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适合我们这个民族的需要。这样就破除了匈奴对汉民族农产品的这个依赖和需求。
再一个,中行说发现汉民族在文化上要比匈奴民族先进,他就采取了一个办法,就是他抽空时间向匈奴单于周围的人传授文字,传授计算。提高匈奴民族提高统计自己的人口,统计自己的牲畜,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当然,中行说的做法客观上传播了汉族的文化,但他的主观意图绝不是如此。他的主观意图是想通过这种办法增强匈奴民族它本身的力量,这是他采取的第二个措施。
画外音:中行说无疑是一个有能力的宦官,他到了匈奴以后,客观上向匈奴传播了汉朝的文化,如果中行说的出发点是为加强汉匈之间的民族友谊,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名垂史册的友好大使。然而,他的出发点却是要报复汉朝,挑拨汉匈之间的关系,所以,汉匈之间的关系开始向着战争的边缘靠近。那么,中行说下一步又是如何帮助匈奴挑衅汉朝的呢?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中行说到了匈奴之后开始从各个方面帮助匈奴树立自信,蔑视汉朝。为了进一步挑拨汉匈关系,中行说竟然帮助匈奴单于玩起了文字游戏,以蔑视汉朝皇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中行说为了达到报复汉朝的目的究竟还做了些什么呢?
第三个措施,教唆傲慢。他教唆匈奴的单于在和汉民族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表现出一种傲慢的态度,具体来说,比如说当时汉朝的皇帝,比如汉文帝给匈奴的单于写的这个信,写在这个竹简,这个竹简的长度是一尺一寸,但是中行说就都给匈奴的单于,这个时候的单于是老上单于,就教给他写给汉文帝的竹简要一尺二寸,我这个信要比你那个信的竹简要长出来一寸,表明我比你大。再一个在称呼上,汉文帝给匈奴单于的信开头总有这么一句话,“皇帝敬问,大单于无恙。”无恙就是无病啊,就是皇帝问候大单于还好吗?但是中行说就教给匈奴的单于,你给汉文帝写信的时候不要这样写,在大单于的前面他又加了八个字,这八八个字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大皇帝无恙”,它前面加了一个“天地所生,日月所置”,这个在称呼上又压了汉文帝一头。它这个做法的本身是想激怒汉文帝,同时也想让汉文帝觉得大单于就是比汉朝的皇帝高一头,他教唆他傲慢,这是中行说做的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助纣为虐。中行说是被汉朝派到匈奴去的,所以他在汉朝的宫廷中间了解汉朝边地的地理状况、军事的部署。所以中行说就把这些情报透露给匈奴的单于,他告诉匈奴的大单于哪个地方地理形势怎么样,驻扎了多少军队,哪些地方可以做为我们进攻的对象。本来刘邦的和亲是想争取和平的,结果中行说这一番教唆,这个事件发生以后,不但是没有争取到和平,而且把这个老上单上说得是飘飘然。所以老上单于在汉文帝前十四年的时候,老上单于在中行说的教唆之下,带领了十四万军队大规模入侵汉朝。这一次入侵力度非常大,所以汉文帝这一方反应非常强烈。第一,面对这一次匈奴的大举入侵汉文帝要御驾亲征,就是要亲自出征。但是这件事情遭到朝臣们的反对,汉文帝不听,最后还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面干预,这件事才算了结,汉文帝自己没有出征。但是,他自己虽然没有去,他派了十万军队防守长安,十万骑兵防守长安。因为这一次匈奴打的话,入侵汉朝内地打得很近,把汉朝皇帝的一个行宫给烧了。而且匈奴部队的侦察员,就是他的侦察部队一直到了汉朝皇帝的甘泉宫,甘泉宫离长安已经很近了。所以,汉朝对匈奴的和亲实际上经常会遭遇失败,这是老上单于这一次。老上单于死了以后是军臣单于继位,军臣单于在文帝后六年又一次入侵,搞得汉文帝狼狈不堪,当然,文帝后六年的这一次入侵也被遏制住了,但是一年多以后汉文帝就去世了。所以文帝朝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入侵。这说明和亲没有达到原来保持汉匈关系和平的那个目的。文帝去世以后,景帝继位,景帝朝汉匈关系相对平静,但是也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时候,赵国就曾经勾结匈奴,匈奴也想趁着汉朝的内乱入侵,但是这件事情最后没有做成。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是进断时续,两人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时战是和,任何一个意外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汉匈之间和亲政策的破裂,像中行说这样的宦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看来,和亲靠一厢情愿是不可能的,那么,当汉武帝登上皇帝宝座以后,他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呢?他又会如何处理汉匈之间的关系呢?
我们明白了这一段历史就会知道,汉武帝之所以会坚定不移地跟匈奴打下去,第一个原因,就是宿怨。从高祖和亲以来,经过吕后、文帝、景帝,这几个皇帝以来的宿怨是导致汉匈关系紧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宿怨。和亲无效,征战雪耻。所以,武帝要把对匈作战作为自己毕生的一项大事业,这是武帝坚持对匈作战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机遇。因为武帝朝的时候条件成熟,征战、平乱成了武帝的一大心愿,因为汉朝从高祖开始这个和亲它并不是汉朝自身的愿望,因为和亲要献出女人,献出财物,要强颜欢笑,来换取一个短暂的和平,这不是汉代皇帝的本愿,而是当时的实力不足以和人家较量,因为这个中间经过了二十三年的经济的破坏。当时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当时的状况是,汉朝的天子,就是汉朝的皇帝在汉初的时候他想准备一辆马车,这辆马车需要配备四匹同样毛色的马,就不能配备齐。当时的将相连马车都没有,坐的都是牛车,老百姓连吃的盖的都没有,你这种经济状况怎么和人家打?但是到了武帝朝的时候,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了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所以到了武帝的时期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状况呢,说京城里的钱是成千上万,那个串铜钱的绳子都锈烂了。国家粮仓里的粮食陈陈相因,就是老的粮食没有吃完,老的粮食又堆上去了,甚至于露天堆放都锈烂了。所以武帝时期已经具备了和匈奴作战的本钱,这个本钱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就是粮食,粮食问题解决了,特别是边地边疆地区的粮食问题解决了。因为这个时期晁错有一个很有名的建议叫入粟拜爵,粟就是粮食,当时晁错就建议,如果老百姓把自己的粮食运到边疆地区,可以给老百姓爵位。爵位是中国古代一个政治等级制度,爵位跟政治职能是没有关系的,但爵位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政治名分。爵位有两种,一种是打仗立的功的这个爵位叫军功爵,另一种是老百姓得到的爵位叫民爵。老百姓把粮食运到边地以后他有了民爵,那个民爵有什么作用呢?一旦百姓犯了罪,你可以把你的爵位捐出来去抵罪,所以老百姓就觉得有了爵位就有了一层保护衣啊。所以有很多老百姓他粮食富足以后他就愿意把粮食运到边疆地区,所以边地的粮食充足,这是作战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另一个条件就是他的军事装备已经很强了,汉初的时候马匹奇缺,因为你三年的反秦、四年的灭项,打的结果打到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汉初的马匹缺到什么程度呢,一匹马可以卖一百金,就是卖一百黄金,所以这个马非常缺。所以从汉初开始,汉朝政府就鼓励老百姓养马,到了武帝朝的时候民间的马匹非常多。多到什么程度呢?街道上、田野上到处是马,而且当时有这么一个传说,就说如果哪一家的主人你骑了一匹怀孕的母马去寻亲拜友的话,那么当时的人就看不起你。你骑了一匹怀孕的母马,人家连聚会都不让你参加,所以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家家养马,民间的马多了,战马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到武帝时期他能够组建自己强大的骑兵军团,就是因为有马匹了。再一个,匈奴力量之所心比汉初军力强的一个原因就是匈奴人射箭的技术很高超,他从小就骑马射箭。但是这个时候,汉族人他是农耕民族,他不是从小练骑马射箭的,但是汉族人发明了一种用机器来射的箭,这就是一般射箭的升级版本,这种箭叫弩机。它是用机器射的,机器射的它可以连发,这个机器射的箭射得是又快又密,它可以压制住匈奴的骑兵。所以,边地的粮食和武器装备都大大增强了,所以汉武帝有了和匈奴叫板的实力。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大增强,用武力来解决汉匈之间的矛盾已经具备了客观的条件。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汉朝完全可以凭着实力的增强,继续用谈判的方法,用和亲的策略,来解决汉匈矛盾的,然而,汉武帝为什么不想继续和亲了,而选择了战争呢?与匈奴结好关系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第三,利益。汉武帝的对匈作战还有一个利益的驱动,因为对匈奴作战的话可以扩张汉朝的领土,可以大规模地扩张汉朝的领土,所以在武帝看来这是非常有用的一种办法。这里面有一个很深层的背景,汉民族跟匈奴民族本来一个是游牧民族,一个是农耕民族,两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生存状态,生存条件,他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差别很大,游牧民族主要是畜产品,农耕民族主要是农产品。本来两个民族如果一开始采取一种贸易的办法,对两个民族都是一件幸事,是一件很有利的事,就是通过贸易互通有无。但是这个错误,我们讲人类的这个错误它往往都是发生错误的时候人们并没有觉察到,当你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时候,实际上它早就发生了。那么这个时候,这个错误是怎么发生的,这个错误是一开始在汉初的时候,匈奴民族依仗着自己军事实力的强大,它不愿意通过贸易来互通有无,它采取军事手段掠夺,这样就注定了两个民族的悲剧。这样你侵略别人,别人一定会用武力的手段来抗击侵略,这就导致了两个民族的悲剧。所以这个时候战争就成了特定时期解决两个民族矛盾的一个唯一的办法。
画外音:王立群先生认为,汉匈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用贸易的方式来解决,但是由于匈奴民族在开始的时候就靠军事掠夺来解决民族矛盾,那么在汉朝军事实力强大以后,汉武帝也想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终,汉匈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那么汉武帝是不是很快就对匈奴动武了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汉朝对匈奴作战还面临着怎样的障碍呢?
刚才,王立群先生为我们讲述了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原因,可以看出,国家实力的增长促使了汉武帝的野心膨胀,再加上匈奴在和亲这件事上反复无常,致使汉匈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匈奴又来和亲了,那么,汉武帝该如何应对匈奴的这次和亲要求呢?
建元六年,也就是汉武帝继位后第六年,发生了一件事,匈奴的军臣单于提出来和亲,汉武帝就把匈奴和亲的主张交出来让大臣们讨论,结果在大臣们讨论的时候,两派,一派主张不能和亲,原因很简单,匈奴是一个毫无信义可言的民族,从历史上看,所有的和亲都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主张要打。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一个官员,叫王恢,他是坚决主张打。这个人的职务是大行,大行是负责外交接待的这么一种官,他是坚决主张要打。另一派是和亲派,和亲派的代表人物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一个人物叫韩安国,韩安国这个时候职务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主管监察司法的官,地位很高,相当于副丞相。韩安国坚决主张和亲,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这个仗你打不赢,就是你没有办法打赢,所以韩安国是主张和,用和亲的手段来解决。王恢是主张打,因为他觉得匈奴的问题不打解决不了,两派意见争执不下,大臣们是一种什么意见呢?大臣们的意见很简单,一边倒,而且倒向这一边是倒向韩安国。那么大臣们支持韩安国实际上是一种惯性思维,因为从高祖时期以来我们就没有打赢过,打不赢。还有一个原因,大臣们支持韩安国也是为了保险,因为你对匈奴作战风险很大。韩安国提了一个很重要的理由,说匈奴民族有一个特点,它是一个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它住的地方没有一个固定地点,不像我们汉民族,你住在这儿你一辈子都不动了。匈奴民族是个游牧民族,哪个地方水草繁茂它就到哪儿去了,它是个马背民族,所以你很难找到他们,他讲的话是有道理的。汉武帝是什么看法?汉武帝竟然同意了韩安国的意见,这是建功立业元六年,汉武帝同意和亲,他同意了,这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一个和匈奴打了四十四年的皇帝,当他继位以后遇到匈奴第一次要求和亲的时候,他竟然同意了。那么他为什么同意和亲呢?他是不是心中有一些难言之隐呢?请看下集《马邑之谋》。


第14讲马邑之谋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汉武帝登基后由于觉得时机不成熟就同意了当时匈奴的和亲要求,然而根据《史记》记载,在这次和亲两年后,汉武帝在朝堂上突然宣布对匈作战,这个决定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朝堂上,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围绕着战与不战的问题又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那么,主战派和主和派又会展开怎样的唇枪舌战呢?主和派韩安国又会用怎样的杀手锏来阻止汉武帝打匈奴呢?主战派王恢究竟想到了什么破敌之策才能说服汉武帝呢?这个策略在实话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波折呢?
上一讲我们讲到在建元六年汉武帝违心地同意了韩安国和大臣们提出的与匈奴和亲的主张,作为汉武帝来说,他是一个一贯主张对匈奴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人,他之所以在建元六年同意与匈奴和亲,我们上一次曾经提到过他有一个难言之隐,他的难言之隐是什么呢?两点。第一,他刚刚继位啊。汉武帝十六岁继位当天子,到建元六年,他刚刚继位六年,才二十二岁,让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天子改变了实行七十年的和亲国策,对匈奴大规模作战,这是需要勇气的。第二个原因,韩安国提出来了对匈奴作战的风险,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件事情刚刚过了两年,汉武帝突然之间向朝臣们提出一个建议,他对朝臣们说,他说我大汉对匈奴不薄啊,我们把我们的公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带去了那么多礼物,送给匈奴的单于,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抢劫、傲慢,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决定和匈奴开战。他把他这个决议一抛给大臣们以后,整个朝中就像是开了锅一样,炸了营,朝中两派再次掀起一个大规模的论战,论战双方的代表人物还是两年前那两个人,主战派大行王恢,和亲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两派争论得非常激烈,可以说是唇枪舌剑,争论的焦点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打。王恢是主战派啊,王恢以史为鉴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代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就在山西北部,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北面是强大的匈奴,南面又是中原的诸侯国,但是代国的国君他竟然能够对抗匈奴,让匈奴不敢轻易地南下,保护了代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对比一下战国时期的那个小小的代国,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实在是太窝囊,匈奴现在打我们简直比当年打代国都频繁,这说明一个道理,它对当年的代国有畏惧,而对我们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