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我们一定要看看这作者用起这些东西来,是怎样一个态度,他把它用在什么地方,怎样用法等等,这才看得到他的作风。
张氏这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自己也是爱用讽刺的格调的!
不过笔者以为鲁迅所说:〃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
懂〃那句话,也不一定如张某所说的只是一种〃反语〃(他的引申,也只有他那
一半的道理),那一时期,他们的确有吸收、溶化、运用古今中外各种语汇的尝
试。〃古语〃并不一定不可用的,只要我们能消化,使读者看了能懂就可以。
在他们以前,黄公度就曾主张:〃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
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革而书之。〃钱
玄同〈鲁迅的友人)也曾主张:〃古语跟今语,官话跟土话,圣贤垂训跟泼妇骂街,典谟训话跟淫词艳曲,中国字跟外国字,汉字跟注音字母,袭旧跟杜撰,欧
化跟民众化,信手拈来,信笔写去。〃新文学运动,因为针对着当时的复古空气,所以高喊白话文;趋向于〃俗化〃。当时的作家,曾有融会古今的意向,他们比较熟习古语的运用,他们知道流行于口头的古语,其达意的程度,和白话并不同的(不一定如《阿0正传》中那些怪腔怪调的酸腐成语:)。即如鲁迅记爱罗先珂在北平诉苦说寂寞,道:〃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
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所谓寂寞罢。〃这一段中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便是引用古语。又如《野草》的墓碣文,〃我梦见自己正和墓碣对立,读着上面的刻录。那墓碣似是砂石所制,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仅存有限的文句!'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有一游魂,化为长蛇,口有毒牙。不以咬人,自咬其身,终以殒颠。,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即从大阙日中,窥见死尸,胸脑俱破,中无心肝。而脸上却绝不显哀乐之状,但濛濛如烟然。〃他都在运用古语,有如一篇汉魏的小赋,然而很流利,很动人。他是一个身体康健的人,什么都能消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
鲁迅的风格,一方面可以说纯东方的,他有着〃绍兴师爷〃的冷隽、精密、
尖刻的气氛;一方面可以说是纯西方的,他有着安特列夫、斯微夫脱的辛辣讽刺气息,再加上了尼采的深邃;朱自清氏说;鲁迅的杂感;这种诗的结晶, 在《野草》里达到了那高峰。他在题辞中说:'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
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借此知道它远非空虚。〃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去罢,野草,
连着我的题辞。〃这写在一九二七年,正是大革命的时代。他彻底地否定了〃过去的生命〃,连自己的野草连着这题辞,也否定了,但是并不否定他自己。他希望地下的火,火速喷出,烧尽过去的一切;他希望的是中国的新生:在《野草》里,比在《狂人日记》里更多的用了象征,用了重叠,来凝结来强调他的声音,这是诗。他一面否定,一面希望,一面在战斗着。就在这一会,他感到青年们动起来了,感到真的暗夜露出来了,这一年他写了特别多的杂感。这些杂感,比起《热风》中那些随感录,确乎是更现实的了;他是从诗回到散文了。换上杂感这个新名字,似乎不是随随便便的无所谓的。散文的杂感增加了现实性,也增加了尖锐性。他在《三闲集》的序言中说:〃恐泊这'杂感,二个字,就使志趣高超的作者厌恶,避之惟恐不远了。有些人们,是当意在奚落我的时候,就往往称我为'杂感家'。〃这正是尖锐性的证据。他这时在和〃真的暗夜〃肉搏了,武器是越尖锐越好,他是不怕^6不满于现状,的6杂感家,这一个恶谥〃的。
许多替鲁迅作品作注解的批判家,似乎都忽略了鲁迅的一篇短论:《看书琐记X—)(二),他对于文学的永久性和普遍性,有进一步的看法。他说: 〃高尔基很惊服巴尔扎克小说里写对话的巧妙,以为并不描写人物的模样,却
能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中国还没有那样好手段的小说家,但《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
其实,这也并非什么奇特的事情,在上海的弄堂里,租一间小房子住着的人, 就时时可以体验到。他和周围的住户,是不一定见过面的,但只隔一层薄板壁,所以有些人家的眷属和客人的说话,尤其是高声的谈话,都大略可以听到,久而久之,就知道那里有那些人,而且仿佛觉得那些人是怎样的人。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但我并不是说:这就成了中国的巴尔扎克。作者用对话表现人物的时候,恐怕在他自己的心目中,是存在着这人物的模样的,于是传给读者,使读者心目中也形成了这人物的模样。但读者所推荐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所设想的相同,巴尔札克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里,也许变了粗蛮壮大的络腮胡子。不过那性格、言动,一定有些类似,大致不差,恰如将法文翻成了俄文一样。要不然,文学这东西便没有普遍性了。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譬如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人之见,另外想一个, 那么,恐怕会想到的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罢,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的心目中的林黛玉。文学有普遍性,但有界限;也有较为永久的,但因读者的社会体验而生变化。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和非洲腹地的黑人,我以为是不会懂得'林黛玉型,的;健全而合理的好社会中人,也将不能懂得。……一有变化, 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①
接着他又说:〃就在同时代,同国度里,说话也会彼此说不通的。巴比塞有一篇很有意思的短篇小说,叫做《本国话和外国话》,记的是法国的一个阔人家里招待了欧战中出生人死的三个兵。小姐出来招呼了,但无话可说,勉勉强强的说了几句,他们也无话可答,倒只觉坐在阔房间里,小心得骨头疼。直到溜回自己的4猪窝,里,他们这才遍身舒齐,有说有笑;并且在德国俘虏
营里,由手势发现了说他们的'我们的话7的人。因了这经验,有一个兵便模模糊糊的想:4这世间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战争的世界,别一个是有着保险箱门一般的门,礼拜堂一样干净的厨房,漂亮的房子的世界。完全是另外的世界,另外的国度。那里面,住着古怪想头的外国人。,那小姐后来就对一位绅士说的是:4和他们是连话都谈不来的。好像他们和我们之间,是有着跳不过的深渊似的?其实,这也无须小姐和兵士们是这样。就是我们^……和几
乎同类的人,只要什么地方有些不同,又得心口如一,就往往免不了彼此无话可说。……这样看来,文学要普遍而且永久,恐怕实在有些艰难。〃①这是他的晚年见道之论。他已经体会得一个人的意识形态,就是他那社会环境所孕育的;普遍性和永久性,都受着相当的限制的。
所以笔者认为在现代作家之中,真的能继续鲁迅风的,只有一个人,那便是他的弟弟周作人;但周作人的隽永风格,却在鲁迅之上,〃启明风〃的韵味,
和鲁迅虽不相同,却是瑜亮一时,各不相下的。(钱玄同也说:〃我认为周氏兄弟的思想,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所以竭力怂恿他们给《新青年》写文章。〃;)但此
时此地,〃鲁迅风〃,怕是没有传人了呢!
二十五文艺观
孙伏园氏,说到鲁迅思想,受托尔斯泰、尼采的影响(上文已提及〉,〃这两种学说,内容原有很大的不同,而鲁迅却同受他们的影响;这在现在看来,鲁
迅确不像一个哲学家那样,也不像一个领导者那样,为别人了解与服从起见, 一定要将学说组成一个系统,有意的避免种种的矛盾,不使有一点罅隙;所以他只是一个作家、学者,乃至思想家或批评家。〃所以,一定要把鲁迅算得是什么主义的信徒,好似他的主张,没有一点不依循这一范畴,这是多余的。马克思学说之进入他的思想界,依然和托尼学说并存,他并不如一般思想家那么入主出奴的。
依我看来,他的思想体系中,最成熟的还是他的文艺观。五四运动以后, 胡适的文艺理论,虽是一颗彗星似的,光芒万丈,要说是字斟句酌,老吏断狱似的下笔有分寸,还是鲁迅。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便是传世之作(鲁迅曾语笔者:《中国小说史略》,从搜集材料到成书,先后在十年以上。其书取材博而选材精,现代学人中,惟王国维、陈寅恪、周作人足与相并人他的短论杂感,也是以谈论文艺为多;笔者且来谈他的文艺论。一不是文艺理论而是文艺批评。
我们再回到鲁迅晚年所写一篇短论《门外文谈》上去。首先,他提出他的 二文艺起源论。我们听惯了一件东西总是古时候一位圣贤所造的故事,字是仓 : 颉造的。然而作《易经》的人,却比较聪明,他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他不说仓颉,只说后世圣人,不说创造,只说掉换,真是谨慎得很, 文也许他无意中就不相信古代会有一独自造出许多文字来的人的了,所以,就 艺只是这么含含糊糊的来一句。但是,用书契来代结绳的人,又是什么脚色呢? 文学家,的确首先就要想到他,然而并不是的。有史以前的人们,虽然劳动也唱歌,求爱也唱歌,他却并不起草,或者留稿子,文字毫无用处。据有些学者告诉我们的话来看,这在文字上用了一番工夫的,想来该是史官了。原始社会里,大约先前只有巫,待到渐次进化,事情繁复了 ,有些事情,如祭祀、狩猎、
战争之类,渐有记注的必要,巫就只好在他那本职的〃降神〃之外,一面也想法子来记事;这就是〃史〃的开头。况且〃升中于天〃,他在本职上,也得将记载酋长和他的治下的大事册子,烧给上帝看,因此一样的要做文章,虽然这大约是后起的事。再后来,职掌分得更清楚了,于是就有专门记事的史官。文字就是史官的工具,古人说:〃仓颉,黄帝史。〃第一句未可信,但指出了文字和史的
关系,却是很有意思的。
鲁迅探求到文字的来源,是这么说的:照《易经》说,书契之前,明明是结绳;我们那里的乡下人;碰到明天要做一件紧要事,怕得忘记时,也常常说: 〃裤带上打一个结。〃那么,我们的古圣人,是否也用一条长绳,有一件事,就打一个结呢?恐怕是不行的。或者那正是伏義皇的八卦之流,三条绳一组,都不打结是乾,中间各打一结是坤罢?恐怕也不对。八组尚可,六十四组就难
记,何况还会有五百二十组呢!只有在秘鲁还有存留的〃打结字〃,用一条横绳,挂上许多直绳,拉来拉去的结起来,网不像网,倒似还可以表现较多的意思。我们上古的结绳,恐怕也是如此的罢。现在我们能在实物上看见的最古的文字,只有商朝的甲骨和钟鼎文。但这些,都已经很进步了,几乎找不出一个原始形态。只在铜器上,有时,还可以看见一点写实的图形,如鹿如象。而这些图形上,又能发现和文字相关的线索:中国文字的基础是〃象形〃。在古代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口下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例子的。自然,后来还该有不断的增补,这是史官自己可以办到的,新字夹在熟字中,又是象形,别人也容易推测到那字的意义。直到现在,中国还不时生出新字来。
鲁迅从文字进化的轨迹,看到拼音文字的必然趋向。首先,他先说些和象形有关的东西。象形,〃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就是画一只眼睛是〃目〃,画一个圆圈,放几条毫光是〃日〃,那自然很明白、便当的。但有时要碰壁,譬如要画刀口,怎么办呢?不画刀背,也显不出刀口来,这时就只好别出心裁,在刀口上加一条短棍,算是指明〃这个地方〃的意思,造了〃刃〃。这已经颇有些办事棘手的模样了。何况还有无形可象的事件,于是只得〃象事〃,也叫做〃会意〃;一只手放在树上;是〃采〃;一颗心放在屋子和饭碗之间,是〃盔〃,有吃有住,安宁了。但要写〃宁可〃的宁,却又得在碗下面放一条线,表明这不过是用了〃盔〃的声音的意思;〃会意〃比〃象形〃更麻烦,它至少要画两样。如〃寳〃 字,至少要画一个屋顶,一串玉,一个缶,一个贝,计四样。我看〃缶〃字还是杵臼两形合成的,那么一共有五样,单单为了〃寳〃这一个字,就很要破费些工
夫。不过还是走不通,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有些事物是画不来,譬如松柏,叶样不同,原可以分出来的,但文字究竟是文字,不能像绘画那样精工,到
底还是硬挺不下去。来打开这僵局的是谐声,意义和形象离开了关系,这巳经是〃记音〃了。所以有人说,这是中国文字上的进步。不错,也可以说是进步,然而那基础也还是画画。但古人并不是愚蠢的,他们早就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事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书到现在的揩书,和形象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还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 写起来虽然比较的简单,认起来却非常困难了,要凭空一个个的记住。而且有些字,也至今并不简单,例如〃Аɑ颉ㄨ彙ǎソ泻⒆有矗橇废鞍肽炅拢呛苣研丛诎氪缂降母褡永锩娴摹;褂幸徊悖恰ㄐ成ㄗ郑惨蛭沤褡忠舻谋淝ǎ苡行┖汀ㄉú淮笮车牧恕K赋鼋袢盏闹泄淖郑殉闪瞬幌笮蔚南笮巫郑皇中成男成至恕N颐侵缆逞甘钦绿椎牡茏樱紫壬乔宕Ъ乙灾挝淖种频模宕淖值难芯浚溆写印ㄐ我濉ㄗ攀值模琟 但他们最主要的成就,还在声韵这一方面,太炎师弟中,如黄侃、钱玄同,都专攻音韵之学,鲁迅在这方面,不仅有所感染,而且有所专攻的。所以,他的话
虽是很通俗,却是先深入而后浅出的。
他对于古代言文是否一致的问题,提出特出的论断。他说,对于这问题,
现在的学者们(:指胡适之派)虽然并没有分明的结论,但听他口气,好像大概
是以为一致的;越古,就越一致。不过我却很有些怀疑,因为文字愈容易写, 就愈容易写得和口语一致,但中国却是那么难画的象形字,也许我们的古人,
向来就将不关重要的词