,夜不能寐,显然也是传染上了结核病。但艾米莉含而不露,倔强自负的性格使她对自己的病视而不见,她不承认自己的衰弱,对任何表示关怀的举动和提供帮助的意愿都愤怒地加以拒绝。既不需求同情,也不接受同情,不肯放弃任何一项日常的职责。她坚强地顶着痛楚和疾病的侵袭,决不后退一步。这让深爱她的夏洛蒂和安妮既痛苦又爱怜,看着她疲惫地上楼梯,听着她吃力的喘息和剧烈的咳嗽,她们禁不住心如刀割,却一句关怀的话都不敢启口,怕引起艾米莉的恼怒。艾米莉对别人满怀柔肠,对自己却毫不留情,强迫她那颤抖的手,无力的四肢,失神的眼睛仍像健康时那样工作。她沉湎于那神秘主义的挑战精神,根本不肯卧床休息。艾米莉病得越来越重,全家人心忧如焚。她拒绝看医生,也不肯服药。夏洛蒂和安妮只好将她的症状向医生描绘一番,医生据此开了一些药。可艾米莉还是不肯服用,她的咳嗽、气急和极端的消瘦还在继续发展。一天,夏洛蒂来到了艾米莉挚爱的荒原,寻遍了洼地和石头的缝隙,找到了一枝残留的石楠,带回家送给了艾米莉。可是艾米莉那漠然的眼睛已经无法辨认这束花了,夏洛蒂感到了由衷的恐惧和痛苦,她知道艾米莉恢复健康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1848年12月,艾米莉生命中最后一天的早晨,她照常起床,穿上衣服,虽然身体疲惫地迫使她屡次停歇,她还是坚持亲自做完了一切。她带着滞钝的眼神和沉重的呼吸仍拿起针线活来做。到了中午,艾米莉不行了,她喘息地低语:“叫医生来,我愿意见他。”可为时已晚,下午2点经过一次剧烈而短促的挣扎,她死了,再也不会受苦受难了。死时艾米莉年仅30岁。夏洛蒂在给埃伦的信中写到“我们将她那可怜的遗体静悄悄地安放在教堂过道下面。我们现在非常平静了,为什么不呢?眼看着她受罪的苦痛业已结束,弥留之际的痛苦景象已成为往事,安葬的日子也已过去。我们感到她得到了安息。再也不必为严霜和寒风而战栗了。这一切,艾米莉都感不到了。她死在前程似锦的时候。正如她的生命如日在中天之际,我们眼看着她被夺去了生命。但这是上帝的旨意,而她前往的那个地方,比她离开的地方更好。“艾米莉的离去使剩下的两姐妹非常地悲伤。但想到刺骨的寒风再也不会侵入她的墓地,她那深而紧的咳嗽声可以永远停止了,内心感到了一点令人心酸的安慰。艾米莉在她风华正茂,前程似锦时默默地离开了人世,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一大憾事,她仅活了年,留下了一部稀世珍物般的作品,像许多著名的作家一样,她是在去世后才驰名世界文坛的。她孤苦的身世,独特的性格魅力,以及惊人的想象力和罕见的才气,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象。
四、安妮
安妮是勃朗特家最小的女孩,她温柔娴静,安静内向,和两个姐姐相比天分稍低。她只活了29岁,而且在短暂生命的后十年,从事郁闷的家庭教师工作就占去了她很多时间,但她还是写出了两部小说《艾格妮斯·格雷》和《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她笔下的小说就如同她本人,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主人公都有着纯洁的品德,勇敢地追求独立和幸福,这也是安妮内心的写照。安妮的作品直率和明晰更像是18世纪的作品,而不像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风格。安妮从小就随着姐姐们读书,并参与了他们的文学游戏,如饥似渴地沉浸在梦幻的王国里,写了大量的忧伤的小赞美诗。她有一头秀丽的浅棕色头发,可爱的蓝眼睛略带紫罗兰色,白皙的皮肤,外表显得温婉可人,深得姨母的宠爱。她和艾米莉就像孪生姐妹一样,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常在一块联合写日记或者到荒原中漫游,给她们熟悉的场所都起上了动听的名字。她的嗓音细弱甜美,喜欢柔和的和声,闲暇时弹弹钢琴,唱唱歌,不过这种赏心悦耳的愉快在她一生中实在是太少了。·后来,安妮曾和姐姐夏洛蒂一起到伍勒小姐的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她就病倒了,呼吸困难,咳嗽不断,身体渐渐衰弱。想到病逝的两个姐姐,夏洛蒂忧心忡忡,决定把安妮带回霍渥斯。回到了自由自在、宁静的家里,安妮的病慢慢地好了起来。为了生活,1839年4月,她到了默菲尔德的布雷克府,在英甘姆夫人家当家庭教师。后来又到了梭普格林的爱德蒙·罗宾森家做女家庭教师。她的这些当家庭教师的经历,直接为小说《艾格妮斯·格雷》提供了众多的素材。出版商史密斯先生有一段关于安妮珍贵的描述:“她是个温柔文静,相当克己的人,长得一点也不漂亮,可是模样很讨人喜欢,她的态度奇特地表现出一种求人保护和支持的愿望,经常保持着一种恳切的神色,这是能博得别人同情的。”安妮终生体弱多病,但在虚弱的外表下,却有一颗意志坚强,勇敢执着的心灵。·
(一)《艾格妮斯·格雷》
这部小说最初的名字是《一个人的生活片断》,它以惊人的真实性记载了安妮两度当家庭教师的经历,是安妮花三年的时间完成的。它的文体、人物和主题协调一致,是英国文学中比较完美的散文叙述作品,单纯而明朗。它和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一起被纽比公司接受,于1847年12月正式出版。安妮在这部小说中让女主人公对自己的感情和动机进行自我分析,这构成了小说的独创性和真实性,更接近生活的原貌。虽然小说的情节太静止,过于平淡,但人物的性格却起伏多变,这使整个小说稍显波澜,富有一定的感染力。小说的大意是出生于穷牧师家庭的少女艾格妮斯·格雷由于家境困难,决定谋求经济独立,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她先到了布鲁姆菲尔德家做家庭教师。主人非常吝啬,付给她的年薪不足25镑,而且毫不尊重她的人格,任意污辱。艾格妮斯·格雷仍以一颗善良的心谅解他们,最后实在不堪忍受愤然辞职,又到了马雷家做家庭教师。但是她的境况并没有多大改变,马雷夫妇也经常责怪她,让她做很多的活计。艾格妮斯非常的委屈,想到自己孤苦伶仃,不禁暗自·垂泪。善良的副牧师威斯顿对艾格妮斯情有独钟,对她关心体贴,爱护备至,这使得艾格妮斯得到了很大的安慰。最后他们历尽挫折,终于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与此同时,马雷的女儿罗沙利,一个自私、任性、轻浮的姑娘,嫁给托马斯先生后,受到了丈夫凶狠的折磨,小说最后将纯洁的艾格妮斯的幸福婚姻与罗沙利放纵造成的痛苦结果作了鲜明的对照。安妮将家庭教师受到的细小的折磨和无休止的烦琐操劳写得细腻真实,令人信服,这是每一个处于同样情况的人都有可能遇到的。《艾格妮斯·格雷》虽没有宏大的气势和独创的结构,但它布局平稳,让人读起来愉快顺畅。这部小说可以说一半是自传,一半是虚构,来自事实的部分表述得更为鲜明生动。故事的开端是以轻松、华丽、机智的笔调来描写的,富有讽刺意味的幽默感。女主人公对自己的不幸并没有过多的忧伤,而是更殷切地期待充满光明的未来。她不像简·爱那样具有激烈的愤慨和情绪,她只是作为一个朴素文静的观察者,毫不容情却是心平气和地揭露周围的罪恶,只是偶尔产生了反抗的渴望。如,她的学生,在父母的默认下,准备恶作剧地折磨几只小鸟,艾格妮斯就先把这几只小鸟杀死了,也因此丢了饭碗。她的反抗和苦恼被蒙在了平静的面纱下,显得克制和含蓄。小说的后半部分很快就转为比较肃穆的气氛,·虽然女主人公的结局是美满的,但调子却是低沉的,没有获得幸福后淋漓尽至的畅快感。安妮在这部小说中只是将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陈列出来,虽然比较平淡,但它整体结构的清晰完美和匀称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冲淡了它缺乏波澜的不足。·
(二)《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
安妮在完成了《艾格妮斯·格雷》后,马上开始了《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的创作。这部小说于年正试出版,受到读者广泛欢迎,被誉为“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篇宣言。安妮在这部小说中描写了女主人公海伦被迫离开了她浪荡的丈夫,带着孩子追求独立生活的权力并成功地做到了自食其力。这些情节本身就震撼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同第一部小说相比,它更具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自我放纵,邪恶对人格的腐蚀作用。安妮选择这个主题是很接近她自己的感受的,因为她的哥哥勃兰威尔失恋后,便自暴自弃,酗酒放纵,这给她的心灵留下了痛苦的印迹,她希望自己所笃信的教义能拯救他。因此在这部小说中,它的主题就是拯救灵魂,将海伦的出走并与一位正派人幸福结合,上升为进入灵魂的沉沦或得救这一超自然的领域。这本书具有言情小说的特征,但绝不琐碎浅薄。感情真实,完全是安妮心灵的写照。整个结构采用了一个情节包含另一个情节的手法,略显笨拙,有故意雕刻的痕迹。故事是从怀尔德菲尔庄园来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房客海伦开始的,她自称是寡妇,但从来不说以前的身世,因而显得有些神秘莫测。这就引起了一些人探求究竟的兴趣,对她从哪来,来做什么议论不休。有一次,有人发现她和房东劳伦斯先生秘密地在一起,流言蜚语就更不堪入耳。有一个年轻的乡村绅士叫吉尔伯,他暗暗地爱上了海伦,感情越来越深。海伦对他的善良正派也心存好感。但有一次,吉尔伯无意中听到劳伦斯在和海伦亲热地谈话,不禁勃然大怒,和劳伦斯扭打起来。海伦见状,万不得已,只好把她的日记拿给吉尔伯看,吐露了自己的秘密。原来她从小失去了双亲,被婶婶强迫嫁给了叫亚瑟·亨延顿的浪荡子。亚瑟长期在外寻欢作乐,赌博,酗酒,交坏朋友。他的那些狐朋狗友是些有财产地位的人,他们把婚姻看成填补因放荡造成的亏空的手段。海伦逆来顺受,想规劝自己的丈夫改邪归正,但是根本无用,而且她为此失去了自尊。后来亚瑟竟让自己的情妇作儿子的家庭教师。海伦忍无可忍,带着儿子离家出走,来到弟弟的怀尔德菲尔庄园避难。真相大白后,吉尔伯和海伦俩人之间的隔怨被解开。不久,她丈夫由于长期的放纵病死了,海伦和吉尔伯结婚的障碍被消除,他们终于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部小说的主戏是亚瑟和海伦之间的较量,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亚瑟徒慕虚荣,他所有的恶习都源于此,而海伦朝气蓬勃,热情活跃,自尊自重。看到自己所爱的人堕落,曾真心地想改造他。但生活的事实教训了她,使她认识到要保持一个人本身的正直是多么不容易,更不用说去改善另一个人。她热衷于改造坏蛋丈夫的愿望全盘失败。她曾相信她对丈夫的爱伟大到能够使他免于重蹈覆辙,当他又一次欺骗自己后,就下了决心离他而去。这在当时是一个多么大胆的举动。安妮让海伦在逃离丈夫后又遇上了吉尔伯,并最终幸福地结合,将小说的主题精神往前推进了一步。最后,慈悲为怀的安妮甚至没有让坏人永远地沉沦于地狱。”谁也无法想象那临终时所表现的肉体和心灵的不幸,想到那个可怜的战栗的灵魂被驱赶着去遭受万劫不复的折磨,我怎么受得了?但是感谢上帝,我还抱有希望上帝不会憎恨他所创造的一切,他最后会赐福于他。”海伦在精神上终于取得了胜利。她接受了生活的考验而生存了下来。小说通篇都是明朗直率的,安妮将海伦当作了自己的代言人,以亲身的体验和正直的人格,来阐明她所热衷相信的教义和生活的真相。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陋习和放荡,并流露出男人和女人应受同一个道德规范约束的观点。安妮塑造的海伦是一个大胆地追求自由,敢于冲破传统陋习,对社会提出抗议的新女性人物,为以后同类女性人物的刻画开辟了先河。
(三)魂断斯卡博罗
在艾米莉病逝不久,安妮也病倒了。她性格柔顺,耐心地接受医生的治疗,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尽快地好起来。从利兹请来的高明医生给安妮彻底检查了一次,认为她痊愈的希望甚微,仍是那可恶的结核病菌,这次又要将安妮吞噬。安妮渴望去温暖的斯卡博罗呼吸海边的新鲜空气,她相信这是能挽救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线希望。由于约克郡的严寒迟迟不离去,医生们不同意安妮在寒冷的天气外出。可安妮感到自己一天比一天更衰弱了,对迟迟不能成行感到万分焦急,想到夏洛蒂需要照顾父亲,她打破一贯的沉默,给埃伦·纳西写了一封求援的信,“医生们说,换到气候较好的地方去疗养,如果治疗及时的话,对于治疗肺结核是很少不奏效的。这种疗法之所以常常叫人失望,是因为一再推迟进行,以至为时过晚。现在我不愿意犯这种错误。说实话,我虽然不像你在这儿时那么难受或发烧。但肯定比那时更瘦削,更虚弱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感到再也不能坐失时机。如果我认为死是不可避免的,我对死没有恐惧。如果你,亲爱的纳西小姐,能尽你所能陪伴夏洛蒂,代替我做她的妹妹,那么,我将安然接受天意。然而我也希望上帝愿意免我一死,不仅是为了爸爸和夏洛蒂,而且因为我在谢世之前,我希望能为世界做些好事。我有许多计划等着将来实行,这些计划尽管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仍然不情愿它们全部落空。不情愿自己毫无目的地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